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雍录_第1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雍录_第2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雍录_第3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雍录_第4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雍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知识文库史部地理: 雍录雍录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雍录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雍录雍录 字数:5270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一 雍录地理类七【古迹之属】提要 【臣】等谨案雍录十巻宋程大昌撰大昌有古周易占法禹贡图説演繁 露北邉备对诸书皆别著录是编考订闗中古迹以三辅黄图唐六典宋敏求长 安志吕大防长安图记及绍兴秘书省图【案书中称阁图者即秘书省图】诸 书互相考证于宫殿山水都邑皆有图有説谓三辅黄图由唐人增续初非亲生 汉时目覩汉事故随事立辨不以其名古而不敢置议长安志最为明悉然亦时 有驳复吕大防图凡唐世邑屋宫苑已自不存特其山川地望悉是亲见今故本 而言之若与古记不合亦复订正其参校亦可谓勤矣今考其书如函谷闗叅都 邑之中太子宫序职官之次地圗之后忽列书目数条都邑之前突出山名一处 骤然寻之不得端绪体例稍为丛襍又西京旧地金石至繁乃自猎碣以外罕登 记载亦未免于疎漏然其搜罗既富辨证亦详在舆记之中固为最善之本也明 代陜西诸志皆号有法其亦以是数书者在前欤考大昌之时闗中已为金土而 隔越江表为隣国著书殊为无谓葢孝宗鋭思恢复有志中原大昌所作北邉备 对一书即隠寓经畧西北之意此书犹此志焉耳第五巻中特剏汉唐用兵攻取 守避要地一图其图説多举由蜀入秦之迹与李文子蜀鉴所谓由汉中取闗陜 者大防相合其微意固可见矣乾隆四十三年六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钦定四库全书 雍録巻一宋程大昌撰 五代都雍总説 汉隋唐皆都渭南虽位置稍有迁改而相去不逾二三十里尚易攷矣若夫 周秦两世自初兴以至迁灭屡东屡西不常厥邑若但循世次地望泛而言之则 先后纷纭亦与散在史册无异予于是立渭为经而取两代都地随列渭旁人能 并渭以推其方而关雍地望如指诸掌矣渭之源出陇西鸟防同穴山稍东则受 秦水秦水者天水郡水也秦始封在此也故曰西垂也又东则大散关水入之又 东为陈仓县秦文公于此得寳鸡故又为寳鸡县也及至武功县则受斜水矣褒 斜二水介衙岭而分南北此之斜水即二水之北派也斜迳武功而东入于渭也 又东为斄县即后稷始封之斄斄即邰也所谓有邰家室者是也又东迳雍县 【翔府天兴县】秦恵公之故居祈年槖泉皆在是也又东为雍县城南则秦 徳公居焉秦汉五畤皆在其地也【五畤详在后】又东合漆水为岐水太王立 都渭北而兼跨周原故合两地而称岐周也【详见周都岐周下】又东迳槐里 县南即周懿王所都也古名犬丘则为畜牧之地耳至秦改名废丘以示周世不 复兴也项羽所立三秦此为雍王章邯之国也废丘对东则涝水自此入渭矣而 秦之上林包涝水而对废丘故水经谓为上林故地也其曰故者秦旧也以别于 汉武之所广也渭又东则受丰水丰旁即周文王所都也又东北行则汉便门桥 横亘其上此时渭方自西南来未全折东故便门桥得以横絶而径逹兴平也 【武帝造茂陵于兴平兴平即废丘槐里也此桥趋茂陵为便也】又东则为鄗 水镐即周武王之都盖与丰都东西对立也又东迳磁石门者阿房之西门也 【见水经】又自此门东行始与阿房南北相对故知此门当在阿房之西不当 在阿房之北也又东迳汉渭城之南即秦咸阳矣【唐咸阳县在秦都西三十余 里】秦之咸阳孝公所都也在汉长安西北角故汉书纪髙帝项羽自霸上而入 秦都皆曰西上咸阳也惟元和志则曰正东维南是为雍州则东多南少也志葢 审言其详也【并用水经参以它证】汉都长安其城在渭之南而咸阳之东南 也隋都亦在长安实汉城东南十三里隋文名其城为大兴城唐髙祖因之遂以 为都凡其宫朝城市悉用隋旧第稍更易故名而巳唐之都城先统于雍州京兆 府最后始名上都也髙宗时于大兴城之北东别建大明宫故号东内而大兴城 遂名西内也西内即唐太极宫也别有兴庆宫在太极东南角又名南内也 总叙雍 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言雍州之境西南则包黑水而东距冀河也冀河龙 门河也尧都冀州龙门河正在其西故曰西河也【详见禹贡论】黑水逺矣在 唐为小勃律以及交广皆是若流沙则又出葱岭之西也予之此録专以五代帝 都为言凡五代帝都其在禹贡雍州之境才十之二三耳而予全举雍名者如尧 都平阳而遂该括全冀名以兾方非失实也秦尝名其都为雍县唐尝名其州为 雍州皆本禹贡也雍壅也四面有山壅塞为固也 关中 潘岳关中记曰秦西以陇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闗之间是为关中此説 未尽也函关固秦所立矣而州之散关【周尹喜尝为令】陇西之陇闗商州 之武关原州之萧关蓝田之峣关【蓝田县即蓝闗也】其名皆已先秦而出秦 又自命其国土以为关中则凡地在四关之内者皆当系关以为之名也若专指 函谷一闗则不该矣故顔氏注髙纪曰自函谷关以西縂名关中而徐广注项羽 关塞之语曰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其説是也其他如大震关之在陇州 瓦亭关之在原州骆谷闗之在盩厔子午关之在长安蒲津关之在同州华阳闗 之在洋州虽建置皆在秦后至其设险守国而命之为关则凡此数者皆当在数 也故潘岳所记不如顔徐二説之该也其曰关者陪土束隘中立之门晨啓而莫 闭之也孟尝君诈为鸡鸣以误闗吏门开乃始得出髙祖不纳它军已而英布攻 破之汉世函关门牡又尝飞而它逸则固明有扉阖而夫形容关门之状者至曰 天形如疋练则其规制可见矣不与壁垒同为一制也终军入闗得裂布帛问此 何为曰为复复者回时以半帛合符为信也然则初从此闗得帛而入他日 出闗又持此帛为验则是元自东入者不容西出也耶 三辅剏置 三辅黄图曰三辅者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武帝改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 风【地理志武帝建元六年置左右内史】共治长安中是为三辅郡皆有都尉 又曰京兆在故城南尚冠里冯翊在故城内太上皇庙西扶风在夕阳街北此其 廨治之所也至百官表顔师古注引黄图则曰长安以东为京兆以北为左冯翊 渭城以西为右扶风则三辅分境之详也武帝展拓上林东方朔曰如天不为变 则三辅之地尽可为苑何必盩厔鄠杜乎案朔所谏尚在建元年中而三辅立名 乃在六年朔不应得以预言此必史家追为之辞也师古曰中尉及左右内史则 为三辅不必京兆冯翊扶风此説盖强加防饰焉耳即顔序自谓不肯攻击本文 者皆此类也唐通以关内道为畿内而中置京兆府立尹以治之城中立两县自 太极宫前朱雀门外至啓夏门内中分通衢以为县境其东则万年而西长 安亦放汉也 三辅黄图 今世所传三辅黄图叙载汉制特详最为要书而其间有与正史不合者如 武帝思子宫在湖湖渭南也万嵗宫在汾隂汾隂河东也而圗皆以其宫诸甘 泉甘泉自在渭北此非明误耶甘泉有三惟鄠之甘则与湖县俱在渭南而鄠之 与湖中隔都城不相附缀则其误晓然矣其次晋灼所引谓为黄图者多今书所 无虽今书亦自明引某説本诸旧图也则今书固非古书矣于是渐台彪池髙庙 元始祭社稷仪今书皆明言祖本旧图也又有引顔师古语为据者师古唐人也 汉世安得预引而言之又尝命槐里为兴平兴平之名乃唐至徳二年所改又在 肃宗时也然则今图盖唐人增续成之初非亲生汉时目击汉事者也故随事必 当立辨不可谓其名古而不敢置议也 唐六典 唐世制度凡最皆在六典或云书成不尝颁用今案防要则牛僧孺奏升谏 议为三品用六典也贞元二年定着朝班次序毎班以尚书省官为首用六典也 又其年窦叅论祠祭当以监察涖之亦援六典也此类殆不胜述何以遂言不尝 颁用也草制之官毎入院必首索六典则时制尽在焉故也其书葢张九龄之所 上而李林甫之所注今其巻首直冠林甫之名而九龄如无预惟防要能言其以 曰开元二十七年中书令张九龄所上则其书成于九龄为相之日矣然于其间 有异九龄二十三年已罢中书令而林甫代为之则注成而上或在二十七年而 书之进御当在二十四年也 长安志 长安志者本朝宋敏求所着也古有长安记矣至此改记为志明非一书也 宋氏家多书如宫阙记宫阙疏关中记庙记三辅黄图三辅旧事皆所采据矣而 制度因革则多本诸图经图经又皆本之梁载言十道志也李吉甫元和志比宋 志则差略然宋氏专记关雍而关雍之在元和志仅居百一其详略自当不侔也 凡求关雍曲折者宋之此志引类相从为明悉然而细细较之亦不免时有駮 复也且如曲台既入未央而又入诸三雍是分一为二矣长门宫在都城之外长 门亭畔而列诸长信宫内则失其位置矣诸如此类岂可茍随无所可否也况宫 殿苑囿也者又多空存其名中不着事则亦无可寻绎矣予之此録采用宋志为 多若其有凡而无事实则亦不敢輙削今姑序列其总如一宫一苑第书某宫 何在某苑何属错列以成一图使人可以案方求地而其中馆殿池籞须因事可 以发挥则别主正史而附旁言以究其説虽有据而直列古书本文无可辨正则 亦不以入録恐其赘也 五代城苑宫殿 吕图阁图 元丰三年吕大防知永兴军检案长安都邑城市宫殿故基立为之图凡唐 世邑屋宫苑至此时已自不存特其山水地望悉是亲见今故本而言之若与古 记不合亦加订正其称阁图者即绍兴秘书省本也 周 邰【不窋城】 后稷都邰【邰与斄同】在京兆府武功县县距唐都之西一百四十里 【已后凡云府者皆唐都京兆府也夫唐府不容可该歴代矣然而汉都在长安 乡唐都在龙首原各以时语名之本无定号今既本元和郡县以言古事必主唐 制乃有的地可求他皆放此】后稷始封于邰诗曰有邰家室是也元和志曰邰 在渭水之南汉郿县地也县西南二十二里有故斄城又有后稷祠姜原祠其裔 孙不窋奔于戎狄唐庆州东南三里有不窋城葢州古为夷狄所据也 豳 公刘自庆州徙都于邠邠州新平县即其地也在唐都西北三百里汉匈奴 传曰夏道衰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师古曰今豳州是其地也凡笃公 刘一诗所叙取材治屋积食除戎以立久计者皆此邠也至太王为狄所侵不忍 用人于刃则避邠而去转至岐下也邠豳字同孟子之叙去邠不用豳字开元十 三年概改古文以为今文又特诏书豳为邠故豳为唐邠州也 自邠迁岐 邠州在岐州西北二百五十余里而邠南一百三十里是为奉天县有梁山 焉秦始皇之梁山宫正在其地即太王去邠所逾之梁山也非禹贡治梁及岐之 梁山矣渭水在梁山之南循水之西而上可以逹岐故诗谓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也古皆乗车此曰走马恐此时或已变乗为骑也晨即走马西上不暇驾车足以 见其避狄之际廹遽甚矣太王既已至岐则遂营宫室殖材木全富庶教皆有规 模矣王季从而慿效焉故诗曰帝作邦作对自太伯王季书曰太王肇基王迹王 季其勤王家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勲葢周之王业始于太王而成于文王故易谓 王用亨于岐山而诗谓文王之兴本由太王也天作之诗曰太王荒之文王康之 亦皆主太王以言创垂也文王之在岐也有鸑鷟来鸣其地周人以为已瑞故岐 山县之山名皇堆也孔子恨其生之不辰故曰鸟不至吾已矣夫而周公亦 曰耇造徳不降我则鸣鸟不闻矧曰其有能格然则周人信尝以为瑞矣顾黄 霸以鹖鸟为神雀马徳儒以孔雀为文鸾则欺罔耳然而巢阿阁仪九韶固足以 表盛治而夏商无之亦不其为帝王也则有固不必诋而无亦不为阙也 帝皇之世河洛皆出图书而商周无之岂以不足为劣也 岐州岐山岐水 太王都岐周岐周在翔府西五十里翔府东至唐都三百一十里是岐 周之地在唐都西三百六十里也渭水至雍州岐阳县【即汉之杜阳县】与漆 水杜水三者合防于一而岐水本名未改故仍称岐水也岐水之北有岐山焉太 王所邑也邑在岐水之北岐山之南古语山南为阳水北为阳故诗曰居岐之阳 在渭之将而后世又名其地以为岐阳也葢山水皆可名阳也岐水之南有周原 焉诗谓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者是也太王初基必以岐山之下地差狭少不能容 众故跨渭而南兼据周原以广其聚也后稷初封于邰至此始改号周故孟子曰 文王生于岐周也文王之生既在岐周则自太王以及王季皆居岐周不尝它徙 也水经曰岐水又南五十里有邵亭邵亭者邵公采邑也又有周城周城者周公 采邑也皆文王时所封建也文王必尝得命于商也 丰【毕郢】 文王都丰在鄠县县在府西南六十五里长安志曰丰水出终南山丰谷自鄠县 东行至咸阳而向北以入于渭禹贡谓导渭而东防于丰者其水派然也史记曰 文王伐崇侯虎而作丰邑崇国在秦晋之间葢龙门河之西也伐崇之后自岐迁 都于丰故丰水之西有丰宫也长安志曰其宫今在鄠县灵台灵沼灵囿皆属其 地也台沼囿诗人皆尝颂其灵矣而不载其制今无可攷独灵台遗址至贞观尚 在故魏王泰括地志曰辟雍灵沼今悉无复处惟灵台立髙二丈周回 一百二十歩也诗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丰源发南而其末流投北入渭未尝东 也其曰东注者渭正流东丰已入渭则遂与之俱东也书曰泾属渭汭漆沮既从 丰水攸同非漆沮先已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