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招远县续志_第1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招远县续志_第2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招远县续志_第3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招远县续志_第4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招远县续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知识文库史部地理: 招远县续志招远县续志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招远县续志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招远县续志招远县续志 字数:4524 招远县续志(清)李荫等 纂修 目录 续修招远县志序 重修招远县志序 续修招远县志序 修志姓氏 凡例 招远县续志卷之一 招远县续志卷之二 招远县续志卷之三 招远县续志卷之四 跋 续修招远县志序 正史之称志,自陈寿三国志始。而别史之称通志,则归于郑 樵。历代省、府、州、县皆有志,然非功令所及,故自来或有或无,或 传或不传,各省长官不过问也。国朝康熙初年,奉敕纂辑一统志,先令 修进直省通志。山左各府、州、县计陆续报修一百十四部,无志者祗沾 化一县。其顺治年间修辑,延今二百年,未经续修者,泗水、招远二县 而已。余于道光甲午移守济南,接修府志,历七年始克蒇事。戊戌分守 登莱青道,招远令陈君国器来谒,呈阅邑志。字虽不至漫漶,而失修已 久,文献多不可征。陈君矢志续修,未能卒业而去。现任边君象曾接修 年余,兹以新续邑志请序。余学殖久荒,不能藉文词以资润色,又甫蒙 内擢,急欲束装北上,不获细为校雠,乃挑灯伏阅一过。盖旧志二十二 门,续志十三门,或补遗,或改置,或新增,采访考订,传信为难,如 灾祥,或各属所同,或本邑所独,笔之于书,恐有讹舛,山川物产,岂 有增减?然遗于昔,或显于今,必有实迹可验。公署乡都,随时添改, 祀典赋役,奉文裁定,皆有案可稽也。惟职官科贡,非有碑记注载,恐 致年久遗忘。至人物、烈女、仙释、艺文等志,全赖探访,有人考订得 实。今招邑襄理多贤,边君稽核精确,可信今而传后,则此日之续志, 即将来之良史也,岂不美哉!爰序,令付梓为泗水倡。岁在乙已清和月 之上浣,北平王镇书于东莱官舍。 重修招远县志序 登郡,海疆要区也。自明初升州为府,割莱之招远属焉。我国家定 鼎燕都,登当海道之冲,实为畿辅咽喉,东方保障。而西南联络群山, 据险阻而通陆路者,即以招为门户。招之列十属中也,亦岩邑哉。夫邑 之有乘,犹国之有史也,招立邑三百余年,迄顺治庚子乃有成书。旧称 其土瘠,其民贫,其俗敦庞而淳朴。今则瘠者日多开垦矣,贫者日见殷 盛矣,敦庞淳朴者日进于文物声明矣。教化之涵濡,土俗之更变,又百 余年于兹,而纪载缺如,使夫政绩、民风、人文、物理,日出而日就湮 没则文献无征,非莅斯土者之咎与?余同年友边君镜泉,以文学名儒来 令斯邑,窃念志书之所关匪细,而岁久失修湮没者,为可惜也。爱取旧 志而广为采访,详为补辑,核旧订新,数阅月而灿然成帙,将付剞劂, 属余为序。余白海滨告警,移守东牟,立军仓,建炮台,修隍筑垒,募 勇练兵,所以筹防堵之宜,纾善后之策者,劳劳四载,食寝靡遑。比者 款关乞盟,海氛永靖,固乐与都人士投戈讲艺,休息太平也。至若按图 籍于已往,审情势于来今,随时而补救化导之,则触目警心,守与令俱 有责焉。易有之,通其变,使民不倦;诗有之,虽有丝麻,无 弃菅蒯,固未可以蕞尔邑僻在偏隅,而遂悠忽置之也。书此质之边君, 即以望诸后之官斯土者。 道光二十五年,岁次乙已,中秋节前二日,知登州府事钱塘诸镇 撰。 志何为而作乎?志者记也,所以记其事也。其体昉于汉书艺 文、食货等志,后遂郡县勒为成书,亦名为志要,皆文人记载,以备一 时之掌故,而欲取一邑之往事,记其忠孝节廉,以为斯民劝,则非第掌 故之所为,为民司牧之责也。考招远环山滨海,于宋为罗峰镇,素号岩 疆;至明改为列县,分属莱郡;及我朝定鼎,升登州为郡,并割莱之招 邑属焉。而招邑涵濡圣世之祥和,士习民风蒸蒸焉,亦将日进于上理。 余莅任斯邑,亦欲与斯民同游于化字,以为与其更张为治,不如取斯邑 之往事以化导斯民之为愈也。然旧志经张仲威先生修辑,迄今垂二百余 年,其间事迹湮没者,不可胜计。幸华阳陈琢庵先余为斯邑宰,采访搜 罗,诸事草创,因而分门别类,删繁就简,加以修饰,辑成两帙,余非 敢自为功也。惟愿斯邑人士,读是志者,筮仕服官,览治迹之卓著,而 益进于化理;忠臣义士,睹实行之恳挚,而益矢其真诚;文人墨客,披 名篇之彪炳,而益励以精深;贞女节妇,缅彤管之褒荣,而益守夫淑慎 庶,不负余之初心也。夫至于山川物类,仍备一邑之掌故,以待修郡省 志者之采择而已。维时将付梓人,爰记其颠末,以为序。 道光二十五年,岁在乙已,孟冬上浣,知招远县事,任邱边象曾撰 我朝一统志,櫽括包举,灿然明备洵钜制也。然一统志,实采于 县志。招远环山滨海,瑰异玮奇,知必有增光简策者。余于丙午春,选 授斯邑司铎入其境,见夫山川周复,民俗质朴,有古醇风焉。任事后, 而与郭生启丰相接见,温文尔雅,正士也。越数月,携斯邑新修县志 来,属余为序,备言仲威张先生曾辑旧志,迄今垂二百余年,忠孝节 廉,名篇佳什,几于湮没。赖邑宰陈明府草创其事,边明府踵而成之, 已付梓而卒于官,迨是秋,始告成功也。且夫海山之异,曾列为经,草 木之微,亦有其记,矧招邑于宋为雄镇,后改列县,钟灵毓秀前乎此 者,不知其凡几也。后乎此者,又不知其若何也,使无重修者,何以信 今而传后?则续辑之功,诚非浅矣。斯编也,余始未经其事,终未考其 成,特即郭生所述,而纪其略于简端云尔。 道光丙年初秋,招远县教谕,阙里孔宪琮撰。 续修招远县志序 端坐一室之内,而欲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了然如在目前,非 探诸掌故不可也;非掌故如一统志者不可也。然一统志,本乎省志,省 志本乎郡志,郡志本乎邑志,此邑志之所由重与。招邑僻处海隅,于宋 为罗峰镇。改置为县自金始迄今五百余年矣前三百年之山川、景 物、风土、人情、与夫文章、政治之卓卓者,张仲咸先生辑有成帙,言 之綦详。而后二百年来,男贞女烈,子孝臣忠,以及文人墨客之佳构, 其与周鼓、汲竹埋没于荒烟蔓草间者,何可胜道。每览前志,辄兴续貂 之思。特以固陋无文,亦且囿于闻见,抚简踌躇,叹有志之未逮耳。已 亥正月,琢庵陈明府来宰斯邑,慨然以续修为已任。甫下车,即属请生 以采访事。至嘉平月,召六人入署,分任其役,或搜罗载籍,或访求碑 版,或咨询故老,各抒所得,集腋为裘,句有五日,草创粗具。而陈明 府以迁职去,事亦中止镜泉边明府,即前人未竟之业,踵而成之,分 门别类,规模略备矣,而又以疾捐馆舍。呜呼,斯志之不成,岂亦有数 存其闭耶!幸竹溪许明府莅任,必欲竞其绪而永其传。爰命昔之从事 者,网古罗今,存真去伪,刊浮夸,加润色。既成,寿诸枣梨而后二 百年,人之可纪,事之可纪,物产之可纪,乃有考据,不碎于鸿濛之无 传,夏肄之无征矣。虽浅见寡闻,不敢与康对山、崔后渠诸前辈竞相媲 美,然一邑之志成,即由是而续增郡志、省志,以及于一统志,岂不俱 本于弹丸黑子区哉! 岁在丙午,立秋后六日,罗峰后学谨序。 修志姓氏 总 裁 原任招远县知县 陈国器 原任招远县知县 边象增 招远县知县 许 鍠 协 理 招远县教谕 孔宪琮 招远县训导 高承紫 招远县典史 康德洋 纂 修 丁酉副贡 李 荫 辛卯举人 路 藻 廪 生 郭启丰 癸酉拔贡 李青云 增 生 杨晋锡 采 访 乙未举人 邵汝为 岁 贡 温梦元 廪 生 曲春芝 校 阅 增 生 丁作云 庠 生 郝翰周 庠 生 温其玉 庠 生 考明陟 督 梓 监 生 赵 瑞 监 生 郝 椿 武 生 丁万镒 凡 例 一、邑志不再纂者凡二百余年。若灾祥,若职官,若科贡,多残缺 失次,虽详加考核,亦多遗漏。惟俟博雅君子采而补之云尔。 二、前志人物传内,有考核未备者,有遗漏者,今悉编入续志,非 夸博淹,庶不至湮没古人耳。 三、前志学宫,无忠义、节孝二祠,今悉增入。 四、赋役自前明以来,增除裁并,与时变易,不常厥额,兹取现在 规制,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