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光福诸山记_第1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光福诸山记_第2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光福诸山记_第3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光福诸山记_第4页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光福诸山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知识文库史部地理: 光福诸山记光福诸山记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 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 光福诸山记 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 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光福诸山记光福诸山记 字数:4972 光福诸山记 张郁文 山水 邓尉山,在吴县西五十里光福乡。汉有邓尉者隐此,故名。山巅曰妙高 峰,东下有七宝泉,至理街迤北逾寺崦岭曰凤冈,光福镇在焉。岭右费 家河有徐大司寇墓,迤西南与铜井、青芝、玄墓诸山相连,故四周皆蒙 邓尉之名。自宋淳祐间高士查莘休宁人居山坞植梅,土人效之,至今山 中皆以圃为业。梅花开时,一望如雪,行数十里香风不绝,为吴中绝景 云。 光福山,在邓尉西北。一曰龟山,有光福塔及寺,梁九真太守顾氏舍宅 建。山不甚高,市廛环绕之,盖山以寺得名,镇又以山得名也。西北为 虎山,中通一溪,跨以石梁,连东西二崦,风景绝胜。唐顾在镕有光福 上方诗,见后。宋范成大过光福诗:指点炊烟隔莽苍,午飧应可寄 前庄。鸡声人语小家乐,木叶花草深巷香。春去已空衣上絮,雨来何晚 稻初芒。只今农事村村急,第一先陂贮水塘。 清汪琬光福诗:春寒 布谷啼,散步向村堤。雨过泉声急,烟凝柳色低。湖鱼论斗换,野蕈满 筐提。稍待杨梅熟,拿舟入崦西。 吴荀鹤光福山居杂咏:王气钟何 有,东西两崦穿。华宗千指散,荒政一堤蠲。夹岸繁花映,中央画舫 联。而今陈迹杳,谁刺采莲船。西去铜坑近,游湖抗上流。渡桥三洞 敝,野庙一墩浮。细柳今公廨,荒苔旧戍楼。萑蒲谁告警,唱晚泊渔 舟。方塔龟峰顶,晴云护赤阑。挂帆双崦隐,晒席半山摊。闹市鱼虾 贱,赍粮斗斛宽。昔年光福酒,谋醉重词坛。 玄墓山,在邓尉西南六里,相连不断,实一山也。相传晋青州刺史郁泰 玄葬此,故名。明初,万峰和尚居之,又名万峰山。袁袠游记云: 吴之山,惟玄墓最僻,亦最奇,面湖而险隩,丹霞翠阁,望之如屏,背 邓尉而来,法华障其前,铜井、青芝迤逦其右,游龙界其左,妙在绝 顶,一登则洞庭诸山悉陷伏于湖,而湖波遂混,茫荡为一色。山有圣恩 寺,即万峰道场,寺有喝石,相传穿井有巨石下坠,万峰喝止之,故 名。西南有八德泉,水如沸珠,又名沸珠泉,今乡人取以缫丝,色更光 洁。寺后奇石,俗谓之真假山,嵌空玲珑,巧若天成。卢雍题:神狮出 岫、海涌门、汲砚泉、涵辉洞、峭壁岩、螺髻峰、流云洞、凌空桥八 景。寺门外,左有钟楼,御道直接苏州。清圣祖、高宗驾幸山寺所筑。 山前为钱家砌今称坎上。东南逾柴庄岭为米堆山。王士祯登玄墓由米 堆山下行至上阳村钱家磡,遥望渔洋法华诸山诗:杖策信忘疲,行行 画图里。崎岖下云壑,苍茫望烟水。石径何盘纡,疏篱照梅蕊。寥落重 湖滨,柴门数家市。居人太古风,但解数鸡豕。语我种植法,敦朴有奇 理。虽非甪里俦,颇谓桃源比。逶迤到湖滨,浩渺叹观止。震泽控三 江,波澜此方始。法华表东陲,渔洋正相似。烟雨春空濛,峰峦暮俶 诡。昨朝梵天阁,远眺如隐几。岂知方丈山,忽落芒鞋底。欲乞五湖 长,垂钓将已矣。 释德元玄墓探梅:石墙茅屋老梅丛,仄径危崖处 处通。半岭人烟香雪里,下方鸡犬白云中。溪边杨柳萌新绿,谷口樱桃 缀小红。还拟放舟明月夜,虎山桥北太湖东。 青芝山,存邓尉西,漫山多松柏,而春梅秋桂各擅胜景。袁宏道记 谓:“山间松万本,参云翳日,碧栏红树与白波翠巘相映发”者是也。北 为珍珠坞,董份、徐枋墓俱在山中。两北麓有地名天井,多红梅,盆景 最盛。居民皆黄姓,宋学士黄策后也。有张京堂祠,西接弹山,南逾长 岐岭为竹山,突入太湖矣。沈颢青芝坞诗:山中花市在中秋,日夜 提筐采未休。卖与维扬商客去,香油都上美人头。董家坟上桂连冈,采 去花行动斗量。才到开时旋摘尽,不留枝上有余香。 弹山或作潭山,在玄墓、两碛中间,绵亘六七里,北接青芝,南拥石楼 精舍,赵宦光题字,篆书。前有万峰台,所据极胜。钮树玉隶书题石。 滨湖有七十二峰阁,顾氏所筑,今废。石楼多荡竹,巨者三四围,而山 径高高下下,触处皆梅,看梅最盛处也。陈炳有石楼诗。稍两南为聚 坞,有潭山神庙及顾文康公墓。别有小阜峙湖边曰查山。俗作茶山,一 名绣球山,又曰小鸡山,见笠泽丛书,土多石寡,无大林木。以宋 高士查莘隐此得名,莘筑有梅隐庵,又题“梅花潭”三字,后乃有潭东西 之称。查山南去太湖不百步,俯瞰湖中,六浮小峰若杯楪在案间。明万 历间,李流芳拟建六浮阁,未果。康熙中,张氏始建成之。今亦废。缪 应让潭山至顾墓登七十二峰阁诗:花似仙姝山似屏,山光叠翠护娉 婷。荒祠神降灵风满,远浦龙过水气腥。墓上石麟今卧草,楼边沙鸟自 梳翎。年华一似湖流疾,七十二峰依旧青。 蟠螭山,俗呼为南山,在弹山两南斗入湖中,作蜿蜒状,以此得名,亦 称石壁。太湖备考:石碑山有若穹碑立者,太湖七十二峰之一也。 县志:其阴多桃花,春日望之,如锦步幛,陟其岭,则琉璃万顷横 陈于前,想阳侯怒时,兹山当岑岑欲动也。山顶有坞,大可数亩,奇峭 崭嶻如削。又有蜂腰右、龙泉诸胜。明尊生斋主人王稚登题额,今沿称 石壁精舍。姜埰石壁庵诗:六朝遗迹倚崔嵬,欲削芙蓉护讲台。山 色晴空还易雨,人家桑柘更宜梅。佛香入院双林净,湖水遥天百道回。 几度登临看不尽,晴川华薄又相催。 铜井山,在邓尉西,去青芝仅半里,一山两名:北曰铜坑,相传晋宋间 凿坑取沙土煎之成铜,故名。王世贞有铜坑看梅诗。南曰铜井山, 顶有岩洞,其悬溜汇而为池,名曰铜泉,亦有庵。张羽、徐贲有游铜 井诗。山之西为孙家岭,有堰。今名涧里。东为马驾山,汪琬有记。 略云:马驾山在光福镇西,与铜井并峙。山中人率树梅、艺茶、条桑为 业,梅五之,茶三之,桑视茶而又减其一,号为光福幽丽奇绝处也。俗 称吾家山,不甚高而四面皆树梅。康熙中,巡抚宋荦题“香雪海”三字于 崖壁。圣祖、高宗南巡皆临幸驻跸,旧有亭及御碑,今亭圮。下即司徒 庙及涧上村。北为观山,在铜坑、铜井两山中凹处,名官山村。朝士 坞,又北为乌龙山。 西碛山,在铜井西、弹山西北方,广五六里,其巅有划船石,西麓怪石 巉岩,有泉注出曰夹石泉,味浓厚。吴宽有游西碛诸山诗。山北麓 为窑上村,旧有内窑、外窑。多果木,枇杷尤夥,居民百余家,有小丘 曰熨斗柄,长百余丈,斗入湖中,唐寅为绘图,题曰“黄茅小景”,并系 以诗,文徵明、祝允明、张灵诸人皆有和作。唐寅为邱舜咨画熨斗柄 图诗:震泽东南称巨浸,吴郡繁华天下胜。衣食肉帛百万户,樵山汲 水投其剩。我生何幸厕其间,短笠扁舟水共山。黄茅石壁一百丈,熨斗 湖水三十湾。北风烈烈耳欲堕,十里梅花雪如磨。地炉通红瓶酒热,日 日蒲团对僧坐。四月清和雨乍晴,杨梅满树火珠明。岸巾高屐携小伎, 低唱并州第四声。人生谁得常如此,此味惟君曾染指。若还说与未游 人,生盲却把东西指。山之西南曰迪山,有程氏逸同,下即潭西村。清 高宗尝临幸其地。东南为铁山。石色如铁,故名。 安山,在铜坑隔岸,西北近游湖,东麓居民多种杨梅,有钱武肃王庙, 子孙世守其祀。附近有岰里、葛沙二小山。 竹山,在青芝山南,上有缪状元彤墓。 米堆山,自玄墓东麓过柴庄岭,别为米堆山,以形似得名。山半有五云 洞,至种福庵前与穹窿山脉分界,亦滨太湖,迤南有和合山坞。属香山 区。又东南为吕山,俗所谓山西湾也。 渔洋山,在吕山西南,属香山区,与法华相连,上有董文敏公墓。清初 王士祯登玄墓遥望,爱其幽胜,因自号渔洋山人。 法华山,又在渔洋西,一名乌钵山。以上有法华寺,更名二山,西南北 三面皆在湖中,峰坞幽阒,游者鲜至,而自玄墓遥望,若翠屏横列于 前,天然图画也。渔洋东南小黄山麓有教场,相传伍子胥练水军所筑, 亦曰教场山。或谓孙武教吴宫美人战地者,误也。 太湖包光福区西境,铜坑口为之锁钥,有巨桥,西受太湖水,过东西二 崦为光福塘。旧设铜坑汛,今废。 东西二崦,亦称上崦、下崦,在虎山桥左右,旧传此地有王气,沈氏居 焉,伪吴张士诚凿分二崦而族人散。王世贞虎山桥诗注。唐寅题光 福图有“东崦荷花西崦菱”之句。乌程董氏筑堤栽柳,益称胜景。袁宏道 记述:长堤一带桃柳相间,每三月时,灿缦如万丈锦,妖童丽人,歌板 相属,不减西湖。僧为予言,董氏创此堤,费不赀,时年饥甚,民无所 得粟,董氏令载土一舟易米数斗,数日之间遂成大堤。 吴门表隐: 撄鸭墩,在光福上崦内,有古僧万祖塔,浮庙墩,在下崦内,明董氏 所筑。 虎山桥,跨虎山峡,宋嘉泰中建,元改三洞,明申文定公时行重建。徐 枋记略:凡游邓尉者,必游虎山桥,虎山固邓尉诸山之始也。其地 四面皆山,中汇二堰以受诸山之水,回环上下约二十余里,有石梁在乱 山中,雄跨二堰间,层峦映带,波光极目,如长虹夭矫,横亘碧落。予 避世土室,尺足不窥户,惟春秋一出,展先文靖公之墓,而独以酷爱 邓尉山水之胜,不得不破土室之戒。一岁中,尝三四过之,每至虎山 桥,辄徘徊不能去也。 吴宽虎山桥诗:南人相见诧杭州,自料西湖 让一筹。天为渔家开下崦,晚宜画舫驻中流。新诗已判纵横写,佳景从 教次第游。孺子歌声何处起,落霞孤鹜水悠悠。 王鏊诗:湖上仙山翠巘 重,画阑面面对芙蓉。人家斜日东西崦,野寺浮岚远近钟。我欲濯缨来 此处,谁能筑室傍前峰。放舟又过溪桥去,恐有桃源此际逢。 王世贞 诗,桥外天空自爽然,青山面面吐青烟。千花映水霞争发,双崦分流月 对悬。踞石醉呼光福酒,隔林歌起太湖船。不须指点论王气,麋鹿苏台 更可怜。汪琬诗:新柳条垂垂条着水齐,画桥船行傍虎山堤。卷帘渐 觉香风入,一路看梅到崦西。 张尔泓诗:湖绕青山山映湖,绿杨隐隐下 飞凫。桥边一望僧归路,欲带残钟入画图。 光福塘,自上崦分流,东过福利、张墅官二桥,计十四里而达善人桥。 又东十三里为香山溪,通木渎斜桥为南塘。东渚塘,自下崦分流,东北 行至东渚龙塘桥。又东北流达浒墅关为北塘,其支渠通篁村。 寺院 光福讲寺,在光福下街。梁九真太守顾氏之家山也。大同中建寺及舍利 塔七成。唐咸通间重建。宋获铜观音像。康定元年,居民于庙旁泥中得 之。祷雨辄应。明万历时董份重修。清乾隆中,里人徐坚募资修塔。道 光十二年,苏抚林则徐迎入城祷雨后,奏请重建。敕赐“慈云护祐”匾 额。光绪间再赐“香雪慈云沛泽流慈”额。寺中碑刻有梁天监石幢,唐大 中五年、六年尊胜陀罗尼经两石幢,在门首左右对列“,崔鹏舍利塔 记。进士顾在鎔诗石,宋黄公颉铜观音像记,元祐二年正书,紫 端石断碑,绍定二年,免役公牒,宝祐六年,元明诸刻尤多。左侧有顾 野王祠及墨沼。顾在镕题光福上方诗:苍岛孤生白浪中,倚天高塔 势翻空。烟凝远岫列寒翠,霜染疏林坠碎红。溪渚或栖彭泽雁,楼台深 贮洞庭风。六朝全碧落何处?偏傍苇丛惊钓翁。 圣恩禅寺,在玄墓山。梁僧惠济始居此。唐天宝间建天寿禅寺,宋宝祐 间又建圣恩禅院,为上下道常元季寺毁庵存,僧时蔚万峰禅师说法开 山。明太祖赐御制居山图诗文一轴。洪武九年,大殿成,并铸巨 钟。上镂法华经全部六万字。明季僧法藏重修,即汉月禅师。县 志:崇祯元年,吴江知县熊开元延三峰法藏主席,为中兴第一代祖, 其弟子弘壁、剖石继之,剖弟子济石迎清圣祖驾称旨,即吼崖和尚也。 像设庄岩严,湖山灵秀,为丛席冠。清圣祖南巡临幸,宿四宜堂,御 书“松风水月”四字额以赐。宸翰旁有侍臣缪彤、陆肯堂、归允肃及沈德 潜、钱襄诸人诗刻。高宗复六次临幸,赐额。同治十年,僧真照月岩和 尚重修。今寺内有梵天阁、藏经阁、还元阁、碧照轩、松风水月轩诸 胜,都三百余间,真假山及郁泰玄墓在寺后。珍藏古物有周邾公牼钟, 古色斑烂,钟带间三十六乳,铭文为籀篆,诚镇山之宝也。邾牼钟释文 曰:隹王正月初,吉辰在乙亥,邾公牼葬,乃吉金玄镠。昔吕自作和钟 曰:余畏龚威忌,鬻辞和钟,以乐其且,以安大夫,以喜者士,至于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