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文课件-不失人情论_第1页
中医古文课件-不失人情论_第2页
中医古文课件-不失人情论_第3页
中医古文课件-不失人情论_第4页
中医古文课件-不失人情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要求:1给上文断句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文意理解“羡门、广成,岂虚言哉”的意思是什么?“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有何含意?内经中有何相关论述?如何理解“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难为用也。周宣帝(579-581在位)时。思邈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返回,及太宗(627-649在位)即位。召诣京师。嗟其容色甚少。谓曰。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659)。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返回,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蜺。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支五藏。一觉一寝。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诊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故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孛彗飞流。此天地之危诊也。,返回,寒暑不时。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天地之瘤赘也。山崩土陷。天地之痈疽也。奔风暴雨。天地之喘乏也。川渎竭涸。天地之焦枯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纠纠武夫。公侯干城。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圆也。,返回,释典:佛学经典恨:遗憾嗟:赞叹拜:授官事:侍奉迭:更替常数:一定的规律彰:显示否:闭塞五纬: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薄:亏损,“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出班固汉书刘梁传回:改变志向。疚(ji):痛苦。君子每一个行动都想到道义。他不会因利诱而改变志向,也不会在道义的问题上有所纠结苦痛。,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能洞察事物的微妙迹象而及时据以行动。,不失人情论,李中梓,作者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华亭人,明末著名医家。一生著述甚丰,有医宗必读(1637)、内经知要(1642)、伤寒括要(1649)、士材三书(1667)等。,内容提要,关于医宗必读,本文选自医宗必读卷一。医宗必读成书于1637年,共十卷。包括卷一为医论及脏腑图说、卷二为诊法专篇、卷三卷四为药物专篇、卷五为伤寒专篇、卷六至卷十为内科杂病专篇。,写作背景,黄帝内经方盛衰论第八十:“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指诊病时重视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等。张介宾在类经脉色类“不失人情论”句下写有2000多字的按语,本文即是对张介宾按语的改写。,第一段,说明本文撰写的原因,分人情为病人、旁人、医人之情三类。,殿:在后(写在篇末),论语雍也:“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殿:行军在后置于最后,多音字:j,q(一)j(1)本义为惊视貌。引申为心惊貌(2)同“惧”。害怕;吃惊。(二)q(1)植物根、叶旁生横出。诗芣苢郑玄注引韩诗:“直曰車前,瞿曰芣苢。”。(2)同“戵”。戟一类的兵器。(3)通“衢”。四通八达的地方。,瞿,戛,“戞戞(ji)”同“戛戛”,【戛戛】困难貌。唐韩愈答李翊书:“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独特貌。如“戛戛獨造”,形容文章别出心裁,富有独创性。,说文:“戛,戟也。从戈。”段玉裁注:“从戈。者,头也。謂戟之头略同戈头也。会意。”,重点内容,字:戞戛。词:殿、瞿、戞戞。句:夫不失人情,医家所甚亟,然戞戞乎难之矣。,今译:不要忽略人之常情,是医生非常迫切的事,然而这样做是非常困难的呀!,第二段,分析病人之情为四不同,六为害,皆医人不可不察。,返回,病人之情,藏气不同(五藏、七情、阳藏、阴藏)好恶不同(动静、饮食、好吉、多忧、未信、善疑)交际不同(富者、贵者)调治不同(贫者、贱者)无主为害(良言甫信,谬说更新)过慎为害(最畏出奇、惟求稳当)得失为害(境遇不偶,营求未遂,深情牵挂)缓急为害(性急者、性缓者)成心为害(惧补怕参术、畏攻恐硝黄)隐讳为害(讳疾不言,隐情难告),焦劳:劳碌、劳苦。怀抱:心情。不偶:不合。指与心意、才能等不合。,多歧亡羊,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后以“多歧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引申为泛而不专,终无所成。,画饼,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此喻没有效果。,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车薪杯水,第二段重点内容,词:危言、交际、怀抱、多歧亡羊、画饼、不偶、成心、且如。句:有良言甫信,谬说更新,多歧亡羊,终成画饼。此无主之为害也。,今译:有时候病家对正确的话刚刚信从,而错误的说法又使他改变了主意,好比因为多岔路而找不到逃跑的羊一样,任何良策也难于发挥效果。这就是没有主见的危害。,句:有参术沾唇惧补,心先痞塞;硝黄入口畏攻,神即飘扬。,今译:有怕补的人,人参、白术刚接触嘴唇,心口先感阻塞;有怕攻的人,芒硝、大黄才进入口中,精神即先涣散。,从论病、荐医两个角度分析旁人之情,此亦医人所当察也。,返回,第三段,旁人之情,执有据之论,病情未必相符。兴无本之言,医理何曾梦见?操是非之柄,同我是之、异己非之。执肤浅之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抗尊贵执言、难回密戚偏见。以意气私厚而荐庸浅偶效而荐信其利口而荐食其酬报而荐薰莸不辨,妄肆品评,薰莸,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杜预注“薰,香草;莸,臭草。”,徒然。南朝齐王融和王友德元古意:“坐銷芳草氣,空度明月輝。”唐韦应物清明日忆诸弟诗:“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坐,返回,zu(1)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2)守;留守。(3)居住。(4)乘;搭。(5)(房屋等)背对着的方向。(6)放置。(7)席,席位。后作“座”。也指座上的人。(8)古称法庭辩讼叫做坐。(9)由而获罪;定罪。(10)量词。也作“座”。(11)副词。1.表示自然而然的,相当于“自”。2.正;恰。3.遂;顿。4.聊;且。5.将;渐。6.甚;殊。7.空;徒然。(12)连词。1.因为,由于。2.致;于是。,坐,第三段重点内容,词:回、意气、薰莸。句:甚至薰莸不辨,妄肆品评,誉之则跖可为舜,毁之则凤可作鴞,致怀奇之士,拂衣而去,使深危之病,坐而待亡。,今译:甚至好坏不辨,胡乱地评论。赞誉某医生,那么像跖那样的大盗可以吹捧成像舜那样的圣人;诋毁某医生,那么像凤凰那样的美鸟可以诬蔑为像猫头鹰那样的恶鸟。致使有高明技术的医生愤怒地离开,使患危重疾病的人徒然地等待死亡。,第四段,分析医人之情为九类。,医人之情,便佞之流(巧语诳人、甘言悦听、强辩相欺、危言相恐)阿谄之流(结纳亲知,修好僮仆)欺诈之流(腹无蒇墨,目不识丁,却称秘传神授)孟浪之流(不关心四诊,药物到手便撮)谗妒之流(嫉妒性成,排挤为事)贪倖之流(贪得无知,轻忽人命)肤浅之流(意见各持,异同不决)苟且图功之流莫肯任怨之流,浸润:谗言,论语颜渊:“浸润之谮(zn),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谮人之言,如水之浸润,渐以成之。”【譖潤】日积月累的谗言。,返回,一傅众咻,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比喻良医的高论易被众多庸医的错误淹没。,第四段重点内容,字:便佞(pinnng)、阿谄(chn)词:便佞、修好、危言、浸润、必、嫁谤自文、一傅众咻、期。句:如病在危疑,良医难必,极其详慎,犹冀回春;若辈贪功,妄轻投剂,至于败坏,嫁谤自文。,今译:如果病在危险而又有疑难的阶段,连高明的医生也难以决定,须极其仔细慎重,还有希望治愈,这班人贪图功劳,随意地用药,等到疾病恶化,便推卸责任,掩饰自己。,课外阅读孫思邈之祝醫者曰。行欲方。而智欲圓。心欲小。而膽欲大。嗟乎。醫之神良盡於此矣。宅心醇謹。舉動安和。言無輕吐。目無亂觀。忌心勿起。貪念罔生。毋忽貧賤。毋憚疲勞。檢醫典而精求。對疾苦而悲憫。如是者謂之行方。稟賦有厚薄。年歲有老少。身形有肥瘦。性情有緩急。境地有貴賤。風氣有柔強。天時有寒熱。晝夜有重輕。氣色有吉凶。聲音有高下。受病有久新。運氣有太過不及。知常知變。能神能明。如是者謂之智圓。望聞問切宜詳。補瀉寒溫須辨。當思人命至重。冥報難逃。一旦差訛。永刧莫懺。烏容不慎。如是者謂之心小。補即補。而瀉即瀉。熱斯熱。而寒斯寒。抵當承氣時用回春。薑附理中恒投起死。析理詳明。勿持兩可。如是者謂之膽大。四,者似分而實合也。世未有詳謹之士執成法以傷人。靈變之人敗名節以損己。行方者智必圓也。心小則惟懼或失。膽大則藥如其證。或大攻。或大補。似乎膽大。不知不如是則病不解。是膽大適所以行其小心也。故心小膽大者合而成智圓。心小膽大智圓者合而成行方也。世皆疑方則有礙乎圓。小則有妨乎大。故表而出之。(节选自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圓心小胆大论),参考文献,一、余究心三十余年,始知合变,而反门者苦于卓也。曩所著微论诸书未尽玄旨,用是不揣鄙陋,纂述是编,颜曰必读,为二三子指南。会友人吴约生偕其弟君如见而俞之曰:“裒益得中,化裁尽变,明通者读之,而无遗珠之恨,初机者读之,而无望洋之叹,其可秘之帐中乎?”遂捐赀以付之剞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