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_第1页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_第2页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_第3页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_第4页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目录1 .总则2. 术语3. 基木规定 3.1民用建筑分类 3.2民用建筑使用年限 3.3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要求 3.4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5建筑无障碍设施 3.6停车空间 3.7无标定人数的建筑 4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 4.1建筑基地 4.2建筑突出物 4.3建筑高度控制 4.4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地率5建筑总体布局 5.1建筑布局5.2通路 5.3竖向 5.4绿化 5.5工程管线布置 6建筑物6.1平面布置6.2层高和室内净高6.3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6.4设备层、避难层和架空层6.5厕所、盥洗室和浴室 6.6台阶、坡道和栏杆6.7楼梯6.8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6.9墙身和变形缝6.10门窗6.11 端墙6.12楼地面6.13屋面和吊顶6.14管道井、烟道、通风道和垃圾管道6.15室内外装修7室内环境7.1采光7.2通风7.3保温7.4防热7.5隔声8建筑设备8.1给水和排水8.2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3电气和智能化系统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187号文下达的修订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的任务, 成立了本通则修订组,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寄上你处及有关专家,请组织有关 人员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于2002年4月15日之前将意见函寄中国建筑标准设 计研究所建筑标准室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修订组,谢谢合作。1 .总则1.0.1为保障民用建筑工程中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利益,保 护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通则。1.0.2本通则适川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丁.程1.0.3民用建筑工程建设除应执行国家有关的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外,尚应符 合下列规定:1正确处理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有利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建筑物建造和使用中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3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4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国策;5建筑应符合汽地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6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和防空等安全措施:7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的使用,建造无障碍环境设施;8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 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保护规划和有关条例进行。1.0.4民用建筑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木通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 准的规定。2术语2.0.1民用建筑civi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用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总称。2.0.2 居住建筑 residential building供单身或家庭成员短期或长期居住使用的建筑。2.0.3 公共建筑 public building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用的建筑。2.0.4 综合建筑 building complex兼有居住、商业、办公、文娱等多种功能的建筑。2.0.5 无障碍设施 barrier-free facilities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及妇幼使用的相应设施。2.0.6 停车空冋 parking space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室内、外空冋。2.0.7 道路红线 boundary lines of roads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2.0.8 建筑控制线 building lineIII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第临街面的界线,乂 称建筑红线。2.0.9 建筑密度 building density, building coverage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川地面积的比例()。2.0.10 容积率 plot ratio, floor area ratio乂称用地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2.0.11 绿地率 greening rate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不包括屋顶、 呐台的人T绿地。2.0.12 日照标准 standards of sunshine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 用性质确定的冬至H或大寒H阳光直接照射到室内楼、地面上的小时数。2.0.13 层高 storey height建筑物备层之间以楼、地面面层计算的垂直距-离,屋顶层由楼面至檐口或屋面而 层计算的垂直距离。2.0.14 室内净高 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从楼、地面至顶棚或楼板丿氐面或梁、屋架等结构下缘底面之垂直距离。2.0.15 地下室 basement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冋净高的1/2者。2.0.16 半地下室 semi-basement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冋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2.0.17 设备层 mechanical floor建筑物中专为设置暖通、空调、上下水和变配电等的设备和管道用的空间层。2.0.18 避难层 refuge storey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2.0.19 架空层 stilted storey (subframing supported floor)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空间层。2.0.20 台阶 step室内或室外地坪或楼层不同标高处供人行走的梯级。2.0.21 坡道 ramp连接有高差的楼、地面,供人行或车行的斜坡式交通道。2.0.22 栏杆 reiling为保证人身安全,防止从高处坠落的垂直防护构件。2.0.23 楼梯 stair山供人连续行走的梯级、休息平台和维护安全的栏杆、扶手组成的作为垂直交通 用的建筑部件。2.0.24 变形缝 deformation joint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开裂甚至 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2.0.25 幕墙 curtain wail乂称悬挂墙。以悬挂方式支承在建筑物主体结构上起围护作用的非承重外墙。2.0.26 吊顶 suspended ceiling悬吊在房屋结构下的顶棚。2.0.27 管道井 pipe shaft建筑物中专用于安装和检修立管的竖井。2.0.28 烟道 smoke uptake排除各种烟气的管道。2.0.29 通风道 air relief shaft排除室内蒸汽、潮气或污浊空气以及输送新鲜空气的管道。2.0.30 装修 fixtures除建筑物主体结构外对建筑内、外空间进行的细部加工和艺术处理。2.0.31 釆光 daylighting为保证人们生活、工作或生产活动具有适宜的光环境,釆用天然釆光的方法,使 建筑物内部使用空间取得的天然光照度满足使用、安全、舒适、美观等要求的技 术。2.0.32 通风 ventilation为保证人们生活、工作或生产活动具有适宜的空气环境,釆用自然或机械方法, 对建筑物内部使用空间进行换气,使空气质量满足卫生、安全、舒适等要求的技 术。2.0.33 噪声 noise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甚至损害身心健康的干扰声。3基本规定3.1民用建筑分类3.1.1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应分两大类: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包括住 宅建筑和宿舍建筑。公共建筑包括下列行类建筑:教育建筑;办公建筑;科研建筑;文化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 医疗建筑;交通建筑;司法建筑;纪念建筑;园林建筑;综合建筑。3.1.2民用建筑按层数或高度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 至九层为中髙层住宅,十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髙度不超过24m为单层、低层和多层民用建筑,超 过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注:I建筑层数应按楼地板结构分层计数,包括设备层、避难层、架空层等。层 数分地上层数和地下层数。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岀室外地面不超过1.5m 札不计入地上层数内。2屋顶内之楼层、楼地面与吊顶之间夹层的室内净高等于或大于2.1m且面积超 过该层建筑面积1/3以上时,应视为另一楼层。3建筑高度从室外地面至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计算,屋顶上的水箱冋、电梯机 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冋等设备用房不计入建筑高度和层数内。3.2民用建筑使用年限3.2.1民用建筑合理使用年限应符合表3.2.1的规定。表3.2.1民用建筑使用年限级别使用年限适用范围1一级100年以上重要的単层、多层和高层公共建筑,超高层民用建筑等二级50年100年多层、中高层和高层居住建筑,一般的単层、多层和高层公 共建筑等三级25年5()年低层居住建筑,次要的单层、公共建筑等四级5年以下临时性民用建筑1注:使用年限系指主体结构和基础等不可置换的结构构件3.3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要求3.3.1各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表3.3.1建筑基本要求区名热工分 区名气候主要指标建筑基木要求I1 A1 B1 CID严寒地 区1月平均气温 20金届屋面10-35注:1 .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宜超过25%,查坡度超过25%时应釆取防止下滑的措 施。2. 卷材防水屋面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天沟、檐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3. 当屋面坡度超过25%时,不宜采用沥青基防水涂料及成膜时间过长的涂料;4. 者平瓦、波形瓦屋面坡度超过50%,油毡瓦屋面超过150%时应釆取固定加强 措施;5. 架空隔热屋面坡度不宜超过5%,种植屋面坡度不宜超过3%。6.13.3屋面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类屋面(包括屋面突出部分及屋顶加层)而层均应釆用不燃烧体材料,但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不燃烧体屋面的基层上可釆用沥青卷材;2、屋面排水应优先采用外排水;高层建筑、多跨及集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应采用 内排水。屋面水落管的数量、管径应通过验(计)算确定;3、设保温层的屋面应通过热口捡算,并采取防结露、防蒸汽渗透及施I:时防保 温层受潮等措施。当屋而坡度较大时,保温层应釆取防滑措施;4、釆用架空隔热层的屋面,其空气冋层应有合适的高度和无滞阻的通风进出曰。5、采用钢丝网水泥或钢筋混凝土薄壁构件的屋面板应有抗风化、抗腐蚀的防护 措施: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