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调控是影响遗传潜力_第1页
营养调控是影响遗传潜力_第2页
营养调控是影响遗传潜力_第3页
营养调控是影响遗传潜力_第4页
营养调控是影响遗传潜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调控是影响遗传潜力表达的关键,禾丰集团研发中心季文彦,中国养猪现状,中国是养猪历史悠久、猪存栏量最多、猪肉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由于市场的变化中国原有的猪种已经被引进的高瘦肉型品种替代,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人由对脂肪的需求转变为对蛋白质的需求。饲养者的观念没有跟上市场的变化,对瘦肉型猪的阶段性营养需求及营养调控方式,了解得不深、做得不到位,影响了品种遗传潜力的表达。,中国养猪现状,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养猪大国。2007年全国生猪存栏量为4.9亿头,占世界总存栏数51%;出栏量约为6.5亿头,猪肉产量5009.4万吨,占中国肉类产量的64.5%,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8.9%。2005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33万亿元,其中养猪业占畜牧业经济总量的64%,约占农业总产值20%,养猪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养猪现状,我国养猪业已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发展速度快、产业化程度高、经济效益显著、科技贡献率较高产业。,中国养猪现状,养殖数量多、发展速度快是我国养猪业一个基本特征,在中国养猪主体仍然是以农户散养为主。随着近几年中国养猪利润的提高,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资金注入这个行业,从而加速了中国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进程。,中国养猪现状,虽然我国养猪数量较大,但生产水平与欧、美比较还有很大差距。欧洲养猪场已经做到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24-26头,而我国规模化养猪场平均水平只有14-16头。这个差距是巨大的,相当于我们每养一头母猪每年少产了一窝猪。是品种原因、还是设备条件或者饲养管理技术的差距,其结论是营养调控是关键问题。,营养供给模式的影响,在研究繁殖阶段不同营养水平对母猪的影响时,营养对整个繁殖周期的整体影响十分重要。事实上主要是考虑现代母猪的链接性效应,在特定情况下,动物体况是如何受到能量和某些营养素供应模式的影响至关重要,不仅同一胎次不同阶段营养供应模式会产生延续效应,对不同胎次同样会产生延续性反应。,现代母猪的基本特征,成熟体重更大采食潜力下降(特别一产母猪)不同胎次间的“链接”效应更强对营养、环境及饲养管理变得更加敏感,母猪基础营养储备能力是影响繁殖性能的关键,育种工作的进展使得瘦肉率不断提高、母猪脂肪储备能力逐渐下降。在一定范围内,脂肪储备与繁殖能力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配种时P2背膘厚度在20毫米,母猪繁殖能力表现最佳,淘汰率下降,使用年限延长。P2背膘是指最后肋骨处距背中线下6厘米的脂肪厚度。,小母猪P2背膘对母猪5胎繁殖力的影响(Challinor等,1996),体能储备的重要意义,储备差、消耗快是造成繁殖母猪生产指标低的根本原因,甚至影响母猪的一生。有很多猪场是猪改变了(瘦肉型猪)而人的观念没变、饲养及营养调控方法没变,这也是我们国家养猪与欧、美养猪生产水平差距大的原因。,母猪产活仔数是关键,产活仔数是母猪提供更多断奶仔猪的基本条件。每当提到产仔数时大家会直接想到是繁殖问题,如配种时间、公猪精子质量等。事实上透过繁殖现象看其实质,根本问题还是营养问题。这些洋猪在欧、美平均窝产活仔可达到12头,为什么一到中国产活仔数就大幅度下降了呢?这是我们要思考和解决的根本问题。,目前母猪年生产力理想模式,排卵17受精15窝产活仔11(12.5)每头母猪年产窝数2.4窝断奶仔猪10(11.5)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24(27头以上),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从上图可以看出:母猪提供仔猪数少的原因,除产活仔数少的原因以外就是如何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我国大型猪场的每头母猪年产窝数平均为1.8窝左右,而欧洲平均水平在2.2窝左右。在母猪非生产天数问题上,人们大多认为应该在如何缩短母猪哺乳期上做文章,而事实上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母猪基础营养储备问题。,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北美的猪场断奶时间一般为1821天,而欧洲的猪场基本是28天断奶,但欧洲母猪年提供的商品仔猪数高于北美,这说明哺乳期的长短并不是问题的实质。,关于断奶时间的建议,为了减少非生产天数有很多饲养者盲目的缩短哺乳期。为了阻断传染病的垂直感染,美国人成功的进行了超早期断奶(1416天),在北美很多专家推崇早期断奶,因为北美的猪舍环境条件远比我们好得多,而且母猪营养调控做得非常好,几乎都可以做到每头母猪定量饲喂。,关于断奶时间的建议,而我们有很多人愿意跟风,但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早期断奶风险很大。欧洲人就很现实,2009年法律将规定不允许早于28天断奶,因为他们发现28天断奶的猪场经济效益明显好于21天,同时从动物福利角度28天断奶也比较合理。,后备母猪培育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后备母猪培育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繁殖母猪群始于良好的后备母猪培育,后备母猪培育的结果决定该母猪能否完成种用使命。优良的后备母猪必须具备发达的肌肉组织、足够的脂肪沉积、结实完整的骨骼、发育完善的生殖系统。一个小孩要成为有用之才,基础教育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大多数养猪场对后备母猪培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体能储备的重要意义,现代的瘦肉型母猪由于瘦肉率的大幅度提高,蛋白质的储备似乎并不困难,由于育种使母猪的背膘厚度不断下降,母猪能量储备增加变得非常困难,而且产仔后背膘储备很容易被消耗掉,这也是现代瘦肉型母猪与其祖先的最大区别。当体能储备好时,母猪表现出良好的繁殖性能;当体能储备下降时,母猪的繁殖性能也随之而下降。体能储备是通过P2背膘的厚度来表达的。,体能储备的表达方式,不知道P2背膘厚度就等于不了解母猪能量储备情况。猪场应该购买P2背膘测定仪器,如果养猪场没有P2背膘测定仪器就等于盲人摸象,养猪者就很难了解母猪的基础营养储备信息。,后备母猪培育过程中的问题,对后备母猪培育过程重视不够,结果在母猪繁殖阶段生产水平大打折扣,特别是在一产时问题非常严重:母乳不足、仔猪成活率低,更严重的问题是母猪一产后不发情,甚至被淘汰,而这个问题几乎成了终身性的问题,因为这种伤害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这也是我们国家养猪场产仔数少的原因(很多养猪场平均产活仔数只有89头),另外还要面对过早被淘汰的问题,大部分母猪很难坚持到第七产。,配种体重小的问题,现代瘦肉型母猪一个典型特征是成熟体重大,而饲养者还在延续饲养中国猪的方法,好像早一点配种减少了非生产天数,表面上看好像增加了经济效益,事实上后患无穷。很多一产母猪产后10天左右就表现出奶量不足或无奶现象,结果是仔猪断奶体重小,母猪断奶后不发情或发情时间延长,甚至面临被淘汰的问题。即使进入下一繁殖周期,产仔数也会减少。,问题产生原因,由于配种过早体重偏小,基础营养储备严重不足,进入哺乳期后一产母猪采食量又少,一般很难超过5千克/天,所以本来就不足的营养储备很快消耗殆尽,没奶、奶量不足,哺乳期失重过大,断奶后不发情就是一种必然。,现代母猪的基本要求,后备母猪(二元杂交)培育阶段应该在150日龄体重100千克P2背膘达到1214毫米配种时220240日龄体重135千克以上最好P2背膘1822毫米(最好20毫米),配种日龄体重与产仔数的关系,后备母猪过度限饲问题,在20年前饲养的猪大部分是中国地方品种或培育品种,与瘦肉型猪相比较很容易囤积脂肪,中国养猪资料大多提倡后备母猪阶段要严格限制饲养,其目的是防止脂肪的过度沉积影响繁殖性能;现在的瘦肉型猪恰恰相反脂肪沉积要比蛋白质的沉积变得困难,后备母猪或断奶待配母猪的P2背膘不达标,变成了主要矛盾;而饲养者还沿用老的后备母猪培育方案(严格限制饲养),会严重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缩短使用年限,对经济效益影响非常大。,过度限饲的危害,瘦肉型母猪脂肪沉积能力,已经成为影响繁殖性能的第一要素,过多限饲就会造成脂肪沉积过少,配种时P2背膘偏低(小于16毫米),第一产时繁殖性能下降是必然的,更重要的是在第一个哺乳期本来不多的背膘会进一步消耗,这种危害会殃及母猪的一生。,解决方案,在后备母猪达到150日龄时测定体重及P2背膘厚度。如果体重不足100千克,P2背膘在下限或低于下限(12毫米)应该立即调整后备母猪饲料配方,增加营养浓度特别是能量;如果接近上限或高于上限(14毫米)应该减少营养浓度,能量下降,以确保母猪进入配种期时体重、P2背膘都达到配种的基本要求;让后备母猪的基础营养储备达标,不影响繁殖指标遗传潜力的表达。,解决方案,后备母猪阶段不用严格限制饲养,如果要在150日龄达到100千克体重,很多猪场的育肥猪都很难达到这一指标,100千克体重到配种阶段,还是通过P2背膘测定的结果来调控配方中的营养浓度来解决根本问题,如果配方调整的合理更多的时候基本不用限制饲养。,为后备母猪配制专用的饲料,后备母猪使用专用的后备母猪料,看起来是一个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了。但在这样一个简单问题上几乎大部分猪场都犯了致命错误,为了省点钱把后备母猪和育肥猪养在一起,等到体重、日龄够了,就进入配种阶段。这种做法不仅没给后备母猪饲喂专用饲料,同时忽略了后备母猪的培育过程。,普通肥育期母猪培育期维生素AIU55008200维生素DIU550825维生素EIU2566维生素Kmg22维生素B12ug1525烟酸mg2020泛酸mg1520核黄素mg420胆碱mg01250生物素ug0200叶酸mg01.5维生素B6mg01.0,后备母猪维生素需要量与育肥猪比较,普通肥育期母猪培育期常量矿物质元素(总数)钙%0.600.85总磷%0.500.75可利用磷%0.200.40盐%0.330.40微量矿物质元素(补充)铁mg/kg50100铜mg/kg1015锌mg/kg90150碘mg/kg0.20.28硒mg/kg0.30.3锰mg/kg-20,培育后备母猪微量元素需要量高于商品育肥猪,营养需求差异很大,由于生产目的不同,营养需求差异很大,因为育肥猪只是在短时间内完成体重的增长,而后备母猪要承担种用的使命,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营养储备,特别是骨骼要充分矿化,生殖系统要充分发育,为以后生产奠定良好基础。后备母猪必须使用后备母猪专用饲料,不要因为眼前的麻烦而丧失长远的利益。,问题产生的原因,关键还是观念问题,对后备母猪培育重视程度不够,更多的人认为只要后备母猪体重能够达标,就可以种用,到时候参加配种就可以了,完全不顾及其内在质量如何。这就给后备母猪以后的生产留下了潜在的不利因素,比如后备母猪骨骼矿化程度不够,母猪生产后钙的补充不足,就会大量的动员骨骼中的钙来维持产奶,由于钙的大量流失就容易发生产后瘫痪。,催情补饲,后备母猪的短期优饲(催情补饲),因为一般要求后备母猪在第二个发情期配种,那就要求必须准确知道第一个发情期是什么时间,催情补饲是通过调整日进食总量来完成的,在发情后的第一周适当减少喂料量,然后在下一次发情前两周提高喂料量。,催情补饲,荷兰的研究者认为,这种做法可以提高排卵数2个左右。研究表明,催情补饲可以提高血浆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增加黄体生成素(LH)的释放频率,促性腺激素的增加使排卵数增加;在短期优饲期间后备母猪日采食量最好不少于3千克。,后备母猪性成熟前期的管理,后备母猪性成熟前期阶段的管理非常重要,而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几乎大部分饲养场对这一阶段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一是不愿意投入成本;二是对损失估计不足。由于育种工作的进步,瘦肉率不断提高,母猪成熟体重变大,性活动能力下降,发情不明显,甚至有很多后备母猪根本不发情,其结果不能作为种用。,诱导后备母猪发情,高产瘦肉型母猪最大的问题是达到配种体重和配种日龄时不发情,因此在后备母猪达到150日龄时应该使用公猪诱导发情。让母猪与公猪直接身体接触,最好的办法是将母猪赶入到公猪栏中,因为公猪栏中的性气味更强烈,可以给母猪更强烈的刺激,最好每天两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和公猪接触的方式和频率对小母猪10天内发情反应的影响(Zimmerman等,1998),养猪是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过程,繁殖母猪的营养调控,做好营养调控的实际意义,非疾病状态下,引进品种在国内表现出繁殖性能低下,是因为营养调控做得不好,影响了遗传潜力的表达。有很多饲养者认为引进品种繁殖性能差是正常现象,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从科学的角度上讲,营养是保证遗传潜力表达的基础。而繁殖性能的表现,也是母猪基础营养储备能力的体现;母猪体况好繁殖性能就好,体况差繁殖性能就会下降。,妊娠母猪的营养调控,妊娠母猪营养调控的重要性,在国内养猪场,妊娠母猪管理被重视程度最差,特别是营养调控做得很差。很多人认为能把过肥和过瘦的母猪调出来单独饲养,就做得非常好了。事实上离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如果你想让每一头母猪都能够高产,你就得让每一头母猪都达到高产的基本要求。欧、美大多数猪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单体限位栏的起源,就是为了能够做到每一头妊娠母猪的个体营养调控。,限位栏和自动饲喂的基本要求,在北美使用限位栏的较多,而欧盟从猪的福利方面考虑,准备在2013年全部取消单体限位栏,必须采用全自动饲喂系统。以上两种方法都能够做到每一头母猪个体营养调控。而我们国家猪场是猪被限位,猪的福利没有了,但个体营养调控基本没做到,营养调控目的没达到。,配种前的营养管理,母猪从断奶到配种时间很短,少者3天多者10天。有很多猪场对这一阶段的营养管理有错误认识,认为母猪不再哺乳,过高的营养已经没有意义。事实上是错误的,断奶后母猪的采食量会自然减少,日进食总量下降,这一阶段如果使用高能饲料会有利于母猪排卵,特别是饲料中的亚油酸含量高,可以促进卵母细胞的形成,增加排卵数量。,正确的营养管理方法,正确的营养管理最好断奶后继续使用哺乳母猪料饲喂,因为哺乳母猪料中一般会添加油脂,能量浓度和亚油酸含量都比较高。目前国外对哺乳期体况下降较大的母猪,从断奶前4天到配种前给母猪提供一种高营养浓度饲料(类似一产母猪的哺乳料)。结果:发情表现明显,减少断奶到发情间隔。在饲喂量上不用人为的减少喂料量,母猪自然状态能吃多少就给多少,也有人认为母猪这一阶段吃得太好容易发生乳房炎,由于猪的特殊生理结构决定乳房炎的发生与吃什么料、吃多少并没有直接联系。,配种后早期营养控制,配种后所有的母猪饲料全部改为妊娠母猪料,建议前七天饲喂量在2.2千克/头/天,日进食代谢能的上限6750千卡/头/天。美国堪萨斯大学动物营养组研究结果认为:母猪配种后的48-72小时是胚胎死亡高峰期,过高的采食量和过高的日进食能量均会导致胚胎死亡率增加,产仔数减少。过早大量采食会使血液中孕酮含量下降,胚胎死亡率升高。,妊娠早期饲养水平对胚胎成活率的影响饲养水平(千克/天)胚胎成活率(%)血浆孕酮水平()1.5082.816.72.2578.613.83.0071.911.8摘自:Weidon等(1991),母猪妊娠期的营养控制(7100天),母猪妊娠期的营养控制是最重要阶段,我们可以把母猪妊娠7100天分为两个阶段,737天、37100天。这种分段方式是美国堪萨斯大学动物营养组提出的,他们认为在737天对偏瘦、P2背膘为16毫米以下的妊娠母猪可以增加喂料量,提高日进食代谢能总量,对胚胎没有不良影响。因为此时受精卵已经着床,变为稳定的胚胎。,母猪妊娠期的营养控制(7-100天),7-37天这一阶段可以增加饲料量0.6-0.9千克/天,相当于增加代谢能的摄入1800-2600千卡/天,我们称这一阶段为妊娠母猪营养调控的黄金期。母猪妊娠期P2背膘的过度增加会影响哺乳期的采食量,但这一阶段的影响相对较小。我们调查的结果是,国内很少有猪场能有效的利用这一“黄金期”。,母猪妊娠期的营养控制(37100天),37-100天也必须按个体进行营养调控。P2背膘在合理范围(1820毫米)的母猪日进食代谢能应该控制在7200-7500千卡。体况正常的妊娠母猪每天进食7200千卡代谢能,就可以维持P2背膘的正常增长;P2背膘偏薄可以使用上限代谢能标准7500千卡;P2背膘偏厚,日进食代谢能标准可以降到6800千卡。,母猪妊娠后期的营养控制,母猪妊娠后期营养控制非常重要阶段,如果营养调控做得不好,其一会影响仔猪的初生重,其二会影响母猪的基础营养储备。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加料过早会使母猪乳腺细胞减少;加料太晚会使母猪过早的消耗基础营养储备,而且仔猪初生重小。所以欧、美很多猪场把母猪后期加料时间确定为怀孕100天开始。,存在的问题,母猪妊娠后期的管理非常重要,但是国内的猪场普遍做得不好。问题是加料时间过早(怀孕84天开始加料),因为我国的养猪资料比较陈旧,大部分资料介绍怀孕后期加料时间为84天,这个加料时间对现代瘦肉型母猪不适合。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研究认为,过早加料母猪乳腺的DNA和RNA的总量减少,乳腺细胞总量下降。,能量摄入量对母猪乳腺发育的影响,妊娠75-105天能量适宜(5.76Mcal/天)高能(0.Mcal/天)总DNA(mg)3.222.48总RNA(mg)4.073.09总蛋白质(g)0.160.10乳腺实质的重量(g)1.120.88摘自:Weldoe等(1991)含量低说明乳腺细胞数量减少,影响了哺乳期母猪产奶量,从而影响了仔猪断奶体重。,母猪妊娠后期的营养控制,有很多人会担心加料时间晚了会影响仔猪初生重。事实上,母猪妊娠90天时胎儿体重不足400克,大约有60%以上体重是在妊娠最后20天形成的。母猪怀孕100天开始加料不影响仔猪初生重和整齐度,同时会使乳腺发育良好。如果在怀孕最后两周时间各种营养供给不足,会使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整齐度下降。,关注仔猪初生重意义重大,初生重小是目前猪场存在的普遍问题。我国猪场的仔猪初生重平均只有1.3千克左右。长、大两元杂交母猪通过良好的营养调控可使仔猪的初生重达到1.5-1.6千克。初生重是影响仔猪成活率和断奶重的关键因素。很多研究结果证明:初生重每提高100克,断奶重可以提高350-1070克。,关注仔猪初生重意义重大,很多试验表明,随着母猪饲料中能量的增加,仔猪初生重增加;母猪每天多摄入2390Kcal消化能,胎儿体重平均增加8克/天/头。但当仔猪初生重超过1.5千克时,这种关系就变得不显著了。仔猪成活能力直接受到初生重的影响,特别是泌乳早期,初生重大成活的机会就越大,因为吃奶能力强,会摄入更多的母乳和营养物质。初生重与成活率的关系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初生重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要大于饲养员的作用。,初生重和窝产仔数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Milligan等,(2002),解决方案,怀孕后期加料时间从100天开始。直接使用哺乳母猪料,这样可以减少一种料型(重胎料)。哺乳母猪料营养标准:代谢能3150-3200千卡、粗蛋白17.5%、赖氨酸1.0%。加料量范围:3.0-4.0千克/天(1产3千克;2产以上3.5-4.0千克)。,Gilts青年母猪,FlushingFull-feed催情优饲,Normalbodyconditionsow正常体况母猪,Ftalgrowth胎儿生长,Weaning断奶,Breeding配种,3.50kg+,Weaning断奶,Weaning断奶,Weaning断奶,3.15kg,2.45kg,3.5-4kg,3.0kg,2.25kg,初产母猪妊娠阶段的营养控制,因为后备母猪配种时P2背膘一般都会在合理范围(1820毫米),所以应该使用单独的营养控制标准。一般日摄入代谢能66006800千卡。如果饲料配方的代谢能标准为2900千卡,每天的喂料量为2.22.4千克。根据初产母猪营养控制的要求,初产母猪单独饲养管理是必须的。,妊娠阶段的饲喂策略,饲喂策略要保证体能储备的恢复,良好的母猪繁殖体况,良好的母猪繁殖体况,哺乳母猪的营养调控,母猪产前减料的意义,母猪临产前两天猪场一般都会把饲料喂量减少一半左右。减料的意义是让母猪提前活化动员储备的能力。由于母猪日采食量的下降,胎儿还在快速生长,母猪不得不提前动员营养储备来补充胎儿快速生长需要的营养,这样母猪进入哺乳期后动员营养储备的能力就会提高。,哺乳母猪营养调控的重要性,母猪哺乳期是整个繁殖性能遗传潜力表达阶段,最终结果不仅仅表达了哺乳期饲养管理及营养调控的作用,同时也表达了空怀期及妊娠期母猪饲养管理及营养的调控水平,其结果也是前面每一个细节的表达。一般养猪场对哺乳期母猪饲养管理重视程度相对较高,但由于缺乏对现代瘦肉型母猪营养需求的了解,把现代母猪与我国的土种猪一样对待,其结果可想而知。,哺乳母猪营养调控的重要性,在现代养猪的不同饲养阶段,哺乳母猪阶段是损失最大的阶段。当母猪饲养管理不当时,会导致母猪年淘汰率过高,饲养成本上升,这会使饲养场的利润大打折扣。经过30多年育种工作,猪的背膘减少了50%,每头母猪从年提供16头商品猪提高到了24头以上,因此现代瘦肉型母猪对营养的变化更加敏感了,特别是由于背膘的减少,使其对饲料中能量的变化极其敏感。所以营养调控不当很难使其遗传潜力得到表达。,哺乳母猪营养调控的重要性,我们养猪的人必须清楚地知道一件事情,在28天断奶时仔猪增重的营养来源90%依赖于母乳,所以哺乳母猪的营养控制对仔猪的影响非常大。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如果给哺乳仔猪更接近母乳营养的外源补充,仔猪生长潜力会表现得更好。从经济角度上讲让饲料转化成母乳营养、再转化成仔猪体重是最经济的。,哺乳母猪饲养的基本要求,哺乳母猪饲养阶段的最大问题是过度减重和背膘的过度消耗。目前看哺乳期母猪的减重在15千克范围内可以接受,如果超过15千克说明消耗过大,哺乳母猪营养调控不合理。体重每下降5千克,背膘大约减少1毫米。母猪产仔时背膘23毫米为最理想,哺乳期背膘下降3毫米,体重损失15千克,配种时正好在合理范围20毫米左右,这样下一产的生产水平就不会受影响。,造成母猪过度失重的原因,母猪失重过大意味着基础储备的过度消耗,同时也说明营养调控不好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造成母猪过度失重的原因主要是哺乳期母猪日进食营养总量不足,出现营养的负代谢状态。母猪为了保证仔猪的生长必须把自身的组织转化为母乳。如果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膘变为母乳的能量;如果日摄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造成母猪过度失重的原因,母猪日进食营养总量不足有两大原因:一是采食量小;二是哺乳母猪日粮营养浓度偏低。母猪采食量小的原因很多,如舍内温度过高、妊娠期采食过量、饮水量不足等。由于观念问题,大部分人对瘦肉型母猪真正的营养需求不了解,母猪日粮营养浓度偏低。,哺乳母猪应该使用日进食营养标准,衡量哺乳母猪营养是否缺乏,并不是简单的看配方设计,而是应该根据母猪的日进食营养标准来衡量。哺乳母猪代谢能的摄入标准应该为16-18兆卡/天,赖氨酸60-64克/天。当我们知道这两个标准后,就知道如何根据哺乳母猪日采食量来设计配方。,现场案例,某猪场哺乳母猪平均采食量5千克/天,如果哺乳母猪日粮代谢能3050千卡,赖氨酸0.95%,计算后得出这样结果,哺乳母猪每天日进食代谢能为15.25兆卡,赖氨酸47.5克。这个结果告诉我们这个猪场的哺乳母猪,每天至少缺乏0.75兆卡的代谢能,每天少进食了12.5克的赖氨酸;这也告诉我们母猪必须动用基础储备来转化母乳,同时也意味着产奶量下降。,现场案例,根据母猪的采食量,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场哺乳母猪应该达到的饲养标准,代谢能3200千卡/千克,赖氨酸1.2%。如果日粮要达到3200千卡/千克的代谢能,配方中必须添加油脂。按照理想蛋白质模式,赖氨酸达到1.2%时,其他氨基酸平衡难度较大,因为哺乳母猪要特别考虑支链氨基酸,尤其是缬氨酸的含量。,关于哺乳母猪油脂添加的说明,随着母猪瘦肉率的提高,母猪对能量变化和脂肪的添加变得越来越敏感。母猪对不饱和脂肪酸有强烈需求,而对饱和脂肪酸需求不大。对仔猪增重和母猪产奶饲料中添加油脂的排列顺序为,椰子油、玉米油、豆油、猪油、牛油;如果以添加豆油的效果为100%时,将三种油脂(豆油+玉米油+猪油)混合添加后的效果为157%,对哺乳母猪而言,混和油脂远比单一油脂好得多。,添加脂肪对于母猪奶产量和成分的影响,对照添加脂肪增加%每天奶产量(kg)4.474.918.9奶中脂肪(%)6.506.784.1每天脂肪产量(kg)0.280.3212.5,能量摄入对断奶后配种间隔的影响,低能量高能量日粮摄入量MJ33.567.0日摄入粗蛋白(g)620620分娩时母猪体重(kg)143.0145.8断奶时母猪体重(kg)124.7145.8分娩时母猪背膘(mm)22.423.1断奶时母猪背膘(mm)16.522.4母猪发情的百分率(%)断奶后8天内6098断奶后14天内7398,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因素分析,无论是夏季炎热或冬季取暖,舍内温度过高会降低母猪采食量,造成哺乳母猪日进食营养总量不足,产奶量就会受到影响,仔猪断奶体重下降,同时导致母猪失重过大。研究表明,当分娩舍的温度高达27度时就会导致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0.6千克,每头仔猪断奶体重减少了0.8千克,每窝断奶仔猪大约减少了8千克,在一个规模化养猪场就可以反映出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温度对哺乳母猪生产的影响,温度270C210C母猪饲料摄入(kg/天)4.65.2110天到断奶母猪体重下降(kg)21.014.028天时仔猪重(kg)6.27.0,母猪妊娠期采食量对哺乳期采食量的影响,诺丁汉大学ColeandHarker(未发表资料)研究发现,当第一胎和第二胎的母猪妊娠期间的给料量高于1.93kg/d时,就会发生泌乳期采食量降低的现象,第二胎比第一胎更严重;当妊娠期的采食量增加1kg/d时,泌乳期的采食量第一胎会减少1.48kg/d,第二胎则减少了2.21kg/d。母猪第一产动用了大量的体储,断奶后失重过大,是造成连续性生产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前两胎母猪妊娠期采食量与哺乳期采食量的关系,,,哺乳期采食量kg/d,4.6,5.0,5.4,5.8,6.2,1.6,1.8,2.0,2.2,2.4,2.6,妊娠期采食量kg/d,第一产,第二产,哺乳母猪饮水量与采食量的关系,在哺乳期内保证母猪的饮水至关重要。饮水量不足会导致采食量下降。在热环境和限位栏的情况下,母猪的活动减少了,会导致饮水量的减少。饮水减少的后果之一是粪便中的干物质增加,引起便秘,便秘又可以使母猪患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症,哺乳期奶量下降。,哺乳母猪饮水量与采食量的关系,母猪从饮水器中饮水,如果每分钟供水1.5升,母猪的饮水量每天只有5.2升。但将水加入到饲槽中,夏季中午将水槽加满水,每头母猪每天的饮水量增加到27.8升。比靠饮水器饮水增加了5倍多,这说明母猪宁愿在短时间内从饲槽内吞入大量的水,也不愿意从饮水器中慢慢饮水。,哺乳母猪饮水量与采食量的关系,Gill(1989)哺乳母猪饮水量与采食量间存在线性相关,见公式。饮水量=4.2+2.52x采食量(kg/d)要让母猪多饮水,可以适当增加饲料中的含盐量。,哺乳母猪通过料槽和饮水器饮水消耗量比较,TroughDrinker料槽饮水器WaterUsed(L/day)饮水量2318WaterSpillage水损耗ND3.6FeedConsumption(kg/day)采食量6.616.04PigWeaningWeight(kg)断奶体重6.035.81ND=nodetectablewastage未发现损失Gadd,1996,饲喂次数与采食量的关系,育肥的中大猪饲喂次数显得并不重要,每天饲喂2次与饲喂5次比较,只要进食总量一样生产性能几乎没有差异。但哺乳母猪每天饲喂2次与饲喂4次差异很大,每天的采食总量可以相差到1千克,相当于每天每头母猪少进食3000千卡以上的热能,170克以上的粗蛋白,10克赖氨酸,这些营养足以养活2头仔猪,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适当减轻母猪基础营养储备的消耗。,湿拌料可以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哺乳母猪喂湿拌料与干料相比,采食量每天可以增加0.6千克,这对哺乳母猪而言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相当于每天每头母猪多进食1900千卡的代谢能、6克赖氨酸,增加了1头仔猪的营养需要。相当于母猪少减重6.6千克,少消耗1毫米以上的背膘,对提高母猪连续性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干喂湿喂SowFeedIntake(kg/day)采食量4.75.3SowEnergyIntake(MJDE/day)62.369.3能量摄入量LactationWeightLoss(kg)29.823.2泌乳失重_OGradyandLynch,1978,J.Agric.Res.17:1-6.,湿喂对泌乳性能的影响,初产母猪的饲养策略,为初产母猪制定单独的饲养策略意义重大。目前国内的猪场很少为初产母猪考虑制定单独的饲养标准,因为更多的饲养者不了解初产母猪基础储备过度消耗带来的危害。前面已经谈过现代母猪的链接性效应极强,如果初产阶段没有保护好,不仅二产甚至一生的生产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如果不能通过营养调控方式,使其营养储备处于正常状态,该母猪就会成为一个低产母猪。,饲养方案细分的理由,1、初产的瘦肉型母猪采食量低,哺乳阶段会消耗大量的体储。2、由于育种的原因母猪的P2背膘不断下降,基础母猪更新率高达42%以上,大约比30年前上升了10个百分点;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现在母猪群的构成中初产母猪比例非常大。,饲养方案细分的理由,3、初产母猪对赖氨酸的需求量显著高于经产母猪,Boyd等(2000)建议消化能3500Mcal/kg;Lys0.95%。我们建议初产母猪饲料配方中赖氨酸最好不低于1.2%,因为初产母猪采食量很难超过5.0千克/天,而高产母猪日进食赖氨酸的要求最好达到60克/天以上,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推荐初产母猪饲料配方中赖氨酸最好不低于1.2%的原因。,各胎次母猪赖氨酸营养需要,赖氨酸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关系,Trittonetal(1995),蛋白质水平是影响母猪采食量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哺乳母猪日粮蛋白质水平从12%提高到18%(每个梯度2个百分点),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明显提高;初产母猪表现的更为明显。而现在商业饲料配方推荐的营养标准普遍偏低粗蛋白15.5-17.0%,赖氨酸0.75-0.95%。事实上蛋白质和赖氨酸偏低影响了母猪的采食量,特别是对初产母猪的影响。如果要让母猪的产奶量达到最大化,建议初产母猪使用的营养标准要大幅度的提高,粗蛋白18%以上,代谢能3150-3200千卡/千克,赖氨酸1.0-1.2%。,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哺乳母猪采食量及体况影响日粮蛋白质水平(%)12.014.016.018.0母猪采食量3.54.65.55.8母猪体重变化-25.4-10.9+3.7+6.4断奶仔猪体重5.56.16.26.8,蛋白质损失的影响,现代瘦肉型母猪虽然肌肉组织比较发达,但过度损失依然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初产母猪表现得更为明显。F.Aherne的研究已经证实,初产母猪蛋白质损失与断奶后母猪发情时间呈正相关关系,随着蛋白质损失的增加,母猪发情时间延长,非生产天数增加。,蛋白质损失对发情的影响,10%=max.,饲养方案细分的理由,为了保持哺乳母猪背膘不过度消耗,每头母猪每天应该保持进食代谢能的下限标准16兆卡假定初产母猪的平均采食量为5.0千克/天,用16兆卡5.0千克3200千卡/千克。也就说初产母猪的代谢能标准应该不低于3200千卡/千克,对保持母猪的连续性高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母猪精细化饲养方案的好处,采用这种营养供给模式不仅是考虑初产母猪阶段的生产性能问题,更重要是考虑对整个生产周期的影响,即如何保护哺乳母猪连续性生产能力问题。在制定精细化饲养方案时,要考虑的另外一个问题是高温季节与其它季节的区别,即不同采食量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营养标准。高温季节,日采食量低于5千克时,就应该考虑全群使用初产母猪饲料。,不同饲养方式不同结果,常规饲养模式不同胎次产仔数,EastonLodge(2002),胎次,仔猪数,总仔猪数活仔猪数,断奶前母猪减料问题,现在很多猪场在仔猪断奶前3-5天给哺乳母猪提前减料,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是预防母猪乳房炎的发生,另外还可以让仔猪提前采食饲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母猪停止哺乳的机制,猪和其他动物比较乳房结构差异很大,猪没有乳池,不哺乳的时候乳房中不能储存乳汁,如果需要哺乳时乳汁迅速由血液中转化进入乳房,所以母猪每次哺乳的时间只有短短的20几秒钟。,断奶前母猪减料问题,母猪停奶的机制必须是仔猪不再吃奶,然后乳汁进入乳腺管产生足够的压力,物理性的压力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脑下垂体,不用再产生泌乳激素,因为没有仔猪吃奶了,所以这种停奶机制与乳房炎没有必然联系。断奶前给母猪过早的减料,只能造成母猪营养储备过度消耗,仔猪断奶体重下降,母猪断奶后发情时间延长。,断奶前母猪减料问题,如果想通过提前给母猪减料达到仔猪多采食补料的目的,也是得不偿失。因为仔猪在哺乳期内能够采食多少补料,在于饲料本身的设计和加工水平能否达到使仔猪愿意多吃的目的。如果通过减少产奶量让仔猪饥饿而去多采食饲料,仔猪的断奶体重会大幅度下降。现代养猪的研究已经证明,仔猪断奶体重与育肥期的长短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断奶体重大是育肥猪快速出栏的基础。,断奶前母猪减料问题,断奶前给母猪提前减料的操作方式,主要来源于早年的一些养猪资料。因为过去我们饲养的品种大多数是地方品种,母猪的脂肪储备多,提前减料对母猪的连续性生产能力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对现代瘦肉型母猪而言几乎是致命的影响,这也是造成母猪连续性生产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方案,只在仔猪断奶的当天适当的减少母猪喂料量就可以了。,获得合理的断奶体重非常重要,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猪场的仔猪断奶体重都不理想,28天仔猪平均断奶体重6.0-7.5千克。如果实施合理的营养方案,仔猪在28天断奶体重完全可以达到8.0-10.0千克。断奶体重大的仔猪身体组织中脂肪的比例相对较高。仔猪的脂肪组织俗称为“奶膘”。现代的研究已经证实“奶膘”有利于仔猪断奶过渡,而且对缩短猪生长育肥期具有重要意义。,断奶体重大对以后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英国研究人员用256头猪试验结果证明,增加断奶体重使断奶后生长率每天增加100克,可使上市时间缩短10-15天;更引人注意的是,所有猪胴体数据相互间没有显著差异。,哺乳期仔猪的补料,关于哺乳期仔猪的补料是被饲养界普遍关注,又很难做好的事情。过去仔猪补饲饲料的设计很落后,所以仔猪的哺乳期很长,80年代初期大型养猪场仔猪的断奶时间还在45-50天,那时候仔猪补料只是简单的鱼粉豆粕型日粮,随着动物营养技术的进步、饲料工业的高速发展,高标准仔猪补料的出现,以及饲养条件的改善,仔猪断奶时间也随之而缩短。,哺乳期仔猪的补料,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养猪场在采用28天断奶的饲养模式,华东及南方一部分猪场采用21-25天断奶。只要哺乳期少于28天,仔猪补料标准的高低,就成为了断奶后仔猪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性因素;而目前常用的仔猪补料在哺乳的28天内很难让仔猪采食到300克以上的饲料。,哺乳仔猪的营养调控与管理,哺乳期仔猪补料的历史变迁,关于哺乳期仔猪的补料是被饲养界普遍关注,又很难做好的事情;因为过去仔猪补饲饲料的设计很落后,所以仔猪的哺乳期很长,80年代初期大型养猪场仔猪的断奶时间还在45-50天,那时候仔猪补料只是简单的鱼粉豆粕型日粮,随着动物营养技术的进步、饲料工业的高速发展,高标准仔猪补料的出现,仔猪断奶时间也随之而缩短。,哺乳期仔猪补料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养猪场在执行28天断奶的饲养制度,在我国的华东及南方一部分猪场哺乳期为21-25天,只要哺乳期少于28天仔猪补料标准的高低,就成为了断奶后仔猪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性因素;而目前常用的仔猪补料在哺乳的28天内很难让仔猪采食到300克以上的饲料。,哺乳仔猪补料的意义,在断奶前,确保给仔猪采食适当数量的饲料,以便促进肠道内酶的产生和降低断奶后对饲料的敏感性。根据经验,仔猪在断奶前必须采食400-600克的补饲饲料,有利于断奶过渡。为了降低仔猪断奶后对固体饲料的负反应的影响,补饲的饲料要不含抗原(例如经过处理的大豆蛋白)。断奶后应该连续饲喂两周相同的饲料。,哺乳仔猪补料的意义,现在研究已经证明断奶仔猪奶膘的保持,对生长猪的增重速度影响非常大,也就是说在仔猪断奶阶段能够有效的控制能量负代谢(负增重),就可以为生长于肥猪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要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加强母猪的管理和营养让仔猪能够摄食到更多的母乳营养,达到增加仔猪营养储备的目的;其二是仔猪补料上做文章,让仔猪在哺乳期内摄食到更多的植物性原料,既锻炼了胃肠又增加了断奶体重,这样断奶时抵抗营养负代谢的能力会更强。,哺乳仔猪补料的设计,在哺乳仔猪补料方面很多公司和研究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中国和世界的发达国家都投入很大,但方向上有很大差异,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如何补充母乳的不足,如何提高哺乳仔猪摄食总量来提高断奶仔猪体重;而我们禾丰集团推出的粥状哺乳仔猪补料技术路线完全不同,而是通过使用更多的植物性原料来达到哺乳仔猪锻炼胃肠的目的,同时能让哺乳仔猪采食更多的饲料。,哺乳仔猪补料的设计,哺乳仔猪补料的评估是以采食量为标准,这一阶段的仔猪胃肠非常脆弱,酶系统不完善,特别是对植物性来源的原料消化能力很差,对原料中的霉菌极其敏感。所以当仔猪接触到补料时,只要消化率不符合仔猪的消化道要求,适口性稍差,仔猪都会拒绝或减少采食;无论是粥状料或高标准仔猪补料,我们都希望能在28天的哺乳期内采食到400克以上的补料。,哺乳仔猪补料的设计,一般哺乳期仔猪补料粗蛋白的设计不宜过高,最好控制在18-18.5%,因为哺乳仔猪补料,如何给仔猪补料,1仔猪应在7日龄开始补料;最初3-5天可将饲料撒在水泥地面上或在床面上放置一块方形塑料板,把饲料撒在上面,因为开食最初的几天由于仔猪的视力问题,仔猪很难找到食槽,仔猪对在床面上提供的饲料,会显示出极大的兴趣。2每天换上新的饲料。3当仔猪可以采食较多的饲料时,放入可以固定或较重的浅圆形饲槽。仔猪比较容易看见和采食到饲料。4饲槽位置尽量避免粪便污染饲料。5饲槽应高出地面10厘米,以便减少饲料浪费。6饲槽在圈中的位置并不重要。,粥状料补饲效果单位:千克克组别颗粒料人工乳粥状料初生重1.441.521.55补饲总量41230945528天体重7.460.37a6.990.43b7.490.31a断奶后10天个体重8.790.76a8.100.86b8.920.74a断奶阶段腹泻率%39.7258.9729.76,哺乳仔猪粥状料的补饲方法,1、开食时间我们作过四组试验,3日龄、5日龄、7日龄、9日龄,结果以7日龄为好。主要因为哺乳仔猪在一周内对温度比较敏感,仔猪在开始几天应该有辅助的加热设备,使温度维持在3235之间,这段时间过后温度可逐渐降到2127。因此一周前仔猪行动不活跃,即使开食,3日龄和5日龄前几天几乎不吃,存在浪费问题。在荷兰很多猪场3日龄开食,这可能与分娩舍温度控制得比较好有关,而中国客户的情况千差万别,温度低开食就晚,椐观察有的哺乳猪12日龄才开食,另外7日龄开食也是业界通用时间。,哺乳仔猪粥状料的补饲方法,2、开食料槽我们使用料槽带固定勾,可以固定在产床的底网上,使仔猪不能将其拱翻,由于是塑料制品易清洗,上面有金属分区隔断,开始时建议将其拿掉,因影响仔猪采食,20天后或者采食量大时再安上,防止饲料浪费。,哺乳仔猪粥状料的补饲方法,3、开食方法粥料制作方法料水比为2.02.5之间,至于具体加多大比例,我觉得与饲喂时间有关系,开始时由于采食慢,应稍干些,后期采食快,可稍稀些。把料和水倒进塑料桶里,快速搅拌,拌匀至没有小颗粒为止,把粥料倒在开食槽即可,开始时采食量很少,每天每头以10克为好,分两顿饲喂,上下午各一次。如果开食仔猪窝数少,可直接把料放在料槽里加进2.3倍水,搅拌均匀直接饲喂。这样省工省时,减少浪费。以后逐渐增加。至20日龄每天能达到20克左右,25日龄后能达到30多克。饲喂次数20天后可增加35次以上或根据采食量而定。,对粥状饲料的评估,关于哺乳期仔猪补料问题一直是业界非常重视的问题,而且哺乳仔猪阶段影响因数也非常多,我们非常清楚哺乳仔猪断奶体重有90%是受母猪的影响,虽然只有10%是受补料和其它因素影响,但补料的效果会给仔猪断奶和一生带来巨大的影响;以上的试验可以初步看出好的仔猪补料不仅会给断奶体重带来积极的影响,断奶过渡阶段采食量增加,抗断奶负代谢能力增强,断奶后增重速度快;断奶应激性腹泻明显下降,仔猪健康状态有明显改善。,了解仔猪允乳习性有助与管理,固定乳头时间与初生重的关系:3日龄固定的占54.39%,4-6日龄占25.14%,79日龄占14.04%,10日龄以后占6.14%.初生重小的仔猪固定乳头时间较早.吃前部乳头的仔猪初生重大,吃后部的初生重小,前部增重快后部增重慢.在同窝仔猪死亡或疾病时易发生争抢,使位置发生变化.哺乳期全程不发生变化的占43%.,新生仔猪的保温问题,1、新生仔猪的保温是仔猪成活的关键。2、新生仔猪机体脂肪含量少于2%,体温调节中枢不发达;低温会造成肝糖元的迅速分解。3、低温会影响仔猪吃初乳,初乳摄食总量下降。4、低温会使新生仔猪胞饮能力下降,而影响移行抗体的吸收,低温会使受体细胞关闭,使仔猪免疫系统受到伤害,甚至造成免疫失败。5、为新生仔猪提供局部保温环境至关重要。,仔猪断奶过渡阶段的营养调控与管理(保育前期),仔猪-最佳的生长潜能(Potential潜能),如何让仔猪获得最佳的生长潜能,是生长猪一生最关键的问题,因为早期的营养沉积会影响猪的一生。仔猪断奶能否成功的过渡,也是猪场饲养管理水平的标志。,断奶仔猪早期饲养方案值得关注(国际养猪2003.12),我们只有一个机会使新断奶的仔猪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作好这件事,就可使猪从断奶到育肥整个阶段都受益无穷。,仔猪的消化生理与营养要求资料来源(Feedstuffs)2003.3.2411-14,题目:断奶仔猪早期饲养方案值得关注断奶后保育期的早期日粮(断奶过渡日粮),在商品猪生产中对整个猪场的效益都具有显著的影响;由于过渡日粮对猪的整体性能及企业经济效益均构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值得饲料公司、养殖公司、营养专家和养猪专家对其倍加关注。,断奶给仔猪带来的变化,消化酶分泌不足小肠绒毛结构变化吸收能力下降胃酸分泌能力下降采食量不足饮水量不足日粮的抗原性失去母乳中有利因素,断奶的伤害,无论什么时间断奶对仔猪而言都是一种强烈的应激,这种应激所造成的伤害甚至对其终身都有影响;因为断了奶的仔猪要从吃液体奶向固体饲料转变,这个转变过程首先表现为对小肠绒毛的损伤,损伤是由上至下的过程,恢复是由下至上开始恢复,整个过程需要7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所以断奶后的“过渡期”最好达到12-14天,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仔猪的消化生理,高标准断奶过渡料饲喂不同时间对日增重的影响,500,450,550,400,4,6,8,10,439,477,489,493,正确的断奶过渡方式,在仔猪断奶前2天开始使用高标准过渡日粮,正确的断奶过渡应该使用两周时间高标准过渡日粮最好,实验证明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