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_第1页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_第2页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_第3页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_第4页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表现特点原因,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铁器牛耕:水利:,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早2000年),莲鹤方壶(春秋)、金银错技术,夹zhu技术(战国),麻布纤维相当细密(战国),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四川的井盐,用曲造酒,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考工记,特点:,技术革新,春秋战国著名水利工程,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铁器牛耕:水利:,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早2000年),莲鹤方壶(春秋),夹zhu技术,麻布纤维相当细密,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四川的井盐,用曲造酒,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考工记,春秋楚孙叔敖芍陂战国秦李冰都江堰战国秦郑国郑国渠郑国魏西门豹西门豹渠,思考: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出现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民族融合的加强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和锐意革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局面出现重用人才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的原因,1、根本原因2、具体原因3、主观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新兴地主阶级谋求政治权利,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的表现,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的影响,经过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建立,不同:领导者的阶级属性目的内容不同(调整)(变革),2004年高考题:1、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10分),(1999年广东)2、商鞅以“世治不一道,变国不法古”的精神推行变法。请论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关于“重农抑商”政策,主要原因: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来源。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将农民仅仅地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稳定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商品交换不发达,拥有货币,店铺和作坊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从根本上讲,它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思考题:,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在政治、经济领域各有什么反映?,归纳:,列表归纳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大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井田制),思考题:,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在政治、经济领域各有什么反映?,归纳:,列表归纳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大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同一知识点多角度命题:2、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地位,在政治上、经济上有何作为?封建社会开端时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你有何认识?,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的特点:,思想体系核心是“仁”。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政治上主张“损益”,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儒家五经”,道家学派创始人,作品:道德经学说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老子,比较两者有何相同之处?,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如春雷一声,万绿齐崛于广野;如火山乍裂,热石竞飞于天外。壮哉盛哉非特中华学术之大观,仰亦世界史之伟迹也”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思考: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思考:试结合史实比较儒家和法家在政治思想主张方面的异同?,同过儒家、法家、道家了解一下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文学艺术,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屈原:伟大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离骚3、诸子散文:孟子、庄子,科学技术,1、天文历法: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前613年)春秋时历法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19年7闰的原则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2、物理学:墨经3、医学:扁鹊“四诊法,经济上:生产力的提高(铁器和牛耕使用与推广),私田出现新的赋税制度出现(“相地而衰征”;“初税亩”),井田制瓦解,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发达,出现新兴的封建城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先后开展了变法,新的封建制度通过变法在诸候国逐步确立。思想上:异彩纷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民族关系: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阶段。为秦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文化上:异常繁荣对外关系:相对封闭,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表现,先秦单元小结:,时间:前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