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2,1。什么是自然灾害?自学和灾害知识,1。自然灾害和危害,1。自然灾害的定义,2。自然灾害分类,3。自然灾害的危害,4。中国重大自然灾害3。区分以下情况,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1)化工厂管理不善,导致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场大雨降临在荒芜的沙漠里。(3)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加那利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烟柱,杀死了当时正在爬山的四名国际登山队队员。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损失。是自然灾害,是自然事件,也造成了死亡。不是自然灾害,因为它不是自然事件。什么是自然灾害?(2)根据自然灾害的原因和过程,可以将自然灾害分为哪些类型?地质和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6,火山,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7,干旱,洪水,暴雨,寒潮,雪灾,气象灾害,台风,8,海洋灾害,9,水葫芦-生物入侵,10,2。自然灾害分类(按发生原因和过程)、干旱、暴雨、洪水、台风、寒潮、冻害、异常高温、干热风、暴雪、冰雹、冻雨、浓雾、沙尘暴、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崩塌、病虫害、啮齿动物、草、蛇、生物入侵、海啸、海冰、风暴潮、咸潮、11、1。什么是自然灾害?2.根据自然灾害的原因和过程,可以把它们分为哪几种?3.自然灾害的危害?4.中国的自然灾害?影响种类繁多,频率高,范围广。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和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洪水和干旱是最常见的。地震-最有害的,自我学习识别灾害,12,1。中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1)该地区降水偏多;(2)地形特征;(3)河流特征;(4)植被分布;(5)人类活动等。什么是洪水灾害?2.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中国东部雨带的移动,6月13日至7月,7月至8月,4月至5月,2。我国夏季风和雨带的运动,华南雨带,江淮雨带,雨带的成因,位置,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雨带控制了这一地区,暴雨天气,准平稳锋效应,锋雨带在这里徘徊,形成梅雨天气。华北雨带的东北雨带,33,354个锋雨带向北移动控制该地区,北部夏季有暴雨。9月:东南季风减弱,冬季风增强,锋雨带迅速向南移动至长江流域南部。10月:夏季风从大陆向南退缩,雨带从中国大陆退缩。夏季风的强度与中国的旱涝灾害密切相关。锋面雨带向北快速移动,并在北方停留很长时间(北方涝,南方旱)。夏季风很弱。锋面雨带向北移动缓慢,在南方停留时间较长(北方涝,南方旱)。14.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水。解读:1998年长江流域洪灾思考洪灾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气候:区域降水丰富而集中;水系: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水量大;地形:大部分是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下游泥沙淤积,洪水频繁。随着湖泊被开垦为农田,调节和储存洪水的能力已经下降。面对洪水,我们应该保护自己?1.快速登上坚固的高层建筑以避免危险。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制的锅和桶是逃离危险的好工具。3、保管好火种等物品;保持各种交流生物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18,我试试!我很开心!1。D,B,19。右图为“中国主要蓄滞洪区分布示意图”。阅读图片并回答问题3至4。3.以下关于中国蓄滞洪区分布的描述是正确的:(1)它们都位于长江中下游;(b)它们都位于河流的上游;(c)它们都位于山谷中;(d)它们都位于北部地区;(d)中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蓄滞洪区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少;(b)降水量少;(c)河网密度小;(d)平原面积小;和(a)、(b)、(20)、(5)、(c)、(21)、(5)阅读“醉林图”,导致醉林现象的地理现象有(),a .崩塌b .滑坡c .水土流失d .地震b,22,谢谢,23,p111活动 2003淮河流域洪涝灾害,24,p111活动 2003淮河流域洪涝灾害,讨论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原因: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有大雨。(2)河流干流落差小,流速慢;有许多支流,河道弯曲,排水不畅。(3)黄河把淮河入海,淤塞了长江中下游,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4)围湖造田使湖泊库容降低。控制淮河流域的措施,整个流域:建设防洪堤,疏浚河流,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严格控制森林砍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洪水预报和监测等。上游包括绿化和水库建设,中游包括退耕还湖、洼地子工程和蓄洪工程建设,下游包括整治和挖掘流入大海的新河流。26.中国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及地质灾害。中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频发的地区。川滇黔交界处形成了以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个地区发生三种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川、黔、滇交界处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是地壳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断裂在山上形成,导致岩石碎裂,并在地表形成大量松散的沉积物。一旦遭遇暴雨,就会形成泥石流。川、黔、滇交界处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是地壳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断裂在山上形成,导致岩石破裂,并在地表形成大量松散的沉积物。暴雨一旦发生,泥石流就会形成。阅读地图,回答以下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多发地区,川滇黔交界处形成了以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体系。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分布。这个地区发生三种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会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地质灾害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越来越强烈,人类对自然环境造成越来越多的破坏,风化和侵蚀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降雨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IEEE 8802-1DC:2025 E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exchange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 Requirement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Part 1DC: Qual
- 【正版授权】 ISO/IEC TS 6254: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Objectives and approaches for explainability and interpretability of machine learning (ML) models
- 课件汉服的由来简介
- 课件模板设置首页
- 国土空间概况课件
- 橙子水果拼盘培训
- 有道笔记介绍
- 灭菌质量监测培训
- 肢体语言教学课件
- 新媒体运营课件大纲
- 低压配电柜改造施工方案
- 中国模切行业分析报告:进出口贸易、行业现状、前景研究(智研咨询发布)
- 151012-天华瑞安化龙桥项目概念方案+设计
- 《穴位贴敷治疗》课件
- 临时施工围挡安全应急预案
- 电话客服服务流程与标准
- GB/T 33629-2024风能发电系统雷电防护
- 综合应用能力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2024-2025学年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 (上册)高教版(2021·十四五)教学设计合集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活动手册答案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全册教材习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