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保健食品质量标准要求及常见问题分析.ppt_第1页
(优质医学)保健食品质量标准要求及常见问题分析.ppt_第2页
(优质医学)保健食品质量标准要求及常见问题分析.ppt_第3页
(优质医学)保健食品质量标准要求及常见问题分析.ppt_第4页
(优质医学)保健食品质量标准要求及常见问题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健食品质量标准要求及常见问题分析,1,一、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明确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因此,制定保健食品企业标准已成为保健食品企业标准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到保健食品的评价、投产和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2,保健食品企业必须按照企业标准制定程序,在研发保健食品过程中及早地调查、收集有关标准情报资料,整理分析,确定各项参数的指标,安排一定的试验验证,在综合研究基础上编写出科学、合理及切实可行的企业标准。,3,企业标准的基本要求1、政策法规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16740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4,2、技术先进性3、经济性4、适用性5、正确性6、协调统一性7、简明性8、规范性,5,二、质量标准的编写要求、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分析,6,(一)内容应完整,1、资料性概述要素(封面、目次、前言)2、规范性一般要素(产品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3、规范性技术要素(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藏、规范性附录)4、质量标准编写说明,7,注意事项上述要素除目次外,均不得有缺项。封面主要内容为标准的类别、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日期以及标准的发布单位。前言应包括特定部分(说明标准的结构、采用国家标准的情况、标准附录的性质)和基本部分(首次发布日期、标准的提出与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8,(二)格式应规范,质量标准编写格式应符合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相关规定。,9,(三)各项要素应符合相应要求,1、范围范围应写明产品名称及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藏、全部原辅料、主要工艺步骤(包括灭菌工艺)等。,10,示例本标准规定了胶囊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藏等。本标准适用于以人参、山药、枸杞子、淀粉、硬脂酸镁为原料,经提取、浓缩、干燥、粉碎、制粒、装囊、辐照灭菌、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胶囊。,11,2、规范性引用文件,排列顺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国家标准按标准顺序号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行业标准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再按标准顺序号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2,全文引用时不注年号;部分引用时,应注年号,如质量标准中“标志”内容引用16740-1997中第8部分标签的规定,引用16740文件时须注年号,且引用年号应按最新版本标注。,13,3、技术要求,技术要求的项目应包括:原料要求、辅料要求、感官要求、功能要求、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若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了辐照灭菌工艺,则应增加辐照项,标明辐照源及吸收剂量。,14,1)原料要求,原料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规定,无国家标准则应符合相应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规定或有关要求。,15,其编写格式可参照以下示例:3原料要求3.1人参、山药、枸杞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相应规定。3.2枸杞子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见附录B。3.3维生素A:应符合147501993食品添加剂维生素A的规定。3.4乳酸亚铁:应符合67811986食品添加剂乳酸亚铁的规定。,16,2)辅料要求,辅料(如崩解剂、填充剂、着色剂、防腐剂、矫味剂、胶囊囊材、包衣材料等)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规定,无国家标准则应符合相应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规定或有关要求。食品添加剂应符合相应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17,3)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包括色泽、滋味和气味、性状、杂质等项目,并列表标示,且各项目指标应真实反映产品的生产工艺。,18,表1感官指标,19,4)功能要求,所列功能应与申报功能一致。,20,5)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选择及指标值的确定应在产品的研制基础上进行,可根据产品配方、保健功能、生产工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尽量减少以一大类物质的混合体代表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不宜选用存在安全性问题的物质。其指标值由申请人自行提出。,21,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指标值确定的依据:产品的研制生产中原料投入量加工过程中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损耗多次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检测结果该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方法的变异度国内外有关该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安全性评价资料,22,若产品仅有一种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可直接以文字陈述其规定;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应列表标示其项目和指标。质量标准编制说明中应详细提供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指标值的确定依据及理由。,23,表3标志性成分,表4功效成分,24,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指标值的标示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一般按指标值标示,如总氨基酸、粗多糖、总黄酮、总皂苷、膳食纤维等。需要制定范围值的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应按指标值作为限定范围,如总蒽醌、芦荟苷等成分。X值的大小依据研制产品的检测资料等确定。,25,对于每日摄入量需严格控制的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如褪黑素等,其指标值的标示范围应以每日用量为依据,上限不得大于允许摄入量。其计量单位应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指标值的标示,26,6)理化指标,理化指标的项目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如16740)、规范及同类食品的卫生标准确定,以表格形式列出重金属(铅、砷、汞)等项目的限量指标。表格中应有项目名称及指标,量的单位不加括号,和一律写于项目一栏右侧,而具体的限量值或数值则写在指标一栏。理化指标计量单位应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27,表2理化指标,28,除上述一般要求外,理化指标还应根据产品剂型、原料及工艺的不同,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要求增加相应的项目。其余产品剂型、原料及工艺的补充项目应参照相应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29,不同剂型的项目要求,30,不同原料的项目要求,31,缓解体力疲劳、减肥、改善生长发育的产品还应检测违禁成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如合成色素、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等,应按照或参照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相应规定制定限量指标。使用药用辅料(如崩解剂、填充剂、着色剂、防腐剂、矫味剂、包衣材料等)的,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补充相应指标。特殊工艺要求:工艺中使用了有毒有害的加工助剂(除乙醇以外),应增加该加工助剂残留量指标。,32,7)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应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和致病菌项目,其中致病菌项目应分别列出,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微生物指标应按照16740的相关规定标示。菌落总数、霉菌、酵母的单位均以(固体)或(液体)标示,大肠菌群的单位以100g(固体)或100(液体)标示。,33,8)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的标示应按照16740的规定,列表标示产品最小销售包装的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净含量的单位可标示为盒、盒、袋等。,34,示例:表6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35,9)辐照要求,根据具体产品的性质分析其是否适宜进行辐照灭菌。对于适宜进行辐照灭菌的产品,其辐照源、吸收剂量等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有关要求。,36,4、试验方法,试验方法应包括感官要求、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等项目的检测方法,所列方法均应属于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规范、国家药品标准或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公布的以及国内外正式发表的具有权威性的且适用于保健食品的测定方法,且与检验报告中采用的试验方法一致。,37,注意事项:(1)质量标准中所列的检测方法必须与试验报告中所采用的方法一致。(2)根据保健食品化学特性需要对标准检验方法样品前处理或纯化步骤进行改进的,须在附录A中提供详细的方法内容。(3)检测方法须注明其名称、来源及标准号。,38,其编写格式可参照以下示例:4.1总黄酮的测定: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4.2维生素B1的测定:按5009.84-2003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1)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4.3水分的测定:按5009.3-200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39,5、检验规则,检验规则须完整,应包括原、辅料入库检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组批、抽样方法、判定规则等项目。型式检验项目应包括质量标准技术要求规定的全部项目,并且型式检验不得有原辅料发生改变、生产工艺发生改变等影响产品质量及食用安全的内容。,40,6、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藏,标志、标签项下规定了如何标注产品的标志(例如生产者或销售商的商标;型式或型号)、标签。包装项下应列出该产品的包装规格、包装材料的名称(种类)及其质量要求等项目,其中包装材料的名称应为规范的名称,其质量标准应有明确的出处和标准号。,41,运输项下应写明其详细的运输方法及注意事项。贮藏项下应写明其详细的贮藏方法、注意事项及保质期。,42,7、规范性附录,对于未制定国家标准的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或原、辅料的质量要求,应在规范性附录中给出规定。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列入附录A,并提供该方法的方法学研究结果及相关的验证报告。原料质量标准或要求列入附录B(其中,以提取物为原料的,应列出其详细的质量标准或要求),辅料质量标准或要求列入附录C。,43,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志性成分的检测方法A1粗多糖的测定A1.1原理A1.2试剂和对照品(注明来源、纯度、规格等)A1.3仪器设备或装置A1.4试样制备A1.5操作步骤A1.6结果的表述(包括计算公式),44,附录B(规范性附录)原料要求B1XX提取物: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XX提取物质量标准,45,另外,申请注册使用氨基酸螯合物生产的保健食品,应在规范性附录中提供氨基酸螯合物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申请注册使用微生物发酵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