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生产形势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市场信息处处长云小凤,内容纲要,2009年秋粮(玉米、大豆)生产情况回顾2010年秋粮(玉米、大豆)生产形势分析,一、2009年内蒙古粮食生产情况回顾,(一)粮食生产特点(二)粮食产量分析(三)自然灾害特点分析(四)采取的有效措施,(一)粮食生产特点,一是“四补一险”和收储政策到位,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0。2009年我区“四补贴”资金总计达到51.5亿元,增长23;国家和自治区财政安排资金10亿多元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共承保农作物面积6041万亩,较上年增加17.3%;年初国家给我区安排7批国储粮临时收储计划玉米126亿斤、大豆18.2亿斤,这些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农作物呈现“两增一平”趋势,高产高效作物比重提高。据自治区农调队统计,2009年我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0391.74万亩,较上年实际种植面积增加100.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136万亩,较上年实际播种面积增加254.3万亩。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比重较上年再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64%。为持续丰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三是“一米一麦”种植面积明显增加,受灾影响机率增大。据农调统计2009年我区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分别达到792.36万亩和3676.8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114.06万亩和166.81万亩。玉米由于今年春季多数地区降雨偏多,土壤墒情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原来种植杂粮杂豆的旱地大量种植玉米等高产作物。,四是“设施薯菜”发展迅速,容纳就业促进增收作用显著。全区各地按照种植业发展设施化和新增设施马铃薯40万亩,达到100万亩;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6万亩,达到100万亩的要求,抓住建材降价,返乡农民工较多的有利时机,重点发展设施马铃薯和设施蔬菜,截至8月底设施蔬菜新建22万亩,达到95.4万亩;设施马铃薯新建30.2万亩,达到91万亩。为实现我区设施农业“双百万”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二)粮食产量分析,2008年内蒙古粮食产量426.3亿斤,2009年粮食产量为396.34亿斤,比上年减少29.96亿斤。今年我区各盟市按照生产形势可分为四类:一、春季干旱,夏秋风调雨顺。二、春雨及时,罕遇伏旱秋吊。三、春夏连旱,生产形势不利。四、沿黄灌区,常年旱涝保收。,2008-2009内蒙古玉米单产及总产图例,2008-2009内蒙古玉米播种面积图例,2008-2009内蒙古大豆单产及总产图例,2008-2009内蒙古大豆播种面积图例,2009年,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254.3万亩,单产减少53.6斤,总产减少30亿斤。从分品种的情况看,小麦主产区春夏土壤墒情好,出苗率高,促进了亩有效穗数增加,灌浆期干热风较轻,延长了小麦灌浆时间,千粒重明显增加。如巴彦淖市小麦单产745斤,较上年增加7.4斤。全区小麦单产减少22斤,主要原因是旱地小麦减产或绝收造成的。玉米由于前期雨水好,特别是玉米主产区通辽市、赤峰市和兴安盟旱地玉米面积大幅度增加,三盟市玉米面积比上年增加699.8万亩,在玉米抽雄到灌浆期遇“卡脖旱”,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全区玉米单产较上年减少74.2斤。,但由于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仅减少14亿斤。大豆主产区呼伦贝尔市春季干旱,大豆播期推迟,67月份多次出现低温寡照天气,大豆生长发育缓慢,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单产181.6斤,较上年减少29.4斤,播种面积增加258.32万亩,总产增加1.69亿斤。马铃薯主产区乌兰察布市遭受了严重旱灾,马铃薯绝收面积较大,受灾十分严重,总产和单产均大幅下降。全区总产减少6.27亿斤,亩产鲜薯减少270斤。,气象部门预报2009年春播期间全区大部水热条件较好,农作物播种顺利;夏季作物生长阶段降水分布极不均匀,东北部地区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而东部偏南及以西地区出现不同程度干旱,旱作区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但是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区粮食总产为396亿斤,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三)自然灾害特点分析,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灾害频发,干旱、低温寡照、冰雹等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威胁,全年农作物成灾面积达到4176万亩,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3900万亩、成灾面积3250万亩、绝收面积990万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1856万亩、1815万亩、794万亩。因灾损失粮食51亿斤,造成种植业经济损失40亿元。旱情牵动着各级领导和农民的心,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先后到内蒙古视察旱情,给全区人民以极大的鼓舞。,旱情特点:一、发生范围广、面积大。二、持续时间长、发展快。三、受灾程度重、损失大。四、危害周期长、影响深。,旱灾发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适时启动级抗旱应急响应。并召开了主席办公会议和全区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抗旱工作,要求农牧业部门的领导和科技人员深入抗旱一线,指导农牧民做好抗旱工作,做到旱情一天不解除,抗旱一天不放松。自治区先后组成13个抗旱指导组深入一线指导抗旱。先后动用主席预备金和中央款项9400万元应急抗旱,各地筹措资金4.9亿元用于抗旱。各地各部门密切合作,协调一致,科学合理利用一切资源全力组织抗旱,全区投入抗旱人数260万人,开动机电井26.4万眼,投入机动抗旱设备14.67万套,投入机动运水车辆138.4万辆。,各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防灾减灾抗灾力度,共计挽回粮食损失30亿斤,经济作物损失5亿斤,挽回经济损失20亿元,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二、2010年内蒙古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一)我区农业生产的特点:(二)形势的分析(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四)主要工作措施,(一)我区农业生产的特点:,一是支持“三农”发展的社会氛围好,农作物播种面积实现“双增”。今年,中央和自治区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扶持力度,形成了促进“三农”发展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实现了“双增”,据农情统计,全区已播农作物11618.7万亩,较上年增加582.5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368.9万亩,较上年增加432.5万亩,分别增长了5.3%和4.8%,为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奠定了基础。,二是气候影响复杂多变,农业生产措施有效得力。今年春季以来,我区遭受了持续低温天气影响,主要农作物播种期推迟1015天左右,农作物出苗推迟57天。但是5月中旬春播高峰期,出现了历史少有的春季旱区雨水充足的景象,全区一类墒面积达到95%以上,农民整地时间延长,整地质量好,播种质量明显提高,全区基本实现了一次播种抓全苗。虽然进入6月份全区旱象有所抬头,但进入7月份以后,气温回升较快,降雨增加,各级农业部门抓住有利时机,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促进了全区农作物生长加快,大大降低了低温、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是种植结构继续优化,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今年全区充分利用机械作业率高、播种期集中、春播土壤墒情好的特点,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玉米、马铃薯等优势作物种植面积,据农情统计,全区玉米播种面积5012.2万亩,较上年增加302.5万亩;大豆播种面积1206.4万亩,较上年增加53.2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1092.7万亩,较上年增加79.2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080.7万亩,较上年增加160.6万亩;水稻播种面积158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播种面积1171.6万亩,较上年增加108.4万亩。全区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比重增加2个百分点,达到66%。同时,各地大力发展高效避灾设施农业,扩大设施农业的覆盖面,提高设施农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今年全区设施农业计划新增92.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预计新增面积38.8万亩,设施马铃薯新增53.4万亩。,据8月10日底农情统计,已建成设施蔬菜面积15.6万亩,全区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17.4万亩;已建成设施马铃薯面积49.6万亩,面积达到154.4万亩。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定农民增收水平奠定了基础。,通辽市2009-2010年度玉米播种面积图例,(二)形势的分析,通辽市2010年玉米播种面积较2009年相比增加613万亩。,通辽市2009-2010年度预计玉米单产及总产比较图例,通辽市2010年玉米单产数量较2009年相比预计增产380斤;玉米总产数量较2009年相比预计增产42亿斤。,呼伦贝尔市2009-2010年度大豆播种面积图例,呼伦贝尔市2010年大豆播种面积较2009年相比增加15.3万亩。,呼伦贝尔市2009-2010年度预计大豆单产及总产比较图例,呼伦贝尔市2010年大豆单产数量较2009年相比预计增产105.6斤;大豆总产数量较2009年相比预计增产8.8亿斤。,(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持续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体污染修复与水质提升技术方案
- 燃煤发电设备运行优化方案
- 防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方案
- 深远海养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案
- 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 甲乙丙三方能源产业股权转让及新能源开发协议
- 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产业人才培训与引进合作协议
- 宅基地空地租赁与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合同书
- 沙漠治理项目用地租赁与生态修复合作协议
- 离婚纠纷中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及债务处理合同
- 2024年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卫生局公开招聘试题带答案
- 2025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解析答案
- 车辆抵押贷款逾期贷款清收合同
- 餐饮服务(双语)课件任务3中餐服务的形式与特点
- 铁总关于建设项目技术交底管理办法(2024版)
- 房款首付赠与协议书
- 肌骨超声在康复科的应用
- 垃圾分类房租赁合同协议
-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课件
- 《美容护肤及保养》课件
- 小学生科普课视错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