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家乡变化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家乡新貌 内容:改革开放 30 年来,家乡的变化(物质生活、精神文化) 时间:2013 年 8 月(暑假期间) 形式: (不定期)调查采访、访问 采访者: 采访对象:武汉市 调查问题: 在走访过程中,谈论的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与 30 年前相比,家庭经济状况有什么不同? 2、 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了哪些切切实实的实惠? 3、 从出生到现在,就个人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您的生活在哪些方面有了改善? 4、 尽管城市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比农村优越,但农村终究得向城市看齐,您觉得 农村建设还有哪些需要优化的地方? 摘要:摘要: 改革开放是 1978 年 12 月开始实行的, 首先在农村进行, 之后在城市进行, 后又在各个领域进行改革。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 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的标准是 “是 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 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系列标准和准则,成功的造就了我家 乡的新面貌。作为 90 后的我们,无疑不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硕果。而祖辈父辈 却更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他们更懂得这难能可贵幸福生活的可贵,他们 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创新,经历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了解他们口 中的“翻天覆地” ,于是,今年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向村里一些年长的人询问了一 下:到底这 30 年来家乡都有了哪些变化。 从大家的回答中,我大致可以看出改革开放 30 年来,基本上所有的被采访 者的家庭经济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 高,衣、食、住、行、用、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一、衣着方面一、衣着方面 改革开放前,农村经济基础极其薄弱,农民生活条件非常差,买什么都得靠 票,见票给物,就好比买布得靠布票,穿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一 年” , “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也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家乡人民的收入的增加, 市场上的商品逐渐丰富起来, 人们的衣着需求发生了三个转变,即从“穿暖”向“穿美”转变,从“一衣多季” 向“一季多衣”转变,从“请裁缝做衣”向“上商场购衣”转变。与此同时,人 们的穿着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服装的名牌化、时装化和个 性化逐渐成为乡民的一种追求。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购也盛行起来,村里也有人喜欢在网上淘衣服。以 前,大家都穷,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也不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现在基本上在我们 村里都看不到补丁衣服了,即便特别旧的也不怎么常见,我们家就是姊妹两个, 小时候就是“新老大,旧老二” ,现在貌似我比姐姐的新衣服还要多,并不是所 谓的“爱美” ,而是现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我们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光照中。 二、饮食方面二、饮食方面 1 记得在前几年的春节晚会有过这样的一个小品, 一位老爷爷向他孙子讲粮票 的故事。可见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经济 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也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听村里人讲,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 有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 ,可见,人们是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 但与此同时, 人们也将 “食” 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 正因为我们知道从 “食” 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会到社会历史的变迁,所以 我们能够从大人的口中得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由食 物匮乏到温饱得到基本解决再到越来越注重食品健康。以前, 鱼肉在村民眼中就 是一种奢望,粮食什么的都是自己种植,现在,基本上每餐都会到街上买点喜欢 吃的菜回来。 如今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 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 健康、 营养、 卫生的观念也深入人心,食物的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也很关键,毕竟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 三、住宿方面三、住宿方面 进入我们村里,现在是楼房排排站,之前红瓦房代替了土砖房,现在楼房顶 替了红瓦房。当然,楼房的样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前后都设计了阳台,有的是 在二楼安装的落地窗,当然,每家每户所选用的瓷砖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但凡 是楼房,每家都安装了防盗门,不仅是为了防盗,同时也是为了达到协调美观的 效果。 当然,村民被分到的土地面积也比较客观,一般情况下,村民还会在自家房 屋后面修建一个庭院,在院子里面养养花,种种菜,就好似鸟语花香,环境优雅 的“小别墅” 。 另外,我们村以前许多人养鸡、喂猪,鸡和猪的粪便虽然可以做 肥料,但是,地面到处是鸡粪也不雅观,而且还有臭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收入的增多,不再养那些牲畜了, 这样就还原了农村本该有的面貌新鲜的 空气。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在乡政府和村委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户户都接 通了水、电,既可以饮用到洁净的自来水,又可以用上电灯、电话,甚至上网。 住房问题得到了改善,乡民们是心满意足,在他们心中,有个温馨的小家,才是 最踏实的。 四、出行方面四、出行方面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大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较为发达的交通, 都是空谈,永远走不出去,引不进来,永远只会拘泥于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度。小 到一个村,如果没有畅通的道路,那么永远都不能脱贫。 道路对出行而言是很重要的,小孩子上学,大人上街、走亲戚、去田地里种 地,都得出门,如果依旧是那种泥巴路,下个雨桥就淹了,那是多么的不方便。 听乡民说,以前只要是下大雨,每家每户都得派出一个劳动力去“抗洪” ,他们 得将泥土装进尼龙袋中填补桥两边的护栏, 垒高是为了防止河岸边的泥土冲刷后 流失。后来,政府出钱出力,先将街上的公路修好,又来修建各个镇上的桥,最 后将水泥路覆盖到各个村,基本上到 08 年就实现了村村通,排排通。乡民们是 喜悦的, 因为家长不用再那么担心因赶不及去学校接孩子而让孩子躲在角落里哭 泣,现在上初中的孩子都可以自己骑上自行车上学了。 当然,交通工具也由自行车变为摩托车,条件特别好的也用上了小轿车。值 2 得一提的是,交通的畅通,也带动了就业,提供了劳动力就业市场。我们村附近 有一个地方种植了芦笋,大批的芦笋是要包装后送到农副市场或超市销售的,而 这一系列的摘、捆、装,都要人去做,记得前两年暑假我妈妈还去做过零工。道 路的畅通,使一些农副产品能顺利进军市场,也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无疑不是给 乡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 五、消费品方面五、消费品方面 随着收入的增长,乡民的消费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 多到少、从低档迈向高档的转变,而乡民的生活也也在从“基本生存型”向“享 受发展型”转变。 过去,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一系列耗电用品乡民用不起, 现在,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大多数人都在使用。记得我读小学那会儿,固定电话 只有几户人家安装。到我读初中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固定电话。现 在我读大学,才十几年,固定电话基本就在我们村里销声匿迹了,大家都在使用 手机了。在还没有黑白电视机的时候,晚上人们睡得很早,亦或是听听收音机, 如今,家里都换上了彩色电视机,还用上了数字电视,能搜索到的台更多了,更 丰富了大家的生活。酷暑让大家寝食难安,白天大家就吹吹电扇,晚上睡觉就可 以开着空调进入梦乡,这是以前的蒲扇远不能及的。热水器也是以前想都不敢多 想的,现在已基本普及。富裕了,人们也开始享受生活了。 六、思想文化方面六、思想文化方面 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昌盛,还使人们的思想得以进步。 我的父辈,很多人都只是小学或者初中文化,有的甚至没有上过学,那时教 育资源匮乏,而且每家都养了好几个孩子,温饱都成问题,更何况教育。但在我 们这一辈就不同了, 即便以前家里再困难, 就算是借, 家里人也会把你送去读书, 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另一方面,毕竟“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上的 投资,乡民是绝不会吝啬的。 近几年,广场舞也流行起来了,以前,吃完晚饭,一些妇女就会做在电视机 前织织毛衣,或者几个人围起来打麻将,现在不同了,她们会去广场上跳跳舞, 有的还打腰鼓, 一些老婆婆老爹爹还打太极,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要让生活多姿多 彩,除了劳作,还得娱乐,还得身心健康。 教育理念、劳逸结合等思想的变化,都说明了思想的进步,思想的开放。 通过调查得知: 改革开放前后, 乡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无论从衣、 食、住、行、用,还是思想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乡民对改革开放的硕果还是比较满意: 低保户补助让劳动力少或劳动力低的 家庭有了一定的经济保障;60 岁以上的老人有生活补贴;水库移民的家庭每年 也会有补助;“家电下乡” 活动, 也有 13%的补贴; 就在前几年还减免了农业税 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也相当给力,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减免,使每个家庭不 再为学费发愁, 甚至还为特别困难的学生提供助学金的机会。这些切切实实的实 惠让乡民们很高兴。 旧问题的解决了, 同时也有一些新问题出现了:一些地方路面破损严重却未 能及时得到维修,道路的维护管理无法及时跟进;由于家用电器增多,出现了电 压不足的情况,电路的重新安装和检修迫在眉睫;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浪费现象 3 就显得尤为突出,剩饭剩菜也是最为常见的,要齐力抵制“舌尖上的浪费” ,就 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可能在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新的问题出新,所以如果农村想达到城市那种较高水 平,就得在硬件软件方面下足功夫,只有这样,我们的农村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美 好。 结语: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在中国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使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 还是文化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 村的生产力, 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 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兴修水利、修建公路,体现了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的理念。 以人为本, 就是以民为本, 以群众为本。 而它是党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 它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论,要正确处理改 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社会和人全 面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还得密切联系群众,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出发,做到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时刻关注群众利益和愿望。 改革开放是在农村开始实行的, 也许是农村比较落后, 先在农村试行,针对农村落后的现状着手,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