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ppt_第1页
第三章_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ppt_第2页
第三章_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ppt_第3页
第三章_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ppt_第4页
第三章_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学习目标,1.掌握错合畸形的分类2.熟悉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3.能进行简单错合畸形的分类诊断,第一节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形式,一、个别牙错位,二、牙弓形态及牙齿排列异常,三、牙合、颌、面关系异常,一、个别牙错位个别牙错位是指个别牙偏离正常位置,出现唇倾或颊向错位、腭向或舌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旋转、斜轴、易位等。,唇向、舌向、近中、旋转,腭向,高位、唇向、舌向、腭向、易位,二、牙弓形态及牙齿排列异常,1、牙弓狭窄常合并牙齿拥挤,如上牙弓可见腭盖高拱,V形牙弓,2.牙弓宽大可合并牙齿散在间隙,牙间隙,3、牙弓不对称可造成上下牙弓关系异常,三、牙合、颌、面关系异常,1.前牙反牙合,2.前牙反牙合,近中错牙合,下颌前突,3、前牙深覆盖,远中错合,上颌前突,4、上下牙弓前突,双颌前突,5.一侧反牙合,颜面不对称,6、前牙深覆合,面下1/3高度不足,7、前牙开合,面下1/3高度增大,第二节错牙合畸形的分类,一、Angle错牙合分类法,二、Simon错牙合分类法,三、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掌握:Angle错合分类法和毛燮均错合分类法的具体内容及应用。熟悉:以上两种分类法的优缺点,Simon分类法中定义的面部三个平面。,错合畸形分类的目的和意义,事物分类的目的:同类归一,统一名称,便于管理和交流。错合畸形分类的目的:将千变万化的错合畸形分门别类,使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畸形归入一类。便于临床诊断、矫治设计、开展研究工作以及学术交流。,有关概念的复习,磨牙中性关系,近中关系和远中关系前牙覆合,覆盖,正中合位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磨牙中性关系,正中合位:上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或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磨牙远中关系,磨牙近中关系,正中合位: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相对或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与第二恒磨牙之间。,覆合与覆盖,覆盖:上下颌牙列闭合时,上牙盖过下牙的水平距离(A)。覆合:上下颌牙列闭合时,上牙遮盖下牙的垂直距离(B)。,深覆合,正常覆合: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1/3以内。深覆合: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超过1/3。,深覆盖,正常覆盖:上下前牙切端前后距离在3mm以内。深覆盖:上下前牙切端前后距离大于3mm。,开合,正常覆合: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1/3以内。开合:上下前牙切端间无覆合关系,垂直向出现间隙。,反合,正常覆盖:上前牙位于下前牙的前方。反合:上前牙位于下前牙的后方。对合:上下前牙切端相对。,1899年由正畸学的创始人Angle提出,至今广泛应用。分类的依据Angle认为上颌骨固定于头颅上,位置恒定,上颌第一磨牙生长在上颌骨上,稳定而不易错位(合的关键),一切畸形均由下颌及下牙弓近远中向错位引起,遂以上第一磨牙为基准,将错合畸形分为三类。,一、Angle错合分类法,(一)Angle第一类错合中性错合,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即当正中牙合位时,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若全口牙齿无一错位者,称为正常牙合,若有错位者,则称为第一类错牙合。,表现形式:前牙拥挤、上牙弓前突、双牙弓前突,前牙反合,及后牙颊、舌向错位,第一类错合的临床表现,第一类错合的临床表现,第一类错合的临床表现,后牙颊、舌向错位,(二)Angle第二类错合远中错合,下牙弓及下颌处于远中位置。若下颌后退1/4个磨牙或半个前磨牙的距离,即上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时,称为轻度远中错牙合(开始远中错牙合)。若下颌再后退,以至于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前磨牙,则是完全的远中错牙合关系。第一分类(class,division1)第二分类(class,division2),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第一分类(1):磨牙远中错合关系,同时有上颌切牙的唇向倾斜。临床表现:前牙深覆盖、深覆合、上唇发育不足和开唇露齿。,第一分类亚类(1S):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第二分类(2):磨牙远中错合关系,同时有上颌切牙的舌向倾斜。临床表现:前牙内倾型深覆合。,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第二分类亚类(2S):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另一侧为中性关系。,第二类错合中的分类,(三)Angle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下牙弓及下颌处于近中位置。若下颌前移1/4磨牙或半个前磨牙的距离,即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与下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称为轻度的近中错牙合关系。若下颌向近中移位1/2个磨牙或1个前磨牙的距离,以至于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第一、第二磨牙之间,则是完全的近中错牙合关系。,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临床表现:前牙反合或对刃。,第三类亚类(S):一侧磨牙为近中关系,另一侧磨牙为中性关系。,第三类错合近中错合,Angle错合分类法,:磨牙中性1:磨牙远中,切牙唇倾1S:2:磨牙远中,切牙舌倾2S:磨牙近中S:,Angle错合分类法的优点,优点: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简明易懂,便于临床使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并非恒定不变。远中或近中错合可能是上颌磨牙位置前移或后移所造成。分类中只考虑了牙颌面在近远中方向上的关系不协调,没有提到在高度和宽度上的不协调。错合畸形的表现是三维方向上的,应该从长、宽、高三个方面来考虑。,Angle错合分类法的不足,分类法中的没有特别强调由于牙量、骨量不协调而造成的错合畸形牙列拥挤。现代错合畸形的重要机制(原因):牙量、骨量的不调。颌骨不能容纳全部牙齿(32颗)整齐排列在其中。,Angle错合分类法的不足,二、Simon错牙合分类法,1922年德国正畸学家simon根据头颅测量原理,提出以面部三平面为标准的错合分类法。正中矢状面:将面部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内收、外展面横平面:连接左右眶下缘点与左右耳屏切迹的平面上升、下降眶平面:连接左右眶下缘点作与面横平面垂直的平面前突、后缩,三、毛燮均错合分类法,1959年,毛燮均教授提出;1978年进一步完善;分类以错合畸形的机制、症状、矫治三者结合为基础。共将错合畸形分为6类。,(一)第一类牙量骨量不调第1分类(1)主要机制:牙量相对大于骨量。主要症状:牙齿拥挤错位。矫治原则: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减径或减数。,1,第2分类(2)主要机制:牙量相对小于骨量。主要症状:有牙间隙。矫治原则:缩小牙弓或结合修复治疗。,(二)第二类长度不调第1分类(1)近中错牙合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长度较大,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后牙为近中错牙合,前牙为对牙合或反牙合。颏部可前突。矫治原则:矫正颌间关系。推下牙弓向后,或牵上牙弓向前,或两者并用。,第2分类(2)远中错牙合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长度较小,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后牙为远中错牙合,前牙深覆盖。颏部可后缩。矫治原则:矫正颌间关系。推上牙弓向后,或牵下牙弓向前,或两者并用。,第3分类(3)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后牙中性牙合,前牙反牙合。矫治原则:矫正前牙反牙合。,第4分类(4)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后牙中性牙合,前牙深覆盖。矫治原则:矫正前牙深覆盖。,第5分类(5)主要机制:上下颌或上下牙弓过大。主要症状:双颌或双牙弓前突。矫治原则:减径或减数,以减少上下牙弓突度,或推上下牙弓向后。,(三)第类宽度不调第1分类(1)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宽度较小,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上牙弓宽于下牙弓,后牙深覆盖或正锁牙合。矫治原则: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或两者并用。,第2分类(2)主要机制: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宽度较大,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上牙弓窄于下牙弓,后牙对牙合、反牙合或反锁牙合。矫治原则:扩大上牙弓宽度,或缩小下牙弓宽度,或两者并用。,第3分类(3)主要机制:上下颌或上下牙弓宽度较小。主要症状:上下牙弓狭窄。矫治原则:扩大上下牙弓宽度,或用肌能训练矫治法,并加强营养及咀嚼功能,以促进颌骨及牙弓的发育。,(四)第类高度不调第1分类(1)主要机制:前部牙槽过高或后部牙槽过低,或二者兼之。主要症状:前牙深覆牙合,可能表现面下1/3过低。矫治原则:压低前牙,或升高后牙,或两者并用。,第2分类(2)主要机制:前部牙槽过低或后部牙槽过高,或复合机制。主要症状:前牙开牙合,可能表现面下1/3过高。矫治原则: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或两者并用,或需矫正颌骨畸形。,(五)第类个别牙齿错位主要机制:由局部变化所造成的个别牙齿错位,不代表牙合、颌、面的发育情况,也没有牙量、骨量的不调。主要症状:一般错位表现有舌向、唇(颊)向、近中、远中、高位、低位、转位、易位、斜轴等情况。有时几种情况同时出现。矫治原则:按具体情况矫治处理。,第类一个别牙齿错位,(六)第类特殊类型凡不能归入前五类的错牙合畸形统属此类。其矫治可按情况处理。如后牙开牙合,毛燮均错合分类法,第I类牙量骨量不调第II类长度不调第III类宽度不调第IV类高度不调第类个别牙齿错位第VI类特殊类型,第I类牙量骨量不调I1:牙量多于骨量I2:牙量少于骨量第II类长度不调II1:磨牙近中,前牙反合II2:磨牙远中,前牙深覆盖II3:磨牙中性,前牙反合II4:磨牙中性,前牙深覆盖II5:双牙弓前突,毛燮均错合分类法,毛燮均错合分类法,第III类宽度不调III1:上颌宽于下颌III2:上颌窄于下颌III3:上下颌均狭窄第IV类高度不调IV1:前牙深覆合IV2:前牙开合,第类一个别牙齿错位没有牙量,骨量不调的个别牙齿错位第VI类特殊类型,毛燮均错合分类法,毛燮均错合分类法的优缺点,优点考虑到牙颌面在三维方向上的关系,对错合的分类体现了咀嚼器官的立体结构。包含了现代错合畸形的基本机制:牙量、骨量不调。将机制、症状、矫治三者结合。不足繁琐,初学者不容易记忆。不能解释所有错合畸形。,毛氏分类法的临床应用,错合畸形类别可用符号书写,如I,I,.复合类型可用加号表示,如I1+III1,II5+III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