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_第1页
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_第2页
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_第3页
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_第4页
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椎穴穴位详解,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大椎穴,拼音:dzhu别名:百劳穴,上杼穴经络:督脉,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取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解析:,(1)大椎。大,多也。椎,锤击之器也,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实而非虚也。大椎名意指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本穴物质一为督脉陶道穴传来的充足阳气,二是手足三阳经外散于背部阳面的阳气,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解析:,(2)百劳。百,数量词,多之意。劳,劳作也。百劳名意指穴内气血为人体的各条阳经上行气血汇聚而成。理同大椎名解。,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解析:,(3)上杼。上,上行也。杼,织布的梭子,此指穴内气血为坚实饱满之状。上杼名意指穴内的阳气为坚实饱满之状。理同大椎名解。,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解析:,(4)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本穴物质为手足三阳经的阳气及督脉的阳气汇合而成,故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意义:,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运行:,循督脉上传头颈。,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气血:,气血物质为坚实饱满的阳气。,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功能:,益气壮阳。,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操作:,刺法:斜刺0.5-1.0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针刺时,会有麻电感传至脊柱下方或颈部上方。不宜深刺和大幅度提插捻转,以免伤及脊髓。,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操作:,灸法:直接灸3-7壮,温和灸5-10分钟。治疗持续15分钟,拔去火罐,有些病人局部会出现紫红色、青灰色、淡兰色的斑印,过3-5天就可恢复正常。,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操作:,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中医穴位详解:大椎穴,配伍:,配肺俞穴治虚损、盗汗、劳热;配间使穴、乳根穴治脾虚发疟;配四花穴治百日咳(双膈俞穴、双胆俞穴);配曲池穴预防流脑;配合谷穴治白血球减少;配足三里穴、命门穴提高机体免疫力;配大椎、定喘穴、孔最穴治哮喘;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