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拓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摩擦力拓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摩擦力拓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摩擦力拓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摩擦力拓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摩擦力练习题一一、选择题1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C.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D.两者都是增大摩擦2.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动摩擦因数0.2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质量为10 kg,它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大小为20 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A0 N B20 N,水平向右C40 N,水平向右 D20 N,水平向左 3. 如图3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为( )A8 N,方向向右【来源:全,品中&高*考*网】B6 N,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右 D04. 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物体之间不光滑,如图4所示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B物体上,物体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左BA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B对C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DC和地面间无摩擦力的作用5(单选)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 BF上向下,F下向下,F上F下CF上向上,F下向上,F上F下 D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6在以下实际问题中,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棉纱可以纺成布,是因为棉纱之间存在摩擦力B所有车子都用轮子行驶,是因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C举重运动员比赛前双手都要抓些粉末,目的是为了增加手和杠铃间的摩擦力D如果没有了摩擦,人将无法行走,汽车也无法启动和刹车7(创新题)某著名运动器材厂商为世界杯的足球明星设计了一种新球鞋,能用这种鞋增加球在空中旋转的速度据说这种鞋的底面设计了一些特殊的凹凸图纹,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 )A增加弹性 B美观 C减小阻力 D增加动摩擦因数8如图所示,物块受到摩擦力的有( )A甲中物体沿粗糙竖直面下滑B乙中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动C丙中A随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只研究物块A)D丁中物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9.重100 N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最大静摩擦力为27 N现用水平拉力拉木块,当此拉力的大小由零增大到26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当拉力大小由30 N减小到27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分别为( )Af125 Nf225 N Bf125 Nf227 NCf126 Nf225 N Df126 N f227 N10.运动员用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或匀速下滑时,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那么(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11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的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A、B间的动摩擦因数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能10,20 B可能10,20C可能10,20 D一定有10,2012.如图所示,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的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二、实验题13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摩擦力,大小是_ _,方向向_.(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2.1N时,木块刚好开始移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摩擦力,大小是_, 方向向_.(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摩擦力, 大小是_,动摩擦因数=_.(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摩擦力,大小是_.(5)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摩擦力,大小是_.14如图6所示,用力F将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F=50N方向垂直于墙,若物体匀速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动摩擦因数是_,若物体静止不动,它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N,方向_(g取10N/kg)三、计算题15. 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7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推力(取g10 N/kg)(1)当推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2)当推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16如图8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k20 N/cm,用其拉着一个重为200 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 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 cm时,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多大?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3)如果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突然撤去弹簧,而物体在水平面上能继续滑行,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17.如图所示,在两木板之间夹一个重50 N的木块A,左右两边对木板的压力均为F150 N,木板和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如果想从下面把这块木块拉出来,需要多大的力?如果从上面拉出木块,需要多大的力?1.A2 B 解析:研究摩擦力时:(1)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分析究竟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2)如果是滑动摩擦力,就要分析滑动面上压力的大小,用公式计算;(3)如果是静摩擦力,就要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其他力, 根据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通过列力学方程求解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FN可以得到:摩擦力等于20 N,其方向水平向右选B.3.C 未撤去F1前,木块静止,说明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f静F1F28 N,方向向左也说明了最大静摩擦力f静max8 N当撤去F1后,在F2作用下木块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地面给木块的静摩擦力方向变为向右,因F22 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木块仍保持静止,因而正确选项为C.4. AC 解析:在选项A中,以A、B、C三者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此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平衡力的作用,因此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拉力F,方向向左,A项正确,D项错误;在选项B中,以A为研究对象,A不受摩擦力,否则A不能平衡,B项错误;选项C中,B对C的摩擦力与C对B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可知,B对C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C项正确5C解析:由题意知运动员向上、向下都是匀速,只受重力、摩擦力作用,故二力平衡,摩擦力总是向上的,且大小都等于运动员的重力6ABCD如果没有摩擦力,棉纱就很容易抽出,手和杠铃之间就容易打滑,人就像在冰面上行走,无法前进7D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的粗糙程度,而鞋底设计一些特殊的凹凸图纹,就是来改变鞋与地面接触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大动摩擦因数,增大摩擦力8DA项中无弹力,B项中斜面光滑,C项中A相对于B无相对运动的趋势,D项中物体与斜面间有弹力且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有摩擦力,故只有D项正确9C通过题意可以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5 N,用26 N的力拉物块的时候,物块还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所以大小为26 N,拉动物块后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所以大小为25 N.10C因为运动员是匀速运动,所以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均与重力平衡,大小相等匀速上爬时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匀速下滑时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11B以A、B为整体,系统做匀速直线运动,系统所受合力为零,故地面一定对B产生向左的摩擦力,所以2一定不为零1既可以等于零也可以不等于零故只有B正确12B开始时推力F为零,物体和墙面间没有挤压,则摩擦力为零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开始沿竖直墙面下滑,所以开始时滑动摩擦力为fF,又Fkt,则fkt,即f随时间成正比增加,当f增大到等于重力时,物体具有一速度,由于惯性仍然滑行,随着滑行的继续,f已大于物体重力G,最后物体静止于墙上,变为静摩擦力;竖直方向根据二力平衡,有fG.13、(1)静,1N,左 (2)最大静,2.1N,左 (3)滑动,2N,0.4 (4)滑动,2N(5)滑动,2N 14、10N,0.2,10,向上15. (1)5 N (2)10 N解析: 在地面上,FNmg,则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max)大小为fmaxFNmg0.5210 N10 N.(1)当拉力F5 N时,Ffmax,物体滑动则f滑FNmg10 N.16(1)0.4(2)120 N80 N(3)80 N解析: (1)由Fkx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