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1页
第20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2页
第20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3页
第20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4页
第20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导引,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苏(俄)联主要领导人,改革失败,有益探索,模式形成,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二十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列宁宣告苏维埃政府成立,一、生产关系的第一次重大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面临严峻的形势(国内战争时期)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被推翻的资产阶级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2)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4)分配:实物配给,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余粮收集制,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4、特点,“战时”、“共产主义”,问题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了那些严重问题?你如何评价这个政策的得失?,问题二:面对问题,列宁是如何应对的?,4、评价,(1)集中全国物力、财力,为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提供物质的保障,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但实践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二、生产关系的第二次重大调整新经济政策,1、背景,(1)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标志:1921年3月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食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强制性余粮收集制,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实行绝对公有化,拒绝外资,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和货币,实物配给,义务劳动,粮食税后由农民自己支配,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租赁经营国资源,多种所有制并存,改变国家垄断贸易做法,允许进行自由市场贸易,商品购买,按劳分配,两个政策的比较,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区别在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高度集中、行政管理,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新经济政策: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战时共产主义:单一公有制,一、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新经济政策的作用,二、标志着苏维埃政权把工作重心由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施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三、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苏俄(后苏联)实施了哪些经济政策?效果如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1.背景,(1)苏联建立,时间:1922年12月,加盟共和国,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变化。,(2)列宁逝世,三、生产关系的第三次重大调整“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0世纪、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形成了一套经济、政治、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三、斯大林模式,问题1:斯大林模式在产业结构方面,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大产业各放在什么地位?为什么这样做?对这个政策应如何评价呢?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什么时期也有类似的经历。,问题2:斯大林模式在农村强制推行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方式?结果如何,并且造成了什么后果?从1958-1979,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哪两次变化?效果如何?,在集体农庄务农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的快乐的少女,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至于轻工业、农业都是次要的、从属的、为重工业发展效力的部门。斯大林主张,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资金的积累。,“人民公社好,它一大二公,大概十年左右,我们就可以在吃、穿、住上实现共产主义”,“徐水的农民除了一双筷子和一只碗是自己的,其他都归公了,现在他们全部实现了供给制,将在1963年进入共产主义”,毛泽东,问题3:这个时期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模式方面与西方相比特点何在?这两种模式在19291933各自表现如何?我国接受苏联的教训,怎样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呢?,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就是计划经济,中国对城市体制的创新,所有制,管理体制,流通体制,单一公有,多种所有并存,企业自主与国家调控,调动企业积极性解放城市生产力,高度集中,单一计划经济,分配制度,单一化平均化,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公有制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2、斯大林模式的经济内容,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中工业,以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3、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4、评价,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1)它的功绩主要有: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苏联经济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表现在: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影响经济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斯大林体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所有制:,流通体制:,经建方针:,单一公有,计划否市场,片面重工业,权力分配:,干部队伍:,政府职能:,个人集权缺乏民主法制,任命终身制,后果,解体剧变,体制健全与否与国家兴亡关系重大,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经济畸形物品奇缺,个人崇拜,矛盾丛生,肃反运动,腐败盛行,1、(2003.上海.15)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2、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余粮收集制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D劳动义务制,3、(2005年,广东)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有限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C.冷战格局的形成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B,4、(2006年全国)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A.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农产品自由贸易,C,5、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是在()A、“一五”计划完成后B、“二五”计划完成后C、“三五”计划完成后D、“四五”计划完成后,B,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南高加索,问: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想一想,为什么?,提示:从当时苏联国情,面临的国际形势考虑,思考探究,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斯大林模式经济内容,1928年-1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