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4729_1cb95k8jh65s1hmfav81hgo1oma0_意象、意境.ppt_第1页
984729_1cb95k8jh65s1hmfav81hgo1oma0_意象、意境.ppt_第2页
984729_1cb95k8jh65s1hmfav81hgo1oma0_意象、意境.ppt_第3页
984729_1cb95k8jh65s1hmfav81hgo1oma0_意象、意境.ppt_第4页
984729_1cb95k8jh65s1hmfav81hgo1oma0_意象、意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所谓“意象”,就是指诗歌中渗透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不同的事物在诗人的作品中被赋予了某些特定的含义,用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感情,探讨并了解这些被赋予了独特内涵的意象,对我们鉴赏古典诗歌有着极大的帮助。,一、解读概念,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鉴:镜子。古时以铜为镜,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渠:代词,这里指方塘。问:这首说理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比喻性意象,诗人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读书达到的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告诉人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二、意象类型,例读王翰的凉州词,回答问题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答: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烘托性意象,例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回答问题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象征性意象,三、物象与意象的区别,物象是指客观事物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客观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形态存在着。物象一旦进入诗歌,打上诗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这种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对客观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四、高考链接,1、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注释:艭shung:小船。海幢:即海幢寺。,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晚:艭归、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2、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答:“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宋神宗元丰五年,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赋画堂春。捻(nin):持取,捻弄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五、解题方法,【方法指导】,1、塑造的什么形象(意象)。如:本词上阙的景物有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意象)的特征。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这些景象皆为残春之景。,3、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这首词应是一首伤春之作,写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词的上片写残春之景,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参考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捻(nin):持取,捻弄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常见意象的情感特征,(6)松、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9)莲,“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12)鹧鸪鸟,离愁别绪。,(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巩固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注释)翠微:青翠的山色,即青山。取次:随便,任意。,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1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赏析提示:上阕写闻杜鹃啼,对比中赞杜鹃;下阕写闻杜鹃鸣声,不禁引发思家之意,羁旅情愁。,2、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背景】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2答: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余干旅舍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3答:诗歌描写了暮天、清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初上等意象。这些景象的作用有两点:交代时令景象烘托渲染了郁郁的离情;暗示了作者的凄清悲愁的内心世界。,鉴赏古代诗歌意境,一、概念阐述,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意境的创设上: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意境类型,三、解题方法,分析意境就是寻景、探情的过程。由外化可观之景捕捉内在虚化之情。解题方法可概括为可用三部曲:寻景(描图景)-构境(点氛围)-析情。、寻景:寻找写了哪些景物?、构境: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析情:这个画面渗透出怎样的情调?分析意境最终归到“情”(志)上。,例一、读曾巩的西楼,回答问题: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又咆哮着远去,在北风的呼啸中不断拍打堤岸,在暴风雨来临之际,诗人不仅没有关门闭户躲避,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解题思路,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和图景(画面)描绘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1、寻景:描摹诗歌图景。,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2、构境:概括意境特点。,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3、析情:剖析作者思想。,参考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例二: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四、意境之“境”,(一)诗中赏画,看画面形、声、色、态、味,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的画面美。,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一幅蓬勃盎然的春景图。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也表现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和静态。,四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二)画中品诗,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五、意境之“意”,例: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课堂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菩萨蛮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