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助听装置Artificialhearingaiddevice,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教研室钮燕,听力损失(hearingloss)在不同方面影响着世界上很多的人。随着时间流逝,听力损失会影响您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并且给您和他人的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如果对听力损失置之不理,生理症状也可能会演变成为心理症状。,据WOH2015年数据,全球目前约有3.6亿人患有耳聋或听力障碍,占全球总人口的5。全球每3名65岁以上老人就有1人存在耳聋或听力障碍问题,而这一健康问题并非老年人专有,全球还有3200万15岁以下儿童也存在上述问题。,助听器人工中耳植入人工耳蜗植入听觉脑干植入,人工助听装置分类,助听器(hearingaid):是一种提高声音强度的装置,可帮助某些听障患者充分利用残余听力,进而补偿聋耳的听力损失,是聋人教育和提高聋人听觉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助听器,助听器历史,助听器历史,助听器历史,助听器历史,助听器历史,助听器历史,助听器历史,1990年-现在深耳道式助听器全数字助听器,集体式台式携带式根据放置位置不同,分为盒式、耳背式、耳内式,助听器分类,助听器分类,携带式根据声波传导途径不同,分为骨导、气导助听器,传统的助听器组成元件包括:麦克风、放大器、受话器、音量调控器、音频调控、电池。助听器是先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加以放大后,再转换为声信号,从而将声音放大的。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实现换能器功能的是麦克风和受话器。,助听器工作原理,1、期望改善言语交流能力的有残余听力的耳聋患者。2、中度听力损失者使用助听器后获益最大。3、听力损失性质为感音神经性聋、传导性聋、混合性聋(气骨导差大于40dB考虑骨导助听器)。4、行电子耳蜗植入术前。,助听器选配的适应症,1、采集病史和听力测听2、助听器的选择3、助听器正确使用方法介绍4、使用效果评估5、助听器效果复查,助听器选配的步骤,1、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是否能获益。2、单侧耳聋:对失助听耳,通常不给患者配置助听器。3、双侧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只要任何一耳有残余听力,就应该是潜在的入选对象。4、耐受性:因重振现象使部分感音性聋患者不能耐受。5、听力损失在90100dB间效果很差;听力损失在100dB以上无效果。,助听器选配注意事项,1、单耳和双耳助听器选配原则:双耳助听器的优点:克服了头部的音影效应,还可发挥双耳定向作用;可以使用助听器的增益和输出降低5dB;使助听器噪音降低2-4dB,提高信噪比和语言清晰度。,助听器选配原则,2、配单耳助听器原则:选择言语识别率较好的一耳;气骨导阈差大的一耳;动态听力范围较大的耳;两耳听力曲线相似时,选听力曲线较平坦者;传导性耳聋比感音神经性耳聋容易选配。,助听器选配原则,3、气导助听器与骨导助听器骨导助听器:外耳道闭锁、狭窄、长期流脓,不适宜用耳塞者;1000Hz和2000Hz气导和骨导听力级的平均差距大于40dB者。,助听器选配原则,助听器使用注意事项,1、助听器何时单耳选配,何时双耳选配?2、助听器适合于何种听力下降患者?,思考题,1、实用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