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我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 2、我能正确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能应 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 一分为二()百里挑一()十拿九稳() 自学教材第 45 页。 把一个西红柿、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平均分到 ()个西红柿,()块月饼,()块饼干。 二、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 并综合学生的 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 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认真阅读教材第 46 页,小组合作完成下面各题: 1、()()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个 整体可以用自然数 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把单位“1” ()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份或()份都可以用分数 表示。 5 2、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8,把()看作单位“1”, 平均分成()份,睡眠时间是这样的()份。 3、15 支铅笔,平均分给 5 个同学。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4、自然数的计数单位是个、十、百、千、万同样分数也有 计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 ()。 5、读出下列分数,并指出它们的分数单位,各有几个这样的分 数单位 2 3读作:它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单位。 5 7读作:它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单位。 三、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 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四、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并作出评价。 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 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写出下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59 8的分数单位是()17的分数单位是() 175 20的分数单位是()13的分数单位是() 2 3 7 的分数单位是()16的分数单位是() 2、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5 我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占全天的12。 1 空气中氧气大约占5。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 价。 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 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把单位“1”分成8 份,取其中的5 份,用 来表示。 () (2)五(2)班,男生占全班的,则女生占全班的。 () (3)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它的分数单位就小。() (4)单位“1”就是自然数 1。 ( )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都可以 用自然数 1 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 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3 5 2 5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我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 商。 2、我会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 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 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3 1、5表示它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 5 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 分之(),我们把看作单位“1”。 3、把 1 个蛋糕平均分给 3 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这道题列式是 : 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就是把()看成单位 “1 ,把单位“1 ”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二、合作探究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 并综合学生的 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1、把 3 块饼平均分给 4 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小组合作利用圆片和剪刀动手操作, 想一想有哪些方法, 分小组讨论。 方法一:方法二: 这道题列式是 : 2、把 5 块饼平均分给 8 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这道题列式是 : ( ) 观察上面两个除法式子,小组讨论:被除数除数= =( ) 如果用 a 表示被除数,用 b 表示除数,上面的式子可以写成: 3、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门的商可以用表示, 由于除法是一种,而分数是一种,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 数相当于分数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 三、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总结: 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 它门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 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因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 系,又有区别。 在整数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数,那么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四、达标检测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 价。 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 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 )( )( ) 58= 2425= 1649= ( )( )( ) ( )( )( ) 713= 5797= 2378= ( )( )( ) 2、填空。 7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 10 份的数。分数可以用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其中分数的分子相 当于( ),分母相当于( )。 五、拓展延伸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把 1kg 的糖平均装在 3 个袋子里, 每袋重多少千克?平均装在 5 个袋 子呢?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a 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 ab=b(b0) 除数 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我能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 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2、我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3、渗透学习力元素,培养我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 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1、把相等的除法算式和分数用线连接起来。 156 372317 9 152317 3 9177 310 3 10 9038 9 38 617 6 2、( ) 9 =9 1 2= ( ) ( ) 8 13= ( ) ( ) 6 ( ) 13 =13 二、合作探究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 发现共性 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认真阅读教材第 50 页,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从分数的意义来理解 求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可以把()的只数看成一个 整体,平均分成()份,每份就是 1 只,1 只就是整体的 (),7 只就是整体的()。 (2)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来理解 归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都用计算。 三、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归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都用除法计算。 除数都作标准数, 得到的商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都不能写单位名称。 四、达标检测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堂及时辅导学困生。 2、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相互订正。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 )( )( ) 58= 2425= 1649= ( )( )( ) 2、填空: 7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 10 份的数;121 表示两个数(),还可以表示()。 3、填入适当的分数: ( )( )( ) 9cm= dm 79dm= m 30cm= m ( )( )( ) 五、拓展延伸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五(1)班有男生 18 人,女生 16 人。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男生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女生占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应用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都用除法计算。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我知道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和特征。 2、我能辨别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理解带分数是大于1 的 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 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 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知道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 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1、填空。 57= () 913=() 47 7=()()9=()() 2、说出下列各分数的分数单位,包含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353713 436109100 二、合作探究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 并综合学生的 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 53 页的例 1 、例 2。 (1)先在课本上用分数表示出各图的涂色部分。 (2)观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 (3)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 () , 真分数小于 () 。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 (),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441 35读作()像 35、123,这样的分数叫做 ()。带分数都是由()部分和() 部分组成的,带分数都比 1()。 三、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师指定小组展示交流。 四、达标检测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 价。 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 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在下图的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 带分数 分母是 6 的真分数有(), 分子是 5 的假分数有()。 11 3、6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 4、 24读作: () , 十五又六分之五写作: () 。 五、拓展延伸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a 1、在分数b中,当 a 小于()时,它是真分数;当 a 大于 或等于( )时,它是假分数。 2、分母是 6 的真分数有多少个?请写出来。分母是 6 的假分数 有多少个?你能写出 5 个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 叫做假分数。假分数 等于或大于 1 带分数都是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带分数都比1 大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我理解带分数的意义,知道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 数,会读写带分数。 2、我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3、经历猜想、验证和实践等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 理解和掌握带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 带分数。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 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38 学习教材第 54 页例 3:把、化成整数。 34 38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 34 38 根据分数意义:是 3 个()就是()是 8 个(),()个4 34 是 1,8 个()是() 二、合作探究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 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76 把、化成带分数。根据教材提示,小组合作完成。 35 76 =()()=() =()()=() 35 总结方法: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者整数可以用()除 以(),当分子是分母的()时,能化成整数,商 就是 () ; 当分子不是分母的整倍数时, 能化成 () , 商是带分数的(),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 母不变。 三、汇报展示 1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汇报总结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者整数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 当分子是分 母的倍数时, 能化成整数, 商就是这个整数。 当分子不是分母倍数时, 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 分母不变。 四、达标检测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 价。 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 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在下面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 ()()()16 1= 4= 2= = 961() 2、把下列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9711063 2=12=7=21= 3、把下面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1571 135= 47= 312= 54= 五、拓展延伸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1、小刚计划用 15 天读完一本书,那么平均每天读完这本书的几 分之几?7 天读完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2、学校食堂每天用食油 3 ,一桶 10 的食油可以用多少天? (用带分数表示。) 3、 同一种零件, 王师傅 2 小时做 15 个, 李师傅 3 小时做 20 个。 谁做得快一些?(化成带分数)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者整数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 当分子是分 母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商就是这个整数。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时, 能化成带分数, 商是带分数的的整数部分, 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我能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我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 系。 3、我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 等的分数。 4、经历猜想、验证和实践等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不变的分 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学案,落实自主学习的 各项任务。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预习作出方法指导、信心鼓励 和时间要求。 1、124 = (123 )(4 3 ) = (12 2 )(4 2 ) = 在整数除法中,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或者相同的数 (0 除外),不变。 75( ) ( )2、917=15=()()()8=8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们知道分子可以看成,分 数线可以看成,分母可以看成,分数值相当于 除法中的。 二、合作探究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 并综合学生的 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 57 页例 1 。 经过观察我发现,涂色部分的面积(),所以 ( )( )( ) ( )( )( ) 分析比较,探索规律 从左往右看,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的变化 得出: 从右往左看,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的变化 得出: 我也能举出几个同样的例子: 3、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知道:这叫做 分数的基本性质。 为什么“0 除外”?(请举例说明) 4、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 57 页例 2。 三、汇报展示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 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 验。 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 四、达标检测 5 1、把6的分子乘 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母也要()。 12 2、 把60的分母除以 12,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子也要 () 。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 40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71631 5 =8 =80=10=20= 4、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 1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20526 1510060=72=36= 五、拓展延伸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填空: 33 5=52= 60 1 4 = 20=40=2()=()30=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 大小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我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 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我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 因数。 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 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会用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以及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 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 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8 的因数有: 12 的因数有: 既是 8 又是 12 的因数有: 其中最大的是 18 的因数有: 27 的因数有: 既是 18 又是 27 的因数有: 其中最大的是 二、合作探究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 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1、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 60 页例 1、例 2。 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什么是最 大公因数? 观察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 61 页用分解质因数法求最大公因数。 思考:每次用做除数去除。 除到为止。 最大公因数是的乘积。 3、小组合作用分解质因数法求 16 和 28 的最大公因数。 三、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 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四、达标检测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 价。 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 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12 的因数有 :() 16 的因数有 :() 12 和 16 的公因数有 :() 12 和 16 的最大公因数是:() 2、用短除法求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4 和 36 25 和 20 36 和 54 五、拓展延伸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9 和 25 的最大公因数是(), 32 和 13 的最大公因数是(), 1 和 25 的最大公因数是()。 我发现了: 4 和 16 的最大公因数是(), 7 和 35 的最大公因数是(), 52 和 13 的最大公因数是()。 我发现了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1) 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因 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公因数的倍数。 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 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 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1、几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 大的一个叫做() 2、16 的因数有(), 24 的因数有(), 16 和 24 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3、 A=225, B=235, 那么 A 和 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 4、用短除法求出 99 和 36 的最大公因数。 二、合作探究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 并综合学生的 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 62 页例 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 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 表示地砖, 我们发现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 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 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的问题 来求。 12 和 16 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所以,可以选边长是的地砖,边长最大是。 三、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 四、达标检测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 价。 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 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要将长 18 厘米、宽 12 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 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2、玫瑰花 72 朵,玉兰花 48 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 (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 玉兰花? 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 60 厘米,宽 40 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 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 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 少? 五、拓展延伸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1、现在有香蕉 42 千克,苹果 112 千克,桔子 70 千克,平均分 给幼儿园的几个班,每班分到的这三种水果的数量分别相等, 那么最 多分给了多少个班?每个班至少分到了三种水果各多少千克? 2、有三根铁丝,一根长54 米,一根长72 米,一根长36 米,要 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许剩余,每段最长是多少米?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2) 铺砖问题:求公因数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我会正确的进行约分,能运用约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使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 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会正确的进行约分,能运用约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 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 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你能很快找出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 和 18 15 和 21 7 和 9 4 和 24 20 和 28 11 和 13 二、合作探究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 并综合学生的 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 65 页例 4。 填一填: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分子和分母()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约分的的依据是 () , 约分时用分子和分母 () 去除,约分时,通常要约成()。 练一练: 846934 在7、9、15、10、12、9这些分数中,最简分数有( )。 924 把12化成最简分数是 () ,30化成最简分数是 () 。 (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化的) 1544 把75化成最简分数是 () , 把64化成最简分数是 () 。 (写出化简过程) 三、汇报展示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 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 验。根据自主学习、合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 四、达标检测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 价。 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 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把下面分数中的最简分数找出来。 1711223314924 6876615791836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1511456 20=66=8=70= 20142416 35=49=32=64= 五、拓展延伸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分一分、填一填。 11510147152533 3056283044752099 11 等于3等于4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 做约分。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约分时通常我们要化成最简分数。 约分时一般采用的两种形式:A、逐次约分法。B、一次约分法。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 1 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第十课时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我能掌握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概念。 2、我能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在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过程中,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创新精 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 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寻找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 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4 的倍数有:(50 以内的数字) 6 的倍数有:(50 以内的数字) 4 和 6 公有的倍数有:(50 以内的数字) 其中公有的最小倍数是 4 的倍数 6 的倍数 4 和 6 公有的倍数 二、合作探究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 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 68、69 页例 1、例 2。 1、回答: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叫做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为什么不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倍数呢? 2、小组合作求 6 和 8 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 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短除法 思考: 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时每次用什么做除数 去除;除到什么时候为止;怎样求出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完成教材第 69 页做一做。 我们的发现: 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小公倍数是; 当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 三、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 四、达标检测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1、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如 12 和 36,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最大公因数是( )。 2、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如 3 和 11 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4 和 5 的公倍数有()个,最小的一个是(),() 有最大的公倍数。 158 4、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 2520 5、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6 和 72 42 和 50 33 和 55 48 和 40 28 和 21 72 和 16 五、拓展延伸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1、 自然数 a 是自然数 b 的 5 倍, 则 a 和 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 。 2、在20 以内,2 和 3 的公倍数有( )个,最小公倍数是( )。 3、在 100 以内,3 和 5 的公倍数中,最大的奇数是( ),最大 的偶数是( )。 4、三个数 5、6 和 9 的最小公倍数是()。 5、已知a 、b 的最大公因数是 12 ,最小公倍数是72 ,且a 、 b 不成倍数关系。则 a 是(),b 是()。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 最小公倍数。 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当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时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我能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 倍数的方法。 2、初步了解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使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 步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 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会运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 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求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和 22 17 和 68 52 和 78 二、合作探究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 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 70 页例 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长方形纸表示墙砖摆一摆。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用长方形墙砖铺出的正方形边长有什么 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的问题 来求。 2 和 3 的公倍数有最小公倍数是 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分米,边长最小是。 三、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 四、达标检测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 价。 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 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李阿姨今天给月季花和君子兰同时浇了水。月季花每4 天浇 一次水,君子兰每 6 天浇一次水,至少多少天以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 水? 2、一种长方形的地砖,长 24 厘米,宽 16 厘米,用这种砖铺一 个正方形,至少需多少块砖? 3、五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如果8 人一组或 14 人一组,正好 分配完,五年级最少有多少人? 4、某市公共汽车站, 1 路汽车每隔 6 分钟发一次车,2 路汽车每 隔 8 分钟发一次车。这两路公共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过多少分钟 两路车才第二次同时发车? 五、拓展延伸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1、已知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超过 100 人,而不足 140 人。将他们 按每组 12 人分组,多 3 人;按每组 8 人分,也多 3 人。这个学校六 年级学生多少? 2、五年级某班有学生不足 50 人,要分成 3 人一组、5 人一组、9 人一组都恰好分完,这个班最多能有多少人?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2) 铺砖问题:求公倍数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时第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我能掌握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快 速比较。 2、我能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 把两个数通分。 3、我能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4、促进我的思维能力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得到提升。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 两个数通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确定公分母。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 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自主学习教材第 73 页例 4 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要比较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谁大,就是要比较和的大小。因 为表示把()总面积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 10 份,陆地面积是这样的()份,海洋面积是这样的()份, 所以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完成数学书93 页的比较分数大小的习题,请你说说上、下两 组分数中相比较的两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3、你是怎么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的?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 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 二、合作探究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 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 74 页的例 5。 1、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其实就是比较 () 和()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2、观察: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样的? 3、怎么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说说你的想法。 想: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也可以 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如果把他们化成分母相同 的分数,我们用()数做分母,利用分数的性质,把他们化成和 原来的分数大小不变,但分母相同的分数。即5 和 4 的()数 2 是(),用()做公分母,也就是5= 1 4= 1 4 2 5= =所以()( ) 像这样,叫做通分。 通分时,先求出原来分母的( )数作公分母,再看原来分 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要乘上()的数。 三、汇报展示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习过 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 验。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 四、达标检测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2025山东广饶经济开发区所属国有公司招聘1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安徽安庆市潜山市潜润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第二批)综合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污水处理厂尾水深海排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输电线路迁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方案
- 老旧小区改造及城市更新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2025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校园招聘100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丰城市公务员考试熊熙试题及答案
- 法律硕士参加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小儿退热口服液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钢结构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2019年内蒙古对口升学语文原试卷
-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手册
-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
- 2025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冲压车间安全培训
-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题库+参考答案
- 2023年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计划表
- 【7上英WY】合肥市蜀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 长津湖课件教案
- 简约蓝色保安交接班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