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信阳市浉河中学胡金玲,-过氧化氢制氧气,浉河美景,1.常温下,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试管内有极少量的气泡出现.,实验探究1:实验室里怎样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如图)常温下,先将二氧化锰加入锥形瓶中,再向长颈漏斗中倒入适量5%的过氧化氢溶液,导管的另一端连接装满红色液体的集气瓶和排水装置,观察现象。,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反应。,锥形瓶内立即产生大量气泡,集气瓶中的红色液体被排入到烧杯中。,滴红墨水的水,常温下过氧化氢下能较慢的反应。,4.待反应没明显现象后,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少量5%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锥形瓶中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红色液体又被排入到烧杯中。,二氧化锰仍然起作用使过氧化氢快速反应。,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实验探究1:实验室里怎样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结论:,实验室里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二氧化锰,实验探究2: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一变”:是反应速率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二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作用:,2.使用催化剂,影响的是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总量没有影响。,3.要说某物质是催化剂,必须指明在哪个反应中。,4.有些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可能有多种物质。,1.有些化学反应中,不使用催化剂,反应也能发生,只是有的反应太慢或太快。,温馨提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MnO2,文字表达式:,H2O2,H2O,O2,水+氧气,药品的状态是固体,,药品状态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条件是不加热或常温,高锰酸钾制氧气,G,A,B,C,D,E,F,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完整的发生装置,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提示:使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的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根据下列图示装置回答问题: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或,其中二氧化锰作,在加药品之前的操作是。,C,E,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催化剂,考考你,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2.理解催化剂的涵义及催化作用。,3.学会了实验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 采薇的语言鉴赏与历史背景探讨:语文教学教案
- 时间巧安排课件
- 一支好香烟500字(11篇)
- 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400字(7篇)
- 时事政务知识培训课件
- 请跟我来学校250字(15篇)
- 早餐培训面点师课件模板
- 观后感白芳礼的观后感900字(7篇)
- 纪检15严禁课件
- 医院医学院医疗机构培训《烧伤病人护理教学查房》课件
- 家政服务协议书范本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2
- NB-T 10435-2020 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锁止机构通.用技术要求
- 学历认证授权委托书样本
-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汇编
- (高清版)JTGT 3360-01-2018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 gcp机构办公室工作计划
- 旅游学概论(郭胜 第五版) 课件 第1、2章 旅游学概述、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1.1.3茶云纹叶枯病识别与防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