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提问,1、写出铁与硝酸反应(1)生成亚铁盐(2)生成三价铁盐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2、判断反应能量的两个依据(微观、宏观)3、常见的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2.初步了解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3.了解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4.会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一、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1.定义:一次能源是_从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是二次能源。2.实例:风力,原煤,天然气,石油,电力,流水,蒸汽。其中(填序号):一次能源:_;二次能源:_。,直接,、,、,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燃煤发电的能量转化:化学能_能_能电能其中燃烧(氧化还原反应)是转化过程的关键。,燃烧,热,蒸汽,机械,发电机,2.原电池:(1)实验探究:,无气泡,不反应,有气泡,反应,无气泡,有气,泡,偏转,化学能,电能,(2)原电池:定义:将_转变为_的装置。工作原理(以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为例):,化学能,电能,失电子,Zn-2e-=Zn2+,氧化反应,得电子,2H+2e-=H2,还原反应,Zn+2H+=Zn2+H2,构成条件:a.理论依据: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b.材料组成,活泼性,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正负极的判断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反应类型: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电子的移动方向: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3)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2.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思考辨析】1.判断正误:(1)HCl+NaOH=NaCl+H2O是放热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分析:该反应虽然是放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2)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酒精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分析:酒精不是电解质,不能构成闭合回路。,(3)在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再由铜通过电解质溶液到达锌。()分析:电子只能在两极和外电路中流动,不能进入溶液,在溶液中是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4)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分析: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5)原电池中的负极反应一定是电极材料失电子。()分析:有些电池中的电极材料不发生反应,只起导电作用,如燃料电池,一般都是用惰性电极。,2.问题思考:(1)原电池中作负极的一定是活泼金属,作正极的一定是不活泼金属吗?分析:不一定。在原电池中的两极可以都是活泼金属(如Zn-Fe-稀硫酸,Zn作负极),也可以都是不活泼金属(如Cu-Ag-AgNO3,Cu作负极),也可以是一种金属和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如Cu-C-AgNO3,Cu作负极)。,(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极用导线连接,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就能构成原电池吗?分析:不一定。构成原电池除具备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外,还必须有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如图由于Cu、Ag都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不能构成原电池。,类型一原电池原理【典例】如图所示,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减少,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A、B、C可能分别为Zn、Cu、稀盐酸C.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D.A极发生氧化反应,【变式训练】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铜是正极B.溶液中的Fe3+向铜棒移动C.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碳棒D.碳棒上有红色铜生成,【变式备选】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负极有Cl2逸出,正极有H2逸出B.负极附近Cl-的浓度减小C.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D.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知识备选】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3)实例:,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练习,1、Mg/HCl/Al2、Mg/NaOH/Al3、Cu/HCl/Al4、Cu/稀硝酸/Al5、Cu/浓硝酸/Al活泼金属不一定做负极,要注意介质的影响,(2)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负极:2H2-4e-+4OH-=4H2O(氧化反应);正极:O2+4e-+2H2O=4OH-(还原反应);总反应式:2H2+O2=2H2O。以硫酸为电解质:负极:2H2-4e-=4H+(氧化反应);正极:O2+4H+4e-=2H2O(还原反应);总反应式:2H2+O2=2H2O。,(3)H2/H+交换膜/O2(4)H2/O2-交换膜/O2(5)H2/熔融碳酸盐/O2(CO2),三、发展中的化学电源1.干电池一次电池:(1)特点:属于_电池,放电后不能再充电。(2)实例锌锰电池:负极:_,正极:_,电解质:_。,一次性,锌,石墨棒,氯化铵,2.充电电池二次电池:(1)特点:在放电时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以逆向进行,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2)实例:,Pb,PbO2,H2SO4,Cd,KOH,Li,3.燃料电池:(1)特点:_和_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实例氢氧燃料电池:负极:_失电子,正极:_得电子,电解质是氢氧化钾或硫酸。,燃料气体,氧气,氢气,氧气,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1)原理:原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使溶液中离子运动时相互的干扰减小,使反应速率增大。(2)实例: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可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2.比较金属活泼性强弱:(1)原理:一般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金属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实例: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由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活动性AB。,【典例】(2012大纲版全国卷)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流向;相连时,为正极;相连时,上有气泡逸出;相连时,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D.,3.用于金属保护:(1)原理:使被保护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而得到保护。(2)实例:要保护一个铁制的输水管道,可用导线将其与一块锌块相连,使锌作原电池的负极。,4.设计原电池:(1)首先将已知氧化还原反应拆分为两个半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剂-ne-=氧化产物;还原反应:氧化剂+ne-=还原产物;正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电池的总反应式。,典例如何利用Fe+2FeCl3=3FeCl2设计原电池?提示:该氧化还原反应可拆分为如下两个半反应:氧化反应(负极反应):Fe-2e-=Fe2+。还原反应(正极反应):2Fe3+2e-=2Fe2+。故Fe作负极,活泼性比Fe差的材料作正极,如Cu、C等,FeCl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如图:,【变式训练】某原电池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正确的组成是(),【变式备选】部分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_;负极反应:_。,答案:(1)2Fe3+Cu=2Fe2+Cu2+(2)Fe3+e-=Fe2+(或2Fe3+2e-=2Fe2+)Cu-2e-=Cu2+,【学而后思】(1)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钢制船壳上常镶嵌一定量的锌块,目的是什么?提示:由于锌比铁活泼,在船壳上镶嵌锌块后,形成铁锌原电池,锌作负极被腐蚀,从而保护了轮船不被腐蚀。(俗称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类型三化学电源【典例】据报道,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应用的铅蓄电池,因为锌电池容量更大,而且没有铅污染。其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质和空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B.负极反应为Zn-2e-=Zn2+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解质溶液肯定是强酸,【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Zn和ZnO都与酸反应。【解析】选B。Zn与O2的反应中,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所以Zn作负极,O2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若电解质溶液是强酸,电池反应就不是2Zn+O2=2ZnO而是Zn+2H+=Zn2+H2,故选项B正确。,【变式备选】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A.负极,并被氧化B.正极,并被还原C.负极,并被还原D.正极,并被氧化【解析】选B。根据电极反应,活泼金属Zn作负极失电子被氧化,Ag2O作正极得电子被还原。,1.(2013惠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锌为负极,锌发生氧化反应B.铜为正极,铜不易失去电子而受到保护C.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外电路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2.(2013温州高一检测)“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可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几种装置,其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B.C.D.,3.(双选)下列叙述是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和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B.由铜、锌作为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锌是负极C.电子沿外导线由锌流向铜,通过硫酸溶液被氢离子得到而放出氢气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g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0.4mol电子通过,【解析】选B、D。构成原电池电极的材料不一定都是金属,例如锌和石墨电极也能跟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A错误;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中的电子流向不活泼的金属,因此活泼金属是负极,B正确;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应该是氢离子在铜极上得到由锌沿外导线转移过来的电子,C错误;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失电子,电极反应为Zn-2e-=Zn2+,1mol锌失去2mol电子,0.2mol锌(质量为13g)被溶解,电路中有0.4mol电子通过,D正确。,4.(2013聊城高一检测)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YZB.XZYC.YXZD.YZX【解析】选C。根据原电池原理,负极的金属比正极活泼,可知YX,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原理,可知XZ,故有YXZ。,5.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3)装置丙中溶液的酸性(填“增强”“减弱”或“不变”)。(4)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解析】甲、乙、丙均为原电池装置。依据原电池原理,甲中A不断溶解,则A为负极、B为正极,活泼性AB;乙中C极增重,即析出Cu,则B为负极,活泼性BC;丙中A上有气体即H2产生,则A为正极,活泼性DA,随着H+的消耗,酸性减弱。答案:(1)A-2e-=A2+(2)Cu2+2e-=Cu(3)减弱(4)DABC,利用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可供选择的用品:铁片、铜片、铝片、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硝酸。方案甲: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稀硫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确定它们的活动性。方案乙:以Fe、Cu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确定它们的活动性。,(1)请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方案甲的原理。提示:铁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2,而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H后,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铁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H+=Fe2+H2。,(2)请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提示: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 医疗培训中激发学习动力的方法论
- 创新教育模式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课程设计
- 创新教育政策塑造未来人才的关键
-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 潜能激发教育心理学的实践路径
- 抖音商户直播前预热活动规划制度
- 22-富深木工胶!一文带你看懂手工贴木皮开裂原因及解决办法
- 公交优先政策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2025年交通拥堵治理技术装备发展报告
- 江西中医药大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借款合同模版
- 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数学真题-答案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 企业异地作业管理制度
- 蛇咬伤的急救处理措施
- 2025至2030年中国硫酸钙晶须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榴莲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间规聚苯乙烯(SPS)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 食品业务员合同范本
- 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