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练习题压强与浮力_第1页
初中物理练习题压强与浮力_第2页
初中物理练习题压强与浮力_第3页
初中物理练习题压强与浮力_第4页
初中物理练习题压强与浮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时浮力,要点考点聚焦课前热身典型例题解析方法小结课时训练,压强和浮力,要点考点聚焦,本课时涉及的考点有: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漂浮条件及应用.从中考命题看,上述考点主要以填空、选择、计算和实验题型出现.其中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应用可以用实验题型出现.在计算题中,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和物体的漂浮条件常常紧密联系,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热身,1.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_的托力,这个托力叫浮力.一块石头在水中搬运时比较省力,就是因为石头在水中受_力的作用.2.浮力就是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_的压力和_的压力之差.它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_,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3.鸡蛋放在清水中会下沉,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浮力_它的重力;在清水中倒入适量的浓盐水,鸡蛋就会上浮,这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浮力_它的重力;当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鸡蛋就会处于_状态或_状态.,竖直向上,浮,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液体,所受的重力,漂浮,悬浮,课前热身,4.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N.5.将重2N的金属块用线悬挂,使其全部浸入盛满酒精的容器内,测得溢出的酒精重为0.32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N,金属块的体积为_m3.(g=10N/kg)6.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表面距水面20cm,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差是_Pa,物体受到的压力差是_N,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N.,2,0.32,410-5,980,9.8,9.8,课前热身,7.质量为250g的物体静止在水中,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这个物体的体积是_m3,它的密度是_kg/m3.8.密度计是测量_的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_条件的应用.如图5-4-1所示,有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在A、B两种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密度计在A液体中所受的浮力_在B液体中所受的浮力,A液体的密度_B液体的密度(填“”、“”或“=”).,图5-4-1,510-4,0.5103,液体密度,漂浮,=,9.关于物体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液体里才会受到浮力B.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随着深度增加,浮力将会变大C.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有关10.三个体积相同、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球体,放入同一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5-4-2所示.则,课前热身,D,图5-4-2,(1)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2)它们自重大小关系是()A.G甲=G乙=G丙B.G甲G乙G丙C.G甲G乙=G丙D.G甲=G乙G丙(3)它们的密度跟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是()A.甲乙丙液B.甲乙=液丙C.甲=液乙丙D.甲=乙=丙=液,课前热身,C,B,B,11.把质量为2.7kg的实心铝球分别放入水银和水中,铝球所受的浮力各为多大?(g=10N/kg)【答案】27N,10N12.质量为89g的铜球浸没在密度为1.2103kg/m3的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79N(g=10N/kg).求:(1)铜球的体积为多少?(2)若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中称,则弹簧测力计读数为多少?【答案】(1)110-5m3(2)0.81N,课前热身,典型例题解析,【例1】用手把一正方体石蜡压在盛有水的容器底上,使石蜡块下表面与容器底密合,放手后,对石蜡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重力、压力、支持力B.重力、浮力、支持力C.浮力、压力、支持力D.重力、浮力、压力,【例2】如图5-4-3所示,甲、乙两球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两球刚好悬浮在水中.如果细线断开后,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甲球下沉,乙球上浮B.甲球上浮,乙球下沉C.两球都不沉D.两球仍悬浮在水中,图5-4-3,A,B,典型例题解析,【例3】有一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4.7N,将它一半浸入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8N.已知该金属的密度是2.7103kg/m3,问这金属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答案】金属球是空心的.【例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为53,将甲放入水中,乙放入密度为0.9103kg/m3的液体中静止时,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45,求(1)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2)甲物体的密度.【答案】(1)35(2)1.25103kg/m3,典型例题解析,【例5】给你刻度尺一把,一个内含木块足够大的正方体冰块,一个足够大的盛水容器.若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冰的密度为冰,冰块中木块的体积为V木.用它们如何测出冰块中木块的密度木?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计算木块密度的公式.(假定实验中冰不溶化,冰和木都小于水)【答案】实验步骤:用刻度尺测出冰块的边长为a,把冰块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冰块在水中时露出水面上的高度为b.计算木块的密度公式:F浮=G总=G冰+G木水gV排=冰gV冰+木gV木水g(a3-a2b)=冰g(a3-V木)+木gV木,典型例题解析,【例6】小明用实验测量粗细均匀木棍的横截面积,他用短细线在竹棍的下端系一小石块,然后将它们放入水中,竹棍竖直立在水中,水面距竹棍上端16.8cm;再将系石块的竹棍放到煤油中,竹棍竖直立在煤油中,煤油的液面距竹棍上端9.8cm,两次实验中石块都不跟容器底接触.已知竹棍长40cm,质量是24g,石块的质量是18g,煤油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4/5.由上述所给条件求:(1)细竹棍的横截面积;(2)石块的密度.答案:(1)1.5cm2(2)2.5g/cm3,方法小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里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是由于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而产生的.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所受的重力.可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液gV排.从公式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所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密度、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深度等因素均无关.若F浮G,物体就会上浮,最终漂浮;F浮G,物体就会下沉,最终沉底;F浮G,物体可悬浮在液体内部任何深度的地方.对于实心物体,也可根据密度判断物体浮沉:当液物,物体上浮;液物,物体下沉;液=物,物体悬浮.求浮力的方法有:称重法:F浮=G-F;阿基米德原理(排液法):F浮=G排=液gV排;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平衡法:F浮=G(适用漂浮或悬浮).中考题中,求浮力的四种方法常会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课时训练,1.将铁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0.1kg,则铁块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_对_的作用,浮力的大小为_N,方向是_.2.一个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9.8N,那么水对这个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为_N.3.浸没在水中的铜球重5N,体积是0.610-3m3,则它所受的浮力是_N,它在水中将会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酒精,铁块,0.98,竖直向上,9.8,5.88,上浮,课时训练,4.船从河里开到海里,船所受的浮力大小将会_,排开液体的体积将会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一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示数为5N,将此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N,此时物体处于_状态,液体的密度是_(物=1.2103kg/m3).6.重为1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N,若向水中加入一些食盐,使液体密度变大,那么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变,变小,5,平衡(或悬浮),1.2103kg/m3,1,变大,课时训练,7.水上浮着一个物体,露出水面和浸在水里的体积之比为23,则此物体的密度为_kg/m3;当物体浮在另一种液面上时,露出液面和浸在液体内的体积之比为13,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kg/m3.8.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B.不种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A和B,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C.同种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和空心球,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同D.当物体在上浮的过程中,浮力逐渐增大,B,0.6103,0.8103,课时训练,9.形状不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处,如果受到的浮力相等,则可以判定()A.它们的质量相等B.它们的体积相等C.它们的密度相等D.它们的重力相等10.将重为2N的物体,放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0.5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A.一定为2.5NB.一定为0.5NC.可能为0.4ND.可能为0.5N11.质量为0.5kg的小球,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溢出了2N的水,则小球在水中将会()A.漂浮B.悬浮C.沉在容器底D.无法判断,B,D,C,12.一空心金属球的质量是0.5kg,体积是600cm3,把它投入水中平衡时,金属球()A.漂浮在水面上B.悬浮在水中C.沉入水底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3.用重为15N的水桶从井中提水,在桶未露出水面时,提起这桶水所用的力是()A.等于15NB.大于15NC.小于15ND.无法确定14.一密度均匀的物体恰能悬浮在水中,如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A.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一块上浮B.两块都上浮C.两块仍悬浮D.两块都下沉,课时训练,C,A,C,15.一个金属块在密度为1的液体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1,在密度为2的液体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2,则金属块的体积是()A.B.C.D.16.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用细线拴好后浸没在水中,则()A.拴铁球的线所受的拉力最大B.拴铝球的线所受的拉力最大C.拴铜球的线所受的拉力最大D.三根细线所受拉力一样大,课时训练,D,C,17.如图5-4-4所示,一个浸没在食盐溶液中的实心小球正在匀速上浮,在小球露出液面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所受的浮力逐渐减小B.小球的机械能总是保持不变C.小球所受合力的方向向上D.液体对小球向上的压力逐渐减小,课时训练,图5-4-4,D,课时训练,18.用如图5-4-5所示的密度计去测量某一池盐水的密度,结果是准确的;如果不慎在它顶端粘了一橡皮泥,再去测同一池盐水,则此时测得的密度值()A.仍是准确的B.不准确,比原来偏小C.不准确,比原来偏大D.不准确,但无法判定比原来偏大还是偏小,图5-4-5,B,课时训练,19.给你一杯待测液体和一杯水,一个大量筒,一个密度比水的密度和待测液体密度都小的实心物体,该物体可放入量筒中.利用所给器材,设计一个测液体密度的实验.将实验的主要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实验的主要步骤有:A.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记下液面所示的刻度值V1;B.将实心物体放入量筒中液体里,待其静止时记下液面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