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原与楚辞,楚辞与诗经一样,都是先秦文学的学习重点。学习本章,要弄清楚辞的含义,楚辞产生的背景,屈原的作品等。重点是离骚,先从屈原的生平、思想、性格入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逐层理清层次、线索,然后总结其思想和艺术。,第一节关于“楚辞”第二节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第三节屈原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第四节离骚第五节屈原的其它作品第六节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第一节关于“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做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它是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汉武帝时,刘向整理古藉,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从此“楚辞”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在诗歌史上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汉书艺文志中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楚辞由刘向编辑后,东汉的王逸作楚辞章句,宋洪兴祖作楚辞补注,朱熹作楚辞集注,此后的注本纷多,“楚辞学”成为历代研究的一门显学。,第二节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楚辞的产生,既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产物,又是楚文化自身发展的产物。楚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特征,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因而楚人长期被中原国家看成野蛮的异族。一般认为楚文化比中原文化落后,但这样说并不完全对。客观的说,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具体说,楚辞的产生,有如下背景和因素。,1、中原文化的影响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楚民族兴起之后,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至迟在殷周时期,楚人已经同北方政权发生关系。战国时,楚国并吞吴越,其势力西抵汉中,东临大海,在战国诸雄中,版图最大,人口最多。最后楚为秦所灭。但秦时的楚地起义,又成为推翻秦王朝的主要力量。汉王朝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楚人的胜利。,处于南方长江、汉水流域的楚国,在文化渊源上和政治思想方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与中原文化有一定的一致性。春秋战国时代,北方中原的主要文化典籍,如诗、书、礼、乐等,也已成为楚国贵族诵习的对象,成为他们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所以楚辞的产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是无疑的。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融,是楚辞产生的重要因素。,2、楚国的地理因素楚国的经济条件要比北方优越,物产丰富;人们谋生比较容易,不必像北方人整天从事单纯维持生存的活动,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更复杂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南方秀美的奇山异水也能陶冶人们浪漫的情思。和北方人比,较少受生活和礼教的压抑,这样,个体意识相应就比较强烈。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较少压抑而显得活跃的生活情趣,造成了楚国艺术的高度发展,在审美趣味上表现出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特点。,3、楚国风俗习惯的因素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楚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重淫祠”(汉书地理志)。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不仅创作出祭神的组诗九歌和根据民间招魂词写作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时,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给人以神秘的感受。甚至离骚中,也有“陈词”、“占卜”、“降神”,也借用了民间巫术的方式。,4、楚地歌谣的影响楚辞的形成,从直接因素来看,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楚国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区。楚辞等书中的九歌、九辩、阳春、白雪都是当时楚地的乐曲名目。,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诗,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另外,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歌谣是配曲歌唱的,但楚辞有的篇目如九歌、离骚、天问等都很长,显然不适宜歌唱。,汉朝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表明读楚辞不象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感情。,5、屈原的贡献“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第三节屈原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一、屈原的生平、思想、作品: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他出身楚国贵族,年青时就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官名),协助怀王筹划国家大事,发布政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者,处理外交事务,很得怀王信任。这样就招来一些人的妒嫉。他的政敌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说屈原居功自傲,连怀王也不放在眼里,怀王就怒而疏远了屈原。,2、屈原的思想和性格屈原具有崇高的爱国思想和浓烈的忠君倾向,他站在维护楚国的立场上,主张联合抗秦,但遭到不公正待遇。屈原洁身自爱,决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为实现崇高理想而献身。,3、屈原的作品史记本传中提到的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5篇。汉书艺文志载屈赋25篇,未列篇名。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所载也是25篇,为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夫,而把招魂列于宋玉名下。对这些作品的真伪,历来说法很多。现在一般认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二十三篇为屈原所作,远游、卜居、渔夫伪托的可能性大。,第四节离骚,是一篇带有自述性质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就是“离忧”,抒发因离开国君和政治中心而不得实现强国救民抱负的幽愤之情。也有人把“离骚”解释作“牢骚”,也讲得通。离骚全诗长达370多句,2400多字。下面分三大段概要地介绍一下它的内容。第一段一开始,就叙述了作者的家世、出生时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抱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zu邹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qin牵阰p皮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qj齐济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他认为自己是古帝高阳(又称颛顼)的后裔,血统是高贵的。父亲名叫伯庸。其父根据他生于寅月寅日的情况,为他起了美好的名字(“正则”含“平”义,“灵均”含“原”义)。他认为自己的资质是良善的,又有杰出的才能,于是用许多美好的草木(“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等)象征自己修身洁行的品格。,他深切地关心着“美人”(象征国君),希望他弃邪归正,治理好国家,屈原自己愿意作为先锋来引路。接下去,屈原揭露楚国贵族集团已极端腐败,把国家政治引向邪路。国君不仅不理解屈原,反而听信谗言疏远了他。屈原表示决不与那些奸佞之徒同流合污,而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即便长期失意也无所谓。他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即是说,为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是遭受困厄而死去,也决无怨悔。,在第二大段(从“女媭x须之婵媛兮”开始)里,屈原为开释抑闷的心怀,开始精神漫游。先是到九嶷山向古代的帝舜剖白心迹,历数历史上昏君败国的教训和圣君治国的经验,而楚国的现实使他极度失望,只有欷歔叹息和掩涕哭泣。他在幻想中又驾着长风到了天上去晋见天帝,但被拒之门外;接着又分别去追求一些古代著名的美女,均告失败(象征寻求理解和安慰,终于没找到)。,第三大段(从“索藑qing穷茅以筳篿zhun专兮”开始)里,屈原继续抒发惆怅迷茫的苦闷心情,接着又开始精神旅行。在幻想中,他坐着驾着飞龙的、用美玉和象牙做的车,向西天进发,经过许多神话中的地域,如天河、西极、流沙、赤水、不周山,以西海为目的地。声势浩大的旅行,使他得到无比快慰。然而就在他心神畅快的时候,高扬的情绪又顿时冷落下来:,陟zh至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在初升的太阳的光辉中,诗人突然俯视到多灾多难的祖国,仆人悲哀起来,马(飞龙)也留恋地回顾不再前进。最后诗人发出这样悲愤的慨叹: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楚国既然没有人能够理解我,怀恋故国又有什么意义?自己既然无力挽回楚国的政局,那就只好效法殷代的先贤彭咸以死殉国,以死明志。离骚就以这样沉痛的誓言结束。,离骚是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抒情诗。诗人叙述了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见弃的遭遇,抨击了楚国统治集团的无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幽愤,表现了坚贞不屈、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在这篇境界宏阔、气势奔放的诗篇中,诗人运用浪漫的手法,驰骋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上天入地,把现实世界、神话世界和理想世界融合起来,描绘出一个色彩斑斓、迷离惝恍的诗的世界;塑造出一个志行高洁、顽强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两千多年来教育、感奋了无数读者,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情操,屈原也成为爱国者的榜样。,屈原的其它作品,离骚之外,屈原的重要作品是九章和九歌。九章是九首各自独立的诗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其中橘颂是他早年的作品,通过歌颂橘树风格,赞美人的高贵品格,可视为诗人勉励自己的作品;其余都作于诗人流放期间,内容全为忧国伤时的抒情,比离骚更为凄苦和沉痛。,九歌,九歌原为古曲之名,来源甚古。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离骚也说:“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可见在神话传说中,九歌是由禹之子启(即夏后开)从天上偷来人间的。屈原九歌之题,即袭用古曲之名。“九”非实指,乃表多数。是一组祭神的乐歌,共十一篇。,九歌是屈原流放江南时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改定而保留下来的,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九歌所祭祀之神分别为:天神(东皇太一)、日神(东君)、云神(云中君)、湘水之神(湘君、湘夫人)、司命之神(大司命、少司命)、河神(河伯)、山神(山鬼)、为国阵亡者之神(国殇)。最后一篇礼魂,是祭祀结束后的送神曲。整个这套曲子自成体系,大致再现了民间祭歌的基本风貌。,九歌具有明显的表演性。它是歌、舞、乐和一的,它中间有独唱,又有对唱和合唱,巫与神分脚色表演。这都具有一定的戏曲因素,是后代戏曲艺术的萌芽。九歌描写人物心理细腻深入。此外,九歌中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心理状态。,九章,九章是九篇抒情诗的总称,非一时一地之作。九章的内容与离骚基本接近,主要是叙述身世和遭遇。九章较离骚具有更多的纪实性。艺术上主要采取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手法,所表现的情感较为直接奔放,浪漫色彩则略逊于离骚。,天问,天问是楚辞中一首奇特的诗歌。所谓“天问”就是列举出历史和自然界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天问全诗几乎都由问句组成,这是罕见的。句式简短,节奏明快,能有效的宣泄积蓄已旧的激情。全诗基本以四言句为主,间以少量的五言、六言、七言;四句为一组,每组一韵,也有几少数两句一韵。全诗显得整齐而不呆板,参差错落,奇崛生动。,招魂,招魂是在怀王死后,屈原为招怀王之魂而作。内容主要是写天地四方的阴森恐怖,衬托楚国人间的美好,以次来招徕怀王的亡魂。诗中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采取了铺陈的手法,辞藻缤纷富丽,颇有汉代大赋的气象。,屈原的地位和影响,屈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其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后世文人如贾谊、司马迁等均受其影响。,齐梁时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评论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文心雕龙辨骚)这里说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词。楚辞的样式是屈原创造的,它突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扩大了诗句的涵量,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继屈原之后,宋玉、唐勒、景差效法屈原,从事楚辞写作;到汉代又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等人继续写作,使楚辞成为一个时期诗歌的代表性体裁,后人称之为骚体诗。,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首先,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歌样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就句式来说,楚辞以杂言为主,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就语言描写而言,楚辞善于渲染、形容,词语繁复,很重视外在形式的美感,这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其次,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现,想象的奇幻等。楚辞中另一浪漫特征表现在它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了一副副雄伟壮丽的图景。,再次,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向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由于屈原卓越的创造能力,使这一意象结合着屈原的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和情感经历,从而更富有现实感,也更加充实,赢得了后世文人的认同,并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后代文人墨客凭吊屈原的诗文不胜枚举,可见屈原精神感召力之深远。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阳、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勘测定界合同标准范本
- 农田作物品种改良和选育研究
- 内部项目管理规定
- 人民生活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高三学生地理质量调研试卷
- 2025年内分泌科代谢紊乱病例分析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高考检测卷(网校专用)附答案详解
- 天然气工程设计手册
- 2025年麻醉药理药代动力学知识与实务考察答案及解析
- 工作总结:回顾工作成果
- 2025司法协理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家庭居室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事业法人登记管理办法
- 承装修试许可证管理办法
- 2025楼宇平方效益评价规范
- 术后并发症护理
- 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常规项目自查记录表
- 粪污清运服务管理制度
- 医疗机构动火管理制度
- 孵化基地制度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