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切眼设计_第1页
综采切眼设计_第2页
综采切眼设计_第3页
综采切眼设计_第4页
综采切眼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刘店煤矿1044综采工作面切眼支护设计 编 制: 校 核: 矿掘进副总: 矿总工程师: 二九年二月十九日1044综采工作面切眼支护设计一、1044工作面地质概况1044工作面为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位于工业广场南840m,东北为工业广场,西临1046工作面(未采),南至煤层露头。面内有075钻孔(用水泥封孔)。工作面煤层总体呈单斜构造,走向近东西,倾向北西。倾角732。自切眼至收作线逐渐变缓。尤其在南部切眼附近倾角较大,达32左右。10煤深度-630-400米,自切眼至收作线逐渐变深。断层走向以南西向为主,倾向北西。影响工作面掘进的断层共有11条,其中影响风巷掘进的4条,影响机巷掘进的5条,影响切眼掘进的2条。1044工作面布置机、风巷各一条,机巷用于进风、出煤,风巷用于回风、进料。其机、风巷均按中线跟顶施工。该面10煤层整体走向近东西,倾向北西,根据周边钻孔、1044回风联巷揭露情况,10煤层厚1.683.26m,平均2.49m;结构总体简单,局部复杂,中下部含一层夹矸,厚0.30.8m左右。煤层直接顶为粉砂岩,厚7.63m,灰、浅灰色、含植物叶茎化石;基本顶为细砂岩,厚12.65m,灰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直接底为粉砂岩,厚3.48m,灰、浅灰色、富含植物根茎化石;老底为泥岩,厚1.78m,上部含0.72m厚的炭质泥岩。二、支护设计(一)、设计依据根据地质资料分析,该煤层顶板属于类,煤层为三类。锚杆支护参数选择按中等维护型的级进行选取。(二)、切眼断面及形状1、切眼断面设计(1)、按设备安装要求计算、切眼宽度根据工作面综采液压支架的外形规格确定,其计算宽度Bq按下式计算。 Bq=Bd+Bqj+BtBd: 为ZY680017/36YF型支架最小运输高度时的平面对角线长度6500mm;Bqj: 为支架最小运输高度时的平面对角线外缘与煤壁及采空区的两侧间隙之和,一般取500800mm,这里取500mm。Bt:为两帮单体的柱径之和200mm。得:Bq=Bd+Bqj+Bt6500500+2007200mm、切眼高度 工作面煤层厚度平均在2.5m,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为综采。根据支架安装求切眼轨道面以上的计算高度为Hq: Hq=Hp+Hz+Hj+Hg+Hl Hp: 切眼安装用平板车高度,320mm; Hz:综采液压支架的最小运输高度,1700mm; Hj:综采液压支架装平板车后,支架顶梁上平面距顶板支护体下缘突出面(点)的间隙,mm。Hj一般取200-500mm,切眼坡度起伏较小时,间隙 Hj可取较小值,反之,Hj应取较大值,这里取300mm。 Hg:为减小巷道高度,采取将轨枕埋于底板内,使轨枕上平面与巷道底板一致,Hg为轨道高度100mm。 Hl:为工字钢梁高度100mm。得:Hq=Hp+Hz+Hj+Hg+Hl3201700300+100+1002520mm。(2)、按切眼变形计算切眼上口及切眼两帮均不受采空区影响,顶板相对稳定,巷道变形不大。估计切眼两帮变形量Bb不大于200、顶底板变形量Hb不大于180。则巷道宽度B与巷道高度H分别为: B=Bq+Bb72002007400mm(毛宽) H=Hq+Hb2620+180=2700mm(毛高)2、切眼断面确定(1)、根据切眼采用锚带网+单体棚复合支护,为矩形,根据变形量以及上述计算的宽度Bq和高度Hq,确定切眼的宽度7200mm (净宽)和高度2700mm(净高)。 (2)、导峒净断面:37002600mm矩形断面。(3)、切眼刷大后净断面:72002600mm矩形断面。 (三)、切眼基本支护:“锚带网索单体棚”复合支护1、锚带网支护机、风巷均为“29U”型钢棚支护,巷道净宽均为4400mm。切眼上、下口采取打锚索补强支护(详见切眼上、下口支护设计平面图)。切眼采用导硐法施工,导硐施工确保一次成巷,严禁贯通后再进行卧底。导硐规格为:净宽净高=37002600mm,贯通后再刷大至设计宽度。导硐顶板采用5根M222400mm的高强锚杆,每根锚杆使用两支Z2550型树脂药卷加长锚固,铁丝网配合M型钢带护顶;顶锚杆株、排距800800mm。老塘侧采用M202000mm的锚杆,株、排距为1000800mm;棱形金属网配合M型钢带护帮,帮与顶网每200mm连接一处,煤壁侧采用180圆木配合菱形金属网背帮。刷大时必须一次成巷,刷大巷道规格:净宽净高35002600mm,刷大巷道的顶板采用5根M222400mm的等强锚杆,每根锚杆使用两支Z2550型树脂药卷加长锚固,钢筋网配合M型钢带护顶;顶锚杆株、排距800800mm;煤壁侧采用180圆木配合菱形金属网背帮,帮网与顶网每200mm连接一处,背帮要及时背严背实。切眼支护断面图见附图1。2、锚索支护导硐及刷大部分均需采用锚索进行补强支护。根据围岩赋存情况,采用钢绞线长度为6300mm,直径17.8m的锚索,每2.4m安装一排,每排4根,每眼4卷树脂药卷(1卷K2550型和3卷Z2550型)。锚索株距2m,距离两帮各700mm,锚索施工滞后迎头不得超过10m(导峒部分掘进期间完成锚索安装);导硐段与刷大部分交错布置。3、单体配合工字钢梁套棚导硐采用3.15m单体配合3.9m工字钢“一梁三柱”套棚,刷大部分采用3.15m单体配合3.9m工字钢“一梁三柱”套棚,支柱全部穿鞋,确保支柱初撑力不小于70KN/根,滞后迎头不超过3m,棚距800mm,单体之间要用防倒绳连接。三、支护质量要求及监测监控施工期间,要强化锚杆施工质量,严格控制锚杆角度,发现不合格锚杆及时补打。锚杆安装要牢固树立“初锚力第一”的观念,确保锚杆初锚扭矩符合要求,具体要求按局下发掘进生产技术管理规定执行。必须使用锚杆钻机安装锚杆,使树脂锚固剂充分搅拌混合。并使用快速安装工艺,即搅拌树脂锚固剂、上托盘、拧紧螺母一次完成。严禁用锤击或风锤搅拌的方法安装锚杆。为检查支护质量,及时设置相应的测站,对围岩位移、顶板离层状况、锚杆载荷等进行观测,同时要认真执行锚杆抽检制度。正常情况下要求每隔50m在巷道顶板中央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一个,顶板不稳定、地质条件恶化时可适当加密到3040m一处,检测锚杆受力的液压枕也要正常安设。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小班自检、大班日检和矿井抽检制度。 施工单位安排专人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