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城市群建设_第1页
论新城市群建设_第2页
论新城市群建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论新城市群建设摘要如果将城市群界定为被高速企业间的经贸、技术合作,共同举办一体化论坛、经贸合作洽谈和招商引资等活动;108一切以民生为主,尽快建立服务型政府。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建立立体交通体系如果说政府的制度创新是加速城市群形成的前提,那么,尽快建立立体交通体系则是加速城市群形成的基础,因为没有方便快捷的交通做基础,很难实现区域内外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乃至经济发展的互动。为此,1应根据区域自然特征,设计与建立资源和土地节约型的立体交通网络;2科学规划铁路、高速公路、快速交通、港口、地下、内河航运、海运和航空等交通体系;3引入市场机制,如BOT、BOOT、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金、市政债券等方式加速城市群形成。三建立开放型的城市经济系统,强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1应着力改变过去独立型的城市产业规划,尽快实行城市群内产业的规划,包括城乡之间产业的规划;2应对城市群内不同城市的功能加以定位,充分发挥各自的聚集和辐射作用;3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城市群经济,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而应促进国内外生产要素向这里聚集,真正达到112的目的;4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2/3态的过程,因而应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城市群之间或城乡之间有序地实现产业的淘汰或转移;5建立节约型的生产体系,着力发展产业集群,既符合中国国情,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各城市群都应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LOCALHOST四实行资源节约型的城市群发展战略有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的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7,是澳大利亚的1/30,加拿大的1/19,俄罗斯的1/9,美国的1/8。11因而,“蔓延式城镇化”陆大道,XX或城市群战略不适合中国,中国应走一条“高密度、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的城市群道路。参考文献1陈胜昌发展城市群和城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新方向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XX447502田炳信,周牧之中国财富聚焦两大宝鼎N新快报,XX11253李丽萍国际城市的形成经济机制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XX325294杨连云京津冀都市圈正在崛起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J河北学刊,XX457645徐康宁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竞争与合作J南3/3京社会科学,XX5196李本和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及其协调机制J理论建设,XX,247497姚士谋中国城市群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XX3、58苗长虹中国城市群发育与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XX409王佳宁区域新格局谁能“破冰”J改革,XX11扉页10杨连云京津冀都市圈正在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