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知能整合1课件鲁人版.ppt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知能整合1课件鲁人版.ppt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知能整合1课件鲁人版.pptx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知能整合1课件鲁人版.pptx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单元知能整合1课件鲁人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知能整合,考点直击,跟进练习,诗歌的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写景,在诗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边关冷月,荒山古道;大漠孤烟,岭南微草;晨钟暮鼓,雨打芭蕉;江岸踏歌,孤帆远棹写景往往不是为了展示这些客观形象,而是要把感情和思想寄寓其中。借景抒情,是诗歌的基本手法。读诗,必须熟悉写景的方法,并揣摩客观景物背后的主观情思。本单元中,情景交融的手法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考点直击,跟进练习,考点直击,跟进练习,一、情景交融的常见形式1.直抒胸臆诗人奔放的感情喷薄而发,以诗句形式直接表达出来。2.景中寓情诗人的情不直接表露,而是深藏于所描绘的景象之中。读者需要通过联想去体会形象生动的画面中所包含的情感。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3.情景交融,由景生情这类诗歌往往先写景,而景物描写之中已包含着情,所以称为情景交融。景物描写还起着渲染、烘托的作用,然后,诗人再由景而抒发感情。,考点直击,跟进练习,二、考查形式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技巧)?2.这首诗的某某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的?4.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5.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某一景物的某种特点的。三、答题步骤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具体诗句加以阐释。3.分析表达效果,即这种手法是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的感情的。,考点直击,跟进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考点直击,跟进练习,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词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明白作者抒的是什么情,可由下片“故乡惟有梦相随”一句得出这首词表达的感情思乡之情。然后从上片找出抒发思乡之情的意象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从中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之情的。参考答案: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的心情变得黯淡。看到远方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创设情境,情景交融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写景与抒情必须有机结合。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重意境的创设,达到情景相生的效果。情景相生就是把从生活中激发、熔炼出来的思想感情,同外界事物、自然景象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优美的艺术境界,达到抒情的最佳效果,使读者在完美结合的情与景中,留恋其情之浓重,景之优美。,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范文分析,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1.抓住景物特点描写。首先,抓住景物的特点,给予恰当的描写。不同地方的景色,甚至同一地方不同时令的景色,也都有不同的特点,只有抓住了所写景物的各自特点,并恰当地描写出来,才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准确地写好景物的特点。这就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和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描写景物。即使是很普通的景物,随时间变化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所给人的印象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必须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要把握住景物的特点,以及组成景物画面的各种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为了更好地展现景物的特点,应注意描写的顺序,方法有千万种,但原则只有一条:要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对象。景物要写得形象、生动、感人,要注意调动多种表现手法。如衬托、比较等修辞手法,还要注意语言的锤炼,感情的渗透,背景材料的穿插等。,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2.要抒发真挚的感情。首先,作者自己要有真情。喜怒哀乐为人之常情,作者在写作时,已经对所写的人、事、物、景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是客观存在的,应该作如实的表达。其次,抒情要自然。文章中的抒情,应该情不自禁、水到渠成,刻意安排反而显得做作。再次,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借助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往往能增强抒情的效果。,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1.请以“你听,多美”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审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听”和“美”二字:“美”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美”可以是自然的美,可以是社会的美,也可以是生活的美或艺术的美等;“听”则引入了文章所要表达的对象,“听”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要求所写文章应重在表达审美享受的过程,即为什么美,美在何处。整篇文章应表达对所听对象的由衷赞美之情。此外,一个“你”字,暗示了文章所要使用的人称,“你”可以具体有所指,也可以泛指,体现了美是一种共享的认识。,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文章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写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应给人以美感,使人去亲近自然,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写艺术之音(音乐美、诗歌美等),应给人以精神的陶冶;写生活之音、生命之曲、历史回声,应给人以向善、向美、向生活的理性哲思。无论选择哪一种,对美的感受都应符合客观审美标准,做到深刻而有感染力、震撼力,切忌将低俗的、不健康的东西误作为美。无论选择写记叙散文还是写景散文,都需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对所听对象的声音进行描写,对心灵陶冶的感受进行描写。特别是需要细腻的描写,把音乐效果转化为画面,把画面转化为音乐,重在审美意象的描摹,重在情感体验的发展。在结构安排上,可以通篇写音,让人一直听下去,越听越动情;也可以断断续续地写音,让人断断续续地听,时有时无,无声胜有声,让人欲罢不能。文章应当有激情,或辅以适当的议论。,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2.大自然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她可以启发人们去思索生活,去寻求生命的意义。高山教人以刚强,溪流教人以欢快,菊花教人以高洁,大海教人以胸怀豁达,森林教人以庄重沉静不一而足。请你结合自己的思想经历,以“大自然的启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这是一道颇具特色的话题作文题。写作此文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根据作文材料的行文特色,特别是写作要求可知,写好这篇作文,最好选用托物言志的散文体裁;第二,认真审读作文材料,仔细揣摩写作要求,从作文审题方面,切实把握好“大自然的人生启迪”的话题导向,并以此作为立意的基点。,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如同一朵玫瑰,每瓣花代表一个梦想,每根刺昭示一种现实。法国作家阿尔弗莱德缪塞请根据阅读后的感受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从整体上来理解,它蕴含着一个关系性话题:梦想与现实。缪塞之所以把“生活”比作“玫瑰”是因为他认为生活中有梦想,有现实;梦想像玫瑰花瓣,现实如玫瑰花刺。因此,可从整体上作如下立意:既要有梦想,又要立足现实(依托现实)。,范文赏评,原题再现,技法指津,写作练习,若抓住“每瓣花代表一个梦想”这句,可侧重“梦想”作如下立意:让梦想照亮(改变)现实。要知道越是现实如刺,越需要有梦想来激励自己,指引自己。或者说,现实难免让人沉沦,只有心怀梦想,才能拥有一个美丽人生;或者说,之所以感到生活美好,是因为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还有梦想。若抓住“每根刺昭示一种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