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之道(1)100407.ppt_第1页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1)100407.ppt_第2页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1)100407.ppt_第3页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1)100407.ppt_第4页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1)100407.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师简介,姓名:杨波职务:中国电信学院讲师、业务主管职称:高级经济师电话-MAIL:yangbo,国学与管理系列课程,团队建设与领导力(易经),中国式情境管理(儒墨道法),传统智慧与企业营销(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佛门管理(佛教),黄帝内经养生之道,“学”字是上面两支手,捧着爻辞,爻辞代表着中国文化。,“道”这个字上面是个“首”,“首”代表头,左边偏旁叫“走之”,古代叫辵部。这实际上表示头脑、思维象乘上了马车一样能在正确的道路上疾驶。学道,可以直透事物的本质。,引子,黄帝内经养生之道(1),中国电信学院杨波讲师,汇报提要,为什么学黄帝内经?解读生命,生命活力的解读魄肺神力肾(本能)精肾精神心神(心肾相交的能力)意脾神(运化)志肾神(定力)果断,胆识胆主决断聪(肾开窍于耳)明(肝开窍于目),为什么学黄帝内经?传统中医架构,天人合一文化观,人身心,环境,疾病观,健康观,失衡,均衡,症狀,辨证,诊治,施治,按蹻針灸汤药汗清下和溫補消開固鎮理止利,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四诊,八纲卫气营血六经藏腑,养生保健,禪定修道氣功吐納閱讀思維歌舞吟詠琴棋書畫起居作息飲食營養節令隨順環境衛生生態維護習武練身.,象,病理(形而上)病象(形而下),理,病理治则,治则治法,治法,为什么学黄帝内经?中西医的比较,中西医的比较,中医学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合称中医学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阐述了中医学的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素问的内容偏于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药物治疗学等基础理论。灵枢主要论述了针灸理论、经络学说和人体解剖学。,为什么学黄帝内经?四部医典,为什么学黄帝内经?重要性,1、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2、可以认知自我生命活力:魄力精神意志胆识聪明3、可以培养我们的洞察力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对日常生活的感悟,为什么学黄帝内经?人天整体观,黄帝内经的人天整体观,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在各部分在结构、生理、病理上互相影响。,外在受自然环境和生活模式的影响,主动的改造和适应,主观,客观,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内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形体与精神,的统一,内经,为什么学黄帝内经?任督二脉,为什么学黄帝内经?马王堆汉墓帛画,三足乌,三足蟾,为什么学黄帝内经?人体内部的统一,生理/心理精、气、神五藏六腑气血津液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人具有,人体内部的统一,阴阳互动五行生克,內稳态的統一,系统,要素,联系,状态,气血中和阴平阳秘,为什么学黄帝内经?人与自然(1/5),一、人是自然变动下的产物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八紀:八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綱紀五里:東、南、西、北、中五方之道理素問寶命全形論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二、人类仰赖自然条件而生存(1)无机环境:天文、气象、地形、土壤、水文(2)有机环境:微生物、植物、动物(3)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法令、制度、价值观-,自然,人文,为什么学黄帝内经?人与自然(2/5),三、人体与自然有共同规律,人与自然,共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彼此有许多互相通应的关系,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府,人体內的物质代谢,清阳之气上升外达浊阴之气下降內入,为什么学黄帝内经?人与自然(3/5),四、自然对生理的影响,春夏长夏秋冬木火土金水温热湿燥寒生长化收藏,五行,五气,五化,五时,靈樞五癃津液別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則為溺與氣,素問平人氣象論春胃微弦曰平,夏胃微鉤曰平,長夏胃微軟弱曰平,秋胃微毛曰平,冬胃微石曰平,素問六節藏象論心者通于夏氣,肺者通于秋氣,腎者通于冬氣,肝者通于春氣,脾胃通于土氣,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而人氣生,日中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为什么学黄帝内经?人与自然(4/5),五、自然变化与疾病,邪:超越人体的适应力,导致人发病的外在因素。正:人体的调节机能和抗病的能力。,季节性疾病素問金匱真言論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虐,饮食失宜靈樞五味篇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偏嗜五味素問生氣通天論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殃,为什么学黄帝内经?人与自然(5/5),六、顺应自然为养生之道,素問上古天真論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勞則氣耗久視傷血久行傷筋導引按蹻,人,是自然变化的产物赖自然条件以生存与自然有共同规律的生理病理受自然影响若顺应自然則健康,1.天人相应(人为小宇宙)2.人天为统一体(大小宇宙相联系),黄帝内经的人天观,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相克图,五行相生:木生火: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故木生火.火生土:火灼热,能焚木,木焚灰,灰即土,故火生土.土生金:金隐石里,附于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少阴之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故金生水.水生木: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故水生木,五行相克:天地之性也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五行的意象思维(1/3),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的意象思维(2/3),五行的意象思维(3/3),人体五藏之象,精,气,神,精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神是生命活动的表现。,精、气、神在人体中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贯穿于生命活动过程的始终。,精、气、神是人体三宝,是生命现象产生和变化的根本。,为什么学黄帝内经?精气神(1/4),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精,精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精的来源有两方面:即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源于父母,藏于肾脏,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源于脏腑,由食物所生,为后天之本。,为什么学黄帝内经?精气神(2/4),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自然界的一切事务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气具有很强的活力,不停地运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推动作用。气的来源和化生主要有三种途径:其一,禀受于先天之精气;其二,来源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谷气)其三,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气,为什么学黄帝内经?精气神(3/4),神是在精和气的基础上产生的。广义地讲,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表现。狭义地讲,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知觉、意识、思维活动。神是由先天之精生成,并需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来充养。,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神,为什么学黄帝内经?精气神(4/4),人之所藏精,譬如油;人身之气,譬如火;其光亮,譬如神。油量足则火盛,火盛则亮度大;反之,则油干火熄而光灭。所以人身精满则气旺,气旺则神全。,为什么学黄帝内经?阴阳平衡,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阴阳是互为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阳气偏胜,则身体发热、无汗而喘;阳极阴竭,故齿干、烦闷,腹满,预后不良。,阴气偏胜,则身体恶寒,汗出,身寒战慄,四肢厥冷;阴极阳衰,故腹部胀满,预后凶险。,阴阳失调,八纲辨证,阴阳里表寒热虚实,汇报提要,上古天真论大道总纲,上古,指远古时代。因此这里的上古实指人类的早期生活时代。,天真,先天之真气。元气本于先真,所以称为“天真”,实质是指形成人体生命的本源物质,它由先天之气、后天之气以及呼吸之清气相合而成。,上古天真,即上古之人保养先天真气以益寿延年。原文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上古天真论探讨生命的法则,生命是一个过程黄帝问生死生死在于人及其脏腑能否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人为什么会得病习性造病(好、欲)大道总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脏腑本性也是人性所不及,黄帝内经第一章讲了什么?(一),上古天真论本性最天真,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上古天真论(一),生命是一个过程,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晙作,精之至。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道德经55章,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上古天真论(一),(黄帝)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问衰老的原因是在时代还是在人在于人及其脏腑能否“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人为什么会得病习性造病(好、欲),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上古天真论(一),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大道总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脏腑本性也是人性所不及,四阶段,元,亨,利,贞,动态(时),四象,静态(位),上古天真论时与位,变通者,趣时者也。,上古天真论女七男八,人因何而生,因何而死?(性的问题)男女的差异:女七男八为什么女人比男人老的快?男人、女人谁更长寿?男女养生修炼的差异,黄帝内经第一章讲了什么?(二),上古天真论女七的规律,上古天真论(二),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上古天真论男八的规律,上古天真论(二),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上古天真论人的生命节律,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跑)。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快走)。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灵枢天年第五十四,上古天真论道家养生法则,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上古天真论本性最天真,道家修炼的层次,上古天真论养生七法则,上古天真论养生七法则,汇报提要,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十二辟卦图,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十二时辰养生法,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子时(夜里111点),胆经当令,丑时(夜里13点),肝经当令,寅时(夜里35点),肺经当令,卯时(早晨57点),大肠经当令,辰时(上午79点),胃经当令,巳时(911点),脾经当令,午时(上午1113点),心经当令,未时(下午1315点),小肠经当令,申时(下午1517点),膀胱经当令,酉时(下午17-19点),肾经当令,戌时(晚上1921点),心包经当令,亥时(晚上21-23点),三焦经当令,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十二时辰养生法,晚上0:00中午12:00,中午12:00晚上24:00,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十二时辰养生法,“因天之序”人体生命日节律,人为什么会失眠?几点钟醒来最危险?为什么必须吃早餐?子午觉意味着什么?什么时候做事效率最高?几点房事最理想?,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子时(好好睡觉),复,子时(夜里111点),胆经当令,1、养生机:子时一阳生凡十一藏取决于胆2、为什么十二生肖“鼠”为首失眠的原因与治法,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丑时(养养肝血),1、左肝右肺(降龙伏虎最难)2、肝藏血,肝主筋3、将军之官,谋略出焉将军很“牛”,但出手要三思,临,丑时(夜里13点),肝经当令,足厥阴肝经,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降龙伏虎,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寅时(要“肃降”),1、经脉为什么从肺经开始?相傅之官2、老人早醒意味着什么?3、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钟的原因,泰,寅时(夜里35点),肺经当令,手太阴肺经,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睡觉曲线,清醒淺眠中眠深眠,b(13Hz)a(813Hz)q(48Hz)d(0.54Hz),REM,睡觉的实际曲线,90分鐘,90,90,90,90,約八小時,腦波頻率,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熟睡的好处,酣睡和深睡期是身心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身心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有何意义?,恢复有序化的身心协调状态(健康),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卯时(应大便),1、天门与地户2、肺与大肠相表里3、便秘与拉稀(主津所生病),大壮,卯时(早晨57点),大肠经当令,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辰时(要吃早饭),1、为什么一定要吃早饭?2、早饭吃多会不会发胖?3、“胃经”的含义?4、血病与胃(主血所生病),夬,辰时(上午79点),胃经当令,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巳时,1、脾主运化2、脾主身之肌肉3、脾在志为思,思伤脾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乾,巳时(911点),脾经当令,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午时(小睡片刻),1、午时一阴生2、子午功(心肾相交)3、为什么要午睡?4、午“马”的含义,姤,午时(上午1113点),心经当令,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未时(吸收精华),1、受盛之官,化物出焉2、午饭要吃好3、心与小肠相表里,遯,未时(下午1315点),小肠经当令,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申时(好好学习),1、朝而受业,夕而习复2、膀胱与肾相表里3、存储津液,气化则能出矣,否,申时(下午1517点),膀胱经当令,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头痛的治疗,头痛的原因,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酉时(“肾”最重要),1、肾主藏精2、肾神为志3、酉“鸡”的内涵4、酉时发低烧是肾气大伤5、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补肾,观,酉时(下午17-19点),肾经当令,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戌时(要快乐啊),1、“心包”解2、阴气正盛,阳气将尽3、膻中者,喜乐出焉4、敲打心包经的好处,剥,戌时(晚上1921点),心包经当令,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亥时(阴阳交和),1、“三焦”解2、“亥”字解3、房事最佳时机,坤,亥时(晚上21-23点),三焦经当令,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说文解字,床上两个人,左边是女人,右边是男人。,像个葫芦,上顶天,下立地,中间代表天地相和、阴阳相交,整体表示宇宙初生的混沌状态。,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养生穴位,重要的养生穴位,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洗脚与养生,足,三阳经(结束),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三阴经(开始),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春天生阳固脱夏天除湿去暑秋天润肺润肠冬天温暖丹田,一天当中的养生法则十二经脉走向,十二经走向及交接规律,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手三陰,手,胸,足,頭,手太陰肺,手少陰心,手厥陰心包,足太陰脾,足厥陰肝,足少陰腎,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手太陽小腸,足少陽膽,手少陽三焦,足太陽膀胱,中焦,(頭),(胸),(胸),(胸),(頭),(頭),(起),汇报提要,四季如何养生因天之序,生,长,收,藏,肝,心,脾,肺,肾,四季如何养生十二消息卦,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十一月份,十二月份,一月份,春季,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夏季,五月份,六月份,七月份,八月份,九月份,十月份,冬季,冬季,冬季,春季,春季,夏季,夏季,冬季,冬季,冬季,四季如何养生春季养生法(发陈),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2月4日,2月19日,3月6日,3月21日,4月5日,4月20日,四季如何养生春季养生法(护肝),风气当令,阳气升发,五行属木(肝属木),病多在头。故春季易患风邪(如伤风感冒、精神病患者复发)及肝病(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养,致使肝阳偏亢、因而发生头痛、眩晕、血压升高等)。所以春季养生的原则是“养肝、调肝、防肝脏病”。为防治上述疾病,要坚持头部九宫穴位按摩及干梳头、搓脖子等。春季可多吃韭菜、菠菜、芹菜、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蜂蜜、虾、鱼、肉、蛋等补肝益肾的食物。春季乍暖还寒,要随时增减衣服,防止风寒等症侵袭。,四季如何养生夏季养生法(一定要出汗),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5月5日,5月21日,6月6日,6月21日,7月7日,7月23日,四季如何养生夏季养生法(补心),暑及湿气当令,阳气至极,五行属火(心属火),气候炎热、病多在心腹。故夏季易患心病(高温使一些心脏病患者急躁、激动、呼吸急促,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而发生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肌梗塞等),热病,脾病(脾不健运,湿气困脾而腹泻)。所以夏季养生原则是“补心、防心脏病”。夏季要坚持每天做两遍“胸腹部五行按摩法”或“胸腹部九宫连环按摩法”可强心、舒气、调理脾胃。还要防中暑及空调病。要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和盐分的消耗。做菜时佐以醋和大蒜防腹泻。,四季如何养生秋季养生法(与鸡俱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8月7日,8月23日,9月8日,9月23日,10月8日,10月23日,四季如何养生秋季养生法(防燥),燥气当令,阳气下降、阴气上升,五行属金(肺属金),病多在肺。故秋季主要防肺部疾患(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又因秋季干燥,老年人易感燥邪,出现鼻燥、唇干、咽干、口渴、尿少、便秘甚至有声音嘶哑、咯痰带血等症状,因此要注意防燥。所以秋季养生原则是“防燥生津,补肺、防肺脏疾病”,每天要坚持10分钟以上腹式呼吸及扩胸运动。秋季冷暖多变,除注意调节冷暖外,要多饮温开水、淡茶,常吃杏仁、百合、银耳、梨、番茄、萝卜、香蕉、芝麻、莲子、大枣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慎食辛辣冰冷食品,戒烟忌酒。,四季如何养生冬季养生法(无扰乎阳),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11月7日,11月22日,12月7日,12月22日,1月5日,1月20日,四季如何养生冬季养生法(补肾),寒气当令,阳气闭藏,阴气至极,易感寒邪,五行属水(肾属水),肾阳不足,病多在肾。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死亡率都以冬季为最高,其原因是冬季老人肾气虚弱、免疫力降低,风寒邪气可促使心脑血管病及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所以冬季养生原则是“养肾、强肾、防治肾病”,要每天坚持晚上躺下后及早晨起床前各做一遍“胸腹部五行按摩法”,然后躺着左右侧卧用空拳上下搓腰眼1分钟以上,可有效的强化肾气、提高免疫功能。每天还要坚持睡觉前及起床后干梳头、搓脖子各100次、头部九宫按摩各一遍、可有效的防治脑意外。冬季出屋前,用冷水洗脸、扑鼻并按摩迎香穴1分钟,可防风寒感冒。日常要避寒保暖,保护肾脏,可吃温肾益肾的食品,如枸杞、山药、羊肉、鸡肉等。,四季如何养生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汇报提要,儒释道养生儒家(生活对治法),一、重当下,二、强调责任,赞美婚姻,三、重心性觉悟和道德标准,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壮之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老之时,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斯可以为士也?养心莫善于寡欲我四十不动心,儒释道养生大中至正(修行才是良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