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厂净化工段工艺_第1页
合成氨厂净化工段工艺_第2页
合成氨厂净化工段工艺_第3页
合成氨厂净化工段工艺_第4页
合成氨厂净化工段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成氨厂净化车间,主讲人:组长:徐壮组员:何正其张书明梁曦艾芳芳谭冰玉王妍,净化工段,1脱硫岗位2变换岗位3脱变岗位4脱碳岗位,净化车间脱硫岗位,一、岗位任务采用湿式氧化法,用碱性溶液稀氨水脱除造气岗位半水煤气中的H2S,用静电除尘器,清洗塔除煤气中的煤焦油、粉尘等杂质,使水煤气得到净化,根据全厂生产情况,调节系统送气量和脱硫液循环量,制得合格的半水煤气供后工段使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吸收反应:NH3+H2SNH4HS再生反应:2NH4HS+O22NH3+2S+H2O,催化剂,二、工艺流程方框图:,一、脱硫,气柜,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罗茨鼓风机,冷却器,预脱硫塔,静电洗涤塔,冷却器,二、液体(用HCl,除污水)碱液上进标志为黄色,贫液槽,脱硫泵,脱硫塔,再生塔,贫液槽,富液槽,预脱硫泵,预脱硫塔,富液槽,再生塔,贫液槽,三、污水系统,热水池,热水泵,变压吸附,凉水泵,凉水塔,除尘塔,洗涤塔,冷却塔,聚AlCl3(HCl),脱硫岗位的工艺流程图,四、工艺指标(一)压力(表压)罗茨鼓风机进口气体压力:2.54.5kPa.罗茨鼓风机出口气体压力:49kPa.喷射器进口总压力:0.350.45MPa(二)温度.罗茨鼓风机进口气体温度:40.净氨冷却塔出口气体温度:35.罗茨鼓风机出口温度:115.(三)成分.脱硫出口H2S:0.050.09mg/L氨水浓度:1015tt半水煤气氨的含量0.5%;大于0.6%.静电除焦.大于1%减量;大于2%停车(四)液体脱硫塔:30%90%脱硫贫液槽液位:250400cm脱硫富液槽液位:250450cm正常操作要点(1)保证脱硫液质量(2)保证半水煤气脱硫效果(3)严防气柜抽瘪以及机、泵抽负压、抽空(4)防止带液和跑气(5)保证半水煤气得除焦效率,净化车间变换岗位,一、岗位任务来自压缩工段半水煤气中的co,在一定温度与压力条件下,借助于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于水蒸气进行变换反应,生成CO2和H2,制得合格的变换气,利用系统中的若干变换设备,合理利用反应热合充分回收余热,降低能耗。二、生产原理.CO+H2OCO2+H2+Q三、工艺流程(一)气体流程来自压缩工段的半水煤气,经除油器除油后,由塔底进入饱和蒸汽与热水逆流接触增湿升温后由塔顶出来,与适量蒸汽一起经过水分离总分离,催化剂,T、P,水桶.然后进入住热交换器,管内和中间热间管内,由变换器加热至反应所需的温度,在通过电加热器进入中变电炉上段进行变换反应,为调节床层温度,其中一小部分半水煤气不经过主热交和中间热交而通过1和2副线直接进入中变炉上,下段以调节床层温度,去中变炉上段变换反应。反应后的气体进中间热交管间冷却。降温后进入中变炉下段完成变换反应。其中,从上段出来的一小部分气体不经中间换热器,而通过3副线直接进入下段,以调节下段床层温度。变换气从中变炉。下段出来后,依次进入主热交管间冷却降温,进入第一调温水加热器进行调温然后从顶部进入低变炉进一步完成变换反应。其中一小部分变换气不进一调温换热而直接进入低变炉上段以调节上段床层温度,从上段出来的变换气经第二温水加热器换热后进入低变炉下段,其中一小部分变换气不经第二调温换热的直接进入低变炉下段以调加热,本系统循环水后进入第二水加热,加热来自供水岗位的脱盐水以回收热量,变换气再经过冷却器降温,经过分离器分离液滴后进脱变工段。,(二)液体循环循环热水从饱和塔底部通过”u“型水封溢流至热水塔。在由热水泵打入第一加热器,第二调温水加热器,第一调温水加热器运用,加热后进入饱和塔循环使用。四、工艺指标(一)压力(表压)系统进口气体压力:0.8MPa,系统压差:0.15MPa,蒸汽压力:1.01.15MPa(二)温度.中变上段热点温度:440460.中变下段热点温度:420440.低变上段进口温度:190200.低变下段热点温度:180190.进饱和塔热水温度:140160.热水塔出口气体温度:80.变换系统出口气体温度:2535.低变时入口温度:180.(三)成分。系统出口co:二机:2.53.0%.三机:2.02.5%.四机:1.41.8%.五机:1.31.6%中变出口co:38%中变进口H2S:0.2mg/L中变出口H2S:0.10.2%mg/L循环热水总固体含量:200500mg/L;PH值:8.59.5;Cl2:2050mg/L,(四)液体:饱和塔液位:5070%。热水塔液位:2080%储水槽液位:1/22/3(五)其他.饱和比:0.4.热水泵电机电流103A除油器清洗:122/天.备机盘车:122/班五、正常操作要点(一)中变层的温度的控制.(二)低变床层温度的控制.控制好低变炉上下口段温度在工艺指标范围内.(三)变换气中CO含量控制.根据半水煤气流量,循环水温度及CO变换率等变换及时调节水汽比,控制好半水煤气饱和温度和添加后的温度在正常工艺范围内.(四)加强热量回收,降低能量消耗.(五)按时巡查记录.,变换岗位工艺流程图,净化工段变脱岗位,一、岗位任务采用湿式氧化法用氨水溶液来脱除变换气中的H2S,以满足后工段的工作的生产需要。二、化学反应方程式:吸收反应:NH3+H2SNH4HS.再生反应:2NH4HS+O22NH3+2S+2H2O.三、工艺流程简述.(一)气体流程.变换气由变脱塔底部进入与脱硫液逆向接触,脱除变换气中的H2S。气体由变脱塔上部出来,进入气水分离器分离液机后进入精脱槽。进一步脱除H2S后出压缩工段。(二)液体再生流程吸收H2S的脱硫液由变脱塔底部出来后被送至喷射器。形成射流,自吸入空气使之氧化再生.并析出单质硫再生后的脱硫液到循环槽,由变脱泵打入变脱塔循环使用,析出的硫泡沫流至硫泡沫槽.进行硫的回收.,催化剂,变脱岗位工艺流程图,五、工艺指标(一)压力(表压)系统进口:0.80MPa.再生压力:0.350.45Mpa.系统压差:0.01Mpa.(二)成分.氨水浓度:1015tt.变脱塔出口H2S:30mg/m精馏塔出口HS:20mg/m(三)液位.变脱塔液位:3080%.循环槽液位:150250cm.(四)其他变脱泵电机电流289A备机盘车:122/班六、正常操作要点(一)保证变换气脱硫效果.根据变换流量及气体中H2S.及时调节脱硫液。循环量及其成分,并保证再生效果良好.(二)严防变换气带水.做好与变换的联系.按时排污.(三)保证再生,严防空气量倒液.及时调节温度及减压后的压力,根据要求调节好喷射器的开关组数,严防空气管倒液.(四)控制好液位及液面.(五)巡回检查.,3,3,净化工段脱碳岗位,一、岗位任务在2.7MPa的压力和常温下,用碳酸丙稀脂吸收来自氢氮气压缩机四段出口变换气体中的CO2、H2S等气体,制得合格的净化气(CO20.4%)返回氢氮压缩机五段入口。吸收的CO2后的碳丙,经闪蒸、常解、真解、气损后循环使用,以保证生产连接运行。闪蒸气体送变压吸附回收利用。二、工作原理.在不同压力下,碳酸丙烯脂吸收CO2的能力不同,加压吸收,减压得再生。三、工艺流程(一)吸收:由氢氮压缩机四段出口(2.7MPa).来的变换气进入变换冷却器.冷却后的变换气进入变换气分离器分离夹带哦油水后.从脱碳塔底部进入脱碳塔与塔顶喷淋下来的碳丙液在填料段进行传质吸收,脱除CO2后的净化气(CO20.4%),往碳丙分离器分离器分离气体中夹带的部分碳丙液后进入闪蒸洗涤塔的净化气洗涤段,进一步洗涤夹带的碳丙进入洗涤分离器,分离夹带的稀液压进精脱硫槽,脱除H2S,脱硫后的净化气送氢氮压缩五段.,(二)再生:吸收的CO2的碳丙富液从脱碳塔出来,进入涡轮机进行能力回收后减压至0.4MPa左右,进入闪蒸槽进行闪蒸,使溶解在碳丙液中的大部分N2、H2及少量的CO2解析出来,解析出来的闪蒸气送至变压吸附岗位回收利用。经过闪蒸后的碳丙进入再生塔,经常压、解吸、空气气提后,溶解子啊碳丙中的CO2几乎全部解析出来。解析后的碳丙进入循环槽,然后经过脱碳加压送至碳丙冷却器冷却后送脱碳塔循环使用。四、工艺指标(一)压力(表压)进系统变换压力:2.7MPa.脱碳塔压差0.05MPa.闪蒸压力:0.40.45MPa.(二)温度入系统变换气温度:冬季30.夏天40.入塔碳丙液温度:冬季2030.夏天3040.罗茨鼓风机出口温度80.(三)气液比吸收气液比:PC30时L/L60.PC40时L/L50,气提气液比:1020L/L.(四)成分变换气CO2:2527%净化气CO20.4%.O20.2%PC浓度98%含水:2%稀液浓度高:812%低:46%(五)液位.脱碳塔:1/22/3闪蒸塔: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