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和技巧,第二外科的常万琦,教学目的是,掌握体温测量的方法来判断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内。2、学习PPT沟通,病例分析,13床患者张三,年龄45岁,意识模糊。三级脑外伤手术后第三天,家属刚在9:50点给病人擦洗身体,10:00的小李护士早上给病人量了体温。3、学会沟通PPT,用东西准备,消毒温度计几个(容器2个,一个装有干净的温度计,另一个装有用过的温度计)检查是否扔到35以下,清点消毒纱布、笔记本、笔、弯板等的数量,肛门温度为卫生纸、润滑剂、棉签用什么方法把温度计扔到35以下。4、学会交流PPT,测量体温的操作步骤,1。检查姓名和床号,评估患者的双核对,以评估病情、年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以下相应活动:进食、饮水、热敷、洗澡、灌肠和剧烈运动。5、学会交流PPT,测量体温的操作步骤,2。与患者合作,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病人的家人拒绝测量体温。你是做什么的?6.学会与PPT沟通,并采取温度测量程序。3.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测量地点。口腔温度,腋窝温度,肛门温度,7。学习交流PPT和测量体温的操作步骤。将温度计的水银端放在腋窝温度位置:的腋下。贴近皮肤的方法:用纱布擦拭一侧腋窝。指导病人将手臂弯曲到胸前。取出温度计333610分钟。排除禁忌人群:为什么肩膀受伤或体温计瘦弱的人要用纱布擦干汗水?8、学会沟通PPT,测量体温的操作步骤,舌下热巢口温部:的方法:指示患者保持安静,通过鼻子呼吸,不要咬温度计: 3分钟,禁忌人群:婴幼儿处于异常昏迷状态,如果温度计被口呼吸意外咬伤怎么办,9、学会沟通PPT,测量体温的操作步骤, 肛门温度位置:侧卧,俯卧,弯曲膝盖,仰卧。方法:润滑水银浴上方约2.5厘米的插入长度:成人3-4厘米,儿童2.5厘米,婴儿1.5厘米。 取出体温计后,为患者擦拭肛门:3分钟。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心肌梗塞患者,10名,学会交流PPT,测量手术程序的温度,4名。拿着表格,阅读并记录实习护士王收集的体温计。用手直接握住水银端进行阅读。对吗?张三的体温是39。家庭成员问这是否正常。11.学会交流。体温异常患者的护理。如果张三的体温是39,家人会问体温是否正常?为了评估体温是否正常,口腔温度:平均37.0(范围36.3-37.2),腋窝温度:平均36.5(范围36.0-37.0),肛门温度:平均37.5(范围36.5-37.7),发热程度划分(根据口腔温度)低烧37.5-37.9中度发热38.0-38.9高热39.0-40.9超高热41清理使用,消毒温度计用温度计放入盛有消毒剂的容器中浸泡30分钟,取出清水冲洗至35度以下,干燥后放入干净容器中备用,13、学会沟通PPT,发烧病人的护理,1。补充营养和水分,鼓励患者多喝水,每天3000毫升为宜,促进毒素代谢产物2的排出。加强对病情的观察,按时监测体温在39以上,每4小时测量一次,如果体温降至37.5每天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谈时间》梁实秋课件
- 亲有过谏使更课件
- 护理人员生物污染预防
- 经济管理系工作总结
- 公司级安全培训频率课件
- 公司级安全培训模板课件
- 零售行业招聘年终总结
- 青年医生病历汇报
- 语言表演教学汇报
- 舌系带过短护理
- 盆腔炎性疾病护理查房课件
- 创伤急救(中医骨伤科学十三五教材)
- 陈德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之一
- 抖音短视频运营一周选题表(每周选题策划)
- 高中生社会实践报告表
- 海南经济特区工伤保险若干规定
- 人体解剖学动作分析
- 某水利水电工程二期混凝土施工监理细则
- 防错原理及案例课件
- DB37-T 1997.1-2019.物业服务规范 第1部分:通则
-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上册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