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第三节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第四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第六节血浆清除率,第七节尿的排放,.,概述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排泄:由排泄器官将体内一些物质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器官排泄物肾脏(主要)水、尿素、肌酐、盐类、药物、毒物、色素等肺脏co2、水、挥发性药物等皮肤及汗腺水、盐类、少量尿素等消化道钙、镁、铁、磷等无机盐,胆色素,毒物等唾液腺重金属、狂犬病毒等,.,肾脏的功能(一)泌尿:(主要)排除代谢终产物、过剩的电解质及进入体内的异物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尿生成过程:滤过重吸收分泌(二)内分泌:肾素:对血容量和血压起调节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红细胞的生成激肽、前列腺素:参与局部或全身血管活动的调节1,25二羟VitD3:调节钙的吸收和血Ca2+平衡,.,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肾的功能解剖(一)肾单位肾单位: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人的两侧肾约有170万-240万个肾单位。,.,集合管:在尿液浓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每一集合管接受多条远曲小管运来的液体。许多集合管又汇入乳头管,最后形成的尿液经肾盏、肾盂、输尿管而进入膀胱,由膀胱排出体外。,.,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肾单位: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髓旁肾单位)(二)球旁器: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1.近球细胞:入球小A膜内的肌细胞呈上皮样变,内含分泌颗粒=肾素;对牵张刺激敏感感受器;肾交感N支配2.致密斑:髓袢升支粗断的远端,细胞呈高柱样变、斑状突起对远曲小管中的Na+、Cl-敏感,并将信息经间质细胞传递至近球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3.间质细胞:位于入球A、出球A和致密斑之间的一群细胞,成锥形,底部朝向致密斑吞噬和收缩功能,.,肾交感神经:递质是,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素释放。未发现肾有副交感神经支配。肾的血液供应腹主A叶间A弓形A小叶间A入球小A肾小球Cap网出球小A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或直小血管小叶间V弓形V叶间V肾V两套毛细血管网1.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特点:血压高(40-60%ABP),利于滤过。2.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特点:血压低,利于重吸收。,(三)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肾血流量及其调节1.肾的血液循环特征血供丰富,血液分布不匀:皮质外髓内髓=9451压力高低不同:肾小球毛细血管网高利于滤过肾小管毛细血管网低利于重吸收流量大,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流量心输出量1/41/5;在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稳定。自身调节机制:,管-球反馈,肌源学说,.,2.肾血流量的调节方式,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80mmHg180mmHg)变动时,肾血流量仍然保持相对恒定肌源学说:当A压A管壁平滑肌紧张性而收缩血流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管-球反馈:当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致密斑感受到远曲小管液Na+Cl-致密斑将此信息反馈至肾小球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通过致密斑感受器肾内产生的前列腺素、腺苷和儿茶酚胺等也参与管-球反馈,.,N-体液调节:神经因素应急时交感N兴奋NE释放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体液因素应急时NE、E、VP、A、ET分泌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PGI2、PGE2、NO和缓激肽等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腺苷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在通常情况下通过自身调节保持肾血流量的相对稳定,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交感神经及E使血液重新分配,肾血流量,脑、心脏血流量,.,复习思考题1.肾血流量的特点是什么?2.试述肾脏的生理功能。,.,滤过: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分子外血浆中其他成分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的过程,滤过三要素:屏障、动力、阻力,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滤过的实验证据:肾小囊微穿刺抽取液体分析发现,除蛋白质外,所含的成分及其浓度与血浆基本一致,而且渗透压和pH值也与血浆近似。,原尿=血浆的超滤液,血浆与原尿比较,.,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度量指标1.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体表面积为1.73m2的个体,其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180L/d/1.73m2测定方法:用测定菊糖的血浆清除率代表GFR(见本章第六节)2.滤过分数(glomerularfiltrationfraction,GFF)概念:GFR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百分比GFFGFR肾血浆流量10012566010019说明当血液流入肾脏时,约4/5的血浆经滤过进入肾小囊腔生成原尿肾小球滤过率大小决定于滤过系数和有效滤过压。滤过系数:即滤过膜的面积及其通透性的状态,.,一、滤过屏障滤过膜,水分子,阳离子,葡萄糖,小分子阴离子,白蛋白,蛋白质,1.组成,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滤过膜的三层结构:组成机械屏障内皮细胞上的小孔(窗孔50-100nm)防止血细胞通过。基膜:是主要的屏障。微纤维网的网孔(4-8nm)允许水和部分溶质通过。肾小囊的上皮细胞:滤过裂隙膜上有直径4-14nm的孔,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滤过屏障的通透性特征:机械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通透性不同:,2.0nm能自由滤过半径2.04.2nm随半径滤过4.2nm完全不能滤过,分子量69000单体可通过,如:Hb的分子量为64000本可通过,但在血浆中与球蛋白结合成复合物时则不能通过,正常无Hb尿;但当大量溶血时,游离的HbHb尿,白蛋白有效半径为3.6nm却很难滤过?,静电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所带电荷的不同,通透性不同,带正电荷的溶质最易通过;中性溶质此之;负电荷溶质不能通过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出现蛋白尿,.,二、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滤过平衡:有效滤过压下降到0特点:正常时,毛细血管压和囊内压基本不变,胶体渗透压易变(胶体物质滤不出)正常时,出球段除血浆流量快时外,一般无滤出,故为滤过的贮备段,.,三、影响滤过的因素,1.滤过膜,面积,通透性,机械屏障作用血尿(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2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滤过面积GFR尿量,2.有效滤过压,构成决定滤过的因素,也是影响滤过的因素,构成因素中的任一因素发生变化,均会影响GFR,.,2.有效滤过压,肾小球Cap.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有效滤过压,GFR尿量,=,如:大失血交感N+、NECap.收缩高Bp病晚期肾A入硬化而缩小,如:快速大量输液稀释胶渗压肾病综合症,如:结石、肿瘤,.,3.肾小球血浆流量,由图可见: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肾小球血浆流量(RPF)时血浆胶体渗透压(COP)上升的斜率。曲线A:RPFCOP速快曲线C:RPFCOP速慢曲线B:正常RPF时COP速,由图可见:沿着毛细血管全长,随着水和溶质的滤出,胶体渗透压渐有效滤过压渐(=0时称滤过平衡)滤过平衡的位置决定着毛细血管滤过的长度。,结论:RPF快COP速慢滤过平衡位置近出球A端GFR;反之则GFR。,.,小结:影响滤过的因素,.,复习思考题1.尿是如何生成的?2.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第三节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概述重吸收: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分泌:上皮细胞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重吸收和分泌的证据:比较下表原尿与终尿中成分的质和量可见:蛋白质、葡萄糖原尿中有终尿中无(=重吸收);肌酐、氨原尿中微量终尿中大量(=分泌)比较原尿与终尿量:原尿量=125ml/min6024=180L/d终尿量=1-2L/d(=重吸收),.,一、物质转运方式,1.方式被动: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泵、转运体),2.途径跨细胞转运:小管液中的物质管腔膜肾小管上皮细胞基侧膜组织间隙细胞旁转运:小管液中的物质(H2O、CL-、Na+肾小管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组织间隙,.,同向转运:两种物质与细胞膜上的同向转运体结合,以相同方向通过细胞膜逆向转运:两种物质与细胞膜上的逆向转运体结合,以相反方向通过细胞膜。生电性转运:转运过程中出现电位差电中性转运:转运过程中无电位变化,.,二、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一)Na+、CI-和水的重吸收1.近端小管重吸收70%Na+、CI-、K+和水,85%的HCO3,葡萄糖、氨基酸全部被重吸收;泌H+。重吸收的动力:Na+泵Na+的重吸收前半段:主动过程管腔膜:大部分Na+与Gs、aa同向转运、与H+逆向转运主动重吸收管周膜:Na+-K+泵后半段:被动过程Cl-顺浓度差经紧密连接处重吸收管两侧电位差Na+顺电位差经紧密连接处重吸收,.,Na+重吸收特点:存在泵-漏现象(即:净Na+重吸收量主动重吸收量回漏量),细胞间隙内Na+渗透压,细胞间隙内静水压,部分Na+和H2O回漏入管腔内,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被撑开,管腔膜Na+易化扩散入上皮细胞内,管周膜Na+泵将Na+泵出上皮细胞,H20顺渗透压进入上皮细胞间隙,.,Cl-的重吸收机制:被动过程由于Na+、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已在近曲小管的前半段主动重吸收后半段的管内外Cl-的浓度差(高2040%)Cl-顺浓度差经紧密连接处(称细胞旁路途径)进入细胞间隙Cl-顺浓度差经紧密连接处重吸收管两侧电位差Na+顺电位差经紧密连接处重吸收特点:除髓袢升支粗段为主动重吸收外,其余皆为被动重吸收,.,H2O的重吸收机制:被动过程(渗透作用),此段是等渗重吸收重吸收途径:细胞旁路;H2O通道重吸收特点:类同Na+,具球-管平衡现象,即重吸收量始终为滤过量的6570%(后述)重吸收量不随机体的需要而被调节,故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Na+K+Cl-,水,髓,2.髓袢,髓袢降支细段:对尿素、Na+不通透;对水高度通透:水经水通道以渗透方式重吸收渗透压渐,髓袢升支细段:对水不通透;对尿素中等通透;对Na+高度通透:顺浓度差被动重吸收渗透压渐,Na+,尿素,NaCl约20,H2O约15在髓袢被重吸收,.,Na+K+Cl-,水,髓,Na+,尿素,髓袢升支粗段:对水、尿素不通透;对Na+通透性低;但能以Na+2Cl-K+同向转运体方式的继发主动转运。髓袢升支粗段对NaCI重吸收在尿液稀释和浓缩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内,Cl-,K+,Na+,.,同向转运体模式:,管腔膜上有Na+:2Cl-:K+同向转运体Na+、Cl-顺电-化学梯度,K+逆电-化学梯度同向转运入细胞内。进入细胞内的:Na+由管周膜Na+泵泵出,Cl-经管周膜Cl-通道、K+经管腔膜K+通道顺浓度梯度易化扩散出细胞。影响同向转运体转运的因素:应用圭巴因选择性阻断Na+泵时,Cl-和Na+的重吸收就明显减少。说明管周膜Na+泵的活动对管腔膜同向转运体的转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Na+泵的活动称原发主动,而将同向转运体的转运称继发主动;故Cl-在髓袢升支粗段的重吸收是主动的。同向转运体对速尿和利尿酸很敏感,即它们能与Cl-竞争结合位点,从而抑制Na+、Cl-、K+的同向转运,干扰尿浓缩机制(后述),导致利尿。因此,将速尿称髓袢利尿剂,.,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1).Na+的重吸收1)重吸收的机制:Na泵是动力NaCl同向转运体(噻嗪类阻断)是主动重吸收过程,远曲小管初段:Na+在管腔膜由Na+-Cl-同向转运进入细胞内,然后在管周膜由Na+泵泵出细胞而被重吸收。Na+-Cl-的同向转运可被噻嗪类(thiazide)利尿剂所抑制(图),重吸收NaCl约12和不同量的H2O;分泌K+和H+;水的重吸收受抗利尿激素(ADH)调节,Na+和K+的转运受醛固酮调节Na+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Na+在管腔膜主要通过Na+通道进入细胞内,然后在管周膜由Na+泵泵出细胞而被重吸收。管腔膜的Na+通道可被氨氯吡咪(amiloride)抑制2)重吸收的特征:无泵-漏现象: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对小离子(如Na+、K+、Cl-)的通透性低。重吸收的量可被调节:醛固酮可增加管腔膜上的Na+通道数目,促进Na+易化扩散进入细胞;还可增强管周膜Na+泵的活性。,.,(2)水的重吸收,2)特点:重吸收量根据机体的需要而被调节;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很大。,水通道,水通道,1)机制:远曲小管初段:同髓袢升支一样,对水仍不通透。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管腔膜有ADH调控的水通道(当ADH作用时,水通道便从胞浆镶嵌到管腔膜上),调节水的重吸收。,.,(二)HCO3重吸收与H+的分泌近端小管80%1.HCO3的重吸收与Na+-H+交换有关机制:被动过程特点:不是以HCO3-的形式而是以CO2的形式重吸收的;HCO3-的重吸收优先于Cl-的重吸收;HCO3-的重吸收与Na+-H+逆向交换呈正相关(H+分泌重吸收HCO3-)结果:分泌一个H+重吸收一分子NaHCO3。碳酸酐酶的抑制剂:乙酰唑胺利尿剂,.,2.H+的分泌来源:细胞代谢产生的CO2机制:主动分泌Na+-H+交换H+泵特点:泌H+与重吸收HCO3-、Na+呈正相关=泌H+助碱贮(泌H+促HCO3-重吸收排酸保碱)泌H+与泌K+呈负相关(竞争抑制)。泌H+是有限度的:当小管液pH值4.5时,泌H+则停止髓袢HCO3-的重吸收在升支粗段,机制同近端小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闰C主动分泌H+机制:质子泵H-K+ATP酶HCO3-的重吸收机制同近端小管,.,(三)NH3的分泌与H+、HCO3的转运的关系NH3的分泌与H+的分泌密切相关;H+分泌增加促使NH3分泌及NaHCO3的重吸收,实现排酸保碱的作用机制:单纯扩散,小管上皮细胞内谷氨酰氨,脱氨,NH3(氨),脂溶性,肾小管腔:NH3H+,NH4+Cl-NH4Cl,单纯扩散,脱氢酶,NH3分泌特点:泌NH3与泌H+呈正相关:即泌NH3促进H+-Na+交换,促进排酸保碱,调节机体酸碱平衡。NH3扩散的量决定于管腔液与管周液的pH值:管腔液pH值较低时,NH3较易扩散。正常时NH3只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酸中毒时,近曲小管也分泌。,.,(四)K+的重吸收原尿中的K+绝大部分(67%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入血,终尿中的K+主要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1.K+重吸收的机制:主动过程(尚不清楚)K+管内K+管外140是逆浓度差进行的,故认为是主动的2.K+的分泌(1)、K+分泌部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的主细胞(2)、K+分泌机制:Na+-K+交换,(4mol/L),(150mol/L),.,K+管内K+管外基侧膜Na+-K+泵Na+的主动重吸收管外为正管内为负的电位差K+顺电-化学梯度分泌(易化扩散)入小管液氨氯吡咪()管腔膜的Na+通道Na+重吸收(3)K+分泌特点:泌K+与泌H+呈负相关Na+-K+交换与Na+-H+交换具有竟争抑制酸中毒:Na+-H+,Na+-K+泌K+高血钾症高血钾症:Na+-K+,Na+-H+泌H+酸中毒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当大量使用利尿药时,应注意适当补钾,以防止低血钾症的发生,.,(五)钙的重吸收和排泄约70%在近球小管被重吸收,20%在髓袢、9%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终尿排出不到1%重吸收:近端小管:主动髓袢降支细段和升支细段:对钙不通透髓袢升支粗段:机制未清(被动或主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动排泄:少影响因素: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PTH分泌钙重吸收血磷PTH分泌钙重吸收血浆PH值:代酸钙重吸收代碱钙重吸收细胞外液或ABP近端小管对Na+和水重吸收钙重吸收,.,(六)葡萄糖的重吸收1.重吸收部位:仅限于近曲小管(尤其前半段)。2.重吸收机制:继发主动,与Na+同向转运密切相关,葡萄糖,小管上皮细胞内,K+,Na+,管腔膜:葡萄糖与Na+依赖载体的同向偶联转运入细胞内。,管周膜:葡萄糖顺浓度差经载体易化扩散进入细胞间隙(单一转运)。,Na+被管周膜Na+泵泵出Na+i为管腔膜葡萄糖协同转运提供动力。,管周膜泵,载体,因此,将管周膜Na+泵的活动称原发主动;将葡萄糖在管腔膜的协同转运称继发主动。,.,3.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限度(可能与协同转运载体的数目有限有关)肾糖阈:尿中刚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或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注意:此时部分肾小管达到吸收极限量正常值:160180mg(8.910.1mmol/L)。葡萄糖吸收极限量(TMG):当全部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都达到极限,尿中的糖量与滤出的增多量相等时的血糖浓度。正常值:成人男性为75mg(2.68mmol)/min/1.73m2,成人女性为00mg(1.67mmol)/min/1.73m2,.,附:尿糖相关因素:血糖尿糖如:型、型(胰岛素依赖、非依赖性)糖尿病。血糖无尿糖如:糖尿病久肾小球损害GFR。而当严重脱水糖尿病,虽出现糖尿性昏迷,但无尿糖,是GFR所致。血糖正常尿糖如:根皮苷中毒时它与协同转运载体结合,竞争抑制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其他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aa与Gs的重吸收机制相同.2.少量蛋白质通过吞饮作用被重吸收.HPO42-、SO42-与a+同向转运4.进入体内的某些物质如青霉素、酚红和大多数利尿药等,由于与血浆蛋白结合而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均在近曲小管被主动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重吸收的总结,一、Na+重吸收,.,二、H2O重吸收,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复习思考题1.简述影响肾小管转运的因素。2.用泵-漏模式解释近球小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3.在近球小管葡萄糖是如何被重吸收的?其特点是什么?4.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和多尿症状?5.简述尿生成的过程。,.,第四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概述尿渗压血渗压高渗尿尿浓缩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缺水尿渗压血渗压低渗尿尿稀释如:大量输液、饮水多水尿渗压血渗压等渗尿肾功如:肾衰正常尿液的渗透压:501200mOsm/(KgH2O),.,尿液的稀释在髓袢升支粗段小管液的溶质被重吸收而水不易被重吸收造成(尿崩症)尿液的浓缩水被重吸收而溶质仍留在小管液中造成逆流:指两个并列的管道,其中液体流动的方向相反。逆流系统:两管下端是连通的,而且两管间的隔膜容许液体中的溶质或热能在两管间交换。逆流倍增:由于管壁通透性和管道周围环境的作用,形成温度递度,这就是逆流倍增现象。髓袢、集合管的结构与逆流倍增的模型很相似,.,一、尿液浓缩、稀释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决定于:髓袢、集合管U形结构的逆流系统(结构基础);髓袢愈长浓缩能力愈强髓质的渗透梯度的建立(冰点降低法)(先决条件);血液ADH的浓度(对水重吸收的调节作用),.,尿液在逆流系统,髓质高渗梯度,集合管对水通透性,集合管对水重吸收,低渗尿(尿稀释),集合管对水通透性,集合管对水重吸收,高渗尿(尿浓缩),即:,ADH,ADH,.,表8-1髓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通透性,(一)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1.髓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通透性,.,对NaCl主动转运对尿素不通透对水不通透NaCl向管外扩散管内浓度倍减(管内为低渗液)(管外为高渗梯度)(钠盐管内钠盐管外),肾外髓高渗梯度已形成:主要由升支粗段对NaCI的重吸收所形成,2.肾髓质高渗梯度形成机制,(1)髓袢升支粗段:,速尿:抑制Na+2Cl-K+同向转运体,外髓高肾梯度不能建立,导致利尿,.,(2)髓袢降支细段:对NaCl不易通透对尿素不易通透对水高度通透,水被重吸收管内浓度倍增(管内为高渗梯度)(钠盐管内钠盐管外)(尿素管内尿素管外,.,(3)髓袢升支细段:对NaCl高度通透对尿素中等通透对水不通透,由(3)肾内髓高渗梯度已形成:与尿素的再循环和NaCI重吸收有关动力:髓袢升支粗段对Na+和CI-的主动重吸收主要溶质:尿素和NaCI皮质部渗透浓度低;内髓部渗透浓度高,NaCl向管外扩散尿素向管内扩散管内浓度倍减(但仍为高渗梯度)(管外为高渗梯度)(管内钠盐渐)(管内尿素渐),.,远曲小管和皮质集合管:对NaCl主动转运对尿素不通透对水不通透(有ADH时通透)NaCl向管外扩散管内浓度倍减(管内为低渗液)(管内尿素浓度增加),.,.,髓质集合管对NaCl主动转运对尿素易通透(尿素浓度高)对水不易通透(有ADH时通透)NaCl向管外扩散尿素向管外扩散形成肾内尿素循环(管内外为高渗梯度),尿素循环进一步增强肾内髓高渗梯度。,.,尿素,肾内尿素循环条件.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皮质与髓质集合管尿素均不通透;.髓袢升支细段对尿素易通透;.内髓集合管对尿素易通透+尿素高(当ADH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尿素)。过程:尿素出内髓集合管入髓袢升支细段经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皮质与外髓集合管内髓集合管。作用:进一步增强肾内髓高渗梯度。,.,小结形成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物质:外髓质:主要是NaCl。内髓质:主要是NaCl+尿素动力:髓袢升支粗段对Na+和CI-的主动重吸收。主要溶质:尿素和NaCI皮质部渗透浓度低;内髓部渗透浓度高形成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决定因素:逆流系统+各段对物质的选择性通透逆流倍增现象。,.,水出钠进,水进钠出,3.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维持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1、将溶质大部分保留2、重吸收的水份送回体循环,.,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直小血管通透性高+降支与升支彼此靠得很近+与髓袢并行;当直小血管的血液逆流时:,降支升支,同水平组织间液的渗透压直小血管直小血管,尿素和NaCl尿素和NaCl入直小血管出直小血管水出直小血管水入直小血管,当升支离开外髓时带走的溶质水维持髓质高渗梯度,.,尿液在逆流系统内流动,髓质高渗梯度,ADH,ADH,集合管对水通透性,集合管对水重吸收,低渗尿(尿稀释),集合管对水通透性,集合管对水重吸收,高渗尿(尿浓缩),(二)尿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尿液渗透压的变化为:髓袢降支细段由等渗递增式高渗;髓袢升支细段为递减式高渗;髓袢升支粗段为递减式低渗;远曲小管为低渗;皮质部集合管由低渗高渗;髓质部集合管为递增式高渗。,.,二、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髓质高渗区及渗透梯度是动力,ADH是不可少的条件(一)髓质高渗梯度的破坏1.髓袢结构与功能:慢性肾盂肾炎引起肾髓质纤维化或肾囊肿引起肾髓质萎缩时髓袢的逆流倍增作用减弱破坏髓质高渗梯度尿液的浓缩能力降低2.影响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的因素:,利尿药:速尿、利尿酸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Na+和Cl-的主动重吸收髓质高渗梯度尿液的浓缩能力降低,.,3.影响尿素浓度的因素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尿素生成量髓质高渗梯度尿液的浓缩能力老年人蛋白质代谢率降低,尿浓缩机能也会减弱。4.直小血管血流速度:,高血压合并肾损害:血流速过快逆流交换所带走的溶质髓质高渗梯度尿液的浓缩能力血高粘滞综合症:血流速过慢逆流交换所带走水髓质高渗梯度尿液的浓缩能力,.,(二)血液ADH的浓度ADH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通透性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尿液浓缩垂体性尿崩症远曲小管、集合管对ADH不敏感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尿液浓缩肾性尿崩症,.,复习思考题,1.简述肾髓质形成的原理2.简述髓袢升支粗段重吸收的特点,并阐明与尿浓缩的关系3.影响尿浓缩与稀释的因素有哪些?4.简述尿浓缩与稀释的过程,.,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通过对滤过、重吸收、分泌的调节实现滤过的调节:1.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2.影响有效滤过压的因素本节主要讨论影响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因素:即肾内自身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一、肾内自身调节(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对水重吸收的力量(排出1g溶质,约需溶解于15ml水)。当溶质渗透压肾小管(尤其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Na+(因被稀释)Na+重吸收(扰乱球-管平衡)尿量,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晶体性利尿)渗透性利尿:临床上给病人使用能被肾小球滤过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如甘露醇),来提高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而达到利尿的目的如:糖尿病的多尿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山梨醇(可被滤过而不被重吸收),.,(二)球-管平衡1.概念:指近曲小管对溶质、水的重吸收量与肾小球滤过量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的现象。实验证明,无论GFRor近曲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是定比重吸收的:重吸收量/滤过量65%70%2.机制:除与近曲小管对Na+、H2O重吸收的泵-漏现象有关外,主要与管周毛细血管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有关。如:,.,在肾血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当GFR时,管周毛细血管压,小管旁组织间液的静水压Na+、H2O回漏,Na+、H2O重吸收,重吸收率/滤过率6570(球-管平衡),胶体渗透压,小管旁组织间液入毛细血管量,.,3.意义: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GFR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但球-管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打乱。如:渗透性利尿的机制:充血性心衰水肿的原因:,.,渗透性利尿的机制:,静脉输入甘露醇,血容量,GFR(但管周毛细血管的血流量与血压的程度以及血浆胶渗压的程度不明显),肾小管内溶质、渗透压,肾小管(尤其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Na+(因被稀释),Na+重吸收(扰乱球-管平衡),尿量,.,当动脉血压,肾灌注压和血流量出球小动脉的代偿性收缩,管周毛细血管血流量、血压、血浆胶渗压,Na+、H2O重吸收,Na+、H2O潴留水肿,充血性心衰水肿的原因:,小管旁组织间液入毛细血管量,小管旁组织间液的静水压Na+、H2O回漏,GFR仍能保持原水平(即滤过分数),.,二、神经体液调节(一)肾交感神经的作用:肾交感N兴奋(运动、高温、大出血、缺O2、剧痛)释放NE:激活受体入球与出球小A收缩(收缩程度:A入A出)肾毛细血管压、肾血浆流量有效滤过压GFR激活受体近端小管和髓袢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和NaCl激活受体近球细胞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NaCl的重吸收,.,1.ADH对尿生成的调节作用:,ADH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周膜V2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激活蛋白激酶A,水通道从胞浆镶嵌到管腔膜上,水重吸收,内髓集合管尿素通透性袢升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内髓高渗梯度,尿浓缩,尿量,(二)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hormone,ADH),作用:(1)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2)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I的主动重吸收,增加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利于尿浓缩作用机制:与V2受体结合,使水通道内移,.,血浆晶渗压(1-2),循环血量(5-10),ABp,A、低血糖疼痛、应激,中枢渗感器,心房容感器,动脉压感器,下丘脑:视上核(主)室旁核(次),+,+,+,ADH,+,下丘脑-垂体束,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周膜V2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激活蛋白激酶A,水通道从胞浆镶嵌到管腔膜上,内髓集合管尿素通透性袢升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内髓高渗梯度,尿浓缩,尿量,水重吸收,+,注:ADH缺乏垂体性尿崩症,.,2.刺激ADH分泌的因素:,血浆晶体渗透压(1%-2),循环血量(5%-10),ABp,A、低血糖疼痛、应激,中枢渗透压感受器,心房容量感受器,动脉压力感受器,(次)下丘脑视上核(主)室旁核,中枢渗透压感受器,血浆晶体渗透压(1%-2),循环血量(5%-10),心房容量感受器,动脉压力感受器,ABp,心房钠尿肽,+,+,+,+,+,+,+,下丘脑-垂体束,ADH,垂体后叶,.,3.ADH的作用特点:,高渗性脱水:,ADH的有效刺激主要是:,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尤为主),循环血量与晶体渗透压可相互拮抗或协同:,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ADH(单独之和),低渗性脱水:,循环血量,ADH(循抗渗),先给高渗盐水再给右旋糖酐:,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ADH(渗抗循),.,附:一次大量饮清水与饮生理盐水尿量为何不同?,一次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加的现象称水利尿其原因是:大量饮清水后血液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容量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ADH释放明显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同时因血容量GFR尿量,饮等量的生理盐水后,因仅改变血容量,对ADH释放抑制程度轻,故尿量不会出现饮清水后的水利尿现象尿量。,.,循环血量等适宜刺激,1.肾素刺激因素;2.血管紧张素对尿生成的调节;3.醛固酮分泌的刺激因素4.醛固酮对尿生成的调节;,.,1.肾素:由颗粒细胞分泌作用:使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I分泌的调节:BP入球小A压力血流入球小A处的牵张感受器肾素分泌BP入球小A压力血流滤过流经肾小管的钠量致密斑钠感受器兴奋肾素分泌BP肾交感神经兴奋肾素的释放E和NE直接刺激颗粒细胞释放肾素,.,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血K+、Na+,肾素,2.血管紧张素对尿生成的调节:,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最小浓度刺激近曲小管重吸收NaCl;中等浓度进一步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与释放醛固酮;较高浓度进一步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另外:刺激肾上腺髓质和交感N分泌释放NE、E;刺激ADH、ACTH释放。,醛固酮,ACTH,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管腔膜通道数量管周膜上Na+-K+泵活动,3.醛固酮对尿生成的调节:,醛固酮,小管上皮细胞内,单纯扩散,胞浆内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细胞核内调节特异mRNA转录,醛固酮诱导蛋白,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2K+、保3Na+、保H2O,作用:保Na+、保水、排K+分泌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K+、血Na+浓度,.,.,4.RAAS的调节特点肾素的适宜刺激少量失血(血压未变):肾交感N兴奋;中量失血(血压):牵张感受器兴奋;大量失血(血压80mmHg):致密斑兴奋。醛固酮的适宜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刺激能力血K+;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对血K+的变化十分敏感,对血Na+不敏感;而致密斑对Na+十分敏感;正常时ACTH不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的作用比较A:刺激ADH、交感N、肾上腺髓质的分泌释放;A:缩血管作用A,但对醛固酮的合成与分泌A,总结:RAAS调节,.,(四)心房钠尿肽(ANP)对尿生成的调节:,适宜刺激:来源:作用:,抑制肾素的分泌抑制ADH的释放抑制醛固酮的分泌,血容量、内皮素、VP,心房肌,合成释放,心房钠尿肽,利尿、排钠,抑制集合管重吸收NaCl(Na+通道关闭),舒张A出、A入(尤其A入)肾血浆流量和GFR原尿生成,水钠重吸收,.,.,复习思考题1.正常成年人一次迅速大量的饮用清水、生理盐水1000mL后,血浆渗透浓度及尿量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2.正常成年人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1000mL后,尿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3.因呕吐、腹泻引起机体大失水时,对尿量有何影响?为什么?4.简述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5.下丘脑视上核受损,尿量和尿浓缩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6.正常成年人静脉注射50g/100mL的葡萄糖50mL后,尿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第六节血浆清除率,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清除率(clearance,C):指两肾在单位时间(每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些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该物质的清除率(ml/min),血浆清除率(C),血浆某物质浓度(P),尿中某物质浓度(U),每分钟尿量(V),.,测定清除率的理论意义测定肾小球滤过率1.菊粉清除率肾排出量为肾小球滤过量与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量和分泌量的代数和UV=FP-R+E某物质滤过后,不被重吸收,也不被分泌则UV=FP,F=UV/P=C,菊粉:即能自由滤过又不被重吸收与分泌,故菊粉的血浆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GFR),.,2.内生肌酐清除率:临床常用内生肌酐清除率代表GFR内生肌酐指体内组织代谢产生的肌酐。试验前禁食肉类和禁剧烈运动(避免因摄入和产生过多外来肌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代替因菊糖试验操作的繁琐C肌酐尿肌酐(mg/L)24小时尿量(L)/血浆肌酐(mg/L)(L/24h)正常值:128L/24h,.,测定肾血流量血浆中某一物质(如碘锐特、对氨基马尿酸),经过肾循环一周后可以被完全清除:UV=XP,则C=UV/P=X,碘锐特、对氨基马尿酸(PAH):即能自由滤过又能被分泌(90%/流过肾一周),故PAH的血浆清除率=有效肾血浆流量。有效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的90%,肾血浆流量=有效肾血浆流量90%。,测得肾血浆流量为660ml/min肾血流量=660/55100=1200ml/min,.,推测肾小功能管的C小于125ml/min,重吸收大于分泌C大于125ml/min,重吸收小于分泌,葡萄糖:即能自由滤过又能全部重吸收,故葡萄糖的血浆清除率=0时的最大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612-2025航空航天用1 100 MPa MJ螺纹花键头螺栓
- 编程培训班汇报
- 交通工程安全生产培训
- 研究生教育与保安专业发展的联系计划
- 车辆过户项目合同协议
- 演出用工协议书
- 车位出租转让合同协议
- 送水店转让合同协议
- 《古代小说选读》课件
- 消防双方协议书
- 2024中国电信通信传输设备与线路维护服务采购协议3篇
- 空气源热泵培训资料
- T∕HGJ 12400-2021 石油化工仪表线缆选型设计标准
- DB64-266-201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201-250
- 2024年无人机飞行表演服务合同
-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I卷)
- JGJ162-20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20211102195200
- 政工师(高级)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目的论视角下电子游戏的本土化翻译探究:以英雄联盟为例开题报告2500字】
- TGXTC 0008-2024 鹰嘴桃流胶病防治技术规程
- 冶炼烟气制酸工艺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