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ppt_第1页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ppt_第2页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ppt_第3页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ppt_第4页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2,概况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规范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介存在的主要问题,3,精神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研究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概况,4,WHO:全球约有4.5亿患有神经精神疾病,占疾病负担的11%,前10位造成功能残缺的疾病中有5个属于精神障碍。我国:有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还有约600万的癫痫患者,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居首位。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3000万;WHO估计,2020年我国神经精神疾病的负担将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精神卫生问题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和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成为国际国内的共识。,5,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6,精神分裂症(分裂症)F20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7,【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8,(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9,偏执性精神障碍F22妄想型精神障碍一组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而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碍,若有幻觉则历时短暂且不突出。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无明显的其他心理方面异常。30岁以后起病者较多。【症状标准】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较固定,并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难辨真伪。主要表现为被害、嫉妒、夸大、疑病,或钟情等内容。,10,分裂情感性精神病F25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指一组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常有反复发作的精神病。分裂症状为妄想、幻觉,及思维障碍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情感性症状为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症状。【症状标准】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或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11,精神发育迟滞F70-F79指一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综合征,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起病于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本症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其智力水平(按标化的智力测评方法得出)低于正常。智商在7086为边缘智力。精神发育迟滞如能查明病因,则应与原发疾病的诊断并列。,12,双相障碍F31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或抑郁标准,以前有相反的临床相或混合性发作,如在躁狂发作后又有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13,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是一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突然发作的短暂脑功能异常的疾病。癫痫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癫痫性电活动的起始部位及其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范围。发作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植物神经、认知、情感或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但以抽搐等运动症状为突出表现的发作最常见。,14,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2011年版,15,一、服务对象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16,二、服务内容(一)患者信息管理知情同意信息来源: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全面评估:建档:一般居民健康档案、个人信息补充表,17,编号-居民健康档案姓名:现住址:户籍地址:联系电话:乡镇(街道)名称:村(居)委会名称:建档单位:建档人:责任医生:建档日期:年月日,居民健康档案封面,2020/6/11,18,2020/6/11,19,20,填表说明1在随访中发现个人信息有所变更时,要及时变更。2监护人姓名:法律规定的、目前行使监护职责的人。3监护人住址及监护人电话:填写患者监护人目前的居住地址及可以随时联系的电话。4初次发病时间:患者首次出现精神症状的时间,尽可能精确,可只填写到年份。5既往主要症状: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时的情况,填写患者曾出现过的主要症状。,2020/6/11,21,6既往治疗情况:根据患者接受的门诊和住院治疗情况填写。首次抗精神病药治疗时间,尽可能精确,可只填写到年份。若未住过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填写“0”,住过院的填写次数。7目前诊断情况:填写患者目前所患精神疾病的诊断名称,并填写确诊医院名称和日期。,22,8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时的情况,若未发生过,填写“0”;若发生过,填写相应的次数。轻度滋事: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肇事: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例如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但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的。肇祸: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23,9关锁情况:关锁指出于非医疗目的,使用某种工具(如绳索、铁链、铁笼等)限制患者的行动自由。10经济状况:指患者经济状况。贫困指低保户。11专科医生意见:是指建档时由家属提供或患者原治疗医疗机构提供的精神专科医生的意见。如没有相关信息则填写“无”。,24,(二)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2020/6/11,25,26,填表说明1.目前症状:填写从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情况。2.自知力:是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自知力完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自知力不全: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自知力缺失:患者否认自己有病。,27,3.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填写从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情况。若未发生过,填写“0”;若发生过,填写相应的次数。4实验室检查:记录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在上级医院或其他医院的检查。5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6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以及何种不良反应。,28,7此次随访分类:根据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患者的总体情况进行选择。未访到指本次随访阶段因各种情况未能直接或间接访问到患者。8是否转诊:根据患者此次随访的情况,确定是否要转诊,若给出患者转诊建议,填写转诊医院的具体名称。9用药情况: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填写患者即将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名称,并写明用法。10康复措施:根据患者此次随访的情况,给出应采取的康复措施,可以多选。11下次随访日期: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下次随访时间,并告知患者和家属。,29,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30,(三)分类干预分类原则:危险性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31,1.病情不稳定患者: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32,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33,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在精神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经初步处理后观察2周。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处理无效,则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34,3.病情稳定患者: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35,4.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36,(四)健康体检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等。,37,健康体检不免费的项目一般状况:老年人健康状态自我评估、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自我评估、老年人认知功能、老年人情感状态。查体:眼底、肛门指诊、乳腺妇科。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大便潜血、糖化血红蛋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胸部X线片、B超、宫颈涂片。中医体质辨识: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等。其他:,38,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65岁及以上老年人,详见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认知功能粗筛方法:告诉被检查者“我将要说三件物品的名称(如铅笔、卡车、书),请您立刻重复”。过1分钟后请其再次重复。如被检查者无法立即重复或1分钟后无法完整回忆三件物品名称为粗筛阳性,需进一步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检查。老年人情感状态粗筛方法:询问被检查者“你经常感到伤心或抑郁吗”或“你的情绪怎么样”。如回答“是”或“我想不是十分好”,为粗筛阳性,需进一步行“老年抑郁量表”检查。,39,三、服务流程,40,四、服务要求(一)人员:接受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二)加强部门联系,及时新发现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按时更新。(三)随访包括:预约门诊、电话追踪、家庭访视等。(四)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41,五、考核指标(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每年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稳定率=最近一次随访时分类为病情稳定的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42,六、信息录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启用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的通知(卫办疾控函【2011】722号)录入网址:70/MH,43,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686项目,44,依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关于印发2004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卫规财发2004488号)。截止目前全省,全省共有6个示范市22个项目县区。根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雅安市卫生局关于按686项目管理模式开展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的通知雅市卫办2012483号文件精神,2013年全市积极推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项目)工作模式。,45,根据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摸底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卫办发201212号)精神,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进一步完成我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摸底调查工作,通过摸底调查掌握雅安市(七县一区)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诊断复核工作,从而提高我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及治疗率,降低其危险行为的发生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达3.2.,46,主要工作内容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