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知论文关于认知、预设预设推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 要】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预设不仅是语义和语用现象,而且是一个认知问题。认知理论合理解释了预设的主观单向性、隐含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预设推理也是一种心理认知过程,是大脑综合、分析新旧信息,寻找最佳关联进行推理的过程。 【关键词】预设;认知;推理 1.引言 预设也称前设,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提出,他曾用预设来解释一些语义逻辑问题。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预设开始进入语言学研究领域。语义学家把它作为一种语义关系来研究。语用学的兴起又给预设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视角。如:有学者注意到预设与语境的关系,强调预设的合适性问题;也有人把它看作是使话语具有意义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费默尔、莱可夫学者把预设融入到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构架,是预设更接近语言的实际运用。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预设的性质、特点及预设推理。 2.认知和预设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实质上是交际双方在共同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s)的基础上交流以获得语境效果从而改变旧的认知环境,形成新的认知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智、经验以及认知能力在语言运用和理解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A:“去了吗”B:“要十点。”A在发话时,主观上已对B的认知状态做了一系列的设定,即那些未言明的信息对B来说是与A共享的,这种共同认知环境,即预设,是B理解A话语意图的前提。 3.预设的特点 预设作为一个心理认知过程有3个特点:即主观单项性、隐含性和动态性。 3.1主观单项性 预设总是倾向于发话者本人的经验和认知背景。所谓共知信息,实际上首先是发话者的主观认知状态,在受话者对发话者的设定没认可之前,它只是相对于发话者而存在的。有时发话人自认为是共知信息而事实上并不共知。如:A:“今天吃了曹婆婆,真爽。”B:“什么?人也能吃呀!”A预设的是“曹婆婆”肉饼非常有名,人所共知。但恰巧B没有这种认知背景,这就体现了预设的主观单向性。 3.2隐含性 预设只是发话者的一种心理认知状态,是发话者主观设定的与受话者共知的一种概念。在写作或说话时,并没有通过语言字面清楚地表现出来,而是隐含于话语的字里行间和发话者的心中。所以在实际言语交际中,它表现为信息空缺,预设的隐含性是显而易见的。如老师对Jack 说:“Jack, you must take up your mind not to do such a thing again.”老师的话语中至少有下列的信息没有从词句中表现出来:Jack did something he ought not to do. Maybe Jack tried not to do such a thing, but he failed. The teacher criticized him for doing such a thing before.这是师生交际中的信息空缺,也体现了预设的隐含性。但Jack 是当事人,他应该从老师话语中的make up your mind, not to do such a thing以及again中理解到其中的隐含意义,从而觉得必须改弦易辙了。 3.3动态性 自然的言语交际是一个有变数的动态过程。其一是因交际双方的心理认知状态是变化的;其二,随着交际的进展,双方的认知域也会不断地扩展,新的信息和知识不断地被吸收,某个命题的陈述在下一个命题可能就成为预设部分。这样,双方都不断地为进一步的话语提供新的基础或新的预设,从而使交谈合理地发展。因此可以说,预设的动态性是言语交际中的必然现象,是言语交际得以继续的条件。如:A:“小王,你今天这么早就下班了”B:“我今天没上班呀!”A:“怎么了”发话者A是依据往常的经验和背景做出主观预设的,但从对话看情况变了,A原来的预设不符合当时情境,于是重新构建了“没有上班是不正常的”预设,从而调整话题,使交谈得以继续。 4.认知和预设推理 按照形式逻辑的定义,推理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判断得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过程。预设也是一种推理,但由于前述它所具有的主观单向性,隐含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只是一般的逻辑推理。它更多的是一种心理认知过程和思辨过程,是以人对客观事件的经验和认知模式为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大脑中的演绎系统是大脑的中心加工系统本身,它根据不同的输入手段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也就是综合新、旧信息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而做出推理。 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受话者的预设推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总是成功的,正确的,或者说是符合发话者的主观设定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发话人的目的就是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信息意图,必然会充分考虑到受话者的认知心理状态,尽量做到信息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另一方面,受话者为了正确地理解发话者的信息意图以做出合适的反应,也总是会设法了解发话者的认知背景和认知心理状态,从发话者传递的信息中寻找最佳关联来推导发话者的预设。因此我们可以说,预设推理是在交际双方共处的认知语境中进行的,其有效性是自不必说的。 归纳起来,这种认知语境通常包括3种信息:词语信息、百科信息、逻辑信息。词语信息是一切交际认知的基础,词语信息中最重要的是“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 triggers)。所谓“预设触发语”就是在话语中触发出预设的某些词语或结构。百科信息指得是关于世界的一切概念和信念的知识。逻辑信息则是指人的认知和推理能力。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这是预设推理中最重要的语境组成部分。前两种信息相对来说是静态信息,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商丘市睢阳区招聘公共安全服务人员体能测试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工艺工程师岗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内蒙古阿拉善盟首批事业单位“1+N”招聘54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引进高中教师1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协议书背后乱画
- 修坟占地协议书
- 协议书领用单
- 2025年光伏电站土地流转政策与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完善报告
- 跨境支付行业2025年区块链技术应用金融科技创新与市场潜力研究报告
- 2025湖南湘南学院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0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承包商全流程安全培训
- 养生店国庆节活动方案
- 古代文学史杜牧课件
-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西宁市供热管理暂行办法
- 婴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养育要点
- 大一统视阈下的边疆治理
- 2020ESPEN专家建议:围手术期营养管理
-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学校健康食堂学生营养餐带量食谱
- 中西医结合导论第一章中西医结合导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