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乙肝防治的误区.ppt_第1页
走出乙肝防治的误区.ppt_第2页
走出乙肝防治的误区.ppt_第3页
走出乙肝防治的误区.ppt_第4页
走出乙肝防治的误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出乙肝防治的误区,协和医院,乙肝的危害,中国大约有1.2亿人以上携带乙肝病毒,占中国总人口数的1/10,占全球乙肝病毒携带者的1/3!中国慢性乙肝病人数至少3万,是世界上受乙肝荼毒最深的国家。每年报告乙肝新发病例数约50万!中国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病患者每年造成直接费用损失260多亿元,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320亿元。也有看法认为,这个数字在300500亿人民币之间。,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世界,中国,20亿,6.9亿,3.5亿,1.2亿,曾受到HBV感染的人数,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王晓军,等.疾病检测.2004;19(8):290-292,我国是HBV感染高流行区,面临HBV感染的严重威胁。,乙型肝炎的传播模式,BisharatN,EuropeanJournalofEpidemiology1998;14(1):89-91,误区一:日常接触会感染乙肝误区二: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误区三:慢性乙肝一定会母婴传播误区四: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误区五:治疗乙肝一定要拿“金牌”误区六:中药治疗乙肝花钱少且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有益无害,第一部分乙肝防治常见的误区,误区一:日常接触会感染乙肝,乙肝病毒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比如共同进餐、一起工作,都不会传播;在预防母婴传播之外适当避免血液和体液接触,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私人用品,注意经期卫生;隔离对乙肝病人来说是完全不必要的。,以下行为不会传播乙肝病毒,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厕所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误区二:“大三阳”、“小三阳”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均反映人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或是慢性病毒携带者或处于活动性炎症状态。病毒某些指标的阴转,并不完全代表病毒得到了彻底清除。e抗原发生血清转换,但乙肝DNA(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始终阳性,实为相关基因变异造成。因此,乙肝“大三阳”与“小三阳”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误区三:慢性乙肝一定会母婴传播,乙肝母亲在妊娠分娩过程中确实容易导致母婴传播,但并不是每位乙肝母亲必然会生出乙肝宝宝。如果育龄妇女为慢性乙肝患者,建议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在控制病情后再怀孕。如果母亲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无需抗病毒治疗,可以适时怀孕,但需及时随访。在分娩过程中应尽量保护新生儿,并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使感染的风险大大降低。也可以在孕第七月始每月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单位,以求降低胎儿感染风险。,误区四: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肝功能异常时服用一些降酶药物就行了”,乙肝病毒复制是致病的罪魁祸首,乙肝病毒持续复制、免疫应答持续存在、肝细胞就持续受到破坏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造成肝脏疾病进展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慢性乙肝如果没有及时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每年大约有3%的病人发展为肝硬化5年大约有16%的病人发展为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犹如“釜底抽薪”,抗病毒治疗犹如“釜底抽薪”,针对直接病因乙肝病毒复制,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征的患者应及时治疗,抗病毒治疗一般适应证包括:HBVDNA105拷贝/ml(HBeAg阴性者为104拷贝/ml)ALT大于正常值上限(ULN)2倍以上如ALT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组织学活动指数4,或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G2具有并有或的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对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者,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持续HBVDNA阳性,且ALT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转氨酶大于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乙肝患者处于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其他治疗药物治标不治本,其他治疗乙肝的方法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仅能缓解一些症状,而对乙肝病毒复制这个直接病因却无能为力用药剂量过大、用药品种过多或疗程过长,超出了肝脏代谢的限度,反而对肝脏有害,误区五:治疗乙肝一定要拿“金牌”,目前的确有一些药物如抗病毒药物,有助于提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甚至表面抗体转阳的比例,但这种情况只能在极少部分人群中实现。对绝大多数患者而言,追求这种结果是不现实的,但仍然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持续抑制病毒复制,病毒很难除“根”,抗病毒治疗只是抑制病毒复制,过早停药后,病毒“复活”,导致疾病反复、进展,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持续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治疗为什么需要长期,乙肝治疗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坚持治疗才能逆水而上,力争上游,抗病毒治疗犹如“逆水行舟”,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犹如“逆水行舟”,完全应答者最短疗程:HBeAg阳性患者24月HBeAg阴性患者30月,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对口服抗病毒治疗疗程的建议,误区六:过分恐惧病毒耐药,过分恐惧病毒耐药放弃抗病毒治疗迷信“不耐药”的药物,病毒为什么会耐药,病毒耐药是病毒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用药物攻击、抑制病毒,病毒就会发生变异,耐受药物的攻击,野生株,野生株,耐药株,野生株,野生株,耐药株,耐药株,耐药株,野生株,野生株,耐药株,耐药株,耐药株,野生株,抗病毒治疗,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如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都存在耐药的问题抗病毒药物剂量不足、疗程不足等可能加速耐药的发生,不要因为恐惧病毒耐药而坐失良机,积极抗病毒治疗,延缓疾病进展,病毒耐药可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来解决,规范的治疗和良好的依从性可以减少耐药的发生定期监测,及时发现ALT异常和血清HBVDNA升高,改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耐药后可加用或换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去伪存真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很重要,抗病毒治疗是关键,不要过分恐惧病毒耐药,乙肝治疗,误区七:打针效果比吃药好,治疗上采取打针,或者吃药,主要是取决于所应用的药物。某些药物,如干扰素,如果采取口服的方法就很容易造成干扰素活性成分在胃肠道被消化掉。有些药物在体内达到的血药浓度与峰值浓度都与注射差不多。,误区八:用多个药比用一个药好,市场上治疗乙肝的药物很多?鱼龙混杂。很多都声称自己有90%以上的转阴效果。如果盲目相信虚假广告乱用药,不仅不能治病,反而还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造成其他器官损害。经过临床研究证实,有抗病毒疗效的药物并不多,国际上得到公认与广泛使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只有两大类。,误区九:乙肝治疗重于预防,由于认识问题,一些人误以为乙肝的治疗重于预防,预防工作常常被视为多此一举。事实上,乙肝的预防远远重于治疗。,乙肝疫苗的普种对儿童肝细胞癌发生率的影响中国台湾,常用药物一: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常用药物二:干扰素,第二部分长期抗病毒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口服给药,是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基础用药第一个核苷类似物,快速、持久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乙肝疾病进展安全性良好适合广泛的患者群,且用药经验丰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价格易于患者接受,且列入200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拉米夫定,治疗2周后,乙肝病毒HBVDNA下降97%治疗5年后,乙肝病毒受到持续的抑制,持续抑制,快速、持久抑制病毒复制,HBV复制,安慰剂,拉米夫定100mg,72%的患者血清ALT正常化,24%的患者血清ALT正常化,使更多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显著延缓乙肝进展,为期3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进展到严重或晚期肝病(如肝癌、死亡等)的患者比例拉米夫定组仅有7.8安慰剂组有17.7,拉米夫定使发生肝癌的危险性降低51,3年内拉米夫定组患者仅有3.9发生肝癌,3年内安慰剂组患者有7.4发生肝癌,100例乙肝患者,100例乙肝患者,显著降低肝癌的发生率,病毒感染后,病毒野生株,病毒耐药株,拉米夫定治疗,病情反复,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病毒再次受到抑制,病毒受到抑制,少数患者,病毒耐药及处理,阿德福韦酯,口服给药长期治疗耐药发生率低,可持续抑制病毒复制,疗效持续增加治疗对拉米夫定等其它口服抗病毒耐药的患者的疗效出色安全耐受价格易于患者接受原研产品和国内仿制产品由于晶型和生产工艺不同,在生物利用度、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持续抑制病毒复制,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可持续抑制病毒载量,HBVDNA载量,0,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促使肝功能恢复正常,HBeAg阳性患者,HBeAg阴性患者,阿德福韦酯,治疗5年,ALT恢复正常的患者达75以上,显著改善肝脏纤维化,HBeAg阳性患者,HBeAg阴性患者,阿德福韦酯,改善肝脏纤维化,治疗3年,至少60的患者,发生耐药的概率极低,耐药率(),长期抗病毒治疗益处良多,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