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正弦波振荡器,5.1自激振荡的工作原理,5.2LC振荡器,5.3石英晶体振荡器,.,2,3.了解石英晶体振荡电路。,本章重点,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本章难点,1.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振荡条件。,2.掌握变压器耦合及三点式L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振荡频率。,.,3,学时分配,.,4,正弦波振荡器,一、LC回路中的自由振荡,正弦波振荡器:一种不需外加信号作用,能够输出不同频率正弦信号的自激振荡电路。,5.1自激振荡的工作原理,.,5,自由振荡电容通过电感充放电,电路进行电能和磁能的转换过程。,阻尼振荡因损耗等效电阻R将电能转换成热能而消耗的减幅振荡。,等幅振荡利用电源对电容充电,补充电容对电感放电的振荡过程。,这种等幅正弦波振荡的频率称LC回路的固有频率,记作f0,(5.1),.,6,二、自激振荡的条件,1.相位平衡条件,反馈信号的相位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同,即为正反馈,相位差是180的偶数倍。即=2n(5.2),其中,为vf与vi的相位差,n是整数。vi、vo、vf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2.振幅平衡条件,反馈信号幅度与原输入信号幅度相等。即(5.3),.,7,自激振荡建立过程:电路接通电源瞬间,输入端产生瞬间扰动信号ui,振荡管V产生集电极电流iC,因iC具有跳变性,它包含着丰富的交流谐波。,三、自激振荡建立过程,自激振荡器:去掉信号源,把开关S和点“2”相连所组成的电路。,.,8,经LC并联电路选出频率为f0的信号,由输出端输出uo,同时通过反馈电路回送到输入端,经过放大、选频、正反馈、再放大不断地循环过程,将振荡由弱到强的建立起来。当信号幅度进入管子非线性区域后,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到时,振幅不再增加,自动维持等幅振荡。,.,9,(2)相位条件采用瞬时极性法,设V基极电位为“正”,根据共射电路的倒相作用,可知集电极电位为“负”,于是L同名端为“正”,根据同名端的定义得知,Lf同名端也为“正”,则反馈电压极性为“负”。显然,电路不能自激振荡。,例5.1判断电路能否产生自激振荡。,(1)振幅条件因V基极偏置电阻Rb2被反馈线圈Lf短路接地,使V处于截止状态,故电路不能起振。,解,图(b):因隔直电容Cb避免了Rb2被反馈线圈Lf短路,同时反馈电压极性为“正”,电路满足振幅平衡和相位平衡条件,所以电路能产生自激振荡。,图(a):,.,10,图中V为振荡放大管,电阻R1、R2、R3为分压式稳定工作点偏置电路,C1、C2为旁路电容,LC并联回路为选频振荡回路,L3-4为反馈线圈,L7-8为振荡信号输出端,电位器RP和电容C1组成反馈量控制电路。,5.2LC振荡器,一、变压器耦合式LC振荡器,1、电路特点:用变压器耦合方式把反馈信号送到输入端。,2、电路结构,.,11,3、工作原理,交流通路。对频率f=f0的信号,LC选频振荡回路呈纯阻性,此时和反相,即1=180。输出电压再通过反馈线圈L3-4,使4端为正电位,即与的2=180。于是,保证了正反馈,满足了相位条件。如果电路具有足够大的放大倍数,满足振幅条件,电路就能振荡。调节RP可改变输出幅度。,.,12,相位条件:当线圈1端电位为“”时,3端电位为“”,此时2端电位低于端而高于3端,即uf与uo反相,经倒相放大后,形成正反馈,即满足相位条件。,二、三点式LC振荡电路,电路特点:LC振荡回路三个端点与晶体管三个电极相连。,1.电感三点式振荡器,振幅条件:适当选择L和L的比值。使,满足振幅条件。电路就能振荡。,.,13,由于反馈电压uf取自L两端,故改变线圈抽头位置,可调节振荡器的输出幅度。L越大,反馈越强,振荡输出越大,反之,L2越小,反馈越小,不易起振。,优点:振荡频率很高,一般可达到几十兆赫;缺点:波形失真较大。,电路振荡频率为(5.5),其中M是L与L之间的互感系数。,.,14,2.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相位条件:当线圈1端电位为“”时,3端电位为“”。此电压经C1、C2分压后,2端电位低于1端而高于3端,即uf与uo反相,经V倒相放大后,使1端获“”电位,形成正反馈,满足相位条件。,振幅条件:适当的选择C、C的数值,使电路具有足够大的放大倍数,电路可产生振荡。,电路,交流通路,电路振荡频率为(5.6),而,电路特点:频率较高,可达100MHz以上。优点:输出波形好。缺点:调节频率不方便。,.,15,3.改进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这样,振荡频率f0与C1、C2、Ci、Co基本无关,只取决于C3和L。振荡频率为,(5.7),Ci和Co分别是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电容,其数值随温度而变化,直接影响LC回路的振荡频率。取,以减小Ci和Co对振荡频率的影响,提高其稳定性。,由于C1、C2的增大,会导致Q值下降,且调节振荡频率时,必须同时改变C1、C2,实属困难。为此,在LC回路中的电感支路串入一小电容C3,得到改进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取,优点:振荡波形好,频率比较稳定。,缺点:调节C3时,输出信号幅度会随频率增大而降低。,.,16,.,17,石英晶体谐振器是在晶片的两个对面上喷涂一对金属极板,引出两个电极,加以封装所构成。,5.3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特点:频率稳定度高,可达1010量级。,一、石英晶体的基本特性及其等效电路,.,18,压电效应:晶片在电压产生的机械压力下,其表面电荷的极性随机械拉力而改变的一种现象。,压电谐振: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等于晶体固有频率时,回路发生串联谐振,电流振幅最大的一种现象。产生压电谐振时的振荡频率称晶体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压电效应,.,19,当晶体不振动时,可用静态电容C0来等效,一般约为几个皮法到几十皮法;当晶体振动时,机械振动的惯性可用电感L来等效,一般为10-310-2H;晶片的弹性可用电容C来等效,一般为10-210-1pF;晶片振动时的损耗用R来等效,阻值约为102。由可知,,2.符号和等效电路,品质因数Q很大,可达104106。加之晶体的固有频率只与晶片的几何尺寸有关,其精度高而稳定。所以,采用石英晶体谐振器组成振荡电路,可获得很高的频率稳定度。,.,20,由于CC0,因此s和P两个频率非常接近。,石英谐振器在s和P之间为感性,在此区域之外为容性。,3.电抗频率特性,(1)当L、C、R支路串联谐振时,等效电路的阻抗最小,串联谐振频率为,(2)当等效电路并联谐振时,并联谐振频率为,它有两个谐振频率:,.,21,振荡频率在晶体谐振器的fS与fP之间。由于回路电容是C1和C2串联后与Co并联,再与C串联,则回路电容为。,二、石英晶体振荡电路,1.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振荡回路由C1、C2和晶体组成。其中,晶体起电感L的作用。等效电路:,振荡回路的谐振频率为:,由于,则谐振频率近似为,可见,振荡频率基本上取决于晶体的固有频率fS。故其频率稳定度高。,.,22,晶体与电阻R串联构成正反馈电路。当振荡频率等于晶体的固有频率fS时,晶体阻抗最小,且为纯电阻,电路满足自激振荡条件而振荡,其振荡频率为f0=fS。否则不能振荡。调节电阻R可获得良好的正弦波输出。,2.串联型晶体振荡电路,.,23,5.4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振荡电路,L和C构成选频网络与电阻R3组成正反馈支路;R1和R2组成负反馈支路。当电源接通后,集成运放输出信号经选频网络选出频率为的信号从同相端输入,形成正反馈。输出端可输出频率较高的正弦波振荡信号,其信号幅度由电位器R3调节。,.,24,本章小结,1.电路产生自激振荡必需同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和振幅平衡条件。具体判别的关键为:电路必需是一个具有正反馈的正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餐饮服务合同模板(3篇)
- 目标练:去括号法则的应用
- qcc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教育机构劳动合同中教师薪资及补贴发放协议
- 2025公务员温州面试题及答案
- 央美考研专业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专业线上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园林绿化产品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小班下学期副班工作总结
- 初中现代诗歌教学课件
- 2025年秋季开学全体教职工大会校长讲话:35分钟会议把所有老师骂醒了
- 2025高级工程师聘用合同
- 输变电工程建设现行主要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与验收质量标准目录-2026年2月版-
- 1.3 植物与阳光(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3.2《参与民主生活 》-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诺如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企业文化建设及推广工具箱
- 福建省三明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智能养老社区智能化社区活动策划建议
- 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扩建6000吨-年新型无卤有机阻燃剂项目环评报告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