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_第1页
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_第2页
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_第3页
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_第4页
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涌泉穴穴位详解,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涌泉穴,拼音:ynqun别名:地冲穴经络:肾经,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取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与后/交点上。(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解剖:,有指短屈肌腱,指长屈肌腱,第二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支。,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解析:,(1)涌泉。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解析:,(2)地冲。地,地部也。冲,冲突也。地冲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理同涌泉名解。,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解析:,(3)肾经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气血运行是体内经水由地部孔隙外出体表,故为肾经井穴。,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解析:,(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体内外出体表的高温水液,出体表后水液大量气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此气因其湿重不能上行天部的更高层次,而是蒸升到天部的较低层次,只表现出木的一发特征,故其属木。,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意义:,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运行:,由天部横向传于然谷穴。,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气血:,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温热水气。,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功能:,散热生气。,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主治:,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主治:,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科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位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操作:,针灸方法:直刺0.5-0.8寸;可灸。悬灸法:将艾灸点燃后放于涌泉穴上方约2-3厘米左右施灸,以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次两侧涌泉穴各灸5-10分钟。隔日灸1次。按摩法:患者睡前用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用手掌擦涌泉穴,使局部产生热感,每次每穴5-10分钟,每日1次。高血压,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操作:,患者擦热涌泉穴后,再用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揉。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中医穴位详解:涌泉穴,配伍:,配然谷穴治喉痹;配阴陵泉穴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配水沟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