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价值取向论文关于中西餐饮文化差异折射出的价值取向差异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中西餐饮文化差异出发,分析这种差异所带来的中西社会价值取向的不同,并探讨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而避免在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摩擦。 关键词中西餐饮;文化差异;价值取向;差异 DOI10.13939/j.ki.zgsc.xx.25.130 1中西餐饮文化差异 中西方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发展的悬殊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致使在交际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而这些差异中餐饮文化的不同尤为突出,因为饮食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1.1座位安排 在中国餐桌礼仪中,客人先坐,随后主人家中长者依次入座。客人从座位左侧入座,坐下后不动碗筷、不发出噪声,如要走动,须征询主人意见。客人应等主人邀请方可坐下,主人不能把客人安排在上菜位置,而应引导客人坐在合适的位置,并说“请坐”。而在西方国家,主人宣布晚餐准备就绪,并安排客人就座,主人最后入座。而且,右侧为尊,女宾坐在男宾右侧,男士为女士拉出椅子以示尊重。 1.2上菜顺序 在中国,冷菜和酒水在客人入座前已放在桌上,然后是热菜和主食,最后是水果和甜点。如果宴席上有多桌,每一桌会同时上相同的菜。如此可使整个就餐过程和谐有序。而在西方,首先上黄油和面包,随后是冷盘,然后是汤、海鲜、甜点、主菜、咖啡和水果。冷盘和汤与面包同食。主菜主要有鱼、牛肉、猪肉、鸡肉等。冰激凌和布丁是主要的甜点,最后是否有水果并不重要。 1.3烹饪方式 在中国思想中,“吃”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享受食物的美味。虽然中国人也注重营养,但我们更看中食物的“色香味”,因此会采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如“煎炸炖焖炒”等。而西方则把“吃”视为生存的手段,营养放在首位,烹饪过程中会忽略食物的“色香味”,烹饪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为“拌煎炖”。比如沙拉不经烹调,只是将生的蔬菜拌在一起。 1.4餐具 中餐餐具包括筷子、勺子、碗和碟,其中筷子最为特殊,使用时有较多讲究。例如不可用筷子指向他人;不可将筷子插入饭碗,因为这是祭祀的方式;不可与他人抢夺筷子。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勺、玻璃杯、碟等。盘子放在刀叉之间,刀尖朝前,刀锋向内,勺子放在盘子前方,主食在餐具左侧,红酒香槟啤酒杯从左到右依次放置,餐巾放在餐盘上。 2折射价值取向差异 任何文化现象的差异势必反映出背后某些价值取向的不同,从中西餐饮文化的差异上可以折射出以下不同。 2.1群体观念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和集体的重要性,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作为集体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为他人考虑,珍惜友谊和家庭。个人主义则追求个人需求和幸福,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从座次安排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辈分和地位都是不可忽略的,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其他组织中。等级观念在中国社会中仍然常见。在西方,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拥有世袭贵族体系外,多数国家都提倡平等,家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座位安排上也没有辈分与地位的差异。这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家庭观念更重,而西方则看重家庭中的个人。另外,中国就餐氛围热闹,中国人喜欢围坐在一张桌上吃饭,并且饭席间必须谈笑、祝酒等,表明中国人注重集体的思想,而西方人则各自吃自己盘中的食物,说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个人隐私。 2.2行为模式 从座位安排上看,中餐采用圆桌就餐的方式,互相之间会劝酒等,就餐气氛十分热闹,体现出中国人喜闹的特点。而西方人在就餐时较为安静,各自吃自己盘中的食物,说话声音也非常轻,体现出西方人喜静的特点。另外,中国社会历来男尊女卑,古代宴席女子不得上桌,直至今日,女子也主要位于次座。而在西方社会,女子受到尊重,在入座时男士会为女士拉出座位,这与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 2.3思维模式 在餐具使用中,中餐的筷子采用了杠杆原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而且筷子耐冷耐热,和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特点相符。筷子成双成对,也反映出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的核心理念。在西餐中,刀和叉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在就餐中,人们用刀切割,然后用叉将食物送到口中,这个过程显示出西方思维较强的逻辑性,不同的个体实现各自的功能,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 3造成差异的原因 一种餐饮文化经过 _发展,形成现在的状态必然有各方面的原因。餐饮中食材的选择、餐具的使用、烹饪方式的差异等都是由于特定的地理、历史、社会因素所导致的。 3.1环境 中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差异巨大,饮食中通常就地取材。东南沿海地区常以海鲜为主要菜肴,内陆山区则多食野味,蔬菜种类极为丰富,南方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以小麦制品为主食。这是因为中国主要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而西方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畜牧业和海洋业的发展,这就决定了西餐以肉食为主,主要有牛羊肉和各种海鲜。 3.2宗教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中国主要信仰佛教和道教,佛教禁止宰杀动物,崇尚素食。道教是中国的本土教派,不提倡喝酒吃肉,注重养生。而西方的主要宗教为 _,饮食上相对禁忌较少,但不可吃任何动物血,因此在西方饮食中绝不会有血这一食材。 3.3生活方式 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可分离,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不同的饮食文化。西方人生活节奏快,时间观念强,所以早餐和中餐追求快速,因此西方多汉堡、三明治等制作速度快的食物,快餐店也比比皆是。而中国多数地区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三餐多以热食为主,食物选择也较为多样、考究,烹饪方式复杂、耗时。另外,中国人讲究面子,请客吃饭菜色丰富。 4结论 价值蕴藏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而且一经形成很难改变。中西餐饮文化所折射出来的价值取向差异对于了解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两种文化虽然有非常多的不同之处,但从另一方面说可以实现完美的互补,相互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超疏水表面的耐久性研究进展及其应用领域探讨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第5篇-洞察及研究
- 机房参观管理办法细则
- 农户生计决策管理办法
- 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 华为应用限制管理办法
- 协会业余球员管理办法
-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规定
- 导电水凝胶对神经肌肉组织修复的研究进展
- 内部职务异动管理办法
- 喀什地区莎车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2024
- 从管控到赋能:我国文艺演出市场发展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探究
- 光伏电站安全规程培训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适配性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防爆设备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
- 科研团队经费管理制度
- 药品企业研发管理制度
- 商协会公章管理制度
- 口腔正畸模型测量分析
- 2025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医护理技术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