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论文关于1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的护理体会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婴儿论文关于1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的护理体会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婴儿论文关于1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的护理体会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婴儿论文关于1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的护理体会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儿论文关于1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的护理体会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婴儿捂热综合征(infant muggy syndrome,IMS)是婴儿因捂闷或保暖过度所致的以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为主的临床症候群,严重者可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或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好发于冬、春季节,农村发病率较高。该病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国内报道发病率为18.33%1。因此,除了给予积极地诊治外,加强护理对挽救重症捂热综合征患儿生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自xx年12月xx年1月共收治1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的患儿: 1资料与策略 1.1一般资料 本组10例患儿,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8d5个月;临床表现:高热8例,呼吸急促、青紫6例,惊厥5例,昏迷1例。 1.2策略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遵医嘱予以降温、吸氧以纠正缺氧,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危重患儿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2结果 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10例住院患儿中治愈3例,好转5例,自动出院2例。5例好转病例中经随访有1例留有后遗症,为继发癫痫。 3护理体会 3.1高热护理 患儿入院后立即打开包裹婴儿的包被以散热,并立即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放置冰袋,温水擦浴或温水沐浴等,沐浴后给予更换干净的衣服,以防受凉感冒加重病情。尽量避开使用发汗药物以免因出汗过多加重虚脱。新生儿禁用乙醇擦浴,以免因体温骤降导致体温不升或硬肿症。及时复测体温,将体温制约在38以下,以减少大脑氧的消耗,防止高热惊厥。 3.2吸氧护理 给予头罩吸氧,氧流量45L/min,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在给氧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缺氧症状有无改善,防止氧中毒。一旦出现呼吸节律明显不整、呼吸缓慢、即将停止呼吸或呼吸骤停,应立即行气管插管给予人工呼吸。 3.4并发MODS的护理 3.4.1脑功能维护 应用三联脱水疗法(20%甘露醇、速尿、激素)降低颅内压及脑细胞活化剂如脑活素、单唾液酸等推动脑细胞代谢。高热时应用冰袋降低头部温度,以减少脑细胞的氧消耗。 3.4.2心、肺功能维护 改善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衰竭者尽早选择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做好气管插管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避开交叉感染。心功能损害者给予磷酸肌酸等药物治疗,并严密监测心功能。 3.4.3其他脏器功能的维护 胃肠功能损害者应给予禁食、保留胃管,定时抽吸胃液,及早发现有无应激性溃疡。如有应激性溃疡给予奥美拉唑等应用。肝功能损害者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保肝治疗,并严密监测肝功能。 3.5病情观察及护理 给予心电监护,每小时监测患儿呼吸、心率、氧饱和度、血压等情况,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观察患儿的面色、神志、瞳孔、前囟紧张度、肌张力及有无烦躁不安、频繁呕吐等变化,防止惊厥及颅内压增高,保持呼吸道通畅。 3.6输液的护理 由于患儿高热、大汗淋漓、水分明显丢失,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1/31/2张含钠及碱性液体,以纠正脱水及酸中毒。输液时,除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外,还应严格制约输液总量和速度,以微量注射泵24h均匀输入。对于重症捂热综合征的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以低张液、慢速补液为好,可防止过快和无张液导致的脑水肿及出现稀释性脑性低钠引起的抽搐,并防过快而诱发心衰及脑水肿而加重病情,故以边脱边补来改善脑水肿。同时每日监测血气、电解质等。 3.7监测尿量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监测在单位时间内的尿量,因为尿量的恢复与正常提示脱水纠正,休克制约。在注意尿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尿的颜色和比重的转变,作为判断血流与缺氧相应好转的依据。 3.8基础护理 患儿应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内安静,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家属的探视。高热的患儿要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床单。保持床单元整洁,使患儿舒适,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轻症患儿给予经口喂养,抽搐及昏迷患儿应进行鼻饲或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及热量,以保证足够的热量。 3.9健康宣教 此病的发生多由于家长缺乏育儿知识、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