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高中语文]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高中语文]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高中语文]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高中语文]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3分)1. (6分) (2016高三上莱芜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这里的绿竹不是屋前屋后的小摆设 , 它漫山遍野 , 在四十余平方公里的山区内,层层叠叠 , 依着山的不同坡度蜿蜒(起伏绵亘)。绿竹随着太阳的光影移动,深深浅浅层次分明地(变换变幻)着翠绿、青绿、金绿、黄绿的颜色。汽车驶了一程又一程,视野里的绿竹还是无边无际,(扑迎)面而来,如大海波涛,_ , 忽而下沉为一片绿色低谷。风摇波滚,气像恢弘。终年行走在都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置身于这一望无际的绿色竹海中,心旷神怡 , 浮想联翩,是一次生命的释放。岁寒三友中,如果说松是精英分子,梅是贵族小姐,竹_。它虽然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却没有显赫的地位。青绿的茎上深嵌着一道道素色的竹节,薄薄尖尖的竹叶,是“布衣”小民的打扮。绿竹生性俭朴,只要一层土就能立足生长。即使生长在断崖绝壁的地方也能伸直自己的腰杆。(1) 文中加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漫山遍野摆设B . 层层叠叠蜿蜒C . 气像恢弘深嵌D . 心旷神怡腰杆(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起伏变幻 迎B . 绵亘变换迎C . 起伏变换扑D . 绵亘变幻扑(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就是平民百姓了B . 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就是平民百姓了C . 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非平民百姓莫属D . 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非平民百姓莫属2. (15分) (2016南通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冯友兰一个西方人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哲学作者的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短,甚至互不连贯。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包含几个字,各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中了。习惯于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些中国哲学家在说什么,由此不免会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假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哲学就不存在了。不相连贯的思想,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它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按照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应当去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特殊的人。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如果要想读这些人的著作,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录。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荀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但是和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比,它们仍显得篇幅短小,未曾把道理讲透。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格言总是简短的,而比喻和事例则总是自成段落,与前后文字不相衔接的。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明述和暗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越明晰,其中就越少暗示的成分;正如一种表达,越是采取散文的形式,就越不像是诗。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论语和老子中的简短词句是充满提示的箴言。正由于富于提示,才使它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如果把老子书中提到的概念列举出来,重述一遍,可能用上五万字或五十万字,它可能帮读者了解老子一书的含义,但它本身将成为另一本书,而永不可能代替老子原著。郭象是庄子一书的著名注释家,他把庄子使用的寓言和隐喻,用理性论辩的方式加以阐述,又把庄子书中的诗句用散文予以重述,他的论述比庄子一书清晰得多,但是,庄子原书富于提示,郭象的注释则明晰具体。人们会问:两者之中,哪个更好呢?后来一位禅宗僧人曾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节选自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1)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两次提到老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 作者认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简短、看似不相连贯的原因有哪些?(3) “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请结合文意阐释这句话的内涵。3. (12分) (2019高一上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沙漠玫瑰的开放龙应台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我不大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8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的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第8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出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我愣住了。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以判断它的未来?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1)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通过讲述一个沙漠玫瑰的故事,表现出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价值判断。B . 作者擅长细致描写,在作者笔下,沙漠玫瑰之美惊天动地。C . 从一蓬干草的枯死到丰润饱满地舒展开放,作者带我们和他一起经历了将信将疑、满怀希望、喜悦万分、深刻思悟的全过程。D . 作者不惜用绝大篇幅描写沙漠玫瑰的开放过程,意在水到渠成地引出自己的感悟: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2) 请根据文意,概括沙漠玫瑰的特点。 (3) 有人说去掉第段,对文章理解也无太大影响,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说明理由。 二、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6分)4. (11分) (2017高一下怀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高允,字伯恭,勃海人也。司徒崔浩以国史之被收也,敕允为诏,自浩已下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允持疑不为,频诏催切。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允曰:“浩之所坐,若更有余衅,非臣敢知。直以犯触,罪不至死。”世祖曰:“无此人忿朕,当有数千口死矣。”浩竟族灭,余皆身死。高宗践祚,司徒等皆受重赏,允既不蒙褒异,又终身不言。其忠而不伐,皆此类也。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左右以待之。礼敬甚重,晨入暮出,或积日居中。有上事陈得失者,高宗省而谓群臣曰:“朕有是非,允常正言面论,至朕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言说,无所避就。朕闻其过,而天下不知其谏,岂不忠乎!汝等在侧,曾不闻一正言,不自愧乎?”遂拜允中书令。有司曰:“允虽蒙宠待,而家贫布衣,妻子不立。”高宗怒曰:“盍先言?今见用,方言其贫。”是日幸允第,惟草屋数间,布被缊袍,厨中盐菜而已。高宗重允,常不名之,恒呼为“令公”。“令公”之号,播于四远矣。高宗崩,显祖居谅暗,乙浑专擅朝命,谋危社稷。太后诛之,引允禁中,参决大政。允曰:“臣闻经纶大业,必以教养为先。请制郡国庠序。立博士取博关经典、世履忠清、堪为人师者,学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显祖从之。郡国立学,自此始也。允秋月巡境,问民疾苦。至邵县,见邵公庙废毁不立,乃曰:“邵公之德,阙而不礼,为善者何望。”乃表闻修葺之。劝民学业,风化颇行。后允以老疾,频表乞骸骨 , 诏不许。卒,年九十八,谥“文”。(选自魏书高允传,有删改)【注】“谅暗”,指帝王居丧时所住的房子。(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左右以待之B . 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左右以待之C . 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左右以待之D . 而允谏言/帝从容听之/或有触迕/帝所不忍闻者/命左右扶出/事有不便/允辄求见/帝知允意/逆屏左右以待之(2)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本文中的“有司”与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及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中的“有司”一样,均指专职官吏。B . 封建时代皇帝亲临某处,叫“幸”;受皇帝宠爱,也叫“幸”。本文“是日幸允第”的“幸”与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幸”都含有这两个意思。C . “庠序”,指古代乡学,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后泛指学校,如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庠序”就是指学校。D . 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称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本文的“乞骸骨”和张衡传“上书乞骸骨”中的“乞骸骨”意思一样。(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高允尽职忠君,受帝礼敬。高允忠诚而不自我夸耀,很多情形都如此,并且得到皇帝高级别礼遇和尊敬,有时早晨进宫晚上出来,有时几日居住在宫中。B . 高允为人正直,敢于直谏。司徒崔浩因国史案被判灭族,高允进谏,认为崔浩对朝廷虽有触犯,但判罪过重,宜轻判。世祖最终听从了高允的建议。C . 高允一心为公,清贫廉洁。高允身为高官,可家里贫穷得如同百姓一样,妻儿都无以为生,家中只有几间草屋、粗布被子和破旧棉袍,厨房中只有咸菜。D . 高允重视教育,劝民学业。高允认为治国大业必须以教育和培养为先导,建议在郡府设立学校;他巡视邵县时鼓励百姓学习问业,使风俗教化盛行起来。(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朕有是非,允常正言面论,至朕所不乐闻者,皆侃侃言说,无所避就。乃曰:“邵公之德,阙而不礼,为善者何望。”乃表闻修葺之。5. (10分) (2016高一下厦门期中) 翻译下列必修三文言文选句。(1)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2) 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6. (5分) (2017高二下天津期中) 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 疏轻而不坚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 (2016高一下大同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1) 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 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四、 默写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7高一下西宁月考)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1) 贾谊的过秦论中通过秦由盛到衰的历史事实的论证,最后得出的中心论点是“_”。(2) 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两句是_,_。(3)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在赤壁战场上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句子是“_,_。”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9. (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