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紫苏子紫苏子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紫苏子”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紫苏子紫苏子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 任子(甘肃、河北)。 基源 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及野生紫苏的干燥成熟 果实。 原植物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及野生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L)Brittvaracuta(Thunb)Kudo 历史 参见“紫苏叶”条。 纲目谓:“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细如芥子而色 黄赤,亦可取油如荏油。” 并载:“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 也。” 此记述与现今市场所售紫苏子的形态特征和功效相 同。 纲目还载:“今有一种花紫苏,其叶细齿密纽,如 剪成之状,香色茎子并无异者,人称回回苏云。” 此系江苏、四川、云南一带栽培的回回苏。 Perilia frutescens(L)Brittvar Crispa(Thunb)HandMazz,因其叶缘呈流苏状 或条裂状,形如公鸡冠,故有公鸡冠紫苏之称,功效 与紫苏相同。 余项参见“紫苏叶”条。 。 【生药】: 采集 78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或果 穗,阴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药材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湖北、河南、山 东、江西、浙江、四川、河北、黑龙江,以湖北产量 较大。 鉴别 性状 小坚果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062mm; 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棕色网状花纹, 基部稍尖,有白色点状果柄痕。 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皮膜质,子叶富油质。 气微香,味有油腻感。 以粒饱满、色灰棕、油性足者为佳。 显微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覆角质层。 中果皮为23列薄壁细胞,有维管束散在,其内为一 列色素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棕色,其下为一列内果 皮异形石细胞,石细胞顶端有810个柱状突起,外壁 有圆钩状突起。 果皮的内表皮细胞壁微木化,有密集的小单纹孔。 种皮外层为一列壁呈条纹或网纹增厚的细胞,其下为2 3列薄壁细胞。 子叶含油滴。 (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36页图405) 加工炮 制 炒苏子 取净苏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爆裂 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蜜苏子 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苏子拌 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棕色,不粘 手为度,取出,放凉。 每苏子100kg,用炼蜜10kg。 苏子霜 取净苏子碾碎,加热,用布或吸油纸包裹, 压榨去油,研细。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蜜苏子、苏子霜,密闭,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 。 【化学】: 含脂肪油(苏子油)453%,维生素B1,氨 基酸类;苏子中含亚油酸426%,亚麻酸224% 1。 紫苏Pfrutescens vararguta(Benth)Hand Mazz子含有15种脂肪酸,其相对含量较高的为亚麻 酸(8777%)和棕榈酸(906%)2。 参考文献 1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下册江苏科学 技术出版社,1987:938 2 中国药学杂志 1993; 28(9):537 【药理】: 紫苏子油54、27和135gkg ig可减 少东莨菪碱小鼠跳台错误次数,提高小鼠水迷路测验 的正确百分率,缩短到达终点时间,并能促进小鼠脑 内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明显增 加小鼠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含 量,降低5羟色胺(5HT)的含量,大幅度降低5 HTNE和5HTDA的比值。 参考文献 中草药 1994;25(5):251 【药性】: 性味 辛,温。 别录:“味辛,温。” 归经 入肺,大肠经。” 药品化义:“入肺经。” 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效 下气,消痰,润肺,宽肠。 主治 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药性论:“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 气。” 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 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癥 结,消五膈,止嗽,润心肺,消痰气。” 本草衍义:“治肺气喘急。” 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鲜鱼蟹毒。” 本草通玄:“治蛇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捣汁饮或入丸, 散。 使用注意 本经逢原:“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 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配苏梗,治痰壅气滞。 配半夏,治气逆痰盛的喘咳。 配莱菔子,治胸腹胀闷,痰喘食积。 配陈皮,治肺失肃降,痰多气逆而喘咳亦作,胸闷 膈满诸证。 配葶苈子,治痰壅喘咳,胁痛,痰鸣不得平卧。 配杏仁,治肺气不利,痰壅气逆之咳喘,大便干 燥,便秘难下等症。 配桑皮,治肺热痰嗽,水肿腹胀。 配火麻仁,治胸膈不利,肠燥便秘。 配藿香,治外感风寒夹湿,腹痛,吐泻。 配砂仁,治气机不畅之胸腹满闷,胎动不安。 配白前,治气壅痰结的气喘咳嗽。 配黄连,治妊娠呕吐,心烦不安。 配紫菀,治咳嗽气喘、咯痰不爽,胸肺满闷,亦用 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症。 配款冬花,治慢性咳嗽。 配贝母,治痰气壅滞的喘咳、痰多、痰稠等症。 配葶苈子、莱菔子,治支气管炎、咳嗽多痰。 配白芥子、莱菔子,治咳嗽痰喘、胸闷气逆。 配麻仁、杏仁,治便秘腹胀。 配火麻仁、杏仁、枳壳,治中焦气滞、肠中郁结、 脘腹满胀、大便秘结等症。 配火麻仁、瓜蒌仁、杏仁,治肠燥便秘。 (21)配香附、陈皮、甘草,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 (22)配厚朴、半夏、茯苓、生姜,治气滞痰阻、咽喉不 利、胸满喘急。 (23)配大腹皮、陈皮、当归、芍药,治妊娠子悬、胎动 不安。 (24)配藿香、陈皮、半夏、生姜,治鱼蟹中毒所引起的 呕吐、腹胀。 (25)配半夏、藿香、丁香、枳壳,治痰浊中阻、胃气上 逆而见呕恶、吐哕等症。 (26)配半夏、藿香、茯苓、陈皮、丁香、焦三仙、枳 实,治胃气上逆、痰浊上泛而致的呕恶、吐哕等症。 方选和验方 圣济总录:“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 从小便出:紫苏子(炒)90g,萝卜子(炒)90g。 为末,每服6g,桑根白皮煎汤服,每日2次。” 紫苏麻仁粥(济生方)顺气,滑大便:紫苏子、麻 子仁。 上2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 补肺汤(备急千金要方)治肺气不足,咳逆上气, 咳嗽喘息不能卧,吐沫唾血,不能饮食;苏子150g, 桑白皮15g,半夏12g,紫菀、人参、甘草、五味子、 杏仁各6g,射干、款冬花各3g,麻黄、干姜、桂心各 10g,细辛3g。 为粗末,水煎,分5次(昼3夜2)服。 苏葛汤(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治麻疹初起:紫 苏、葛根、甘草、赤芍、陈皮、砂仁、前胡、枳壳、 生姜、葱白各适量。 水煎服。 紫苏子汤(世医得效方)治忧思伤脾肺,心腹膨 胀,喘促烦噁,肠鸣气走,漉漉有声,大小便不利, 脉虚紧而涩:紫苏子30g,大腹皮、草果仁、半夏、姜 厚朴、木香、陈皮、木通、白术、炒枳实、人参、炙 甘草各15g。 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3片,大枣2枚。 水煎服。 紫苏子汤(证治准绳类方)治肺痹,胸心满塞, 上气不下:炒苏子240g,半夏150g,陈皮、桂心各 90g,人参、白术、炙甘草各60g。 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服。 紫苏汤(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治饮食失度而成 积,胸腹间如有所梗:紫苏、杏仁各等份。 水煎浓服。 紫苏子饮(古今医统大全)治膈噎上气咳逆:炒苏 子、煨诃子、炒莱菔子、炒杏仁、人参各3g,木香1 5g,青皮、炙甘草各6g。 为粗末,分2次,每次加生姜3片。 水煎服。 紫苏流气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治肾气游 风:紫苏、黄柏、木瓜、槟榔、香附、陈皮、川芎、 姜厚朴、白芷、制苍术、乌药、荆芥、防风、甘草、 独活、枳壳各等份。 加生姜3片,大枣1枚。 水煎服。 紫苏散(赤子玄珠)治风毒脚气,腹内疾恶,脚重 虚肿:紫苏、木通、桑白皮、茴香各30g,枳壳60g, 羌活、独活、荆芥穗、木瓜、青皮、甘草各15g,大腹 子10个。 为末,每服9g,加生姜3片,葱白1茎。 水煎服。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 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 上3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 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9g,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 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 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3 片。 苏子散(滇南本草)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 锯,老人咳嗽吼喘:苏子3g,八达杏仁30g(去皮、 尖),年老人加白蜜6g。 共为末,大人每服9g,小儿服3g,白滚水送下。 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肺感寒邪,咳嗽上 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目眩晕:炒苏 子、赤茯苓、炙桑白皮、炒杏仁、麻黄各30g,炙甘草 15g。 为粗末,每服6g,水煎食后服。 苏子降气丸(江苏省药品标准1977年)治喘咳气 短,呼多吸少,胸膈满闷,肢体倦怠,浮肿:紫苏子 (炒)160g,半夏(姜制)160g,厚朴(姜制)160g,前胡 160g,陈皮160g,沉香112g,当归112g,生姜40g,大 枣80g,甘草160g。 以上10味,除紫苏子、大枣、生姜外,余药粉碎成细 粉,再与紫苏子串研,过130目筛,混匀,用生姜、大 枣煎汁泛丸,低温干燥。 每日2次。 每次36g,空腹用。 四川中医 1986;(8):“治蛔虫病:生紫苏子捣烂或 咬碎嚼吃。 410岁,1次服2050g,成人,1次为5070g,1日2 3次,空腹服下,连服3日。” 单方应用 金匮要略:“治食蟹中毒:紫苏子捣汁 饮之。” 太平圣惠方:“治脚气及风寒湿痹,四肢挛急, 脚肿不可践地:紫苏子60g,杵碎,水400ml,研取 汁,以苏子汁煮粳米30g作粥,和葱、豉、椒、姜食 之。” 。 【医药家论述】: 陶弘景:“苏子主下气,与橘皮 相宜同疗也。” 李时珍纲目:“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 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 贾所学药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散, 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 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 膈热则痰壅,痰结则闷痛,以此豁痰散结。 经云,膻中为上气海,如气郁不舒,及风寒客犯 肺经,久遏不散,则邪气与真气相持,致饮食不进, 痰嗽发热,似弱非弱,以此清气开郁,大为有效。” 刘若金本草述:“每言苏子下气之功胜于叶者。 盖叶、茎、子俱能和气,但叶则和而散,子乃和而 降,用者其细审之。” 郭佩兰本草汇:“苏子,散气甚捷,最能清利上 下诸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桐庐保洁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安全)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 幼儿园工作总结汇报七篇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综合能力)经典试题及答案一
- 贵商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6届陕西省周至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市场营销策略与实战案例分析笔试参考题
- 2025年裂化工艺优化考核题库
-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八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级油气管道工程师岗位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红楼梦之林黛玉
- 化学(基础模块)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
-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19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T 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股指期权风险管理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