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12题;共86分)1.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彷徨愁怨寂寥静默凄婉惆伥B . 顾盼精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C . 睿智禀赋崇高品质趋善避恶D . 辩难商榷典藉满架旁稽博采2. (4分) (2020大同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上海拥有的咖啡店,但这一家无疑是其中的。它只供应4种咖啡,且一天只营业4个小时。门口的告示提醒:非经营场所,不对外营业。“这里不是普通的咖啡店,而是自闭症实践基地。”咖啡馆创始人曹小夏说,“做咖啡不是目的,跟人交流才是目的。”自闭症患者被称为“冰箱里的孩子”,有语言及社会交往行为刻板、智能障碍等特征,而教育和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家“自闭症实践基地”便是通过卖咖啡、服务顾客的形式,帮助自闭症患者进行职业锻炼,使他们学着独立跟陌生人打交道,进而融入社会。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非常简单的微笑鞠躬说“欢迎光临”,老师就要教80分钟,且要每天重复训练以免患者忘记,但老师和“顾客”都不厌其烦。为了帮助这些患者走出自己的世界,慈善人士及相关部门不遗余力,一起用爱心、耐心和宽容为这些患者营造一个“仿真”的温馨世界。然而,仅有爱心、耐心和宽容是不够的,( )。走出这间咖啡店,他们所面对的真实世界要复杂得多,这就需要更专业的指导、更科学的训练、更长久的等待以及更多力量的支撑。因此,要呼吁更多的社会主体关注自闭症患者,帮助他们改善病痛、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胜枚举别具一格干预孤独B . 不一而足独辟蹊径干涉孤独C . 不一而足别具一格干预孤苦D . 不胜枚举独辟蹊径干涉孤苦(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会导致他们沉溺于这个特殊环境B . 还要培养他们走向真实世界的能力C . 特殊对待会让他们更加受到歧视D . 过分宽容会让整个探索失去意义(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帮助他们改善病痛和生存能力,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而融入社会。B . 帮助他们改善病痛和生存能力,提升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C . 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进而融入社会。D . 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能力,提升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3. (2分)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一辆白色锦江车赶紧过来,让凤姐坐上车。见到记者还在拍照,脱口大骂“拍什么拍啊,有什么好拍的”。司机看了看凤姐,大概认出了凤姐也偷笑起来。B . 台湾立法机构5月10日在冲突中初审通过相关法律修正草案,规定“大陆地区学历得予采认,但不得应考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担任教育人员。”C . 由于认识到最后一课的课文故事和历史现实的不同,才不继续传授,这也是尊重历史和当地居民感情的表现。D . 几千年被捆绑在中国农民身上的土地,越来越多的不得不离开土地,为谋生背井离乡,也便成了所谓的“农民工”。4. (1分) 重庆某重点中学校报四月风有一个读书栏目“好书推荐”,请你在教育部推荐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中选取一本进行推荐,写一段该书的推荐语。要求:明确哪一本书,此书的内容简介和看点,阅读此书的心得体会, 80字左右。附: 教育部推荐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20本)论语三国演义(罗贯中)红楼梦(曹雪芹)呐喊(鲁迅)女神(郭沫若)子夜(茅盾)家(巴金)雷雨(曹禺)围城(钱钟书)谈美书简(朱光潜)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歌德谈话录(艾克曼)巴黎圣母院(雨果)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复活(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诗选(普希金)老人与海(海明威)泰戈尔诗选(泰戈尔)心得体会:5. (10分) (2017高二下玉山月考) 下图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1) 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 20字以内) (2) 针对这一现状,请从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30字以内) 6. (9分) (2019高二上绍兴月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后劲,都取决于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地不断提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需要有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能工巧匠,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广大民众是基础和支撑。没有公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庞大的高素质劳动大军,难以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实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加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基础在公民科学素质。创新型人才深深植根于综合素质高、科学素质好的国民群体之中,植根于激励有章、赏罚得法的良好体制机制环境之中,如果没有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具有较高科学素质水平的宏大公众群体,就不可能形成创新型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知识需求,我国科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利于促进科普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广大群众充分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有利于培育理解支持创新的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摘编自公民科学素质也是核心竞争力)材料二:本课题组针对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答题的方式,题目包含三个领域: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能力。调查结果如下:各地区分领域答对率(资料来自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研究报告(2015-2016)材料三:科学素质是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在科技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当前是一个紧迫任务。2011年,日本发生的9.0级强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我国公众中掀起了一场抢购食盐风波,这凸显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而2007年广东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黄叶病的香蕉会得癌症”的谣传传闻满天飞,致使香蕉价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人理所当然地相信了缺乏科学依据的谣传。(摘编自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紧迫任务)材料四:新时期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问题和挑战依然严峻。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水平普遍较低,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发达省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远高于中部和西部省份;城镇居民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远高于农村居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妇女和少数民族是最薄弱的短板。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不高,基础条件薄弱,发展不均衡,机制体制不健全,科普能力发展不平衡。科普产业弱小,科普公共服务与群众需求脱节。科普经费投入不足,各级财政投入偏低,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来源同材料一)(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参与调查的各省市公民在三个领域的答对率都超过了60%,答对率较高的是北京市和陕西省。B . 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能力三个领域中,参与调查的各省市公民的答对率都呈依次递减的趋势。C . 从参与调查的公民来看,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呈正比例关系:科学知识越丰富,科学思想就越突出。D . 图表可以反映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省市,其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高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省市。(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民科学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后劲,提升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迫在眉睫。B . 当前,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知识需求,我国科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这会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C .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虽成效显著,但也存在公民的科学素质普遍偏低、城乡之间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且目前没有可行的解决方案。D . 我国城镇居民的科学素质高于农村居民,这说明在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上,城镇的科普经费投入足,各级财政投入多。7. (20分) (2017高二上大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碗一碗的山风布衣粗食八月的阳光炙热难当,直射在他裸露的肌肤上。他裸露的肌肤黝黑黝黑,消瘦的脸颊和这大山的峭壁一样陡峭又刚毅。他沿着一条鸡肠般蜿蜒的山路翻过了好几道山梁,再翻过两道山梁就可以看到去县城的中巴了。一阵琅琅的读书声吸引了他,声音是从山腰的土砖屋里传来的。他擦了一把汗,循着读书声,向土砖屋走去。这是两间用黄土和杉树皮盖的平房。伴着两声狗吠,一个6岁大的女孩跑了出来,羊角辫在她的肩膀上活蹦乱跳。“要歇脚吗?”女孩好奇地看着他,两眼水汪汪的。“我就是走累了,坐一会就走。”他有些气喘吁吁,“刚刚是你在读书吗?真好听。”“哦,是的。那你坐这吧。”女孩搬来一张用毛竹编成的板凳。他坐了下去,他走了十几里山路,实在太累了。他问:“你爹娘呢?”“哦。我爹去山里伐木了。很晚才回来,也有可能在山里住一晚,明天才回来。我娘去很远的地方打工了哦,不,我娘是跟别人跑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山里太穷、太苦是我的老太爷告诉我的爹说了,现在山里请了个好老师,爹要多赚些钱,等开学时送我去读书。爹还说了,以后要对老师好,毕竟请个好老师来山里不容易。爹还说,将来读很多很多的书,就可以到北京去,还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更远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娘呢。”女孩说这话的时候,眼里充满了读书的渴望。“你一个人在家,不害怕吗?”他有些为她担忧。“我,不怕啊。家里有大黄陪我啊。还有我的书陪着我啊。”女孩拍了拍大黄狗的头,进屋拿来了她的书,递给他看,“这是我爹上次去县城的时候,从书摊里买来的。”他把书翻了翻。这是一本漫画阿童木,有些旧了,书皮泛黄,但书页很整洁。“这本书你都会读了吗?谁教你的啊?”“是爹教的,爹上过小学五年级,认识很多字,还会讲很多很多故事。”“为什么你爹读了五年级就不读书了呢?”“爹读完五年级,山里的老师调到县城去了,后来山里再也没有请到老师。或者请到了,但从未待一年就又走了。”女孩说话时,脸上掠过一丝茫然,但很快又高兴了起来,“这本书,我要把它背熟。等到开学那天,我要背给老师听,老师一定会很高兴的。”“你怎么知道老师一定会很高兴呢?”他诧异,好奇。“是山对面的小胖说的,他说,要是背书给老师听,老师不但高兴,还会奖励一颗糖呢!”女孩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看到了一颗甜蜜的糖,甜到心里去了。“你认识老师吗?”“不认识,我从来没有去过学校。爹每天出去做事,我要留下来看家。”女孩顿了顿,说,“你认识老师吗?”“认识啊。”“你和我说说老师的模样吧,他爱笑吗?真的喜欢人背书给他听吗?”“是的。他爱笑。他喜欢人背书给他听。可他不是个好老师,他经常想着离开山里。他不够称职,不把山里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他想了想,“不过他以后会成为一个好老师的。”“我不许你说老师的坏话。老师就是好老师。”女孩有些生气。“如果,下学期,你没有见到老师,你会恨老师吗?”女孩笑了:“不会啊,我爹说,不能因为山里穷,让老师跟着我们也穷一辈子。你怎么这样问我呢?”女孩觉得奇怪,心里不安起来。他低下头,沉默了很久:“能给我一碗水喝吗?”“当然可以。山里再穷,山泉水还是有的。”女孩回屋端水那会,起山风了,山岚的树木哗啦啦地抖动着。女孩把水端到他的手里:“听到了吗,山岚里有一碗一碗的山风。”“一碗一碗的山风,谁告诉你的?”“我爹说的啊。每读懂一本书,就是一碗山风,一碗一碗的山风连在一起,就连成了一条通往山外的路,有力量的路,路上会有金凤凰飞过。如果一碗一碗的山风散开了,那就不再有力量了,永远也飞不出大山。”女孩眼里亮着光,“爹还说,要是山里人都富裕了,大家都会像一碗一碗的山风一样,飞出大山去,不再回来了。”他端起女孩端给他的那碗水,就着山风,一饮而尽。他起身告辞,转过身,从怀里掏出一张盖有县教育局大印的调令,使劲一扯,调令就像雪花片一样,散了一地。调令里写着:兹有盘国珍,因为长期在山区从事教育工作,患上风湿、腰肌损伤等多种疾病,且教学成绩突出,经县教育局研究决定,特批准为国家正式教师,同时调入县二完小继续从教。他朝山岚里的学校走去,走进了山风里。一碗一碗的山风连在了一起,让他充满了力量!(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女孩见到陌生的“他”毫无防备之心,老师离开,孩子不恨老师,这些反映了山里的民风淳朴。B . “女孩觉得奇怪,心里不安起来”一句表明,女孩已经明显意识到面前这个人就是自己的老师。C . 小说中女孩的父亲虽然没有正式出场,但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人物,情节才得以一步步向前发展,小说的主题才得以进一步揭示。D . 标题“一碗一碗的山风”既是对小说关键情节的概括,也体现了小说的主题,同时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 小说在塑造女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请举例分析。 (3)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倒数第二段调令的内容可以删去,这也并不影响小说的主题表达。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8. (16分) (2020高三下柳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袁盎常引大体忼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上幸上林 , 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然袁盎亦以数直谏 , 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注)绛侯: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上林:秦汉时皇家苑囿。(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B .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C .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D .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陛下:“陛”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B .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C . 坐:“常同席坐”中的“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相同的,但是“箕踞”的坐姿则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D . 谏:主要指规劝君主、尊长和朋友,对其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使其改正错误。(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袁盎认为绛侯是通常说的忠臣,而不是国家重臣,因为国家的重臣能与主上祸福与共,存亡一体,而当时绛侯虽掌握兵权却不能匡扶挽救国家。B . 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是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常常暗中陷害袁盎,袁盎对他很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文帝因他所言符合礼的规矩,所以只是笑一笑,让赵同下车。C . 一次,孝文帝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袁盎拉慎夫人入座,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D . 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指出周勃的过错,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使周勃对他有怨气,但在周勃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9. (6分) (2017高一上罗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击空明兮溯流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B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C . 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D . 哀吾生之须臾哀民生之多艰(2) 下列对原文中加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望,农历每月十六。纪日的用字还有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月末)。B . 孟,古人以伯、仲、叔、季或孟、仲、季为兄弟排行,“孟”与“伯”均说明排行老大。C . 下,战胜、攻下,与之同义的还有“既克,公问其故”的“克”、“破荆州”的“破”等。D . 槊,长矛。“横槊赋诗”即横执长矛昑短歌行,这是描写曹操的“雄壮”形象(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于箫声的描写,既有对音乐形象的描摹,又有对音乐效果的渲染。比较而言,对音乐形象的描摹详而对音乐效果的渲染略。B . 吹箫之“客”回答苏子的话,先将曹操的生命精彩推到极致,后用“而今安在哉”转折,揭示出生命的短暂与渺小。C . 苏子开导“客”的话,以“水与月”作比,从“变”与“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与子女生活费用补充协议
- 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股权转让及技术许可合同
- 双方离婚协议书:婚姻终止及财产分配方案
- 离婚协议书:婚姻终止后财产继承权与赠与合同
- 生态休闲农庄土地租赁与生态农业项目推广合同
- 班组技术及安全培训课件
- 瑜伽纤细身形课件
- 辽源公务员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深圳社保公积金培训
- 科学技术史试题库及答案
- 公司行政综合部管理制度
- 餐厅迎宾培训内容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部优课件1
- 梅毒测试题及答案
- 光伏发电工程竣工最终验收报告
- 以技术驱动的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路径
- 角膜捐献协议书范本
-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水泥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研究
- 申请律师执业实习试题及答案
- 分布式清洁能源多源互补供热研究现状分析
- 2025年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练习题库及答案(2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