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量具的使用维护与保养_第1页
基础量具的使用维护与保养_第2页
基础量具的使用维护与保养_第3页
基础量具的使用维护与保养_第4页
基础量具的使用维护与保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楚量具仪器使用及保养,铭锋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室,目录:第一章量测概论第二章卡尺之应用与保养第三章分厘卡之应用与保养第四章牙规之应用与保养第五章角度规应用与保养,第一章量测概论,量测是指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进行的实验过程.科学从量测开始,量测是制造业必备的条件工业所有测量中,80%为尺寸量测,正确的量测观念,量具精度量测时所选用的量具,量测设备其精度是否高于图面的尺寸公差,正确位置在零件上之正确位置量测尺寸,实际上其对尺寸量测正确性之影响远大于量具精度之不足,量具选用原则,精度量具、仪器精度高于设计公差的3-10倍。,经济精度越高价格越高,维护修理成本亦高,故并不是精度越高的越好,适用最好。,名词解释,重复性(Repeatability)同组测量中,每一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分散程度,解析度(Resolution)量具显示出最小读数,误差(Error)误差代表实际量测值与真值间的差异量,名词解释,精密度准确度多个测量结果之间测量结果与真值的分散程度的一致程度,不精密不准确精密不准确不精密准确既精密又准确,名词解释,示值范围量具所指示的最低值各最高值的范围。量测范围量具所能测量数值的范围。,测量原则,阿贝原则测量线与基准线在同一直线或其延长线上,基准线方向,测量线方向,测量原则,最小变形使各种因素引起的变形最小,艾力点支撑,三角形结构,最短测量链即测量步骤最少,测量原则,求?,A:1.D12.D2L=(D1+D2)/2B:1.d12.d23.D1L=D1+(d1+d2)/2,d1,d2,哪种方法好呢?!,封闭原则在测量中如能满足封闭条件,则其间隔误差的总和必为零.,测量原则,测量15#时要注意封闭原则的运用!,测量的要素,被测对象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操作人員测量环境测量过程测量单位与误差,测量的方法,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单项测量与综合测量被动测量与主动测量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等精度测量与不等精度测量,一.绝对误差:(示值误差)测量值-真值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值*100%,何为误差?分类?来源?,测量误差,误差来源,一.人为误差:包括误读,误算和视差等二.量具因素:未校正,刻线误差,磨损误差等三.测力因素:量测时接触力四.量测因素:量测方法,阿贝误差等五.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掁动,磁性等,误差分类系统误差=平均值-真值(可修正)误差隨机误差=测量值-平均值粗大误差3,第二章卡尺之应用与保养,一.卡尺的分类根据卡尺的构造,可将其分为三类:游标式,附表式,电子式.,二.卡尺的应用卡尺的应用除方便及精度佳外,具备四重式量测特点.a.外侧量测.,c.深度量测d.段差量测,b.內侧量测,1.阿贝误差:,2.小孔径误差卡尺內侧测爪构造形状的影响,在测量小孔直径时,会产生误差.如图6-7,3.环境误差:被测件在不同环境中量测,其结果是不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含尘量照明度等.4.方法误差:系指测量方法(含计算过程)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a.量测人操作不合理或量测程序错误引起的方法误差b.分析处理数据时引起的方法误差5.人員误差系指量测人員因生理机能的限制,固有习慣性偏差以及疏忽等原因造成的量测误差.包括:视差测力量测方法量测位置等误差.,四.卡尺使用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使用之卡尺,确定种类测定长度及精度等.2.不可以给予剧烈的冲击不可掉落或碰撞不可作为铁锤的代用品.3.注意不可损坏內测定爪不可作为圆规之代用品,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护多一分寿命,4.使用前,擦拭各部的灰尘特別是滑尺及动测定面,5.确认滑尺之松紧状況,如有异常时,调整紧固螺絲.,6.由正面读取刻度.,7.深度测量-深度基准面应与被测工件贴平.,8.段差测定把段差基准面应与被测工件贴平.,9.外侧测定a.尽可能在基准端面附近夹持测定之外测定面与被测物贴平测量之b.使本尺的外测定面尽可能贴紧被测件而测量,图A图B,10.內侧测定尽可能把內测量爪伸到內部测量:a.测量內径时,读取当指示值最大时的值b.测量沟槽宽度时,读取当指示值最小时的值,11.使用后用干的布擦拭附着于各部的脏物及指纹等.12.长期保存应加防锈油.13.以满足下列条件之状态保管:a.避光.防潮.防尘b.不要置于地上c.两侧面保持0.22mm距离d.无锁定状态e.尽可能收存于盒子內,第三章测微量具(分厘卡)之应用及保养一.测微量具原理与构造1.工作原理将圆周运动转变为轴向的长度位移量.如图3-1所示.,2.构造主轴螺杆之节距为0.5mm,而将套筒外环细分成50个等刻度,所以套筒旋转一圈便前进0.5mm,而每进一个或退一个小刻度便是0.01mm。如图3-2,二.测微量具种类及读法1.类型外侧测微器之种类有:游标式;数位式;液晶显示式三类.2.读数方法,a.先读套筒标线上,从0至外套筒倾斜边缘间的刻线数,此处每刻度代表1mmb.看固定套管标线下方显出的刻度,在此可见每1mm之中央有一短线代表0.5mm,即外套筒自零刻度转一圈时,外套筒斜边线在固定套管上前进或后退一刻度.,a.找寻外套筒边线上的刻度数,外套筒的圆周上细分成50等份,故每一刻度代表了0.01mmb.将上述a.b.c之步骤求得的数值相加之总和即为外侧测微器之读数图3-3,2.2直读式测微器如图3-4所示,测量值直接从显示数字的小窗里读取.,三.外侧测微器使用方法1.使用前必须归零2.尘埃,细屑和油膜可能造成数之误差,故待物必须先以无水酒精(95%以上)和无尘纸擦拭干净.3.进行量测前先将测微器固定于固定座上,以左手持被测物(需戴手套)约略置于两测量面之间4.以右手旋转棘轮至两测量面微微接触待测面转动棘轮5.此时之读数即为待测值,四.使用注意事项1.确定适合使用目的之测微器.确定种类,量测范围及解析度等2.不可给予剧烈的冲击不可掉落或碰撞(如图4-1)不可隨便旋转把玩(如图4-2),哦!MYGOD!不死也残$,不行了,晕车了!,3.清洁使用前,擦去测微器各部之灰尘,特別是心轴的外周及量测面待测件亦须将两测定面擦拭干净(如图4-3)使用时须将两测定面擦拭干净(如图4-4),清洁美化賞心悅目,4.同温操作量测前应将测微器与待测物同室內恆温一段时间5.对准基准线由棘轮止动器之量测力为准,使两测面接合,由正面读取刻度当套筒的零线及套管的0刻度不一致时,则旋转套筒对准,6.旋转方式量测时一定要使用棘轮止动器,切勿旋转套筒,7.测微器之安置安裝于固定座时,须夹持架体的中央部分,而且不要锁得太紧,五.使用用后之保养1.使用后用软布擦拭附着于各部的脏物或指纹等,并归定位2.长期保存时,应以棉布沾防锈油轻轻擦拭各部,使防锈油能到各个角落3.以满足下列各条件之状态下保管a.不受日光直接照射b.温差小c.湿度40%70%以d.灰尘少的地方e.不可放在地上,f.两测定面保持0.11mm距离g.沒有锁定的状态h.尽可能收存于盒子內,第五章牙规之应用与保养,牙规各部分名称,外径又称大径,为螺纹最大直径,外螺纹为牙頂的直径,內螺纹为牙底的直径.底径亦称小径,为螺纹最小直径,外螺纹为牙底为直径,內螺纹为牙頂的直径.中径一个假想圆柱的直径,該圆柱的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有效径在规定旋长度內,恰好包容实际螺纹的一个假想螺纹的中径.节距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螺旋角螺旋面与轴之垂线所成的角度,牙规各部分名称,国际标准(ISO)螺纹,其各部分尺寸以英寸为单位,牙数以每英寸长度表示,分粗牙(UNC),细牙(UNF),特细牙(UNEF)三类.例如:1/2-12UNF-2B1/2表示:外径1/2英寸12表示:每寸牙数为12牙UNF表示:统一标准螺纹细牙2B表示:配合等级,螺纹的规格,国际标准公制螺纹牙型与统一标准螺纹极为相似,各部位尺寸以公制为单位.例如:M3*0.5-6gM为公制螺纹符号3表示外径为3mm0.5指节距为0.5mm;6g为配合等级,螺纹的规格,公制外螺纹公差域(位置)为e,g,h三种內螺纹的公差域为G及H二种.一般內螺纹之建议公差等级为6H,外螺纹为6g,螺纹公差,螺纹配合指螺纹裝配的松紧程度公制三角螺纹分成三种配合等级.第一级为精密配合,第二级为中级配合,第三级为松配合.,螺纹配合,统一制标准螺纹将內外螺纹各分成三级:a.外螺纹:1A2A3Ab.內螺纹:1B2B3B*1为松配合;2为中配合;3为精密配合,螺纹配合,螺纹环规的应用,GO端螺纹环规检验元件螺纹之实际节径是否小于规定之最大规格內.NOTGO端螺纹环规检验元件外螺纹之实际节径是否大于规定之最小规格內.,GO端螺纹塞规检验元件內螺纹之实际节径是否大于规定之最小规格內NOGO端螺纹塞规检验元件內螺纹之实际节径是否小于规定之最大规格內,螺纹塞规的应用,螺纹规使用注意事项,G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