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声现象_第1页
第1讲声现象_第2页
第1讲声现象_第3页
第1讲声现象_第4页
第1讲声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声现象,第1讲声现象,目录,声现象在河北中考中年年必考,常结合电磁波知识一起考查,考查内容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的控制为主,在选择题的第16题或17题中出现,难度不大,分值12分,已基本成为固定模式。预计2018年河北中考对声现象的考查仍保持常态,结合电磁波知识考查声音的特性和噪声的控制的可能性比较大。,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考点2声音的特性,考点3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考点4声的利用,振动,不能,波,340,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人耳能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最小时间间隔是0.1s,人与障碍物间的最小距离是17m;(2)回声测距:声音通过的路程是声源与障碍物间距离的两倍,即ss声v声t。,考点2声音的特性,1.音调、响度和音色,高低,强弱,大,续表,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唯一。,2.从波形图区分音调、响度,(1)_看波形图的频率(横向),相同时间波的个数越多,即波越密音调越高;(2)响度看振幅(纵向)。,音调,考点3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续表,举例,听到声音的条件,减弱途径,震动(声源),_,禁止鸣笛、使用消声器等;使用家电、乐器控制音量;公共场所不得高声喧哗;改造噪声大的机械或换用噪声小的设备;使用机器是安装减震装置,声波的传播(介质),鼓膜的震动(人耳),_,_,在道路旁立隔声板、给路边的房子安装双层玻璃、在街道两旁植树种草、使居民区原理有噪声的工厂货门窗背向工厂,使用防噪声耳罩、防噪声头盔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考点4声的利用,1.超声波和次声波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20000Hz,高于20000Hz即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叫超声波,低于20Hz即低于人类听觉下限的声叫次声波。,2.声的利用,命题方向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命题方向二声的特性,命题方向三声的利用,命题方向四噪声及其控制,命题方向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考题1,(2013河北,18,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寻考法】对于声现象的考查,河北中考中常会结合生活实例,考查有关声的产生、传播条件、声速、声音的特性、噪声及其减弱等知识,考查形式是以选择题呈现,总体难度不大。【探解法】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故A错误;只有频率在2020000Hz之间,响度在0dB以上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故B错误;减弱噪声的方法包括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三个途径,故C错误;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改变了弦的长短,从而改变振动的频率,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正确。,【点学法】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要注意,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航天员不能直接交谈,中考中常会设置此类陷阱,容易出错,需特别注意。,变式1,如图所示,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_;其声音是通过_传入人耳。,小,空气,A,备选题库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解析】固体是传播声音的介质,A项正确;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B项错;真空不能传声,C项错;物体振动可以发声,但还需要通过介质将声音传播出去,我们才能听到声音,故D项错。,B,考题2,(2017东营)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1.1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命题方向二声音的特性,【寻考法】结合生活实际应用并配以图片,考查有关声音特性的知识,是河北中考中的常见命题形式,目的是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能力,这一知识点是声学部分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探解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弄清音调与响度的区别,及其相对应的影响因素,不要把两者的影响因素混淆了。响度又叫音量,扩音器的作用就是把音量放大了,让声音传得更远,所以声音经过扩音器后是响度变大。,【点学法】考试中容易将音调与响度两个概念混淆,需要认真地理解区分,并弄清楚各特性的影响因素。【规律方法小结】通俗来讲,音调是指声音的“尖细”程度,响度是指声音的音量大小,例如:“男低音”“女高音”乐器中的“A调、F调”都是指音调;“引吭高歌”“震耳欲聋”“窃窃私语”“轻声慢语”是指响度;音色则是分辨不同乐器、人或动物等发声的根本依据。,A,变式2,如图所示,是老牛和蜜蜂的一段对话,下列对这段对话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B.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C.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D.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解析】牛的叫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其频率低但振幅大,频率决定音调,振幅决定响度,所以音调低,响度大;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高,但振幅小,所以蜜蜂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响度小,故选A。,C,备选题库2-1,(2017黄石)每年辞旧迎新之际,黄石爱乐乐团在磁湖剧院举办迎新年音乐会,乐团优美的演奏为观众献上了盛大的“听觉宴”。观众能够分辨出多种不同的乐器,依据乐音的特性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音频率范围,【解析】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多种乐器合奏时,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的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音色。,振动,备选题库2-2,(2017唐山三模)白族的唢呐、彝族的声笙、纳西族的巴乌等管乐器都是通过空气柱_发声;吹奏者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解析】吹奏管乐器时,管乐器中空气柱会发生振动从而发出美妙的乐声;当抬起不同的手指时,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导致空气柱振动频率变化,从而声音的音调也会发生变化。,音调,命题方向三声的利用,C,考题3,(2017武汉)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寻考法】本题考查的是声的利用。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河北中考命题多会从“贴近实际,走向生活”的角度出发,此类问题都是来源于实际应用,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难度不大。【探解法】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都属于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B、D错误;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点学法】知道生活中有关声的利用的常见实例,理解超声波、次声波的概念、特点及其利用。理解回声及回声定位的原理,知道蝙蝠利用的就是回声定位。【规律方法小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超声波碎石等。,变式3,(2017沧州二模)下图中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B,【解析】探测海洋的深度,利用的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敲瓶底火焰摇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回声定位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超声波探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备选题库3-1,(2017宜昌)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解析】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错误;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错误;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错误;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正确。,命题方向四噪声及其控制,B,考题4,(2016广安)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声的是(),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C.歌舞厅时,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D.车站时,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寻考法】呼吁人们正确认识噪声及其危害,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这是河北中考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考查,所以这一知识点是中考中声学部分考查频率最高的内容。预计2018年中考中仍会涉及这一考点。【探解法】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有利于烘托场内气氛,不是噪声,故A错误;居民小区内,夜晚的“坝坝舞”音乐声,由于是震耳欲聋的,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是噪声,故B正确;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是人们愿意去欣赏的,不是噪声,故C错误;车站时,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是为了方便人们,不是噪声,故D错误。,【点学法】能够正确判断噪声,明确噪声的判断有不同的角度。重点掌握控制噪声的三种常见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并了解各种途径的实例。【规律方法小结】噪声从不同的角度来判断其结果可能不同,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从环保的角度讲,不管声音多少优美动听,只要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影响的,都属于噪声;另外,注意噪声监测器只能测出噪声的大小,并不能减弱噪声。,变式4,(2017郴州)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C,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解析】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排气管上装消声器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在纺织车间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B,备选题库4-1,(2016长沙)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