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言文字运用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5高一上武汉期中) 下列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遒(qi)劲踯躅寥(lio)阔橘子洲B . 颓圮(p) 笙萧衣钵(b)扭怩C . 城阕(qu) 邮戳扼腕(wn)瞋目D . 喋血(xu) 微漠租赁(ln)攒(cun)射2.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王晓同一向吝啬,当全国各族人民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时,他仍坚持细大不捐。B . 我们班同学关系很好,课间十分钟,同桌往往就会耳鬓厮磨 , 促膝交谈。C . 莫言惨淡经营文学创作五十年,终于在他耳顺之年,斩获了诺贝尔奖文学奖。D . 每年三月沙尘暴到来,整个北京风雨如晦 , 能见度极差,严重影响了市民们的日常生活。3. (2分)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向之论备矣备:完备。B . 谁欲以言博死者博:换取。C . 要在以势驱之耳要:关键。D . 不亦鲜哉鲜:新鲜。4. (2分) 下列各项中,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 .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B .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C . 遂见用于小邑D .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5. (2分) 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都经历着审美发展。相对于个体审美发展的阶段性,审美教育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就是说,审美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然而,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在一生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个体的审美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所以,个体的审美发展也就呈现出阶段性。A . B . C . D . 6. (2分) (2019高二上深圳期末)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历史上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班马”指的是班固和司马迁,“史汉”指的是史记和汉书。B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杜牧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C . 王勃、杨炯、卢照邻、陈子昂四人在初唐诗风的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合称为“ 初唐四杰”。D .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7. (2分) (2017高二下莆田月考)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人在着装上的材质和颜色上都是有讲究等级的,就颜色方面,隋唐以及宋,紫、朱、绿、青四色,只有士人以上才能穿。庶人在隋时穿白色,在唐代穿黄白两色,明朝则不许庶人穿黄白两色。B . 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引申为祭祀用的牲畜,所以古人又把牛叫“太牢”,把羊叫“少牢”。C . 容臭,即香袋,内装香料,随身佩带,香气绕身,故名容臭。臭者,香气也。例如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D . 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通称为“叔父”。二、 文言文阅读 (共5题;共47分)8. (11分) (2015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然后回答小题。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难产的一种地名险要的城镇通“太” (1) 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亟请于武公亟,立即B .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都,国都C . 姜氏欲之,焉辟害辟,躲避D .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率领(2)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不如早为之所虢叔死焉姜氏欲之,焉辟害A . 不同,相同B . 相同,相同C . 不同,不同D . 相同,不同(3)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武姜生庄公时,因为难产,使武姜受到了惊吓,所以她不喜欢庄公。B . 祭仲跟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两面听命的情况,并劝说庄公早点除掉太叔。C . 当子封劝说庄公时,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召人势力虽大,反而崩溃。D . 太叔做好准备要袭击郑国都城,姜氏打算作为内应为太叔打开城门。(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9. (10分) (2017日照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东园雨坐书怀刘崧鸟自鸣春花自开,离人去住总兴哀。荒村道路兼泥潦,故里田庐半草莱。万姓疮痍谁复问,群雄爪角自相摧。东南竟日愁昏黑,消息虚传首屡回。【注】刘崧(13211381),字子高,泰和人。生活于元末明初的战乱年代,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才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1) 请简要赏析“鸟自鸣春花自开”一句诗。(2) 诗歌第二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内容上与上下诗句有怎样的联系?10. (8分) (2017高二下江宁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2)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韩愈师说)(3) 驾一叶之扁舟,_。 (苏轼赤壁赋)(4) 各抱地势,_。(杜牧阿房宫赋)(5) 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6) 此情可待成追忆,_。(李商隐锦瑟)(7) _,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11. (12分) (2018高一下邢台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秋风袅袅秋虫鸣张强秋天是虫的季节。蝉在林中“知了,知了”不停地叫着,仿佛己感到时光将尽,要抓住这最后的时刻释放出生命中最后的热情;田野未收割的豆地里,蝈蝈也伏在在豆棵下“吱吱,吱吱”聒噪着,和树上的蝉声相应和。夜晚月朗星稀,凉风习习,蛐蛐、油蛉、纺织娘躲在一个角落里忘我地弹唱,时而独奏,时而合唱,直到月己西斜,夜色阑珊,仍迟迟不肯睡去,它们怕辜负大好的时光。蝉从五月末由黑暗的地下爬出,开始羽化为成虫,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闻蝉中写道:“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可见六月就已经可以听到蝉声了。“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阴。”整个夏季都是蝉的,它们不知疲倦,伴随着一路攀升的气温,把一个夏天吵得沸沸扬扬,这盛大的阵势一直要持续到秋初。古时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立秋的三候为“寒蝉鸣”,这时的蝉己禁不住越吹越凉的秋风和越来越浓重的夜露,开始发出凄苦的哀号。宋代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层秋雨一层凉,蝉弱小的身躯的确难以抵挡秋雨的侵袭,这凄凄切切的悲鸣或许就是它们无奈的抗争吧?“薄暮末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郎士元送别)一声凄切的蝉鸣曾触发了多少人的千古愁思,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这悲凉,有的是身世之痛,有的是故国之思,有的则是离别之苦。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秋夜中叫得最欢快最忘我的莫过于蟋蟀,月华如水,洒在庭院中、窗台下,洒在枕边洒在漓露的梦里。“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些从诗经中走来,唧唧吟唱的秋虫,此时就蹲在檐下的月影里,或者躲在墙缝里,趴在草丛中,它们歌唱凉如水的夜色,歌唱大地的丰收,歌唱村庄的温暖。“空庭疏雨后,四壁乱蛩鸣。”“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看,秋夜漫漫,陪伴人打发这寂寥时光的不只是一盏昏黄的灯,还有蛐蛐缠缠绵绵的歌吟。秋夜,纺织娘“轧织,轧织”“织,织,织啊,织,织,织啊”的叫声一点儿也不比蟋蟀逊色,和蟋蟀不同的是,纺织娘似乎很少躲到村庄的屋檐下,野外的草丛才是它们最宽广最自由的舞台。纺织娘古称“络纬”,诗正义中“络纬鸣,懒妇惊”是说纺织娘叫起来的时候,懒惰的妇人突然开始吃惊,原来她意识到秋天到了,冬天也就不远了,还没准备好过冬的棉衣,她怎能不惊呢,其实猛然吃惊的何止懒妇,李白长相思中写道:“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霜降三候为“蛰虫咸俯”,俯,蛰伏也。过了霜降,秋虫的吟唱渐渐稀疏,这古人认为秋虫都蛰伏了,实则不然,即使养在笼中,置于炉旁,蟋蟀、蝈蝈、纺织娘也只能勉强活过春节。虫的寿命使然,非人力所能逮也。但秋虫的一生是响亮的一生,它们认认真真活过,这是它们对生命的尊重。我庆幸和小虫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吧,它们还醒着,还用村庄朴实的方言唱着大地的歌,生命不息,大地的歌唱也永不会停止!(有删改)(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描写秋虫在月夜忘我地歌唱,主要表现出秋虫对时间、对生命的珍视,展示了它们对生命的热情。B . 人们常以寒蝉来表现身世之痛、家国之思或离别之苦,这体现了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C . 古人认为蟋蟀、蝈蝈、纺织娘到霜降后都蛰伏了,作者不认同这种说法,作者认为这时的秋虫大部分因为寒冷而冻死了。D .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层次条理清楚,行文自然流畅,极富文化意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表现出作者对秋虫的赞美。(2) 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3) 在作者看来,“秋虫鸣”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12. (6分) (2016高三上霞浦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汉字危机中国的书写交流进入键盘划时代只有十几年,任何一个初次接触电脑的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文字输入。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人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汉字往往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很多人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方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一个字该怎么写。过去用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音、形、义同时进行,键盘输入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而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入时代面临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的最大区别。所有音素文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它们只有音和形,而且音形基本统一,打字本身就是书写过程。我们是拼音解决汉字输入问题,而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音输入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在信息时代,中国人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入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这也暴露了汉字的自身局限问题。网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人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新的含义。从每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文化含量,继而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用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网络语言通过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非常快。它只是迎合某一类信息某一种情绪在传播的当口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而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方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是否要恢复繁体字的讨论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很多汉字究竟怎么写,它的结构组合究竟是什么意思你可能都觉得不重要了。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都会使用汉字、这其中多数人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也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比如你打一个“爨”(Cuan),用简拼敲四下就出来了,你不用去写31画,它比你打一个“装”(zhuang)还少两下,笔画已经不是键盘输入时代最让人疼痛的问题了。那么,汉字是否还要继续简化就不是问题了。汉字在任何时代都有极强的适应性,不管是刻在龟甲上,还是刻在竹简上,还是写在帛上,或者写在纸上,乃至今天用计算机编码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汉字从来没有因为它的复杂性而被淘汰或异化。而眼前,我们汉字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如何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交流和传播。汉字在外国人看来是最难学的文字,汉语是最难掌握的语言。(1) 下列关于“提笔忘字”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随着电脑书写的普及,很多人依赖电脑输入汉字,疏于用笔写字。B . 键盘输入时代,大量候选的字码,虽然便于选择,但同时也容易让人忘记字形。C . 与音素文字相比,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其自身存在的局限问题也是原因之一。D . 提笔忘字跟受过高等教育,掌握无数信息和知识的身份有点不符。(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使用英语的国家很少存在提笔忘字现象,因为他们打字的过程就是熟悉字母、单词的过程。B . 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其中一些词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但大多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忘记,能留下来的少之又少。C . 今天80%以上的中国人使用汉字,就像街头对话一样仅仅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写作或研究。D . 如何让汉字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传播,如何让西方人更便捷学习汉字,是汉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般认为“提笔忘字”是指忘记字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辩论赛背景课件
- 通信基站设备采购、安装及优化合同
- 车辆转让及新能源充电桩安装与运营服务合同
- 代付水利工程款三方代付协议
- 电力及乡村工作政策法规知识考试试卷
- 怎样评教学课件
- 品牌故事与消费者情感路径构建考核试卷
- 粘合剂与密封剂在艺术品修复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气囊材料中单体对材料抗撕裂强度的贡献考核试卷
- 仪器精度校准的实验室能力评估考核试卷
- 北京昌平霍营街道社区“两委”干部储备人才招募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 黄冈市法院系统招聘审判辅助人员考试真题试题含答案
- ktv营销经理管理制度
- 公司消防网格化管理制度
- 5.3.1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 2024年保密培训课件:员工保密知识要点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GB/T 23901.4-2009无损检测射线照相底片像质第4部分:像质指数和像质表的实验评价
- 酸碱平衡判断血气分析六步法新版培训课件
- 房建施工流程示意图自己编制
- (学霸自主提优拔尖)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知识点、常考题、易错题、拓展题)名师详解与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