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2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期中)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慈父见背有何见教?B . 之二虫又何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 . 亦遂增胜予观夫巴陵胜状D . 置杯焉则胶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 (2分) 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 .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D . 客有吹洞箫者3. (6分) (2016高二上公安期中) 好的广告语让人过目难忘,请就下面两句广告语的妙处进行点评。(1)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某运输公司)(2) 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太平洋保险公司)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4. (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艺和艺术的区别在于,工艺强调的是“工”,艺术强调的是“艺”,工艺强调“制作”,艺术强调“创造”;工艺并非不要创造、而是先是“工”然后才是“艺”,反之,“艺术”也不是不要“制作”,在“创造”的基础上,还应该追求“术”,即制作。在艺术追求其纯粹精神性和个性化的同时,工艺的群体性、物质性和满足其具体环境、生产、生活的实用功能使工艺继续保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传统民族工艺在具有精神意义和地方文化意义的同时,本来就应该具有复制生产的属性。要满足特定地区民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就只有在手工,或借助简单机械、工具的基础上,进行一定规模的复制和生产。在传统社会里,这种一定规模的复制和生产大多具有“在地性”,即在特定地区或区域附近进行复制、生产和流通。但在大众文化消费的今天,传统民族工艺的生产复制也开始出现了工业化时代艺术复制的一些基本特征,开始了规模化和跨地域的生产、复制和流通。历史上,云南滇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民族迁徙走廊的重要结点,也是多元文化交流汇聚的地方。本土文化、中原文化、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融为一体的独特的地方文化和其他相对单纯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漫长的文化碰撞、交流、融合,使该地区的地方文化具有了包容开放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后,滇西北地区作为云南、乃至全国重要的一个国际性旅游地,海内外大量游客的涌入、新的文化传播形式、技术和跨地域的市场使该地区的文化具有了全球化、现代及后现代的文化特征。传统民族工艺在几近崩溃时得到恢复和再显示,大众文化消费带来的艺术复制现象也在这个地区的传统民族工艺中得到非常明显的体现。规模化复制带动了地方传统民族工艺的发展,使传统民族工艺从形式、技艺、功能以及凝结在具体工艺符号中的地方性知识和文化意义发生了相应的变异,这对传统的人文价值系统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种新的开放,具有一种向现代社会的延展。因此,规模化复制带来传统民族工艺功能的转化,实用功能开始消解,而作为提供给游客收藏、纪念和对异文化的想象和审美的功能迅速增强。部分传统民族工艺在向旅游工艺的过渡发展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功能的转型。(摘编自李炎复制与定制:传统民族工艺的现代延展)(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工艺与艺术的区别是相对的,前者强调“工”,重制作轻创造;后者强调“艺”,重创造轻制作。B . 在一定基础上,传统民族工艺进行一定规模的复制生产,就能满足特定区民众的需要。C . 滇西北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旅游地位,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新的文化随之传入。D . 规模化复制生产给传统民族工艺带来全面改良,部分传统工艺逐渐完成了功能的转型。(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辨析工艺与艺术之区别,引出工艺特点,为下文论证的展开厘清概念。B . 文章以传统民族工艺焕发生机为归宿,着重论证其规模化复制生产的成因和影响。C . 文章以云南滇西北地区为例,凸显多种因素作用下地方文化所具有的包容开放性。D . 文章最后一段论证谨慎而严密,同时又对全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易于读者接受。(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统工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具体表现为工艺的群体性、物质性和实用功能性。B . 传统民族工艺开始规模化复制后,“家家有手艺,户户是工厂”可能会成为新气象。C . 如果传统民族工艺固步自封,那么它们可能会随着全球化等时代的新发展而衰弱。D .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们不单为了避雨遮阳而购买一把富有地方色彩的丝绸伞。5. (12分) (2016北京)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牚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牚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找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进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变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观众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力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妹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么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尝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做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合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1)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太斩劲了:非常给力B . 气韵弥漫:韵味充满(作品)C . 乡党:志同道合的同乡D . 哗然: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作者产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见演唱老腔的是白发白眉老汉等一群关中农民B . 演员以木砖连续敲击长条板凳发出的响声经常掩盖了观众的掌声与叫好声。C . 朋友为小说白鹿原没有写老腔的笔墨而感到遗憾,作者对此深有同感。D . 老腔从宋代唱到现在,从乡野唱到音乐厅,说明这种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3) 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4) 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5) 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6)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三、 其他 (共1题;共5分)6. (5分) 翻译下列各题(1) 翻译: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2) 翻译: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9高二下西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金毓峒,字稚鹤,保定卫人。父铨,户部员外郎。毓峒举崇祯七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十四年面陈漕务,称旨,授御史。疏论兵部尚书陈新甲庸才误国,户部尚书李待问积病妨贤。又请涣发德音,自十五年始,蠲除繁苛,与海内更新。因言复社一案,其人尽缝掖,不可以一夫私怨开祸端。帝多采纳。明年出按陕西。孙传庭治兵关中,吏民苦征缮,日夜望出关,天子亦屡诏督趣。毓峒独谓将骄卒悍,未可轻战,抗疏争。帝不纳,师果败。十六年冬期满得代甫出境而贼入关复还至朝邑核上将吏功罪而后行明年三月召对命监李建泰军驰赴山西,抵保定,贼骑已逼,遂偕邵宗元等共守。毓峒分守西城,散家赀千余金犒士,其妻王亦出簪珥佐之。京师变闻,贼射书说降,众颇懈。毓峒厉声曰:“正当为君父复仇,敢异议者斩!”悬银牌,令击贼者自取。众争奋,毙贼多。城陷,一贼挽毓峒往谒其帅,且骂且行,遇井。推贼仆地,自堕井死。妻闻,即自经。其从子振孙有勇力,以武举佐守城。贼至,众皆散,独立城上,大呼曰:“我金振孙,前日杀数贼魁者,我也。”群贼支解之。同时守城殉难者,邠州知州韩东明、武进士陈国政赴井死。平凉通判张维纲,举人张尔晕、孙从范,不屈死。举人高经负母避难,遇贼求释母,母获释而经被执,乘间赴水死。贡生郭鸣世寝疾,闻城陷,整衣端坐,贼至,持棒奋击而死。诸生王之埏,先城陷一日,置酒会家人,饮达旦。城破,偕妻齐及三子、二女入井死。诸生韩枫、何一中、杜日芳、王法等二十九人,布衣刘宗向、田仰名、刘自重等二十人,或自经,或溺,或受刃,皆不屈死。(节选自明史金毓峒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十六年冬期满得代甫出境而贼入关复还至朝邑核上将吏功罪而后行明年三月召对命监李建泰军B . 十六年冬期满得代甫出境而贼入关复还至朝邑核上将吏功罪而后行明年三月召对命监李建泰军C . 十六年冬期满得代甫出境而贼入关复还至朝邑核上将吏功罪而后行明年三月召对命监李建泰军D . 十六年冬期满得代甫出境而贼入关复还至朝邑核上将吏功罪而后行明年三月召对命监李建泰军(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户部,古代掌管户籍财经的官府机构,其职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B . 海内,古人认为中国周围都是大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而把外国叫作海外。C . 王,这里指金毓峒的妻子姓王,而姓在上古时期主要是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D . 从子,即养子,与本人没有血缘关系,这与从祖、从父、从弟等堂房亲属不同。(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毓峒出身官宦,仕途少有挫折。其父金铨官至户部员外郎,他在考中进士后先是被授予中书舍人,因为陈述漕运事务让皇帝满意,又被授御史职。B . 金毓峒尽职尽责,敢于向上进谏。他不仅上疏指出陈新甲、李待问这两个官员的问题,而且认为因为复社一案造成杂税众多祸端,其言多被皇帝采纳。C . 金毓峒面对危局,激励众人守城。听到京师变乱的消息后,他没有像众人一样意志消沉,而是厉声责问众人并悬挂银牌,众人被激起斗志杀死许多流贼。D . 金毓峒勇赴国难,城破死节甚多。他在被流贼俘获之后推倒流贼投井而死;城破之后,不仅有众多官员和秀才举人献出生命,还有很多百姓不屈而死。(4) 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传庭治兵关中,吏民苦征缮,日夜望出关,天子亦屡诏督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 (2017高二上三亚期末)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岳阳楼 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李白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1) 杜诗的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杜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怎么样的自然景象? (3) 试比较杜诗和李诗,说说他们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六、 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9. (4分) (2017高二下武汉期中)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1)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写到春天来临时,田园山野中树木欣欣向荣和“_”的情景。(2) 逍遥游中,宋荣子对待世人评价的态度是“_,_。”(3) 陈情表中,李密写自己亲族不旺,门庭孤单后,感叹自己孤苦伶仃地生活的两句是“_,_。”七、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10. (1分) (2018高一上杭州期末) 学校举办了题为“中小学生背诵古代诗词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辩论赛,反方的观点是“中小学生背诵古代诗词未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下面是自由论辩阶段正反双方的一个回合,请你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正方一辩: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要传承传统文化,就要对传统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就要背诵大量的古代诗词,否则传承就成为一句空话。反方四辩:我方不反对中小学生要传承包括古代诗词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_。正方三辩:我方并没有说背诵是传承古代文化的唯一方法,我们也承认机械记忆并不是真正的传承。但是,没有背诵记忆我们如何进一步地理解古代优秀诗词?没有背诵记忆作为积淀,我们如何熟练掌握运用古代诗词文化精髓?反方一辩:我要提醒一下对方辩友,_。正方二辩:对方辩友别忘了,文化传承是指让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电脑网络的记忆存储能力再强,也不能代替人本身对文化的吸收理解。11. (5分) (2017黔东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近几年,手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148-2025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设备技术规范
- 养护安全培训工作总结课件
- 养小鸭的课件
- 初级焊工培训安全记录课件
- 化学药剂使用安全培训课件
- 化学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化学安全培训题库课件
- 创建无烟单位签到课件
- 化学品安全培训演练医院课件
- 先抑后扬写作讲评课件
- 2025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
- 绳索在消防领域的技术革新-全面剖析
- 慢阻肺护理新进展
- 中秋节知识课件
- 110kV变电站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投标技术方案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3:4 3 免疫失调
- 《SLT 582-2025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质量检验检测规程》知识培训
- “燕园元培杯”2023-2024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试题详解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