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业问题爆发点在哪里_第1页
中国失业问题爆发点在哪里_第2页
中国失业问题爆发点在哪里_第3页
中国失业问题爆发点在哪里_第4页
中国失业问题爆发点在哪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失业问题爆发点在哪里?,小组成员林君柯李铭周炜,中国失业问题的提出,2002年4月2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即中国就业状况白皮书);该年9月12-13日中共第十六次会议之前,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洛杉矶时报记者从大庆油田工人的抗议活动中获得灵感,于5月2日发表文章,把中国的失业问题形容为中国社会的定时炸弹。,中国失业问题的加剧,但是,人们在当时能够想到的却知识,中国就业问题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下岗问题;2003年2月16日新华网播放“毕业即失业”这样的新闻、主要媒体把目光聚焦在2003年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人们好像幡然醒悟:,本文结构,从数量角度对中国存在的就业压力进行总体判断,分析失业人口的社会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讨论不同社会特征失业人口的社会需求及其对社会稳定机制的可能影响,中国的失业人口压力有多大?,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失业?他们到底是那些人?,中国失业人口总量的估计,城镇登记失业数,登记失业人员总失业人员,登记的失业人员只是失业问题的小部分,绝大部分的失业人口并没有登记这部分包括因效益不高导致的下岗人口和因破产倒闭产生的失业人口请看200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农村的剩余劳动力,2001年底,劳动力的总数约4.91亿人,耕地总面积为19.5亿亩;一个劳动力大约耕种8亩土地才可以勉强维持一家的生活;如果以每个劳动力10亩计,则农村现有的耕地只能容纳1.9亿劳动力,余下的3亿劳动力就是剩余劳动力,扣除大约有1.3亿左右在农村工业中就业,实际剩余1.7亿,新增劳动力,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的增长经历了两个高峰,一个1982年,另一个是1987年;若以16岁作为劳动力市场的起始年龄,那么1998年以后,由于人口自然增长所导致的劳动力数量持续增长,会一直延续到2010年;进入21世纪后,每年新增1000万左右,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总量,农村剩余劳动力1.7亿,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和失业人口3300万,新增劳动力1000万,共计全中国失业人口21300万占现劳动力总量28。6%,90年代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率,2001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中国失业人口压力严峻,根据有关研究,在未来的时间里,假定经济增长率为8%,就业弹性系数为0.13,每年可以提供的劳动岗位为800万个左右,即使加上自然减员所腾出的岗位,如果考虑已经积累的2亿左右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口,那么,下岗和失业、新增劳动力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三股力量的合流也是一个沉重的问题。,失业人口的社会特征,1999年5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技术指导中心组织过对下岗职工的调查,结论如下:年龄高、女职工比例高文化程度低、技能低、竞争能力低,失业人口的社会特征,根据2000年11月1日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长表汇总数据,我们发现失业人口的社会特征与下岗人员的社会特征大相径庭,在整体层次上,表现为:年龄低文化程度不低性别比相若,各年龄组在经济活动中比例,不同年龄段失业人口分布,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失业人口失业前的职业分布,失业人口特征小结,主体是文化程度为初高中;年龄1524岁的年轻人;如果他们曾经工作过,也只是从事过一些体力劳动或简单操作劳动,其次才是下岗职工、城镇和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失业人口行为取向及对社会稳定影响,农村青年失业群体城镇青年失业群体下岗职工群体,90年代社会群体与政府冲突事件,余热效应有限,第一、在所有的下岗职工群体中,卷入这类冲突性事件的人口数量不大,在下岗职工群体中比例也不大,没有形成横向联盟第二、尽管中国失业人口的主体是年轻人,但在年轻人中,我们没有发现有人组织起来到政府部门上访或制造事件对社会秩序构成影响,即该行为没有向下一代传递,未工作人口生活来源家庭,城镇青年特点,他们没有对就业的强制性需求,他们可以不工作就生活得很好,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来就衣食无忧就业对于他们而言,只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只是寻求成就感的一个渠道,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就业的首要前提是他们喜欢,而不是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为生活所迫,城镇青年的影响游戏效应,他们更加注重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对他们而言,就业与事业就是游戏的暂时状态。失业会造成压力,但他们知道这样的压力主要不是政府带来的,而是市场和其他社会群体带来的。因此,这样的压力也就不大可能转化为与政府的对抗,更有可能的是转化为针对游戏规则公平性和公正性的冲突,农村失业青年特征,他们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很少有人奢望上高中,更少人奢望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他们又不希望和自己的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过一辈子回到农村不会干农活,流到城镇又找不到工作!,农村失业青年影响悬空效应,他们的失业,就意味着生活的悬空,不愿意回到农村,在城市又没有根基;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他们都是一个庞大的、特性最不稳定的群体;不过他们没有组织性,为了生活,可能为之违法犯罪;但是这个群体不会形成有组织、大规模的与政府对抗的力量。,结论一,中国的失业人口压力的确很大,2亿左右的失业人口不仅现在,而且在将来10-15年间仍然是中国社会必须面临的最重大的社会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而是因为中国劳动力的总量绝对过剩,即是未来的经济发展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失业人口的压力依然存在。,结论二,失业人口中,下岗职工并非是主要群体;失业群体主要集中在1924岁,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和高中;人到中年的下岗职工在失业人口中仅仅占很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