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高中语文知识整理,沁(qn)园春,一、字词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沁(qn)园春橘(j)子百舸(g)争流怅寥廓(lio)(ku)峥(zhng)嵘(rng)挥斥方遒(qi)浪遏()飞舟,文学常识,1、词沁园春,词牌名。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起初是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2、作家作品毛泽东(1893-197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诗人。,三、课文内容,(一)中心、结构、技巧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一扫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充满生命的活力,对壮丽河山的描写,不仅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主宰山河的壮志。本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下阙: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二)重点语句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在深秋季节,诗人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奔流不息,滔滔向北。)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记得吗?到水流的中央游泳,激起的浪花,阻挡了飞快行驶的船只。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巧妙回答。)(三)写作技巧(可放在“课文内容”之中)1、沁园春长沙:借景抒情,借充满生命活力的湘江秋景图(一系列充满生机的意象),抒发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主宰山河的状态。语言上,具有诗歌的跳跃性(开头前三句),运用多组对比使其所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如:万山红遍,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被诗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万类”的自由,民生的压抑。语言上还运用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遍”“击”“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如设问、对偶、夸张等。,劝学师说,一、字词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木直中(zhng)绳槁暴(p)参省(xng)骐骥(qj)须臾(y)跬(ku)步舟楫(j)锲(qi)而不舍契(q)约强弩(n)君子生(xng)非异也镂(lu)句读(du)官盛则近谀(y)郯子(tn)老聃(dn)蟠(pn)以贻(y)之苌弘(chnghn真知灼(zhu)见卓(zhu)越出类拔萃(cu)炽(ch)热疑窦(du)器皿(mn)谄(chn)媚焚膏继晷(gu)熟稔(rn)心无旁骛(w)城垣(yun),2、文言文字词。(1)通假字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一次;暴通曝,晒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揉使之然也:揉通煣,火烤。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2)古今异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博地学习,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藏身,通常指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望放在某人或者某事物金石可镂:金属制品,黄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表结果的连词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一般的人,大众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读书人有专门学问的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用不着,不需要吾从而师之:跟从并且,表结果、目的的连词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要学习,学制的初级阶段,二、文学常识,1、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2、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次运动的倡导者,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持摈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3、作家作品(1)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2)韩愈(768-824),字退之,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三代两汉散文,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在文学形式上力主创新,对后世散文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险怪,讲究用奇字,造奇句,人们评为以文为诗。与孟郊、贾岛等人自成一派,史称韩孟诗派。诗文被门人辑为昌黎先生集。,三、课文内容,中心、结构、技巧1、劝学本文第1段第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第一段从学习的意义论述学不可以已;第二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第三段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在第三段中共用了十个比喻来论述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不能停止,2、师说讲的是从师而学,就是说说关于从师的事。第一段揭示全文总话题,说说。起句便说古之学者必有师,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第二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想北平,一、字词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廿七(nin)粘合(nin)什刹海(ch)辜负(g)菜圃(p)烟垢(gu)渗浸(shn)打夯(hng)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什刹海辜负菜圃烟垢渗浸打夯,二、文学常识,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1937年,其代表作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1944年,老舍开始创作以沦陷了的北平为题材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1951年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此间他创作了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的驾驭语言,善于准确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三、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想北平:作者通过对北京的描绘,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属于他的北京,表现了他对故乡真挚的情感。第1段交待自己对如何写北京的考虑。第2、3两段正面描写作者对北京特殊的爱。第4、5、6、7段,通过对比等方法写出北京的特点,以此表达作者对北京的喜爱。最后一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包括的情感很复杂。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撼人心。文章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通俗是为了加强作品的生活气息,使它亲切感人,也是锤炼语言的结果。纯净、简洁同样也靠千锤百炼。比如文章写到积水滩:“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人物情感,都笔笔到位,如同天成。,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一、字词。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壬(rn)戌举酒属(zh)客窈窕(yo)(tio)冯(png)虚御风棹(zho)扣舷(xin)袅袅(nio)酾(sh)酒横槊(shu)匏(po)尊相与枕藉(ji)嫠(l)妇愀(qio)然山川相缪(lio)舳舻(zh)(l)蜉蝣(f)(yu)衽(rn)席攒蹙累积(cun)(c)斫榛莽(zhu)(zhn)箕踞而遨(j)(j)颢(ho)气引觞(shng)满酌僇(l)人施施(y)(y)而行焚茅伐(f)无尽藏(zng)垤(di)涟漪(lin)(y)鼬(yu)蓊郁(wng)忧悒(y)追溯(s)嗥叫(ho)驯服(xn)迸发(bng)毛骨悚然(sng)蜿蜒(wn)(yn)湍急(tun)饿殍(pio)艾蒿(ho)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蛰居壬戌棹扣舷袅袅酾酒横槊相与枕藉嫠妇愀然引觞满酌施施而行涟漪忧悒,3、文言文字词。(1)通假字1)举酒属客(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3)山川相缪(通“缭”)4)l僇,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5)趣,通“趋”,往。意有所极,梦亦同趣.(2)古今异义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古义:未尝今义:没开始攒蹙累积古义:重叠、积压今义:积累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转折连词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从这时今义:递进连词醉则更相枕以卧古义:更换交替今义:更加到则披草而坐古义:拨今义:覆盖在肩背上。颓然就醉古义:接近今义:就是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古义:从前今义:朝故为之文以志古义:记今义:志气、志向是岁元和四年也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3)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2)顺流而东也(名作动)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4)特殊句式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2)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3)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二、文学常识,1、赋:“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采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2、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3、作家作品1)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2)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也称“柳柳州”。提倡“古文”创作。其散文以山水游记和寓言成就最大。在他的山水游记中常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个人情怀融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代表作是永州八记。,三、课文内容,中心、结构、写作特点1、赤壁赋:这是一篇文赋,保留了传统赋体的对话特点,同时大量使用散句,行文挥洒自如,奔放豪迈;情、景、理水乳交融,景中含情,情中寓理;全文波澜起伏,由喜而悲,转悲为喜,但始终喜中含悲,悲中见喜,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作者以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蓄天地之灵气、化万物之精魂,感悟大自然所包含的生命的真谛,也同时表现了作者高远的情志。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不仅仅停留在客观对象的简单再现上,而且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升华为具有独创性的审美意象。2、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游记首先记述了游西山以外山水的情况,然后重点写始得西山宴游的情况。写西山,突出了他形势高峻、气象雄远的特点。作者寄情于景,把自己的身世早育、思想情感与山水结合起来,表现了他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写作特点:(1)描摹山水与言志抒情完美结合;(2)以群山衬托西山的描写手法,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3)语言上,句式多变,语言精练。,必修二,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一、字词。亘(gn)古不变坍圮(tnp)熨贴(yti)攫(ju)捋(l)着触须撅(ju)步履(l)隽(jun)永时髦(mo)昵(n)称人寰(hun)老饕(to)慰藉(ji)突兀(w)摇曳(y)跌宕(dng)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坐落亘古不变坍圮熨贴捋着触须撅步履隽永昵称人寰余暇铿锵缘分蓓蕾突兀摇曳仓猝凛冽拯救田凫椋(ling)鸟潺潺昊天奢侈祈祷曙光,二、作家作品:,1、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2、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三、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1、我与地坛:实际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体验传达给读者,他用他的苦难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写作技巧:言辞恳切、准确,感情真挚、深沉,立意新颖独到。2、最后的常春藤叶:在这篇小说中,作家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特别是老艺术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写作技巧: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欧亨利式的语言。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四、重点语句分析,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暗示了“我”的成长时时处处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也早与“我”融为一体。),六国论念奴娇永遇乐,一、字词。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厥(ju)弥(m)殆(di)洎(j)文言文字词。(1)通假字(例)暴霜露(“暴”通“曝”,冒着。)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如果。)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勿”,不要。),(2)文言句式1)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被动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战。洎牧以谗诛函谷举3)特殊句式。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短语后置)秦人不暇自哀(宾语前置句)辇来于秦(介宾短语后置),2、作家作品,(1)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都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3)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著有稼轩长短句。辛弃疾与苏轼齐名,开创了豪放词派,在坚持抗战,用诗词抒发爱国感情方面,又与陆游齐名,把南宋爱国主义文学创作推向高峰。,三、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1、六国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借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发表自己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借题发挥,以古讽今。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1、念奴娇赤壁怀古:本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802)七月,是苏轼游览黄冈城外赤鼻矶后所作。当时苏轼因诗文讽喻新法,被新派官员诬陷论罪,贬斥至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此时深感年岁渐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郁郁于心。观景顿生种种联想,眼前浮现出赤壁古战场鏖战的场景,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不禁赞颂其功业,并借以抒发自我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稼轩词中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它的思想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写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写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写作方法: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荷塘月色祝福,一、字词。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踱(du)步梵(fn)婀玲霎(sh)时淅沥(xl)擎(qng)天仓颉(ji)薄(b)荷苔藓(tixin)舐(sh)犊蓊(wng)郁惊悸(j)夹(ji)克抛掷(zh)呢(n)帽岑(cn)寂钝(dn)响蹒跚(pnshn)芒(mng)刺蹙眉(c)踌蹰(chuch)寒暄(xun)尘芥(ji)羁绊(jbn)懵懂(mng)两靥(y),二、作家作品。,1、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这是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2、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三、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1、荷塘月色:文中描写荷塘(月下的荷塘)、月色(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抒发了“心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的感情,表达了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渴望自由、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心境。第一部分:点明心境,交代缘由;第二部分:小径漫步,抒发感受;第三部分:荷塘月色,景语情语;第四部分:江南采莲,向往憧憬。写作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用词精当,又运用了叠词,博喻和通感,描写形象,十分传神。,2、祝福: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写作技巧: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以祥林嫂的“半生事迹”为纵线展开情节,揭示了旧社会劳动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遭遇。其中,“两次微笑”、“三写眼睛”、“四场飞雪”和“五处写钱”等精彩细节,对刻画人物、描摹环境、渲染气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全文朴实冷峻的叙述语言中,蕴涵着不可遏抑的躁动、激愤的情感潜流。,四、重点语句鉴赏,1、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丽的本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把“清香”比作“歌声”属通感(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同属美好事物,有好多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等。运用比喻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3、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4、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升”仅是由低向高移动,而“浮”字写出了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状,以动景写静景,描绘出物的轻飘状态。),6、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洗”承“泻”,“笼”承“浮”,以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月色朦胧柔和。),7、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若换成“映”,是月光照射,影子显现在荷叶上,表述一半,“画”赋予主动意识,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8、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既是软弱的自责,又是激愤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恨。),9、只觉得天地众圣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揭露了神权的荒诞,表达了“我”对封建礼教吃人罪恶的愤慨。),必修三基本篇目,一注音缙绅(jnshn)萃(cu)纾祸(sh)觇(chn)翌日(y)遽(j)羁縻(jm)东西二阃(kn)诋(d)诟(gu)自刭(jng)邂逅(xihu)毗陵(p)愧怍(zu)溥(p)阉(yn)祠(c)湮(yn)赀(z)缇骑(tj)詈(l)溷藩(hnfn)缳(hun)牖(yu)逡巡(qn)鬈曲(qun)趿拉(t)蹙眉(c)褶皱(zhzhu)撇开(pi)窥视(ku)皮靴(xu)怜悯(mn)时髦(mo)取缔(d)镶嵌(xingqin)伛(y)云翳(y)攥(zun),骷髅(klu)滞笨(zh)媲美(p)一蹴而就(c)昙花一现(tn)有史可稽(j)销声匿迹(n)跽(j)攻讦(ji)自诩(x)冠冕(min)残羹(gng)冷炙(zh)孱(cn)头脑髓(su)譬(p)如蹩(bi)进吝(ln)啬氾南(fn)佚之狐(y)缒(zhu)阙秦(ju)蔺(ln)不肖(xio),二、作家作品。,1、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意。,2、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著有七录斋集。,3、碑记,又称碑志。“碑”指碑铭,“志”指墓志铭。前者刻石立于地上,后者则埋于地下。碑铭又分为三类,即宫室庙宇碑,墓碑和功德碑。墓碑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和高尚的品质。,4、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主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5、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榖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6、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本纪记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历代帝王事迹;世家记述诸侯国的兴亡;列传记述官吏、名人、一些下层社会人物的言行事迹;书记载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表记史实年月。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7、指南录后序:文章简要地记写文天祥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遭遇,并说明抄录诗篇和编纂诗集的目的。文章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感。写作技巧: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长短句、排比句、对偶句交错使用。,8、五人墓碑记:作者在这篇碑记中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同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写作技巧:夹叙夹议,层层对比,步步深入,前后照应,反复唱叹,融叙事、议论、描写、抒情于一炉。,9、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东西,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10、拿来主义:文章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它既反对无原则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倾向,主张“应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拿来主义”。写作技巧:运用比喻论证,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用词极为灵活。,11、烛之武退秦师: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写作技巧:前后照应;波澜起伏;详略得当。,12、鸿门宴:本文记叙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斗争的经过,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善于用人、能言善辩、随机应变的刘邦;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而又直率的赳赳武夫项羽;老谋深算的范增、勇猛豪爽的樊哙等。写作技巧: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语言精练生动,绘声绘色。,三、文言文字词。,1、通假字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独五人之(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语气词,了)共其乏困(同“供”,供给)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要项伯(同“邀”,邀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2、古今异义,(1)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3)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4)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非同寻常;今:程度副词,十分,极)(5)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头颅,借指性命;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使者,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9)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10)约为婚姻(古: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1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不同一般的事;今:副词,很、非常),3、词类活用,(1)予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名分)(2)诡踪迹(形容词作动词,诡秘,隐蔽)(3)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4)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5)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6)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7)其疾病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8)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9)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作动词,担任巡抚)(10)众不能堪,而仆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倒地)(11)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12)不敢复有株治(动词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13)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14)则尽其天年(形容词作动词,享尽)(15)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16)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17)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词作动词,作记)(18)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19)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削弱)(20)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21)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22)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损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2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名词使动用法,使为边境)(24)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25)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6)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27)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28)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29)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示意)(30)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31)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32)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33)豪毛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3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35)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36)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随从)(37)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使动用法,使纳入)(38)拔剑撞而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破),5、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是寡人之过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被动句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吾属今为之虏矣,3)省略句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亦以(之)明死生之大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大王见臣(于)列观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拔剑撞(之)而破之,4)特殊句式。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宾短语后置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句)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句)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必修四和必修五,季氏将伐颛臾颛zhnn臾y冉rn有社稷j焉用彼相(xing)虎兕(s)出于柙(xi)龟玉毁于椟(d)中既来之,则安之祸起萧墙,雷雨沉吟(yn)规矩(j)矩(j)形汗涔涔(cn)侍(sh)奉伺候(chou)伺(s)机袖襟(jn)半晌(shng),琵琶行:湓pn(江名)贾g(商人)舫fng(船)虾蟆hm钿din篦b(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呕哑uy(象声词,乐声嘈杂)嘲哳zhozh(象声词,声音细碎)嘈co(声音粗重),物种起源绪论:栖(q)息轻(shui)胚(pi)胎土坯(p)狭隘(i)满溢(y)槲(h)寄生分歧(q)啄(zhu)木鸟札(zh)记间(jin)断琐(su)屑(xi)窜(cun)入雌(c)雄搜(su)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收(shu)集:使聚集在一起慷慨催促摧残篇幅幅员辽阔冒昧昌盛繁殖荣誉誊写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陈情表:险衅xn夙s愿怜悯linmn祚zu薄期j功强qing近床蓐r逮di捕李逵ku猥wi陋陨yn首逋b慢病笃d矜jn持郎署sh拔擢bzhu优渥w盘桓hun庶几shj愚拙zhu日薄b西山气息奄奄yn洗xin马形影相吊dio更gng相为命愿乞q终养茕茕qing独立,逍遥游:北冥mng有鱼其名为鲲kn齐谐xi徙x于南冥抟tun扶摇坳o堂之上芥ji为之舟而后乃今培bi风莫之夭阏蜩tio与学鸠决xu起而飞榆枋fng宿舂chng粮蟪hu蛄g斥鷃yn数shu然泠ling然小知zh不及大知,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戏剧,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的舞台艺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照结构繁简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结局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文言基础知识,季氏将伐颛臾:古今异义: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以+为=让担任今义认为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指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古义诸侯的封地今义国家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4、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安:古义社会不今义不安定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词类活用:1、后世必为子孙忧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2、既来之,则安之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3、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动用法,使来,,特殊句式: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宾短语后置2、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介宾短语后置4、是谁之过与判断句5、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6、何以伐为宾语前置,固定句式: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2、何以伐为何(以)为=为什么呢?(表反问),陈情表,1以(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连词,因为)(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介词,凭借)(3)臣具以表闻(介词,用)(4)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2于(1)急于星火(介词,比)(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对,向)3之(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助词,的)(2)臣之进退(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报答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诉说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苦楚,苦衷今义:身心劳苦(7)臣欲奉诏奔驰古义:赶快往前今义:很快地跑(8)拜臣郎中古义:尚书部的属官今义:中医医生,词类活用(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2)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3)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5)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6)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7)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8)察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9)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10)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11)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12)少多疾病(名词作动词,患疾病)(1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文言句式1判断句(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用“非”表否定判断)(2)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表否定判断)2变式句(1)急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池州一中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情景歌课件教学课件
- 全新学校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
-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安中学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高校大学生联谊活动策划方案
- 幼儿园家园共庆端午节活动方案
- 恐龙大迁移课件
- 现代物业面试题及答案
- 海关监制考试题及答案
- 福建莆田秀屿下屿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静宁县城区学校选调教师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乒乓球二级裁判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乐清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血标本采集考试试题附有答案
-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期末检测数学试题
- 北京卷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
- 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GB/T 45938-2025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便民服务相关技术规范
- 养老护理员培训课件模板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DB31∕T 444-2022 排水管道电视和声呐检测评估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