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专题 声学与光学第一单元 声现象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 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人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笛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用嘴吹的都是)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用无线电的原因)V固 V液 V气体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声速与介质和温度有关感知声音的过程 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振动 听觉神经 大脑听觉中枢耳聋 神经性耳聋 非神经性耳聋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 颌骨把声音传给听觉神经 引起听觉(捂着自己的耳朵吃花生感受一下) 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演奏声双耳效应: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不一样,人据此区分声音的方位双眼效应: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越快 频率越大 声音越高响度(声音的大小)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音色(声音的区别)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噪声从物理角度讲: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噪声从生活上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人们要听见的声音有干扰的都属于噪声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声源处减弱 传播过程中减弱 声音的应用声音能传播信息 (简单的说话就可以传播信息 )声音具有能量(超声波用来碎石)重点: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弦乐器发声:弦越短/越细/越紧-音调越高 空气柱乐发声:柱越短/越细-音调越高道路两旁加隔音板-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摩托车加消声器-在声源处减弱 戴耳罩-在人耳处减弱音调与响度例1 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是在调节弦发声时的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弦的松紧,长短、粗细会影响音调,所用力的大小会影响声音的大小即响度练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A.音调高 B频率高 C响度大 D音色差练2、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唱歌”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声速不同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探究例2 右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 ,这一现象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有时这种振动不是很明显,我们常用弹小球、溅起水花等方式来间接的证明物体的振动,甲音叉振动的能量来自于乙音叉通过声波传递过来的能量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声波还能传递信息)练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完成这一探究目的的是A 把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罩内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B 用力吹一细管,并将它不断地剪短,声音变高了C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D 用大小不同的力打击鼓面,观察鼓面上纸屑的跳动情况练4、右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中不正确的是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 听到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 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到人耳的练5、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的变化,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练6、摩托车的排气管处采用了消声器,它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电钻工人工作时戴耳罩是在 处减弱噪声,居民住宅区植树、种草坪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练7、汽车匀速驶向山下的隧道,在距洞口1750M处按响喇叭,10S后听到回声,则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听到回声时距洞口还有多远的距离?(声速为340m/s)练8、一位猎人在陡峭的山谷之间打猎,当他开枪之后,分别在他开枪之后的第0.8秒和第1.2秒听到了第一声和第二声枪声,你能判断这个山谷之间的宽度和猎人的在山谷中的位置吗?(声速为340m/s)第二单元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大小无关 像是倒立的实像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便在身后出现影子 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模型法) 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为3108 m/s= 3105 km/sV空气V液 V固(此点恰好与声速相反)光年是长度单位注:“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的形状与像的形状无关经典例题: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反射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法线都在同一平面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垂直入射时 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度 反射过程中光线是可逆的(注意顺序:反射在前)两种反射类型:镜面反射 漫反射 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发射出去 镜面反射 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实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材料:玻璃板 白纸 两支相同的蜡烛 刻度尺本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1) 用玻璃板的原因:方便寻找像的位置(2) 使用刻度尺: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3) 使物与像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为了证明物像大小相同(4) 检验像的虚实:用白纸做屏幕放在玻璃板后,观察白纸,白纸上没有想的形成,说明平面镜所形成的虚像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经典例题: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点的光路图S 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平面镜成像作图 (1)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旋转光线 (3)旋转平面镜(即旋转法线) (4)互成直角平面镜BABA 注:迎着月光走,亮的地方是水坑;背着月光走,暗的地方是水坑黑板反光是发生镜面反射;我们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在桌子上铺白纸,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从侧面看纸比较亮(发生了漫反射)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散的光进入眼睛,而不是眼睛发光平面镜读数:平面镜数也是考光学的重点,考试的时候把试卷纸当作平面翻过来读数就可以得出镜面上的示数 自行车的“车灯”是一个垂直的平面镜经典例题:如图所示,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烛焰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B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 C平面镜中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像D用一块木板挡在像的前面,可以挡住镜中的像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发散光凹面镜:会聚光应用:汽车观后镜 放大镜应用:太阳灶 汤勺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交界点上)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 分居法线两侧(三线共面) 折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射入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度 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光路是可逆的 当折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 折射同时发生 光的折射看到的是虚像 且虚像的位置总是比实际像的位置偏高三棱镜偏折光路图筷子在水偏折光的折射作图 (易错)筷子是固体不是光线,偏折后实物在上面经典例题:如图所示,A是一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B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C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B相同的厚玻璃板、凹透镜、凸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B中,发现在光斑C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比圆孔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B的那个光学器件( A )A.只能是凸透镜 B.只能是平板玻璃 C.只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D.平板玻璃、凹透镜、凸透镜都有可能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 KEY:光的色散注意:没有所谓的黑光,我们看见的黑色是因为物体吸收所有的光,所以呈黑色的。白光是复合光 白色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复合光,光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当光透过: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透明物体 由透过它的光的颜色决定 不透明物体 由表面反射色光的颜色决定白色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看不见的光 一切物体都在发射红外线 同时也在接收红外线红外线的应用:电视遥控器 红外烤箱 红外夜视仪紫外线的应用:验钞机 紫外消毒灯光的考点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立竿见影 日食月食光的发射: 湖光倒影 猴子捞月 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 潭清疑水浅 海市蜃楼 钢笔筷子错位光的色散:人工虹经典例题: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理学角度看 C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B. 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C. 白纸饭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纸反光的本领强透镜及其应用理解概念:焦点 焦距 主光轴 光心 透镜 凸透镜 中间厚 边缘薄 会聚光该点是难点,有些知识讲解详细而复杂且易遗忘。所以最重要是理解不要一味的去死记参考书上的所谓规律 凹透镜 发散光 中间薄 边缘厚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U=f不成像0uf正立、放大的虚像Vf放大镜测凸透镜的方法: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发现纸上有一个亮点,用尺子量出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凸透镜的焦距注:一切实像都是倒立的 一切虚像都是正立的FF透镜的三条基本光路FF归纳:所有光斜射入透镜(凸凹)都平行射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经过焦点 光路是可逆的经过焦点的光线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经过光心的光线折射后传播反向不变运用以上的三条光线,便可以画出所有透镜的图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3)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和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答:不合理,只通过两组数据就得出结论,结论没有普遍意义。实像与虚像的区别(1)成像原理不同 实像:物体上每一点射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光线会聚到一点所成的像 虚像:物体上每一点射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光线散发,但其反方向延长线相交与一点(2)承接方式不同 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观看 虚像:只能用眼睛观看透镜作图注:会聚光不一定相交于一点,发散的作用实质是使光线远离;会聚的作用实质是使光线靠近(1) (2) 眼睛和眼镜常考于生活应用物体 光 视网膜 视神经 大脑正常的眼睛:近点 大约10cm 远点是无限远 明视距离25cm矫正方法:近视眼:晶状体太厚 戴凹透镜(眼镜) 远视眼:晶状体太薄 戴凸透镜(眼镜)经典例题: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的实像(选项“正立”或“ 倒立”)。KEY: 凸倒立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 望远镜物镜的作用倒立放大 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物镜的作用倒立缩小 实像(相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店加盟合同范本
- 市场竞争力绩效合同
- 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合同
- 铝材批发安装合同范本
- 私人股份协议合同范本
- 餐馆装修采购合同范本
- 农村摆摊卖房合同范本
- 委托图文制作合同范本
- 木板购销合同范本
- 酒店热水合同范本
- 东华临床科研数据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白皮书
- GB/T 3758-2008卡套式管接头用锥密封焊接接管
- GA/T 1105-2013信息安全技术终端接入控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 辽宁省丹东市《教师基本素养及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知识》教师教育
- 2023年全国保密知识竞赛全套复习题库及答案(共460道题)
- (推荐下载)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教学课件
- 水生产企业(自来水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含安全手册)
- 《材料成型装备及自动化》课程大纲
- 临时用电JSA分析表
- 如何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的知晓率
- 议论文阅读训练 (针对初一学生)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