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1836-2010 蒸压粉煤灰砖_第1页
DB21T 1836-2010 蒸压粉煤灰砖_第2页
DB21T 1836-2010 蒸压粉煤灰砖_第3页
DB21T 1836-2010 蒸压粉煤灰砖_第4页
DB21T 1836-2010 蒸压粉煤灰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1836 2010 蒸  压  粉  煤  灰  砖  010布                                      2010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13  1  1836 2010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 2 5  原材料 2 6  技术要求 3 7  试验方法 4 8  检验规则 6 9  产品合格证、堆放和运输 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电石渣技术要求   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多孔砖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9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干燥收缩率试验方法 10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抗冻性能试验方 法 13  2  1836 2010 前      言  本标准编 依据 规 则编写的 。  本标准 参照行业标准 粉煤灰砖 标准主要 特点 :   赋予 蒸压粉煤灰砖 新的定义 ;   提出了 折压比限值 ;   砖产品 代号: 蒸压粉煤灰实心砖 压粉煤灰多孔砖   取消了强度等级为 出了变异系数和标准值的要求;   提高 了抗冻 指标;   提高了碳化系数;   增加了软化系数;   将抗冻试验后的冻后强度评定指标抗压强度最低限值改为强度损失率最大限值;   增加了 绘制砖干燥收缩曲线的要求。  附录 A、 B、 C、 D 等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 辽宁省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 提出 ,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 技术归口 并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沈阳建筑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辽宁省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 营口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办公室 、 辽阳市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 、辽阳市建委工程图审查办公室、营 口沿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辽阳意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辽宁华镁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营口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大连泰山热电有限公司宏泰建筑材料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高连玉  赵成文  李庆繁  王世明   郭晓岩  陈翠红  梁玉君  刘   斌  刘   甦   姜丽娟   姜   凯  王   彪  马桂臻  宋   波  王   鑫   崔桐嘉  曲   馗  陈建伟  刘智弘  王洪波   杨庆良  朱   钒  毕可伟  王  峰   3  1836 2010 蒸  压  粉  煤  灰  砖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蒸压 粉煤灰砖的 术语和定义、 分类、 原材料 、 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合格证、 堆放 和运输 等 。  本标准适用于 以 粉煤灰 、 石灰 ( 电石渣 ) 或水泥 等 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 石膏、外加剂和含硅集料 , 经 坯料制备、 加压 排气压制成型 、 高压 饱和 蒸汽养护而成的 硅酸盐 砖。  本标准规定的 蒸压 粉煤 灰 实心 砖 适 用于 辽宁省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 承重 墙体和基础 ,蒸压粉煤灰多孔砖 适 用于自承重墙。  本标准规定的 蒸压 粉煤砖不得用于长期受热( 200 以上) 、受急冷急热和有酸性介质侵蚀的建筑部位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75  通用 硅酸盐水泥   2542  砌墙砖试验方法   411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   5483  石膏和硬石膏  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076  混凝土外加剂   14684  建筑用砂   16753  硅酸盐建筑制品术语         18968  墙体材料 名词术语           409  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             466  砌墙砖检验规则   621  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生石灰            3  混凝土用水标准                        009  蒸压粉煤灰砖建筑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18968 和  16753 界定的以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蒸压粉煤灰砖   粉煤灰、石灰 ( 电石渣 ) 或水泥等为主要原料 , 掺加适量石膏、外加剂和含硅集料 , 经坯料 制备、 加压排气压制成型 、高压 饱和 蒸汽养护而成的硅酸盐砖。 且为蒸压粉煤灰实心砖和蒸压 粉煤灰 多   4  1836 2010 孔 砖 的统称。  蒸压粉煤灰实心砖   孔洞的 蒸压粉煤灰硅酸盐砖。  蒸压粉煤灰多孔砖   洞率等于或大于 25%,孔的尺寸小而 数量多的蒸压粉煤灰硅酸盐 半盲孔 砖。  半盲孔砖   浆面孔径不小于 度不大于 85浆面孔径不 大 于 10与铺浆面孔洞贯通的砖。  折压比   of    块材抗折强度试验平均值与相应强度等级公称值的比值。  4  分类   类别  按砖有 、 无孔洞分为两类:实心砖和多孔砖 。  规格   砖的外形为直角六面体。  砖的公称尺寸  实心砖为 24011553其它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多孔砖为 24011590其它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等级  实心砖 根据抗压强度和折压比分为: 个强度等级 。  多孔砖 根据抗压强度 分 为:  个强度等级 。  标记  实心砖按产品 代号  (强度等级和地方标准编号顺序进行标记。   示例:  强度级别为 量合格的 蒸压 粉煤灰 实心砖 ,其标记为:   多孔砖按产品 代号  (强度等级和地方标准编号顺序进行标记。   示例:  强度级别为 量合格的 蒸压 粉煤灰 多孔砖 ,其标记为:   5.  原材料                  粉煤灰应符合  409 的规定。  石灰应符合  621 的规定。  水泥 应 采用 符合 75 的规定。   5  1836 2010 天然砂和人工砂 等集料 应符合  14684 的规定。  石膏应符合  5483 的规定。  外加剂应符合 076 的规定 。  拌合用水应符合 3 的规定。  电石渣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6  技术要求  尺寸允许偏差  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尺寸允许偏差  项  目  名  称  合   格   品  长   度  /   度  /   度  /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外观质量  项    目    名    称  合   格   品  缺棱掉角  个   数  /个                             1     三个方向投影尺寸  /               10 裂缝长度  /                                         顶面水平裂纹的长度  30    50     层  裂  不  允  许  强度等级  实心砖 强度等级 应符合表 3 的要求。  表  3    实心砖强度等级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平均值 异系数 异系数  压比   抗压强度标准值 单块抗压强度最小值 5 0 5   多孔砖 强 度等级应符合表 4 的要求。   6  1836 2010 表 4  多孔砖强度等级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 均值 单块最小值 吸水率  最大质量吸水率 应 不大于 20%。  干燥收缩率  干燥收缩率 应 不大于   抗冻性  抗冻性 5 块 试样 平均值应符合表 5 的要求。  表 5   抗  冻  性  使     用     条     件  抗冻 指标  强度损失 率 % 质量损失 率 % 辽    宁    地    区  20 : 冻融循环 50 次 。  碳化系数  碳化系数 应 不小于  软 化系数  软化系数 应 不小于  放射性  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 566 的要求。  7  试验方法  尺寸偏差  试验样品数为 20 块,其方法按  2542 的规定进行。其中每一尺寸测量不足  一方向尺寸以两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外观质量  检验按  2542 的 规定 的方法 进行。  强度等级  实心砖   7  1836 2010 抗压强度试验  按  2542 规定的方法进行。其试 样 数量为 10 块,加荷速度为 ( 5kN/s。试验后按式( 1)、式( 2) 分别计算出强度标准差 、变异系数C。   101291i ( 1)   ( 2)  式中 :    10 块试 样 的抗压强度标准偏差,单位为兆帕( ,精确至    10 块试 样 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单位为兆帕( ,精确至    单块试 样 抗压强度测定值,单位为兆帕( ,精确至  C  强 度变异系数,精确至  抗折强度试验  按  2542 规定的方法进行。其试 样 数量为 5 块。试验后计算抗折强度平均值 应按式 ( 3)计算折压比 。   = ( 3)  试中:   折压比,精确至   5 块试 样 抗折强度平均值,单位为兆帕( ,精确至  f 相应强度等级的公称值, 单位为兆帕(   计算结果与评定  平均值 标准值方法评定  变异系数C,按表 3 中抗压强度平均值 度标准值 折压比 ,评定实心砖的强度等级。  样本量 n=10 时的强度标准值按式 (4)计算。   ( 4)  式中:   强度标准值, 单位为兆帕( ,精确至  平均值 最小值方法评定  变异系数 >, 按表 3 中抗压强度平均值 块抗压强度最小值 fc  ,评定实心砖的强度等级。  多孔砖  试 样 数量为 5 块, 抗 压强度 按附录 B 规定的方法进行。  吸水率  吸水率试验按  4111 规定的方 法进行。   8  1836 2010 干燥收缩率  干燥收 缩率 试验 按附录 C 规定的方法进行。  抗冻性  抗冻性 按附录 D 规定的方法进行。   碳化系数、软化系数  碳化系数、软化系数试验按  4111 规定的方法进行。  放射性  放射性试验按 566 规定的方法进行。  8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的项目 包括 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强度 等级 、 吸水率。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 为 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有下列之一情况者,应进行型式检 验。  a  新产品的投产鉴定;  b  正常生产后,原材料、配比及生产工艺改变;  c  正常生产时,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放射性检验每年进行一次);  d  产品停产三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和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组批规则  检验批的构成原则和批量大小按 466 规定, 以同一品种原材料 及 配比制成 、 同一工艺生产的相同外观质量 和强度等级的 10 万 块 蒸压粉煤灰砖 为一批,不足 10 万 块的按一批计。  抽样规则  外观质量检验 的试样 应 用随机抽取法,从每一检验批的产品堆垛中抽取,  其它检验项目的样品用随机抽取法 从外观质量合格的 样品 中抽取 。  抽样数量按表 6 进行。  判定规则  尺寸偏差应符合表 1 的规定,否则,判不合格。  外观质量 采用二次抽样方案。首先抽取第一样本(  50),根据表 2 规定的质量指标, 检查  出其中不合格品数 下列规则判定:   5 时 , 外观质量合格 ;   9  1836 2010  9 时 , 外观质量不合格 ;  5 且 9 时 , 需 对第二样本( 50)进行检验, 检查出不合格品数 按下列规则判定 : ( d1+12 时 , 外观质量合格  ( dl+13 时 , 外观质量不合格。  表 6    抽样数量  序    号  检验项目  实心砖抽样数量 /块  多孔砖抽样数量 /块  1 外观质量  100(   50)  100(   50)  2 尺寸偏差  20 20 3 强度等级  15 10 4 吸水率  3 3 5 干燥收缩率  3 3 6 抗冻性  10 10 7 碳化系数  12 12 8 软化系数  3 3 9 放射性  3 3 各 项目检验结果均符合第 6 章各项技术要求的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为相应强度等级合格。  原材料与产品中的放射性超过 566 规定时,应停止生产和销售。  9  产品合格证、堆放和运输  蒸压粉煤灰砖出厂时,宜包装,并应提供产品 质量合格证 、 出厂检验报告、 干燥收缩曲线和 时效范围内 型式检验报告 。 合格证内容包括:    a  厂名和商标;  b  批量编号和砖的数量(块);  c  产品标记和检验结果;  d  产品质量合格证书编号;  e  生产日期;  f  检验 部门和检验人员签章。  蒸压粉煤灰砖应按规格、等级分批分别堆放,不得混堆。  蒸压粉煤灰砖 在堆放、运输时,应采取防雨、水措施;  蒸压粉煤灰砖装卸时,严禁碰撞、扔摔,应轻码轻放,禁止翻斗车倾卸;  蒸压粉煤灰砖应存放 10d 以 后 出厂。   10  1836 2010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电石渣 技术 要求  电石渣质量应符合表 要求 :  表 电石渣 的 技术要求  化学成分 /% 筛筛余  /% 88>50 <5 <5 <30 不含乙炔残留   11  1836 2010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 多孔砖抗压强度试验 方法  仪器设备  材料试验机  试验机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 1 %,其下加压板应为球绞支座,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应在量程的 20%80%之间。  水平尺  规格为 250300 钢直尺  分度值为 1试 件 数量和要求  试验样品数为 5 块,以单块整砖沿竖孔方向加 压。  试验步骤  测量每个试 件 受压面的长、宽尺寸各 两个,分别取其平均值,精确至 1  将试 件 平放在加压板的中央,垂直于受压面加荷,应均匀平稳,不得发生冲击和振动。加荷速度以 4kN/s 为宜,直至试 件 破坏为止,纪录最大破坏荷载 P。  结果计算与评定      每块试 件 的抗压强度 计算,精确 至  (  式中:    抗压强度,单位为 兆帕(   P 最大破坏载荷,单位为牛顿( N);  L 受压面的长度,单位为毫米(   B 受压面的宽度,单位为毫米(   试验结果以试 件 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   12  1836 2010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 干燥收缩率实验方法  仪器设备  按  2542 的 规定执行。  试 件  试 件 数量一组 3 块。  试 件 处理  在试 件 的两个顶面中心,各钻一个直径 610 度 13洞。  将试 件 浸水 4h 6h 后取出在孔内灌入水玻璃水 泥浆或其它 粘结剂,然后埋置收缩头, 收缩头中心线应与试 件 中心线重合,试 件 顶面必须平整。 2h 后检查收缩头安装是否牢固,否则重装。  实验步骤  将试 件 放置 1d 后, 浸 入水温为( 202 ) 恒温水槽中,水面应高出试 件 20持 4d。  将试 件 从水中取出,用湿布拭去表面水 分并将收缩头擦干净,立即称取试 件 的质量( 1G )。  用标准杆调整仪表原点(一般取 然后按标明的测试方向立即测定试 件 的初始长度( 1L ),记下初始百分表读数。  试 件 长度测试误差为 称取质量误差为   将试 件 放入 温度为 ( 501) , 湿度以饱和氯化钙控制(每立方米箱体应给予不低于  鼓风干燥箱 或 调温调湿 箱中进行 干燥。  试验的前二天每 4 测长度一次,以后每天测长度一次。当试 件 取出后应立即放入冷却箱中,在 ( 201) 的房间内 冷却 3h 后进行测试。测前应校准百分表原点,要求每组试 件在 10测完。  按  所述反复进行干燥、冷却和测试,直至质量变化小于 止。 最后一次测长读数为干燥后的长度( 2L ) 。  每测一次长度,应同时称取试 件 的质量。  试验结束 ,将试 件 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 1055) 温度下至少干燥 24h,然后每间隔2h 称量一次,直至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 最 后一次称量的 止。  待试 件 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冷却至与室温之差不超过 20 后取出,立即称取其干燥后的(绝干)质量 2G ,精确至 结果处理与评定  干燥收缩值按式( 算:  1 0 0 02)(10021 (  式中 :  S 干燥收缩值,单位为毫米 /米( mm/m) ;   13  1836 2010  标准杆长度,单位为毫米( ;  1L 试件初始长度(百分表读数),单位为毫米( ;  2L 试件干燥后长度(百分表读数),单位为毫米( ;  L   收缩头长度,单位为毫米( ;  0M 百分表原点,单位为毫米( ;  1000 系数,单位为毫米 /米( mm/m) 。  收缩值以 3 块试件试验 值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定,精确至 m。  含 (吸) 水率按式( 算:  221G (  式中:  W 含水率,单位为百分比( %);  1G 试件烘干前质量,单位为克( g);  2G 试件烘干后质量,单位为克( g)。  干燥收缩特性曲线绘制  干燥收缩特性曲线是反映蒸压粉 煤灰砖在不同含水状态下至干燥后收缩曲线,由各测试点的计算含水率和干燥收缩值绘制。  试件 各测试点的含水率按 式 ( 计算:  22G (  式中:   各测试点的 含水率,单位为百分比( %);   各测试点的 质量,单位为克( g);  2G 试件烘干后质量,单位为克( g)。  试件 各测试点的 干燥收缩值 按 式 ( 计算:  1 0 0 02)(002 (  式中:  i 各测试点干燥收缩值, 单位为毫米 /米( mm/m) ;   试件在各测试点长度(百分表读数),单位为毫米( 。  以三块试件在各测试点的收缩值和含水率的算术平均值 (精确至 m 和 ,描绘出对应于含水率的干燥收缩曲线。   14  1836 2010 含水率  / %  0                10               20               30               40 图  干燥收缩特性曲线绘制格式    燥  收  缩  值   mm/m 0  15  1836 2010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 抗冻性能 试验 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