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济南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章章末试题_第1页
初中生物济南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章章末试题_第2页
初中生物济南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章章末试题_第3页
初中生物济南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章章末试题_第4页
初中生物济南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章章末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72分)1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理论认为,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不含有()A水蒸气B氧气C甲烷【考点】N2:原始地球条件【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1:类比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解答】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故B正确。故选:B。【点评】关键点: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也没有生命。2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叙述中,最为可信的是()A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氢、甲烷、氧气等气体B生物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C原始生命起源于其他星球D米勒模拟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考点】N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1:类比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解答】解:A、生命的化学进化论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氨、甲烷和水蒸气等气体,没有氧气,A错误;B、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B错误;C、宇宙生命论:认为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球,生命可能起源于其他星球。人们提出地球生命来源于别的星球或宇宙的“胚种”,根据是地球所有生物有统一的遗传密码及稀有元素埋在酶系中持有特殊重要作用等事实,C错误;D、根据米勒的实验装置可知: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D正确。故选:D。【点评】关键点: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也没有生命。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3根据米勒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米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B原始大气的成分是水蒸气、氨、氢气、甲烷等C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使水蒸汽、氨、氢气、甲烷等气体合成了有机小分子物质核苷酸D米勒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变成有机小分子【考点】N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专题】32:演绎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解答】解:A、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A正确;B、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气、二氧化碳、氮气、甲烷、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没有氧气,B正确;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不是有机小分子物质核苷酸,C错误;D、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D正确。故选:C。【点评】米勒的实验及结论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可结合米勒的实验装置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4美国学者米勒设计了模拟原始大气的装置,然后采用火花放电模拟闪电,结果得到了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有机物,该实验说明()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了多分子体系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考点】N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专题】32:演绎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据此解答。【解答】解:米勒的实验如图所示:将水注入左下方的500毫升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CH4、NH3和H2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500毫升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H2O)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因此米勒模拟试验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氨基酸。即证明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有可能的,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了解有关生命起源的不同的学说,重点掌握化学起源学说以及米勒实验的相关内容,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5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B通过细胞色素C的研究可以知道生物进化的历程C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考点】N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1:类比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解答】解:A、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A正确;B、通过细胞色素C的研究可以知道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B错误;C、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C正确;D、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D正确。故选:B。【点评】生命的起源于进化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不要死记硬背。6莱阳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去年,考古学家在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发掘出了“杨氏莱阳龙”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B发掘出的恐龙骨骼、恐龙蛋及足印都是化石C和两栖类相比,恐龙的化石出现在比较古老的地层:D对不同地质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就能准确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历程【考点】N3: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专题】34:进化思想;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主要的证据。据此解答。【解答】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但不是唯一证据,错误;B、发掘出的恐龙骨骼、恐龙蛋及足印都是化石,正确;C、和两栖类相比,恐龙的化石出现在比较晚的地层,错误;D、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但不一定准确,错误。故选:B。【点评】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7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下列有关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B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C化石与地层的先后顺序没有直接关系D不同地层中埋藏的化石差异很大【考点】N3: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专题】34:进化思想;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据此解答。【解答】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也可找到低等生物化石。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故C错误,AB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8下列关于生物化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B生物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证据C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D通过对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考点】N3: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专题】33:归纳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解答】解:AB、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AB正确;CD、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种类越少,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种类越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C。【点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9下列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C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D有昆虫化石的地层一定都比有鸟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考点】N3: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专题】31:类比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2)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3)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解答】解:ABC、通过分析可知,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ABC正确;D、多数昆虫化石的地层比有鸟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但是昆虫化石也可能出现在比有鸟类化石的地层更晚的地层中,D不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化石分布的规律。10如图所示,在两个不同层中,发现了A、B两种生物的化石,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B物种A比物种B形体大C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的【考点】N3: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专题】34:进化思想;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图示中B位于较古老的地层,A位于较晚近的地层。【解答】解: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由图知,B位于较古老的地层,A位于较晚近的地层,即物种A比物种B出现的较晚,说明A的结构比B的结构复杂、高等。但是不能说明物种A一点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的,也不能说明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形体大。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比较变形虫、水螅、蝗虫和人的生殖方式可以发现,动物的繁殖行为越复杂()A动物越低等B动物越高等C产生的后代数量越多D后代的成活率越低【考点】N4:生物进化的历程【专题】31:类比推理;462:人的生殖和发育专题【分析】越是低等的动物,行为越简单;越是高等的动物行为越复杂,据此解答。【解答】解:动物的行为一般具有适应性的意义,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行为越复杂,如繁殖行为,简单的单细胞动物可以进行分裂生殖,复杂的高等的动物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如家鸽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故选:B。【点评】明确动物越高等行为越复杂,可举例子证明。1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部是最原始的种类B分枝越向上,生物越高等C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D生物各类群之间是独立的,没有亲缘关系【考点】N4: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可以确定,现在地球上众多的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据此解答【解答】解:A、进化树指在生物学中,用来表示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又称“系统树”、“系谱树”。基部是最原始的生物种类,A正确;B、生物进化有一个规律,都是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分枝越向上,生物越高等,B正确;C、按照生物进化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古到今,因此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C正确;D、生物各类群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有亲缘关系的,D错误。故选:D。【点评】尽管生物是不断进化的,但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非常简单的、低等的生物由于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灭绝,而且分布范围非常广泛13如图为植物进化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都是种子植物B代表的植物类群是裸子植物C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D代表的植物类群是苔藓植物【考点】N4:生物进化的历程【专题】34:进化思想;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如图生物进化树:由图知:是藻类植物,代表的植物类群是苔藓植物,是蕨类植物,代表的植物类群是裸子植物,是被子植物。【解答】解、A、是蕨类植物,是裸子植物,是被子植物,其中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是被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错误;B、有分析知,代表的植物类群是裸子植物,正确;C、是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正确;D、有分析知,代表的植物类群是苔藓植物,正确。故选:A。【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植物的进化历程以及植物的分类,即可轻松解答。14下列生物化石出现在地质年代最晚近的是()A单细胞生物B古代鱼类C古代两栖类D古代爬行类【考点】N4:生物进化的历程【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1:类比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1)科学家们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解答】解:通过分析可知,选项中最高等的是古代爬行类。因此古代爬行类生物的化石是在地质年代最晚近的地层中出现。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化石分布的规律和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15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因而会导致种内、种间出现生存斗争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变异的有利和不利与生物的进化无关C自然环境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D现代物种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考点】N7: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的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解答】解:A、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即生存斗争。故A正确。B、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故B错误。C、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故C正确。D、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因此现代生物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16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观点,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农药的使用使害虫发生了定向变异B现代长颈鹿的颈很长是因为经常吃高处叶子的结果C雪鸟的保护色是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D桦尺蛾为了适应被熏黑的树皮而产生了深色的有利变异【考点】N7: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1:类比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解答】解:A、害虫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农药使害虫发生了定向变异,A错误;B、颈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C、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现象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如冬天雪鸟在雪地上活动,体色接近雪的颜色为白色,夏天雪鸟在土地上活动,体色接近地面颜色。雪鸟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环境颜色的改变对桦尺蠖的体色进行了选择,桦尺蠖黑化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故选:C。【点评】环境对生物起着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的进化方向。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存环境,适应环境则有利,不适应环境则不利。17在进化过程中,猎豹和斑马的奔跑速度都越来越快,其原因最可能是()A相互捕食的结果B相互选择的结果C大量繁殖的结果D非生物因素影响的结果【考点】N7: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1:类比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共同进化是指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捕食者对猎物起到选择的作用,也使猎物向适应环境方向进化;个别物种的形成或绝灭对其他物种的进化有着一定的影响。【解答】解:捕食者对猎物起到选择的作用,但猎物也使捕食者向适应环境方向进化,故双方通过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理解,试题难度一般。18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保留的有利变异永远有利于生物的生存B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较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考点】N3: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N7: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N9: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31:类比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解答】解:A、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是适应当时环境的,有利于生物生存的,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就不一定适应新环境,A错误;B、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B正确;C、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其中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C正确;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较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自然选择、及生物的进化等内容。二、解答题(共28分)19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 。(2)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 ,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有机 (填“大”或“小”)分子物质。(4)米勒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5)米勒实验说明了 。【考点】N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专题】122:结构示意图;33:归纳推理;47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