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亲,是否真的非诚勿扰?2010年中国最火的节目是什么?快男?星光大道?我型我秀?如果说09年甚至更早的几年里,各类选秀节目占据了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那么放眼望去,2010年最吸引眼球的非相亲节目莫属了。在这个恋爱自由、结婚自由的时代,恐龙、青蛙、女博士不再是单身的象征,无数俊男美女、白领小资也成为了“剩男剩女”。电视台意识到青年群体交友的需求,各类电视相亲节目就应运而生了。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百里挑一、为爱向前冲形形色色的交友节目在各大地方电视台陆续上演,刮起了一阵相亲旋风。各行各业、不同地区的单身一族们,争相报名参加。“相亲”,这个几年前大多数人羞于提起的词,如今却被多数年轻人追捧,勇于将自己的终身大事搬到了电视荧幕上。一、相亲节目的真面目目前交友婚配节目最火的是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相亲进行时、爱情来敲门等。然而,节目虽然火了,但效果甚微。是男人太挑剔,还是女人要求太高? 看过之后不难发现,上节目交友的绝大多数女嘉宾,不是来相亲交男友,而是来作秀的。如“刻薄拜金女”马诺、“男版凤姐”范涛之流。一个个不仅是“拜金狂”、“物欲狂”、“享受狂”,没车、没房、没存款的男人根本就进不了她们的法眼。而且经常信口开河,穿着暴露,大秀性感,尽显万种风情,把自己内心最隐私、最本能和外表最疯狂、最性感的一面,毫无顾忌,赤裸裸的展现在大庭广众之下。而上节目交友的绝大多数男嘉宾,也只是来炫耀的。如“60%极品男”沈勇、“真假富二代”刘云超之辈。他们不仅是“猎艳狂”、“好色狂”,没有辣人身材、妩媚风情、玩功纯青的女人,别来“敲门”。而且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信口雌黄、胡说八道,不是“高衙内”在世,就是“薛幡”现身,或者整个一“粪青”。一上来就炫耀自己家财,对女人说话粗俗不堪,一副纨袴子弟形象跃然纸上,根本就没有素质。 电视台借指导男女相亲交友婚配之名,制造亮点、获取卖点、争夺收视率,而那些所谓的男女嘉宾,多是用钱雇来的“托儿”。在非诚勿扰的一期节目中,甚至有悖节目规则,竟然将已婚女模那笛请来当女嘉宾欺骗观众。所谓相亲交友节目,其实只是一场忽悠观众的闹剧,是电视台的自我炒作。为了吸引观众、捞取广告费,各卫视之间互相打斗,恶性竞争,使出浑身解数,节目的尺度越来越开放,节目中男女嘉宾的言谈举止越来越雷人,相亲男女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目前的相亲节目已经不再满足于让男女嘉宾一对一坐着聊天,而是将相亲节目做成了一场可看性极强的真人选秀,相亲过程类似闯关游戏。对于这种新派的婚恋相亲节目而言,相亲成功与否已经不是其节目的最大宗旨,以相亲为主题做足娱乐性才是目的。二、火爆相亲节目遭痛斥当类似于作秀的交友节目被社会热捧时,“国家广电总局6月12日通报,已于6月2日和6月8日先后下发管理通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6月11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发深度报道让婚恋情感类电视节目健康发展,严厉批判了某些省级卫视的婚恋交友节目和情感故事节目“嘉宾身份造假、出语低俗、公开讨论涉性内容、宣扬拜金主义、混淆是非善恶、宣扬不正当的婚恋观”。同在11日,新华社重磅推出了“新华视点”专栏文章电视相亲节目“八宗罪”,痛陈电视相亲节目的“罪状”。6月1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也聚焦电视相亲节目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刊发了不能为收视率丧失社会担当和倡导清新健康的荧屏之风两篇文章,批评部分相亲节目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后,新闻联播、新闻1+1再次对诸多相亲栏目进行了点名“批评”。”央视为何会打压相亲节目的势头?其他媒体为何会相继批评、抵制?其实,一档节目的盛行并没什么可怕的,也没必要遏制其发展,但可怕的是它带来的不良社会风气。节目里充满了“拜金”、“炫富”的心态;表现出了许多扭曲、低俗的价值观,嘉宾直白的爆炸式发言让观众唏嘘不已。商业社会中,强烈的物质需求是不可避免的,追求金钱与美貌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媒体不应该将这种偏激的观点放大、炒作,使之成为了一种主流。年轻人在这些节目的诱导下,将金钱与爱情、幸福画上等号,把婚姻当成一场儿戏、一种交易,形成错误的婚恋观,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也是对感情的一种亵渎。三、电视相亲发展历程及各地节目的对比“中国最早的婚恋相亲节目是1988年山西电视台的电视红娘节目,它当属国内此类相亲节目的鼻祖。当时节目形态简单,没有华丽的包装,节目宗旨纯粹给未婚男女“牵红线”,曾在一段时间内为大家喜爱,但由于节目的运作不够成熟,两三年后就归于平静。此类节目再次掀起收视热潮是在1998年7月16日,湖南卫视开播的玫瑰之约,由于两性关系、恋爱婚姻主题的植入,该节目迅速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创下了当时湖南卫视的收视奇迹,掀起了一股婚恋节目狂潮。一时间全国涌现出许多类似的婚恋节目,如北京台的今晚我们相识、上海东方卫视的相约星期六等等,“爱情速配”成为荧屏最为火热的看点。但经历了短暂辉煌之后,这些节目也如同当年所有的服务节目一样,因为过度的“服务”功能纷纷遭遇到受众面的瓶颈。2004年玫瑰之约停播,成为电视婚恋栏目暂停一个阶段的标记。在“蛰伏”五年后,2009年底以来出现了重新发端的趋势,以势头最猛的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为代表,包括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和浙江卫视的相亲才会赢等等,又再次成为电视荧屏的热门“玫瑰”,在情感“真人秀”的重新包装下开放得热闹而喧嚣了。” 其实,不光是中国,在其他很多国家地区,也都存在这种与非诚勿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电视节目,只是他们的形式更多样化罢了。美国相亲节目像电视剧美国应该是电视相亲节目的鼻祖,但形式却与国内的相亲节目有很大差别。美国的相亲节目像电视剧一样,每个星期播出一集,观众得在电视机前守上数月。节目分为男女版,分别是2002年开播的单身汉和2003年开播的单身女郎。以单身汉为例,一个男嘉宾被安排与25个女孩相亲,女嘉宾会被逐一淘汰。从剩下4 个女嘉宾开始,男主角开始要拜访女孩的家乡和她们的家人;剩下三位女嘉宾时,男主角和三个女孩要外出约会,如在海滩、小岛、滑雪胜地之类的浪漫场所,共度一两天;剩下两位女嘉宾时,女方要拜见男方的家人,成与不成就在最后一集。单身汉和单身女郎在美国是很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但从观众的欣赏角度和节目成效来看,这都仅仅是一档娱乐节目,内容上的真真假假观众也不会太计较。而且,上相亲节目的人目的也并非为了寻找生活伴侣,有些人完全是为了在娱乐圈上位和炒作自己。因为几乎人人都知道,相亲节目是一个星工厂,主角经常登上著名的时尚杂志,不少人从此成为各类真人秀节目的常客。韩国相亲只是娱乐对于娱乐事业相当红火的韩国来说,相亲节目同样是屡见不鲜。几年前,韩国SBS电视台的一档速配节目情书十分火爆,这是一档主打当红明星的速配节目。节目将娱乐化发挥到极致,在韩国很受欢迎。目前SBS电视台最走红的一档相亲节目叫GoldMiss。节目通过考察6位女艺人的才艺、厨艺和知名度等等,由观众或评委投票产生一名有资格参加相亲的女艺人。所以,在节目中可以看到女艺人唱歌、跳舞、做菜、体育竞技等,进行各种表演。Gold Miss和情书这两档节目不同的是,参与相亲的男主角们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大明星,而是生活中的普通男性。除此以外,还包括了给明星找朋友、很早以前的X-man等一系列配对节目。可不管节目多火爆,大部分韩国民众都只是把速配节目和相亲节目看成是娱乐节目。节目的参与者也不是为了真正找另一半而上节目的,多是为了娱乐或博得一些知名度。日本开始转变的择偶观日本也有很多相亲节目。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名叫相亲红鲸团的大型相亲节目在全日本着实火了一把。节目的放映时间在深夜11点,但其最高收视率一度达到了24.7%。这个节目的一个特点是参加的人数多,每次大概在20多人左右。另外,每次节目的外景地和主题都有所不同,像“体育大会”、“爱车一族”、“高中生专场”等等。在日本的相亲节目中也有不少“托”,这些观众都知道,大家只是当作一档娱乐节目来看,附带有一些相亲的诉求。现在,各式各样的相亲节目为日本大龄男女们提供了不少相互结识的机会。早在20年前,日本社会中对男性结婚对象就流传着一个“三高”的要求,即高学历、高收入、高个子。而现在,一些时尚杂志和电视相亲节目开始宣传一种新的择偶条件“三同”,也就是“工作理念相同”、“金钱观相同”、“成长环境相同”,希望借此来改变现在日本年轻人的择偶观念。澳大利亚美女与“野兽”的爱情澳大利亚电视有一档名为农民想娶个老婆的节目,不过,这里的农民可不是咱们想象中的农民,而是澳大利亚农村有钱的农场主们。由于平时的工作生活都在农场里,这些农场主们很少能够接触到城里的姑娘,于是电视台就帮他们物色了一批想嫁到农场的城里姑娘来与他们相亲。在节目中,几个姑娘需要分别与想娶老婆的农民一起完成一些农场的工作,从中培养感情,最后由农民决定哪位姑娘将成为他们的伴侣。另外澳大利亚电视7台在去年也推出了一档模仿美国的真人秀节目美女与呆瓜,让在学术上颇有成就却不太注重外在形象的单身男青年与所谓“胸大无脑”的单身美女搭档完成一项任务,从而培养出两人的感情。为了获取上节目的机会,美女和“呆瓜们”还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对女生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有美貌,而男生必须有一定学术背景。诚然,这样的节目也同样是电视台的一种炒作方式,电视策划痕迹十分明显,仅用于取乐观众。通过比较各国的相亲节目,不难发现,虽然同样是电视台的策划,同样是一种宣传手段。但在国外,这种炒作是有节制的,电视台对嘉宾的言行有一定约束。不会像国内节目那样任凭嘉宾在节目里大张旗鼓的宣扬不良社会风气,向受众传播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嘉宾、观众也非常明白节目的意义及目的,仅仅把它当成娱乐消遣而已,不会在节目中口出狂言,不顾及社会影响。四、相亲火爆,源起几何?如非诚勿扰之类的相亲节目,究竟有何不凡之处,能在短短半年之内引起全国观看热潮,呈波涛汹涌之势挡各大电视台收视冠军?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相亲节目能够如此红火,除了电视台大力宣传有关,还与社会大众的热烈响应有关。试想,电视台为何有机会开办这些节目?为何各个电视台接踵而至,相继策划一系列类似节目?究其根本,是由于受众的渴求。现代生活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人都忙于生计,没时间交友谈恋爱。另一方面,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使得人们在选择另一半时的眼光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实际,合适的对象也就越来越少,导致“剩男剩女”越来越多。他们渴望能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认识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真命天女”,寻找幸福。电视台意识到了这样的社会需求,抓住了大众的心理欲望,所以才能成功的策划这些相亲节目,让无数青年男女跃跃欲试,加入其中。相亲节目除了满足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令其风靡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它满足了年轻人想出风头,想一夜成名的虚荣心。现在人的心越来越浮躁,幻想不劳而获,幻想香车别墅,幻想得到别人的崇拜、追求。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明星,想万众举目,而相亲节目也满足了人们的这种不恰当的需要。从节目里,走出了许多像马诺、马伊咪等“名人”,她们火了,有商家找他们做代言了,有节目请她们参加了,一时间“身价倍增”。这些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都一一实现了,看得其他人心里直痒,有什么理由不积极响应呢。节目收视率高,也不得不归功于电视机前的观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看?第一,仅仅当做闲暇时的娱乐项目。工作一天后,带着疲惫的身躯,看男女嘉宾在台上“谈笑风生”,那些可笑的语言也算是一种笑料。第二,观众内心的好奇、空虚。每周甚至每天守在电视前,想看看这次又有哪些牛人出现,看看表演者如何在台上口出狂言,互相吹捧、诋毁,想挖掘少男少女内心那点私密想法此类种种,无疑都表现出了人们心里的空虚。这是一个人人都需要宣传、需要自我推销的年代,正是电视台与嘉宾的相互炒作、相互利用,观众与演员互相服务、满足,才使得相亲节目能够红火一时,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除了相亲节目,选秀、娱乐综艺等等节目也一样,都试图通过满足社会大众某种或某些物质、精神的需求,以达到“互利互惠”。五、相亲节目背后隐藏的事实透过相亲节目,我们能看到存在着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剩男剩女”的现象本身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但在电视节目上,更是透露着人们对金钱赤裸裸的追求、浮躁、空虚、跟风、攀比、爱慕虚荣。交友的基础不再是兴趣相投,女人的理想型不是斯斯文文的顾家好男人,男人的理想型不是贤妻良母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市南区初三数学试卷
- 2024年重庆师范大学招聘真题(行政管理岗)
- 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 2024年海南省政协机关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黔东南中考的数学试卷
- 青海大学专升本数学试卷
- 红细胞的功能
- 2025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宁波小升初海曙数学试卷
- 全国初中中考数学试卷
- 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教学设备安装及售后服务方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 (外研版3起)英语五年级上册单词字帖书写练习(手写体)高清打印版
- 2024年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标准范文
- 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声明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
- 九江学院学位英语往年考题
- 陕鼓集团线上笔试题目
- 七年级数学下册 专题 不等式(组)中新定义运算&程序性问题(解析版)
- 娱乐场所营业日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