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计算题分类(精选)_第1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分类(精选)_第2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分类(精选)_第3页
初中化学计算题分类(精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计算问题的分类初中化学计算问题有多种类型,包括化学公式计算、化合价计算、化学方程计算、溶液计算、化学方程和溶液的简单综合计算、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等。(一)化学式计算问题的类型:第一类:叙述式计算:1.(2008四川)蛋白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化合物,由多种氨基酸组成丙氨酸:CH3CH(NH2)COOH等。)。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并与胃肠道中的水反应生成氨基酸。尝试计算:(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数量比。(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3)丙氨酸中碳、氢、氧和氮的质量比。丙氨酸中碳的质量分数(2008南京)抗震救灾,团结为城。在汶川地震后用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最有效的消毒剂之一是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也被称为高氯香精。以下关于高氯含量的说法是不正确的()A.高氯精矿由4种元素b组成,高氯精矿中c、o、n和Cl的原子序数比为1: 1: 1: 1C.高氯精矿中c和n的质量比为12: 14 d,高氯精矿中氯的质量分数为25%目前,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32g可燃物质后,测量到88g二氧化碳气体和72g水蒸气,那么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A.可燃物必须含有碳、氢和氧三种元素B.可燃物只含有碳和氢可燃物必须含有碳、氢和可能的氧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第二类:综合化学式计算问题:1.(徐州市,2007)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和发展时期。他们需要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2。如果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体内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并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30克尿素。(1)在1)30克尿素中有多少克氮气?(2)假设蛋白质中氮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每人每天至少应该从食物中摄取多少克蛋白质?(3)请根据下表中几种常见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计算每天至少应摄入多少克以下食物来满足您的蛋白质需求(您只能同时摄入一种或几种食物)。食物面粉鸡蛋薄猪肉牛奶蛋白质含量10%14%20%3%(2)化合价的计算:1.(天津,2008)据报道,“第三代”陶瓷圆珠笔已经问世。圆珠笔的球由氧化锆陶瓷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应用提高了球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填补了国内空白。氧化锆的化学式为氧化锆,氧化锆中锆的价态为:A.公元前2年3月4日至5日(2007天津大港)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二氧化氯列为一类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广泛用于食品保鲜和饮用水消毒。二氧化氯分子中氯的化合价是:A.-1 B. 2 C. 3 D. 4(3)与化学方程式相关的计算问题:(1)含有杂质的反应物和产物的计算1.一家炼铁厂用含铁80%的赤铁矿冶炼生铁。生产1120吨含铁95%的生铁需要多少吨含铁80%的赤铁矿?(2008年,太原)100克含有80质量%碳酸钙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钙)。在高温下燃烧一段时间并冷却后,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生成的氧化钙质量约为(2)标签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胃痛帮助消化减轻胃痛每片含250毫克氢氧化镁。图4(鄂州市,2007)消食片中含有的物质可以中和胃中过量的胃酸。消化药物的标签如图4所示。医生给一个胃酸过多的病人开了这种药:一天三次,每次两片。根据试验计算,在按照该处方服药一天后,患者理论上可以中和多少毫克盐酸?(计算结果为整数)(5)参与反应的混合原料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5.6g不纯的铁片与足够的盐酸反应,释放出0.21g氢气,那么铁片中可能含有的一种金属杂质是A.锌硼铅碳铜镉镁(2007德阳市)将26克金属混合物放入足够稀的硫酸中收集2克氢气。金属混合物的成分可以是()甲、镁和锌乙、铁和锌丙、锌和铜丁、铜和铁(6)字母表化学反应方程的计算(2008南通市)甲、乙、丙各有15克,当它们结合时,只能产生30克新物质d。如果加入10克甲,在反应停止后,只有C保留在原反应物中。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推断下列陈述是正确的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还剩下9 g。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C.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32d。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52(2008年南京市)在2A 5B=2C 4D的反应中,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922。如果2.6 gA和B完全反应,则产生8.8gD。那么这个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a49b . 81c . 1011d . 31443“银针毒性试验”的古老原理是4Ag 2H2S X2a2s 2H2O,X的化学式是()A.氘B.SC.O2D.SO24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二氧化锰4HCl(浓)MnC L2 2x L2=x,那么x的化学式是()A.氘B.H2OC.O2D.H2O25三元催化转化器”能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气体,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从图表中获得的以下信息不正确A.图表已经显示了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有4种分子同一元素在a和d中的化合价不相等b和c中包含的原子类型是相同的在工业上,化肥C是由甲和乙制成的,而D是生产出来的。根据下面的显微图,正确的结论是()(1)a的化学式是NH3,(2) b、c和d都是氧化物(3)碳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733601。(4)参与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7:44A.B.C.D.(7)表格化学方程的计算(2008青岛市)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甲、乙、丙、丁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测定如下:材料ABC钟声反应前质量/克522022反应后质量/克有待测量11285以下陈述是错误的a这个反应是分解反应b a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碳硼比碳的质量比为98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克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甲、乙、丙和丁。在某些条件下,如图所示测量反应前后每种物质的质量分数。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碳可以是元素如果消耗3克硼,就会产生17克碳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a和b的质量之和必须等于c的质量(3)基于图像的计算:1.(无锡,2007)小红的同学在一家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和肖红分析了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6.25克固体样品,全部溶解在143.6毫升水中。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滴加到所得混合溶液中,并记录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从技术员到萧红:化学反应方程式氯化钡Na2CO3=碳酸钡2氯化钠(1)当氯化钡和碳酸钠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g(2)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当氯化钡和碳酸钠刚刚完全反应时,过滤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07江西省)为了确定黄铜(铜、锌合金)的成分,一个研究小组称取10g样品,并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直到没有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算:(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反应消耗的硫酸溶液的质量;(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2006年北京大纲)二氧化碳生产实验结束后,一个班的学生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含其他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取40毫升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加4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3.8%的K2CO3溶液。图中显示了滴下的K2CO3溶液的质量和生成的沉淀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1)盐酸和氯化钙在40毫升溶液中的质量。(2)实验结束后,如果烧杯中的物质蒸发至干,则获得固体质量。(4)表格计算问题:1.(济宁市,2006)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南充市石灰厂(课改试验区)取4克石灰石样品,向样品中加入20克稀盐酸4次(除碳酸钙外,样品中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完全反应后,将样品过滤、干燥并称重。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稀盐酸的用量首次添加5克第二次加入5克。第三次加入5克。第四次加入5克剩余固体质量3克2克l g1克(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7.沂蒙汽车配件厂新采购了一批黄铜(铜锌合金)。为了测定这批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技术人员首先将样品加工成粉末,然后在烧杯中与稀硫酸反应。在进行的三个实验中,只有一个稀硫酸样品与黄铜样品完全反应。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123采集黄铜样品的质量(g)10.010.020.0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克)100.080.080.0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109.889.899.8请分析实验数据并完成以下问题:(1)当黄铜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完全准确时,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黄铜样品中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